(时间:40分钟 满分:42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裸露/脚踝 黯然/暗淡 嗫嚅/相濡以沫
B.推卸/御用 回溯/朔方 怅然/为虎作伥
C.翱翔/遨游 附丽/驸马 悠然/生死攸关
D.涨潮/膨胀 模糊/模具 嘹亮/穷困潦倒
解析:C项分别读áo,fù,yōu。A项分别读luǒ/huái,àn,rú;B项分别读xiè/yù,sù/shuò,chànɡ/chānɡ;D项分别读zhǎnɡ/zhànɡ,mó/mú,liáo。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的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单薄 扼要 连绵不断 独出心裁
B.微蹙 寰宇 再接再厉 掉以轻心
C.雾蔼 战粟 苍翠欲滴 不可救药
D.抉择 卑微 万劫不复 大声疾呼
解析:C项,“蔼”应为“霭”,“粟”应为“栗”。
答案:C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失窃门”“‘撼’字门”“会所门”……北京故宫近几年接连曝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丑闻,引起了人们的质疑。余波未过,又传出故宫所藏一级文物宋代哥窑瓷器被摔碎的消息,口耳相传,这消息立刻传遍各地,国人无不痛心疾首。虽然故宫一再宣称正在积极进行修复,但常识告诉我们,其文物价值已经不能与原件相提并论了。
A.瞠目结舌 B.口耳相传
C.痛心疾首 D.相提并论
解析:B项,“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或技能一代代传下去。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无数人通过随时随地的分享,微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推动着中国的进步。微博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公众的意识。
B.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入到购房大军中去,而且政策的从严,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C.一位老人摔倒了,一个民族纠结了。一个历来以“助人为乐”为传统美德的民族遭遇了严峻考验。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呢?
D.我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解析:A项,两个主语,正常应该是“通过无数人随时随地的分享”;B项,主谓搭配不当,“观望”不能“坚持”“加入”,“从严”不能让购房者充满信心,应改为“观望的购房者”“从严的政策”,关联词位置不对,“非但”调到“观望的购房者”之前;C项,“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不合逻辑。
答案:D
5.根据提供语境,横线上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①作为随处可见的人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们不重要。
②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
③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④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③④②①
解析:根据语境“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首句应为②或④,因此,应选择B项或C项,再按照逻辑顺序,合理进行二次选择。
答案:C
二、阅读鉴赏(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节令是一种命令
毕淑敏
①夏初,买菜。老人对我说,买我的吧。看他的菜摊,好似堆积着银粉色的乒乓球,西红柿摞成金字塔样。拿起一个,柿蒂部羽毛状的绿色,很翠硬地硌着我的手。我说,这么小啊,还青,远没有冬天时我吃的西红柿好呢。
②老人显著地不悦了,说,冬天的西红柿算什么西红柿呢?吃它们哪里是吃菜?分明是吃药啊。我很惊奇,说怎么是药呢?它们又大又红,灯笼一般美丽啊。老人说,那是温室里煨出来的,先用炉火烤,再用药熏。让它们变得不合规矩地胖大,用保青剂或是保红剂,让它比画的还好看。人里面有汉奸,西红柿里头也有奸细呢。冬天的西红柿就是这种假货。
③我惭愧了。多年以来,被蔬菜中的骗局所蒙蔽。那吃什么菜好呢?我虚心讨教。老人的生意很清淡,乐得教诲我。口中吐钉一般说道——记着,永远吃正当节令的菜。萝卜下来就吃萝卜,白菜下来就吃白菜。节令节令,节气就是令啊!夏至那天,太阳一定最长。冬至那天,亮光一定最短。你能不信吗?不信不行。你是冬眠的狗熊,到了惊蛰,一定会醒来。你是一条长虫,冷了就得冻僵,会变得像拐棍一样打不了弯。人不能心贪,你用了种种的计策,在冬天里,抢先吃了只有夏天才长的菜,夏天到了,怎么办呢?再吃冬天的菜吗?颠了个儿,你费尽心机,不是整个瞎忙活吗?别心急,慢慢等着吧,一年四季的菜,你都能吃到。更不要说,只有野地里,叫风吹绿的菜叶,太阳晒红的果子,才是最有味道的。
④我买了老人家的西红柿,慢慢地向家中走。他的西红柿虽是露地长的,质量还有推敲的必要。但他的话,浸着一种晚风的霜凉,久久伴着我。阳光斜照在网兜上,那略带柔软的银粉色,被勒割出精致的纹路,好像一幅生长的印谱。
⑤人生也是有节气的啊!
