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0分钟 满分:42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宁谧/宁可 熨帖/熨斗 鲜见/鲜为人知
B.独处/妙处 空隙/天空 参差/差可告慰
C.袅娜/姓娜 脉脉/血脉 着陆/着重指出
D.曲折/戏曲 荷花/负荷 血泊/流血牺牲
解析:读音分别为:A项,níng/nìng,yù/yùn,xiǎn;B项,chǔ/chù,kòng/kōng,cī/chā;C项,nuó/Nà,mò/mài,zhuó;D项,qū/qǔ,hé/hè,xuè。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斑驳 气概 没精打彩
B.风姿 导致 娇生惯养
C.缈茫 弘扬 以逸代劳
D.分辨 点缀 人才倍出
解析:A项“没精打彩”应是“没精打采”;C项“缈茫”应是“渺茫”,“以逸代劳”应是“以逸待劳”;D项“人才倍出”应是“人才辈出”。
答案:B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七月流火,天热得发了狂。小鸟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垂头丧气,像是奄奄等毙;只有那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出破碎的高叫,像是破锣碎鼓在替烈日呐喊助威!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尘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马路上发着白光,小摊贩不敢吆喝,商店门口的有机玻璃招牌,也似乎给晒化了。
A.没精打采 B.七月流火
C.垂头丧气 D.呐喊助威
解析:B项,“七月流火”指天气要转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D.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地,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解析:C项是比喻,其他三项是通感。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荷塘月色》是一篇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的美文,它的美源自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B.月下“荷塘”映照着诗人心灵种种复杂情感的光影,使我们依稀看到诗人在痛苦中无力挣扎、在幻灭中茫然追求。
C.当你以自由潇洒、美丽动人的文笔写下这一切,就有了散文。
D.5月13日,多位来自国家发改委与全国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广东省惠州市,就惠港服务业合作相关事宜进行研讨。
解析:A项,“自”与“于”语意重复;B项,谓语动词“看到”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可在句末加“的形象”等;C项,介词“当”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可在“这一切”后加“时”或“的时候”。
答案:D
二、阅读鉴赏(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
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又念过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若是想呢——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
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有水的仍然是南方。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
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桥没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平山堂在蜀冈上。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这里游人较少,闲坐在山上,可以永日。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从天宁门或北门下船,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
船有三种:大船专供宴游之用。小时候常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着谋得利洋行的唱片。现在这样乘船的大概少了吧?其次是“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撑着。乘的人多了,便可雇两只,前后用小凳子跨着:这也可算得“方舟”了。后来又有一种“洋划”,比大船小,比“小划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洋划”渐渐地多,大船渐渐地少,然而“小划子”总是有人要的。这不独因为价钱最贱,也因为它的伶俐。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可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
北门外一带,叫做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船行过时,茶客与乘客可以随便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一壶茶,或一两种“小笼点心”,在河中喝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撑船的都与茶馆相熟,他们不怕你白吃。扬州的小笼点心实在不错:我离开扬州,也走过七八处大大小小的地方,还没有吃过那样好的点心;这其实是值得惦记的。茶馆的地方大致总好,名字也颇有好的。如得影廊,绿杨村,红叶山庄,都是到现在还记得的。绿杨村的幌子,挂在绿杨树上,随风飘展,使人到现在还记得“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里面还有小池,丛竹,茅亭,景物最幽。这一带的茶馆布置都错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楼可比。
“下河”总是下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
(选自1936年版《你我》,有删节)
[注] 朱自清因祖父、父亲定居扬州,6岁后随家迁居扬州,于此生活13年之久,度过了他难忘的童年与少年。
6.文章第2自然段采用什么手法来写,有何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2段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作用:①北方与南方对比,突出了南方多水的特点;②引出扬州的夏日与水道,写沿河的风景、河中的船,以及河傍的茶馆(承上启下,引出夏日扬州沿河风景、河中船只及河傍茶馆等内容)。
