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力的分解 课堂限时测评(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2 力的分解 课堂限时测评(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5 15:4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力的分解
1、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时( )
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变小
B.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
C.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
D.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等于这个力
2、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 N,分力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的大小为60 N。则( )
A.不可能存在 B.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C.的大小只有一个 D.的大小可能有两个
3、如图所示,将一个已知力F分解为和,已知,与F的夹角为37°,则的大小不可能是()( )
A.4 N B.6N C.10N D. 100N
4、罗汉是一种由多人层层叠成各种造型的游戏娱乐形式,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如图所示为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型,假设每个人的重量均为G,下面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状态,则最底层正中间的人的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 )
A. B. C. D.
5、下列四幅图展示了某同学做引体向上运动前的四种抓杠姿势,其中手臂受力最小的是( )
6、将力F分解成F1和F2,若已知F1的大小和F2与F的夹角θ(锐角),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F1>Fsinθ时,有两解
B.当F1=Fsinθ时,有一解
C.当FsinθD.当F17、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跟F成角,大小未知,,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可能是( )
A.30 B.60 C.100 D.500
8、明朝谢肇淛《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则( )
A.若F一定,θ大时大 B.若F一定,θ小时大
C.若θ一定,F大时大 D.若θ一定,F小时大
9、如图所示,一名骑独轮车的杂技演员在空中钢索上表演,如果演员和独轮车的总质量为80,两侧的钢索互成150°夹角,求钢索所受拉力有多大 ( ,取10)
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两个分力可以同时变大,故A、B错误.若两个分力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则两分力的合力定小于这个力,不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故C正确.当一个力的两个分力的夹角为120°,且大小相等时,则两个分力都能同时等于这个力,故D错误.
2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分力的大小大于合力F的大小,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均是唯一的,因此C正确。
3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力F的分解图如图所示,可以看出有最小值,最小值。没有最大值,所以的取值范围为6 N到.因此, 不可能是4 N.
4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最上面的人受到的重力为G.方向竖直向下.每条腿上的力也在竖直方向上,所以每条腿上的力都是,中间层最左边的人受到竖直向下的力为.所以每条腿上的力都是,由对称性可知.中间层最右边的人每条腿上的力也是,则最底层中间的人受到竖直向下的力为,所以其每条睡上的力为,B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AC
解析:当F>F1>Fsinθ时,根据三角形定则,如图所示,有两组解。若F1>F,只有一组解.故AC错误;当F1= Fsinθ时,两分力和合力恰好构成直角三角形,有唯一解,故B正确;F17答案及解析:
答案:BCD
解析: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跟F成角,大小未知,,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一定大于等于.
8答案及解析:
答案:BC
解析:木楔两侧面产生的推力合力大小等于F,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由表达式可知,若F一定,θ越小,越大,A项错误,B项正确;若θ一定,F越大,越大,C项正确,D项错误。
9答案及解析:
答案:钢索所受拉力为1544.
解析: 对钢索上与车轮接触的点作受力分析,其受力如图所示.其中、为两侧钢索对点的拉力,显然, ,为点受到的独轮车的压力,平衡时, 、的合力大小与相等. 数值上等于人和车的重力.由几何关系得: ,所以.
PAGE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