⑥春天就做春天的事情,去播种。秋天就做秋天的事情,去收获。夏天游水,冬天堆雪。快乐的时候笑,悲痛的时分洒泪。
⑦少年需率真。过于老成,好比施用了植物催熟剂,早早定了型,抢先上市,或许能卖个好价钱,但植株不会高大,叶片不会密匝,从根本上说,该归入早夭的一列。老年太轻狂,好似理智的幼稚症,让人疑心脑幕的某一部分让岁月的虫蛀了,连缀不起精彩的长卷,包裹不住漫长的人生。
⑧世上有句俗话——您看起来比实际的岁数年轻,听的人把它当做一句恭维或是赞美,说的人把它当做万灵的廉价礼物。我总猜测这话的背后,缩着上帝的一张笑脸。
⑨比实际的年龄年轻,就分明是好的,美的,值得庆贺的吗?
⑩小的人希冀长大,老的人祈望年轻。这种希望变更的子午线,究竟坐落在哪一扇生日的年轮?与其费尽心机地寻找秘诀,不如退而结网,锻造出心灵与年龄同步的舞蹈。
老是走向死亡的阶梯,但年轻也是临终一跃前长长的助跑。五十步笑百步,不必有过多的惆怅或是优越。年轻年老都是生命的流程,不必厚此薄彼,显出对某道工序的青睐或是鄙弃,那是对造物的大不敬,是一种浅薄而愚蠢的势利。人们可以濡养肌体的青春,但不要忘记心灵的疲倦。
死亡是生命最后的成长过程,有如银粉色的西红柿被摘下以后,在夕阳中渐渐地蔓延成浓烈的红色。 此刻你只有相信,每一颗西红柿里都预设了一个机关,坚定不移地服从节气的指挥。
6.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第⑤段中“人生也是有节气的啊!”这句话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说明。(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总猜测这话的背后,缩着上帝的一张笑脸。”这句话包含着怎样的意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这句话的作用,其实就是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本句正好出现在由实写向虚写、由记叙向说理过渡处,因此,应从结构上考虑其作用。(2)理解这个句子的关键是理解其后半句的意思。为什么用“缩着”一词?“笑脸”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根据上下文来看,作者分明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据此便不难答题。
答案:(1)承上启下。以吃蔬菜要合节气引发到谈论人的成长也有不同的节气(阶段)。
(2)人无法改变自然规律,人在自然法则面前要改变现实的真实存在是不可能的。
7.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与内容表达两个方面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仍然要从梳理文章思路入手,从结构上来看,与文章开头的买西红柿照应;而从主题上来看,将西红柿的被摘下与人生联系了起来,内容上自然比开头有了深化。
答案:照应前文并总括全文,将西红柿成熟后被摘下来与人生的成长过程相结合。进一步突出了主题。
8.简要分析这篇散文整体构思上的特点,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整体构思”是着眼于全篇考虑的,即作者为表达主旨,对文章进行全面布局的整个思维过程。可从全篇的结构层次、写作技巧等角度入手解题。本文从整体构思上来看是由叙到议,从买菜谈到节令,由节令想到人生的,思路非常清晰。
答案:本文从整体构思上看,是借节令来谈人生的。作者抓住两者的相似之处,从生活小事入手,很自然地过渡到谈人生哲理,自然贴切,容易为人接受。
三、表达交流(12分)
9.下面是毕淑敏《爱是什么》中的语段,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横线上的部分补充完整。(6分)
爱是比天空和海洋更博大的宇宙,在那个独特的穹隆中,有着亿万颗爱的星斗,闪烁光芒。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爱的雨丝,缀起满天清光。
爱是神奇的化学试剂,能让苦难变得香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让喃喃细语压过电闪雷鸣。
参考答案:一粒小行星划下 能让一分钟驻成永远 能让平凡的容颜貌若天仙
10.下面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请仔细观察,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对它进行介绍,要求语言准确,简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会徽以举办年份“2012”的数字变体作为主体,表示举办地点的“London”和奥运会五环标志分别嵌在第一个“2”和“0”中。几何图形激励全世界的年轻人参加体育运动,体现了奥运意义。(时间:40分钟 满分:42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谬种(niù) 骚乱(sāo) 付梓(zǐ) 租赁(lìn)
B.笑靥(yè) 撷取(jié) 细胞(bāo) 发轫(rèn)
C.刹车(shā) 殷红(yān) 岑寂(cén) 角色(jué)
D.窠臼(kē) 缺陷(xiàn) 手帕(pà) 恫吓(tòng)
解析:A项,“谬”应读miù;B项,“撷”应读xié;D项,“恫”应读dòng。
答案:C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翻译 遗憾 抚养 不可思议
B.建交 边疆 词汇 突如其来
C.切磋 气慨 回馈 度日如年
D.荟萃 帐篷 荧屏 举棋不定
解析:C项,慨—概。
答案:C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南方突如其来的冻雨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灾情就是命令,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各地群众也纷纷慷慨解囊,向灾区人民献爱心,并将此看做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A.突如其来 B.防患未然
C.慷慨解囊 D.义不容辞
解析:B项,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与语境自相矛盾。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但是当时很遗憾,不仅仅是我,几乎很多的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梦想,因为当时中国人,每一个个人很难说拥有自己的梦想。