7.作者写风景平山堂,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诗句“山色有无中”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特点:淡远、闲寂(高远、闲淡)。作用:引用诗句既突出平山堂景色的特点,又使文章内容显得更丰富、典雅(有文采),突出了扬州深厚的历史文化(人文积淀)。
8.说说文中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对扬州的思念、热恋;②对扬州人文历史、风物人情的赞美;③动荡漂泊生活的一丝苦闷;④追求淡定的人生观(生活情趣)。
三、表达交流(12分)
9.荷花进入盛花期,我市楹联家协会出了两个上联。请你任选其中一个拟写下联。(6分)
(1)仙子凌波,莫愁湖畔无穷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碧波红萼,绿叶清风,赏花人向何处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芙蓉戏水,鸢尾园边别样红。(2)梦境诗情,琴心箫韵,爱莲者到此中来。
10.“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中的“芙蓉浦”是周邦彦思乡时梦中所见。
请对词中“芙蓉浦”的梦境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词人的思乡之情。(80字以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我们登上小船,桨在岸上一点,小船便没入荷塘深处。晓风吹拂,红日初照,荷叶绿净如拭,荷花随风颤动,在沁人的荷香里我们忆往事、叙离情。远处传来邻家姊妹们结伴采莲的喧闹声。(时间:40分钟 满分:42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熨帖/熨斗 花茎/不胫而走 收讫/迄今为止
B.宿命/星宿 深邃/遂心如愿 坍圮/杞人忧天
C.角色/主角 珊瑚/姗姗来迟 确凿/方枘圆凿
D.玷污/砧板 模具/一模一样 瑕疵/龇牙咧嘴
解析:读音分别为:A项,yù/yùn,jīnɡ/jìnɡ,qì;B项,sù/xiù,suì,pǐ/qǐ;C项,jué,shān,záo;D项,diàn/zhēn,mú,cī/zī。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荒芜 缘分 宿命 雕栏玉砌
B.苍桑 坦荡 沉寂 失魂落魄
C.祈祷 窥视 落莫 迷迷糊糊
D.凝重 剥石 嘈杂 声名狼藉
解析:B项,苍桑—沧桑;C项,落莫—落寞;D项,剥石—剥蚀。
答案:A
3.依次填入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四百多年里,它(古园)一面________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________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__________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A.剥蚀 淡褪 坍圮 B.浸蚀 消褪 坍塌
C.腐蚀 消褪 塌陷 D.剥蚀 淡褪 坍塌
解析:选词时要注意四百多年的慢慢变化。
答案:A
4.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现在很多人干什么都想急于求成,不愿意循规蹈矩地做事。为达目的,这些人可谓绞尽脑汁、机关算尽,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A.急于求成 B.循规蹈矩
C.绞尽脑汁 D.机关算尽
解析:A项,“急于求成”,意思是急着要取得成功;B项,“循规蹈矩”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C项,“绞尽脑汁”意思是费尽脑筋;D项,“机关算尽”比喻用尽心思。B项应改为“脚踏实地”。
答案:B
5.填入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________——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________,而且越搬离它越近了。
A.就一直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住 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
B.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 可总是在它周围搬来搬去
C.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 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
D.就一直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住 可总是在它周围搬来搬去
解析:根据课文原文,结合上下文文意来完成此题。
答案:C
二、阅读鉴赏(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合 欢 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炙。“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了。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都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我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6.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对于塑造母亲这一形象和文章结构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②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③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7.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①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②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8.为表现文章主旨,作者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其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托物言志(或象征)手法。
