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认识静电 随堂演练(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认识静电 随堂演练(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5 15:4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静电
基础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带电的导体靠近一个带电体,导体不呈现带电性
B.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
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
D.玻璃棒与任何物体摩擦后均会带上正电荷
2.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
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
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
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
3.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和b,电荷量分别为+3q和+q,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的电荷量各保持不变
B.a、b的电荷量都为0
C.a的电荷量为+q,b的电荷量为+3q
D.a、b的电荷量都为+2q
4.将两只充气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放在绝缘水平桌面上.关于两只气球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气球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气球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气球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5.博物馆有些古书已经非常陈旧,在翻阅的时候无论怎样小心,书页都可能破损,而在博物馆的实际工作中又经常需要翻阅它们,请你结合本节知识给出一个方法能够避免在翻阅这些古书的时候损坏它们?
提升练
一、选择题
1.关于电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玻璃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正电,橡胶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负电
B.摩擦可以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摩擦的任意两个物体总是同时带等量异种电荷
C.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呈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就一定显负电性,失去电子就一定显正电性
D.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创造等量的异种电荷的过程
2.关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不论是同种电荷还是异种电荷都是相互吸引
D.不论是同种电荷还是异种电荷都是相互排斥
3.两个带电小球相互接触后分开,然后又靠近,下列关于两小球间的相互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定互相吸引
B.可能互相排斥
C.可能无相互作用
D.可能相互排斥,也可能无相互作用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
C.玻璃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
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没
5.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表面镀有铝膜.在a附近有一个绝缘金属球b,开始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在使a带电,则(  )
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
C.b立即把a排斥开
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
6.一带负电绝缘金属小球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净电荷几乎不存在了,这说明(  )
A.小球上原有负电荷逐渐消失了
B.在此现象中,电荷不守恒
C.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
D.该现象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的,不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是两个架在绝缘支座上的金属球,原来不带电,中间用导线连接,现用一个带正电的小球C靠近B球,然后撤去导线,再拿走小球C,那么(  )
A.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
B.A球带正电,B球不带电
C.A球不带电,B球带负电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8.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轻质带电小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D.乙图中两球一定都带电
二、非选择题
9.有三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球,A球带的电荷量为q,B、C均不带电.现要使B球带的电荷量为,应该怎么办?
10.如图所示的带电小球与手指之间可能产生相互吸引,带电的梳子可以吸引不带电小球.你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吗?
参考答案:
基础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带电的导体靠近一个带电体,导体不呈现带电性
B.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
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
D.玻璃棒与任何物体摩擦后均会带上正电荷
解析:选C.根据静电感应的规律可知两端带有等量异种电荷,A项错误;由物质的电结构可以否定B选项;起电的过程就是得失电子的过程,C对;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上带正电,与其他物体摩擦就不一定了,D错.
2.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
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
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
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
解析:选C.当带负电的A球靠近导体的M端时,由于静电感应,在M端有正电荷,负电荷移动到N端,而且M、N两端电荷量相等,所以两端验电器箔片都张开.
3.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和b,电荷量分别为+3q和+q,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的电荷量各保持不变
B.a、b的电荷量都为0
C.a的电荷量为+q,b的电荷量为+3q
D.a、b的电荷量都为+2q
答案:D
4.将两只充气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放在绝缘水平桌面上.关于两只气球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气球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气球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气球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B
5.博物馆有些古书已经非常陈旧,在翻阅的时候无论怎样小心,书页都可能破损,而在博物馆的实际工作中又经常需要翻阅它们,请你结合本节知识给出一个方法能够避免在翻阅这些古书的时候损坏它们?
解析:利用异种电荷相吸,同种电荷相斥的性质可以使书页分开.
答案:给书卷充电,书中相邻各页得到同性的电荷之后就会互相排斥,因而可以毫发无伤地一页页分开来.
提升练
一、选择题
1.关于电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玻璃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正电,橡胶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负电
B.摩擦可以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摩擦的任意两个物体总是同时带等量异种电荷
C.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呈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就一定显负电性,失去电子就一定显正电性
D.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创造等量的异种电荷的过程
解析:选C.使物体带电的实质就是电荷重新分布,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2.关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不论是同种电荷还是异种电荷都是相互吸引
D.不论是同种电荷还是异种电荷都是相互排斥
解析:选B.两种电荷之间的关系是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3.两个带电小球相互接触后分开,然后又靠近,下列关于两小球间的相互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定互相吸引
B.可能互相排斥
C.可能无相互作用
D.可能相互排斥,也可能无相互作用
解析:选A.两球若带等量异种电荷,相互接触后中和,不再带电,无相互作用力,故选项A错.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
C.玻璃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
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没
解析:选B.由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5.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表面镀有铝膜.在a附近有一个绝缘金属球b,开始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在使a带电,则(  )
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
C.b立即把a排斥开
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
解析:选D.当a带上电荷后,因带电体会吸引轻小物体,且这种吸引是相互的,故a会向b靠拢.当它们接触后,电荷从a转移一部分到b,它们带上同种电荷,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它们又将相互排斥.
6.一带负电绝缘金属小球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净电荷几乎不存在了,这说明(  )
A.小球上原有负电荷逐渐消失了
B.在此现象中,电荷不守恒
C.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
D.该现象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的,不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解析:选C.绝缘小球上电荷量减少是由于电子通过潮湿空气导电转移到外界,只是小球上电荷量减少,但这些电子并没有消失,就小球和整个外界组成的系统而言,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因此选项C正确.
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是两个架在绝缘支座上的金属球,原来不带电,中间用导线连接,现用一个带正电的小球C靠近B球,然后撤去导线,再拿走小球C,那么(  )
A.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
B.A球带正电,B球不带电
C.A球不带电,B球带负电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解析:选A.导线没撤时,远端A感应出正电荷,近端B感应出负电荷,当撤离导线后,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
8.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轻质带电小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D.乙图中两球一定都带电
解析:选A.若两物体相互排斥,必定带同种电荷;若两物体相互吸引,二者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荷、另一个不带电荷.当只有一个物体带电时,不带电物体由于受到带电物体电荷的作用,内部的异种电荷趋向于靠近带电物体,同种电荷趋向于远离带电物体,这一过程就是静电感应,因此两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大于排斥力,宏观上显示的是吸引力.综合上述,B、C、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有三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球,A球带的电荷量为q,B、C均不带电.现要使B球带的电荷量为,应该怎么办?
解析:先让A球与B球接触,其带电量都变为q,然后让A球与C球接触,其带电量都变为q,最后再让A球或C球与B球相接触,其带电量就变为.
答案:见解析
10.如图所示的带电小球与手指之间可能产生相互吸引,带电的梳子可以吸引不带电小球.你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吗?
解析:带电体与不带电体会产生相互吸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静电感应现象,因为带电体在靠近不带电体时,原来的不带电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由于静电感应而带上与带电体相异的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本题中的带电小球靠近不带电的手指,可能是手上感应出的异种电荷靠近带电小球时,由于有吸引力就出现了上述现象.同理不带电小球靠近带电的梳子时,会因感应起电后,异种电荷的相互吸引而出现图中所描述的现象.
答案:见解析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