B.1978年,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国家之间,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那一年是今天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该记住的事情。
C.虽然我们今天在中国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抨击中国的高考制度,认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须承认正是高考的存在,让我们这样一些非常普通的孩子,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D.也是在这一年年初,我开上了我人生的第一辆车。这是我在过去从来不会想到的,中国人有一天也可以开自己的车。
解析:B项,“那一年”与“事情”搭配不当。
答案:B
5.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头,你们是否注意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许该换一个视角,去看十三亿个非常普通的中国人。
①今天有机会在耶鲁跟各位同学交流
②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
③一个边远小城市里的孩子,一个绝望中的孩子
④与一个又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紧密相关的中国梦
⑤在过去这三十年的时间里头
⑥让个人的命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A.③④①②⑤⑥ B.⑤①②④⑥③
C.④②③①⑤⑥ D.④②⑤⑥③①
解析: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按照逻辑顺序,合理进行选择。
答案:D
二、阅读鉴赏(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格——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1)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2)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3)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4)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5)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6)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7)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8)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9)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80年前的“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10)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成的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11)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12)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13)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14)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 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15)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16)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
6.这篇文章叙写了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各一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加以概括。(每句话不超过15个字)(4分)
季羡林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季羡林先生)为一个年轻学子看行李。(冰心老人)病魔缠身仍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
7.第(10)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冰心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用自己的语言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冰心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留给我们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意思对即可)
8.文章结尾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请结合第(15)段回答:这条很长的路指的是怎样的路?(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三、表达交流(12分)
9.白岩松从一个遥远边疆小城市里的穷苦孩子,变成了一个分享快乐传播快乐的新闻人,他梦想实现的过程,其实也是很多人梦想实现的过程,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请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两句。(6分)
有梦想就有追求,有追求就会成功。范仲淹“划粥割齑”,以苦为乐,《岳阳楼记》成就一代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司马迁刚正不阿,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王海桐抱定信念,乐观自信,北大盛开一枝女儿花