合欢树是母亲栽种的,寄托着母亲对我的希望;而合欢树从弱小到枝繁叶茂,也象征了作者的成长;同时,作者也是通过写合欢树,寄托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三、表达交流(12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在①②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贯通,语句通畅。(6分)
21岁瘫痪,30岁患肾病,1998年开始做透析,史铁生在59年的人生历程中,有近40年与病魔抗争,一生与轮椅和医院相随相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紧握“生命”之笔,饱蘸“心血”之墨,书写了一篇篇坚强的“生命之歌”。直到离去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忘记捐献自己还有用的器官,为人类和社会做贡献。在这物化与浮躁的当今,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问。②他为我们竖起了难以逾越的精神“标杆”。
10.请在庄子、屈原、史铁生中任选两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各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6分)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昧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
庄子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史铁生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顿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史铁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萧瑟寂静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却在寂寞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向幸福的门。(时间:40分钟 满分:42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麝香 慑服 校舍 涉世未深 十恶不赦
B.信笺 兼容 悭吝 间不容发 三缄其口
C.抗洪 伉俪 坑骗 引吭高歌 沆瀣一气
D.瞳孔 彤云 侗族 初日曈曈 悲恸欲绝
解析:A项,都读“shè”;B项,除“悭”读“qiān”外,其余都读“jiān”;C项,前两个读“kàng”,后三个分别读“kēng、háng、hàng”;D项,“侗”读“dòng”,“恸”读“tòng”,其余都读“tóng”。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田埂 录像机 歪歪趔趔 纷至踏来
B.跌跤 照像机 招聘启示 大大咧咧
C.蹒跚 钓鱼竿 意气用事 沧海一粟
D.麦穗 电线杆 黔驴计穷 姹紫嫣红
解析:A项,踏—沓;B项,像—相,示—事;D项,计—技。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1月-7月,广东省企业进口猪肉13.9万吨,增长7.8倍;北京市企业进口猪肉9万吨,而去年同期仅进口630吨,两者进口量________占同期全国猪肉进口总量的83.3%。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否则就是对这一称号的________。
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重视听取医务工作者的意见,因为他们是工作在第一线,最________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④这种产自雪山的植物,具有________肠胃功能的作用,很有医学价值。
A.核计 污蔑 熟习 调理
B.核计 诬蔑 熟悉 调节
C.合计 污蔑 熟悉 调理
D.合计 诬蔑 熟习 调节
解析:核计:核算;合计:合在一起计算。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污蔑:玷污。熟悉:指知道得清楚,适用的范围广,常指视觉、听觉和其他方面的认识活动,多用于抽象的事物。熟习:指(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多指记忆、运用、掌握等实际活动,对象常是技艺、学问等,适用范围比较窄。调理:调养,调护;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符合要求。
答案:C
4.下列加点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当别人问我拣麦穗做啥时,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B.娘笑得个前仰后合,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地倒像个猪肚子。
C.一边是举世瞩目的科学巨匠,一边是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然而切身体验竟如此不谋而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D.李伯伯拍着孩子们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啊!”
解析:D项,明日黄花:比喻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景物。
答案:D
5.下面的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那月残星稀的清晨,顺着田埂上的小路,挎着一个空篮子,走去拣麦穗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呢?
B.这又算得了什么?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上一口气,谁也不会关心她们曾经有过的那份痴想。甚至她们自己也不会感到过分地悲伤。
C.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
D.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
解析:A项,语序不当,“顺着田埂上的小路,挎着一个空篮子”应改为“挎着一个空篮子,顺着田埂上的小路”。
答案:A
二、阅读鉴赏(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的四季
