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
1、物理学发展史上两位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和牛顿,对于力学的贡献奠定了力学的基础。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不属于他们观点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D.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3、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4、从惯性的角度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赛车的速度可以超过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质量小的物体可以具有较大的惯性
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
C.火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
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和角度,也就是调控人和车的惯性
5、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和的两个小球(), 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6、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有一人相对车厢竖直向上跳起,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仍落回原地,这是因为( )
A.人起跳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下落后偏后一些,只是距离很小,无法区别
B.人起跳时地板给了他一个向前的冲力,使他具有了一个向前的速度,在水平方向随车一起运动
C.起跳前人和车具有共同的水平方向的速度,起跳过程中只改变了人在竖直方向的速度,所以人在空中具有和火车相同的水平方向的速度
D.从起跳到落回地板的过程中,人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受外力作用,以维持与车具有相同的水平速度
7、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8、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沿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9、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下面关于理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理想实验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
B.理想实验完全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不需要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
C.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D.理想实验所提出的设想是不合乎实际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脱离实际的、不可靠的
10、如果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
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运动
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
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
11、对“落体运动快慢”、“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下表:
科学家的观点所研究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伽利略的观点
落体运动快慢 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 (1)______
力与物体运动关系 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2)______
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伽利略的观点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掼性,故C不符合题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符合题意。
2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来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的,A 正确.虽然在地球上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也为科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B错误.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速度不变的性质,即惯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物体的运动情况均无关,故C、D错误.
3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都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相同的.
斜面小车实验,接触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物体运动越来越远,没有摩擦,物体永远运动下去.没有力就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小的物体不可能具有较大的惯性,故A错误;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是因为它的动能减小了,而它的惯性大小只与其质量有关,即子弹的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故B错误;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火车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会改变它的质量,进而改变它的惯性,故C正确;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车手转弯时并没有调控惯性大小,故D错误.
5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因小车表面光滑,因此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原来两球与小车有相同速度,当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 两小球的速度不变,所以不会相碰.
6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人跳起时,水平方向由于惯性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而起跳后,在水平方向人不受外力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火车保持相同.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答案及解析:
答案:AD
解析: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换句话说,就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故A正确.若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即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C错误,D正确.
8答案及解析:
答案:BC
解析: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A错误,B正确;车速越大,所需制动距离越大,与物体惯性的大小无关,所以C正确,D错误.故选BC.
9答案及解析:
答案:AC
解析:A、在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他以实际的实验为依据,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因此,理想实验是实际实验的延伸,而不是实际的实验,是建立在实际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故A正确.B、理想实验的结果,要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故B选项错误.C、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因此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AC.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BD
解析:原来水和小车相对静止以共同的速度运动,水突然向右洒出,有两种可能:原来小车向左运动,突然加速,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故相对于碗向右洒出;原来小车向右运动,突然减速,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相对于碗向右洒出。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1)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或 忽略空气阻力,轻重的物体下落一样快);(2)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解析:亚里士多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不通过实验验证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伽利略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推翻了他的观点,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故答案为:(1)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或 忽略空气阻力,轻重的物体下落一样快);(2)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