10.仔细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你从材料中得到的启发。(6分)
材料1:起初,被确定为苏联首航太空的宇航员是邦达连科,但就在邦达连科升空的前一天,他在充满纯氧的船舱训练,训练结束时,他随手将擦拭传感器的酒精棉团扔到了一块电极板上,船舱顿时引起大火,邦达连科被烧伤后不治身亡。
材料2:温家宝总理访英期间,去驻英使馆看望华侨,当时四百多人的现场,只摆了十几张椅子,温总理就说:“我有个建议,70岁以上的老人找椅子坐下;因为我才60岁,所以我站着讲。”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和修养,常常是通过很小的细节表现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细节是个神秘的东西,它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伟大事业,可以显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修养,然而它也会毁了一个人即将成功的事业乃至生命。(时间:40分钟 满分:42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螃蟹(xiè) 逡巡(qūn) 拙劣(zhuó) 懵懂(měnɡ)
B.呓语(yì) 呜咽(yè) 恬静(tián) 惩罚(chěnɡ)
C.豁然(huò) 刹那(shà) 攥住(zuàn) 干瘪(biě)
D.希冀(jì) 挫败(cuò) 诠释(quán) 横行(hénɡ)
解析:A项,“拙”应读zhuō;B项,“惩”应读chénɡ;C项,“刹”应读chà。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沙砾 幼稚 芭蕾舞 海市蜃楼
B.拨河 绚烂 爆米花 只赚不赔
C.枷锁 灌木 辩论赛 云淡风青
D.植根 悬念 实验班 跌跌踵踵
解析:B项,“拨”应为“拔”;C项,“青”应为“清”;D项,“踵踵”应为“撞撞”。
答案:A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样的心理障碍和十三四岁特有的________与不驯,“成就”了我初中三年灰色的心路历程。
②这些青春之歌中的________,却是我们身体中无法磨灭的年轮。
③世事尘嚣,尤须心灵________,置身于人才济济的理科实验班,面对着更加残酷的竞争,但求能宁静地面对上苍。
A.固执 旋律 恬静 B.偏执 韵律 平静
C.固执 韵律 平静 D.偏执 旋律 恬静
解析: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偏执:偏激而固执。旋律: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韵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恬静”比“平静”词义更丰富。
答案:D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虽然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由于我是个拙劣的小偷,使我无辜的母亲不经意间受到连累。
C.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操着普通话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你被录取了。”
D.这种压力,随着岁月流逝逐渐强大,以致我在高考模拟中发挥失常。
解析:A项“虽然”改成“即使”;B项“由于”或“使”去掉一个;C项“传来……的声音”是一完整的句子,后面又出现了谓语动词“说”,两个句子混杂在一起,形成句式杂糅的语病。
答案: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柔风细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信天游的陕北人
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
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
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
⑤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
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
A.④②⑤①⑥③ B.④⑤③②⑥①
C.⑥⑤③②①④ D.②⑤④③①⑥
解析:A项,④句承接上文“北方”。②句具体写“瓢泼大雨”。⑤句写“瓢泼大雨”的作用和北方“雨”“晴”变化的特点。①句用“忽晴忽雨”回应上文。⑥句③句续写“雨”“晴”变化的特点,③句解释⑥句。
答案:A
二、阅读鉴赏(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想象鸟鸣的幸福
曾 柱
①我一直认为,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这缘于它们质朴的乡土味。鸟们是乡村的大使,是乡村用雨水和谷粒喂养出来的。它们总会在某个淅淅沥沥的早晨抑或夜晚,站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一粒粒细小的鸟鸣,像赤脚农夫在软软的耕地上撒种时脱手而出的种籽,唤醒牛马,唤醒村庄,唤醒道路,唤醒树林,唤醒房屋。我知道好多人不知道应该把自己归到城市一族还是乡村一族,既渴望乡村的自然,也期盼城市的奢华,就是这样矛盾的统一体。在接近最乡村的人物或者物什时,我们会习惯地用城市的口吻说:那些乡村老大。
②春天来了,仿佛空气在燃烧。记得这是一部电影里的对白,这句话让我感动。我想到的不是春天,而是与乡村春天有关联的事物:鸟鸣。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路口抵达另一个路口,从一家的房顶抵达另一家的房顶,从一方树丛到另一方树丛,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鸟声透着细瓷的质感清清纯纯地传过来。我只闻鸟声,不见鸟影,我想象那么好听的声音是由树上的叶子发出的。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诗:鸟声是树的花朵。多好,这样,满树叶子便变成了满树的鸟。这样想就有了一种隐隐的牵挂,隔着暮霭,似乎感觉那鸟鸣在夜风中微微摇动。