张 洁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没有充分地准备,便急促地上路了。历过的艰辛自不必说它。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仅仅是因为过于简单和过于发热的头脑,发生过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惨痛的过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痛心的是在这里:并非不能。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受过成熟是怎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寞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一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演绎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切。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6.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生命如四季”这句话的理解。(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的一生中,少年好比春天,稚嫩单薄但充满希望;青年就像夏天,激情如火,敢于冒险创造,不怕失败;中年如同秋天,收获事业也收获成熟的体验;晚年恰如冬天,在平静中回顾总结,给未来他人的生命以借鉴。
7.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春天和夏日?有什么用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笔下的春天,因土地贫瘠而充满劳作艰辛的气息;作者笔下的夏日,又是一个因自然灾害使农人和庄稼饱受焦灼挫折的季节。这样的春天和夏日并不是人所期待和盼望的,但作者正是借此想要告诉我们:生命的成长过程是充满艰辛的,因此人在青年时期,首先要有理想,其次还要有经受挫折打击的勇气和克服自身鲁莽持续不断的努力。
8.本篇在关于人生如四季的构思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把人的一生比作自然四季的写法在一些文学作品里较为常见)本文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把一个农夫一年的耕作过程来比喻自己的生命流程,春夏秋冬里劳作的艰辛和收获的欢乐,很形象地表达了“我”少年时的渴求与希望、青年时的冲动与鲁莽、中年时的成熟与欢畅及老年时的沉静与安详。并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奋斗和努力,生命才会辉煌。全文形象鲜明,诗意盎然。
三、表达交流(12分)
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在横线上填入两个相应木牌的内容。(6分)
某大学从宿舍楼通往餐厅的路边有一长方形的园圃,不知从哪天起,沿着这长方形的对角线出现了一条小路,小路一天一天清晰起来。后来,小路的两端多了几块木牌: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文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
“从内侧超越,犯规!”——体育系
参考答案:“经我们考证,这绝不是先人的足迹。”——历史系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数学系
“人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哲学系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描摹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并说说从中得到的启示。(6分)
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画面内容:漫画中的人群正在兴高采烈地舞龙,所舞之龙像是浓浓的黑烟。(3分)
启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分)(时间:40分钟 满分:42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作坊/作揖 怅惘/为虎作伥 度量/量体裁衣
B.抹布/抹脸 船楫/开门揖盗 提供/供不应求
C.小巷/巷道 踊跃/蜂拥而至 落霞/大大落落
D.乘客/乘凉 暮霭/幕天席地 披露/藏头露尾
解析:读音分别为:A项,zuō/zuò,chàng/chāng,liàng;B项,mā,jí/yī,gōng;C项,xiàng/hàng,yǒng/yōng,luò/luō;D项,chéng,mù,lù。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精心 重叠 衬托 无忧无虑
B.一抹 恩怨 璀璨 膀大腰圆
C.褂子 云翳 迷惑 朝思暮想
D.眷恋 牵挂 惆怅 相生相乘
解析:D项,“相生相乘”应为“相生相成”。
答案:D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长长的一个世纪,从起始到终点,女作家冰心以笔和生命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冰心一生,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敢于揭露黑暗腐朽的东西,无私无畏。读冰心的文章,就仿佛听家中老人谈古说今,慢条斯理,娓娓道来,甚为亲切。“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这是1924年梁启超赠送冰心的一副对联,一直挂在她家的客厅里,它正映照着冰心的人格、境界。到了晚年的冰心这样说:“终于到了很倦乏很平静的老年,但我的一颗爱祖国、爱人民的心永远是坚如金石的。”那是冰清玉洁的一颗心,让无数人为之感动。
A.慢条斯理 B.娓娓道来
C.坚如金石 D.冰清玉洁
解析:A项,“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用在此处不恰当。
答案:A
4.下面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云彩越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B.“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一生坚持的信念,也是她的一句名言。
C.在一般意义上,家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是理想人生的象征,是一种逝去的永恒。
D.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解析:B项,逻辑顺序不当,“这是冰心一生坚持的信念,也是她的一句名言”应改为“这是冰心的一句名言,也是她一生坚持的信念”。
答案:B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
②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
③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
④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⑤一阵清风徐来
⑥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