③依然回到乡村的视角上来。鸟声,这是个有着古典诗歌般美感的名称,充分体现出了汉语表达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略带暖意的鸟声很快就雾一样地在乡村里弥漫开来,词语里暗含了一个多么生动的过程。对于村庄,我向来怀有这样一种诗意的构图:树荫丛中,国画简墨般的村庄在熹微的白光中显现出模糊的轮廓,四周雾霭萦绕,看不出一切具体的具象。一个农家小院木门轻掩,屋檐下半圆碗状的鸟窝里燕子在呢喃,院子里的树枝叶间,成群的麻雀跳跃啁啾,细碎的鸣叫声催醒了昨晚贪玩迟睡的顽皮儿郎……
④之所以是燕子和麻雀在村庄的清晨歌吟,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古典乡间最常见的两种凡鸟。勤劳的燕子一身黛黑的羽翼,凛然、高贵,令不少孩子敬而远之。而体形更纤小、毛色更灰土、鸣声也更短促琐碎的麻雀,则极像一位调皮、可爱的灰姑娘,成了跟鸡、狗一样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动物。一位作家这样说,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我深以为然。平常日子,麻雀在瓦楞、林间,或搭在墙洞里的草窝里,叽叽喳喳地像马路歌手一样地歌唱,单一的音调不停歇地平衡着乡村生活的动与静,它们是最能够与人一起和谐相处乃至同存共荣的一种飞翔动物。这些对音乐充满好感的小生灵总能在起飞的瞬间听到树枝“嗡”地一声弹响。假若它们能有机会落在盛中国的那把小提琴的弦上,小爪子也那么划拉一下,我相信其中的美妙一定是不可言说的。
⑤这些可爱的小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被人为地列为“四个坏蛋”之一,几乎被人们赶尽杀绝。这让我想起《瓦尔登湖》中的一段话:“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最亲密的联盟。”
⑥兔子也好,鹧鸪也罢,它们是自然的亲近者。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幽梦影》言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此种情境,今天的我们已只可在诗中画中略见一二,又哪里还有心静听?因此,对于我来说,对于蛰居在钢筋水泥里的人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
6.第①段中鸟鸣声“唤醒”牛马、村庄、道路、树林、房屋,无理而妙,请说说用“唤醒”一词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拟人和反复的手法,表现了鸟鸣给我们带来的愉悦、生机和美妙,表达了对鸟鸣的赞美。
7.说说第④段中“单一的音调不停歇地平衡着乡村生活的动与静”一句所表达的意蕴。(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鸟鸣声与乡村始终保持着和谐状态,动静相宜;②从侧面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安详。
8.文章最后一句说“对于我来说,对于蛰居在钢筋水泥里的人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作者为什么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又有何深意?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本文通过想象,描写了一系列美好祥和的画面,表现了鸟鸣声带给我们的快乐。(解释鸟鸣的美好)
(2)作者之所以只写想象的东西,正表现出了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这种美好东西的缺失。在美好的画面下面,我们不难读出作者的遗憾与伤感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对美好环境的憧憬与期盼。(3)现代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灾难。针对这一情况,作者以散文的形式来表明自己的思考:文明给我们带来的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分隔,而应是双方的和谐共处。
三、表达交流(12分)
9.下面是对王海桐的介绍文字,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使之成为一段完整的文字。(6分)
①她的散文《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于2005年入选广东版高中语文教材。②王海桐,女,2001年应届毕业于成都石室中学,以四川省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③2005年本科毕业,获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加入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部。④2005年夏天,曾经参加北大招生网组织的“大学学业安排与人生规划”在线咨询活动。⑤曾代表光华学院赴台湾大学、美国曼隆学院交流,大三暑假赴香港参加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部实习项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②⑤③④①
10.针对王海桐的“不好意思”,你有什么话要说?请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200字左右)(6分)
当北大女生王海桐的文章被选入广东高中教科书一事接受记者采访时,三处提到了“不好意思”——一是对自己偶然当上高考状元“甚至有些‘不好意思’”;二是对很多单位向你约稿谈高考状元个人感言“这样的文章很不好写,也有些不好意思写”;三是为什么把自己的生活写进文章时,“不过我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让太多的人知道了我心里的想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在短短的被采访对答之中,王海桐先后用了三次“不好意思”来对自己文章被选入广东高中教科书之后的情感。王海桐是真诚的、坦率的,也是谦逊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她的清醒。今天,在崇尚高考状元的时代里,一个小女生面对自己的辉煌做出了“不好意思”的回答,在浮躁动荡的岁月里,保持一份平静的心境,保持一个客观的态度,保持一个特有的想法,不随波逐流,不显山露水,显得多么的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