A.⑤①⑥②③④ B.⑤②①③⑥④
C.③⑥④⑤②① D.③④⑥⑤①②
解析:“清风徐来”是“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的前提,“铺散一地”是“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的结果,“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是对“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的补充说明。
答案:B
二、阅读鉴赏(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的同班
冰 心
L女士是我们全班男女同学所最敬爱的一个人。大家都称呼她“L大姐”。
她是闽南人,皮肤很黑,眼睛很大,说话做事,敏捷了当。在同学中间,疏通调停、排难解纷,无论是什么集会,什么娱乐,只要L大姐登高一呼,大家都是拥护响应的。
在医预科的末一年,有一天,我们的班导师忽然叫我去见他。在办公室里,他很客气的叫我坐下,婉转的对我说,校医发现我的肺部有些毛病,学医于我不宜,劝我转系。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我要学医,是十岁以前就决定的。因我的母亲多病,服中医的药不大见效,西医诊病的时候,总要听听心部肺部,母亲又不愿意,因此,我就立下志愿要学医,学成了好替我的母亲医病。在医预科三年!成绩还不算坏,眼看将要升入本科了,如今竟然功亏一篑!从班导师的办公室里走出来的时候,我几乎是连路都走不动了。
在生理学实验室。我说:“L大姐,我不能同你们在一起了,导师不让我继续学医,因为校医说我的肺有毛病……”L大姐愕然,说:“不是肺痨吧?”我摇头说:“不是,据说是肺气枝涨大……无论如何,我要转系了,你看!”L大姐沉默了一会,便走过来安慰我说:“可惜得很,像你这么一个温和细心的人,将来一定可以做个很好的医生,不过假如你自己身体不好,学医不但要耽误自己,也要耽误别人。同时我想你若改学科,也会有成就的。人生的路线,曲折得很,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她赶紧又加上一句:“你素来对文学就极感兴趣,我常常觉得你学医是太可惜了。”我听了大姐的话,转入了文学系。在她指导鼓励之下,我渐渐地消灭了被逼改行的伤心,而增加了写作的勇气。至今回想,当时若没有大姐的勉励和劝导,恐怕在那转变的关键之中,我要做一个颓废而不振作的人吧!在我教书的时候,L大姐已是一个很有名的产科医生了。在医院里,和在学校里一样,她仍是保持着领袖的地位,作一班大夫和护士们敬爱的中心。在那个大医院里,我的同学很多,我每次进城去,必到那里走走,看他们个个穿着白衣,挂着听诊器,在那整洁的甬道里,忙忙的走来走去。闻着一股清爽的药香,我心中常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同一个受伤退伍的兵士,裹着绷带,坐在山头,看他的伙伴们在广场上操练一样,也许是羡慕,也许是伤心,虽然我对于我的职业,仍是抱着与时俱增的兴趣。
抗战前一个月,我从欧洲回来,正赶上校友返校日。那天晚上,我们的同级有个联欢会,真是济济多士!十余年中,我们一百多个同级,差不多个个名成业就,儿女成行(当然我是一个例外),大家携眷莅临,很大的一个厅堂都坐满了。觥筹交错,童稚欢呼,大姐坐在主席的右边,很高兴地左顾右盼,说这几十个孩子之中,有百分之九十五是她接引降生的。酒酣耳热,大家谈起做学生时代的笑话,气氛愈加热烈了。主席忽然起立,敲着桌子提议:“现在请求大家轮流述说,假如下一辈子再托生,还能做一个人的时候,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哄然大笑。于是有人说他愿意做一个元帅,有人说愿做个百万富翁……轮到我的时候,大姐忽然大笑起来,说:“×××教授,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女人。”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当着许多太太们,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我也笑着反攻说:“L大夫, 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男人。”L大姐说:“不,我仍愿意做一个女人……”
盛会不常,佳时难再,那次欢乐的聚会,同班们三三两两的天涯重聚,提起来都有些怅惘。事变后,我还在北平,心里烦闷得很,到医院里去的时候,L大姐常常深思地皱着眉对我们说:“我呆不下去了。在这里不是‘生’着,只是‘活’着!我们都走吧,走到自由中国去,大家各尽所能,你用你一支笔,我们用我们的一双手,我相信大后方还用得着我们这样的人!”大家都点点头。我说:“你们医生是当今第一等人材,我这拿笔杆的人,做得了什么事?假若当初……”大姐正色拦住我说:“×××,我不许你再说这些无益的话。你自己知道你能做些什么事,学文学的人还要我们来替你打气,真是!”
一年内,我们都悄然的离开了沦陷的故都,我从那时起,便没有看见过我们的L大姐,不过这个可敬的名字,常常在人们口里传说着,说L大姐在西南的一个城市里换上军装,灰白的头发也已经剪短了。她正在和她的环境,快乐的,不断的奋斗,在蛮烟瘴雨里,她的敏捷矫健的双手,又接下了成千累万的中华民族的孩童。她不但接引他们出世,还指导他们的父母,在有限的食物里,找出无限的滋养料。她正在造就无数的将来的民族斗士!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回到故都重开级会的时候,我能对她说:“L大姐,下一辈子我情愿做一个女人,不过我一定要做像你这样的女人!”
(选自《冰心散文》,有删节)
6.对文中“在这里不是‘生’着,只是‘活’着”这句话如何理解,请简要阐释。(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沦陷的北平,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只能是苟延残喘,生不如死。
7.文章开头说“L女士是我们全班男女同学所最敬爱的一个人”,结尾说“下一辈子我情愿做一个女人,不过我一定要做像你这样的女人”!请分析这两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尾呼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8.简要分析文中“L大姐”这一人物形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L大姐在学校处于领袖地位,在医院是大家敬爱的中心,是富有爱国心、追求进步的优秀知识分子;②说话做事,敏捷了当,乐于为人排难解纷;③医术高明,曾为成千累万的孩童接引降生;④富有正义感,有强烈的爱国心,积极投身抗战。
三、表达交流(12分)
9.请用一句话概括本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6分)
本报北京2011年10月9日电 (记者刘维涛、陈振凯)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代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中国侨联主席林军代表各人民团体在大会上也做了发言。中央党政军群各部门和北京市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同志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京全国人大常委及部分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及部分委员,民族、宗教界和社会团体代表,部分外国驻华使节,应邀参加纪念活动的辛亥革命先辈后裔,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有关人士及海外来宾,以及首都各界群众代表等3 000多人出席大会。
参考答案:首都各界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6分)
如果只从第一句导语中概括,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只给4分。
10.下面是收在冰心诗集《春水》中的一首小诗,请你另寻一个意象仿写一段话。(6分)
要求:①逗号前后句式对应,与原文修辞方法相同;②字数可以不等。
原文: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寂寞的路
在不屈中延伸,
辉煌的箭步
便要在掌声中跃出。(时间:40分钟 满分:42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绸缪/纰缪 衣袂/诀窍 姗姗来迟/春意阑珊
B.纤毫/纤夫 栖定/哂笑 屏住呼吸/天然屏障
C.颈椎/脖颈 峭峻/讥诮 雾气氤氲/不瘟不火
D.躯壳/甲壳 樯桅/嫱媛 朝暾夕月/加固桥墩
解析:读音分别为:A项,móu/miù,mèi/jué,shān;B项,xiān/qiàn,qī/shěn,bǐng/píng;C项,jǐng/gěng,qiào,yūn/wēn;D项,qiào,qiáng,tūn/dūn。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玄奥 翠微 度轮 零零落落
B.千倾 朦胧 袅袅 载浮载沉
C.栖息 书斋 巍然 肃然而恐
D.晴艳 拟声 磅礴 撼天振地
解析:A项,度轮—渡轮;B项,千倾—千顷;D项,撼天振地—撼天震地。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__________的海面,排成一弯弧形。
②半岛的天气一日数变,风__________而来,从海口长驱直入,脚下的山谷顿成风箱,抽不尽满壑的咆哮翻腾。
③这时,山什么也不说,只是争噪的鸟雀________了他愉悦的心境。
A.阒黑 突然 展现 B.漆黑 骤然 展现
C.阒黑 骤然 泄露 D.漆黑 突然 泄露
解析:阒黑:寂静而黑暗;漆黑:非常黑。突然:在短时间里发生意外;骤然:忽然。“泄露”更能表现“山什么也不说”。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
B.由于一季度统计数据的姗姗来迟,加之市场对央行可能将货币政策瞄准股市的担忧,沪深股市大幅下跌。
C.七娘山群峰时隐时现,扑朔迷离,四周景色亦时而云里雾里,时而历历可数。
D.2011年全国两会拉开大幕,各路记者如饥似渴地蜂拥而至,争抢新闻点,体现了媒体人的职业风采。
解析:D项,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急需得到,与语境不符,应用“迫不及待”。
答案:D
5.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莽莽苍苍了。
B.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
C.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
D.从我的楼上望出去,马鞍山奇拔而峭峻,屏于东方,使朝暾姗姗来迟。
解析:A项“大陆”后加“的”。
答案:A
二、阅读鉴赏(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听听那冷雨(节选)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所能满足的?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6.文章第二自然段,作者由“雨”联想到“方块字”,这样联想合理吗?请从作者行文思路方面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合理。因为作者面对撩人情思的“雨”自然联想到“方块字”特有表意的形旁——“雨”部,再联想到与“雨”相关的汉字——“霜雪云霞”“雷电霹雹”,而这一个个寄托着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的汉字,勾起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作者借对汉字的联想,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7.文章最后一段说“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作者为什么用“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青苔”生于潮湿而人迹罕至的地方,历久而成,身处远离祖国的作者借“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形象地表达了埋藏于心底的那份记忆的深邃与遥远。
8.大量使用叠词是本文语言表达的一大特色,请你举出实例并赏析其妙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中大量使用叠词写雨,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等,不仅把春雨细密飘洒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渲染了环境气氛,更便于表达作者心中那连绵不尽的缕缕情思,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具有一种和谐的韵律美。
三、表达交流(12分)
9.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不超过20字)(6分)
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350公里每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外观美、人性化(舒适性)、速度快、噪音低。
10.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再写出两组句子(要求与所给例句句式、修辞保持一致),以表达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你对母亲最真挚的祝福。(6分)
我是从故乡的屋檐下飞出的一只小鸟,每一根成长的羽毛都凝结您深情的抚爱和谆谆的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把无数的思念化作心中无限的祝福,默默为您祈祷,祝您健康快乐。
参考答案:我是从温馨的港湾里驶出的一艘小船 每一朵欢快的浪花都寄托着您无私的奉献和默默的牵挂 我是从幸福的摇篮里飘出的一曲童谣 每一个跳跃的音符都谱写着您殷切的希望和悠悠的叮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