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等闲”与文段中加点的“等闲”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下列句子中应填入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小组设计的活动方案 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赞同,_______得到了所有任课老师的赞同,_______这个活动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A.不是 而是 那么 B.既然 而且 所以
C.不是 就是 因而 D.不但 而且 因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桑娜听着外面呼啸的狂风和卷起的巨浪,心里害怕极了。
B.课文中的每一首古诗对我都很感兴趣。
C.我们没有人不否认京剧确实是一门高雅的艺术。
D.《月光曲》让盲人兄妹展开了想象。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B.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为:桑娜补破帆。
C.“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使用的修辞是反复。
5.“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下列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D.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6.读句子,写词语。
在实验jī dì(___________),我们mù dǔ(__________)了那些蓝色bāo guǒ(__________)里的垃圾变成可再利用资源的过程。地球是hé ǎi(__________)的母亲,她wú sī(_________)地向人类kāng kǎi(__________)地提供kuàng chǎn(__________)资源,如果我们不加节制地kāi cǎi(__________),会造成资源的枯竭。
7.根据语境,填写含有“然”字的四字词语。
虽然这次运动会直播在中途遭遇了与以往____的突发状况,但主持人却临危不乱,_____。见此情景,我心中的敬佩之情__________。
8.默写古诗《浪淘沙》(其一)
浪淘沙(其一)(_____)____________(填写朝代和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品析下面的诗句。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万里沙”指_______________。“自天涯”指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牵牛”指_______________。“织女”指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描写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的诗句是“___________”。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三、信息匹配
10.判断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是否正确,在横线上写出不正确的并改正。
1.颠簸(bō) 排闼(tà) 遨游(áo) 璀璨(cuǐ) ________________
2.菜畦(qí) 威胁(xié) 恩赐(cì) 肆虐(lüè) ________________
3.城郭(guō) 盘踞(jū) 拐杖(zhàng) 耙地(pá) ________________
4.记载(zǎi) 铁锹(qiū) 擎高(qíng) 蹚地(táng) 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báo bó)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③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质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A.(毁坏 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B.(乱用 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读音下面打√)。
12.解释加点词语。
(1)摇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慷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为第④段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写在下面。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14.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15.结合关键句,选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画“﹏﹏﹏”的句子,你想到了生活中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两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①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②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③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④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⑤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食物匮(kuì)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⑥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⑦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⑧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贡献。
17.第①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句话?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18.第①自然段的结构特点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19.判断下列句子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这句话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____)
(2)“望洋兴叹”在这里的意思是比喻人们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____)
(3)“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说明海洋里蕴藏着无穷无尽、取之不竭的矿产资源。(____)
(4)人类面临食物匮乏的原因主要是人口急剧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恶化。(____)
20.人们将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是( )
A.人类要保护好海洋,海洋才会为人类作贡献。
B.海洋资源无穷无尽,人类要学会开发利用。
C.海洋乐于为人类作贡献,人类不会合理利用。
评卷人得分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表达。
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习主席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然而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破坏环境的现象。请针对某一类现象,写一份倡议书,呼吁人们一起来保护美丽的家园。注意倡议书的格式。
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多义词的辨析。
在不同句子中字词的意思会有所不同,要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意思。新冠肺炎疫情汹汹而来,无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到疫情第一线,夜以继日地抢救病人,将各种困难视若等闲。这句话中“等闲”的意思是平常。指医护人员将各种困难看得很平常。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意思是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等闲”的意思是平常。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意思是不要随意虚度年华,等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等闲”的意思是随便。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等闲”的意思是平常。
因此答案为B。
2.D
【详解】
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同学们的一致赞同”和“所有任课老师的赞同”是递进关系,而“这个活动方案是切实可行的”与活动方案得到赞同的原因,形成因果关系。
故答案为D。
3.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病句的辨析。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桑娜听着外面呼啸的狂风和卷起的巨浪,心里害怕极了。”中“卷起的风浪”是无法“听着”,属于搭配不当,可以改为:桑娜听着外面呼啸的狂风,心里害怕极了。或桑娜听着外面呼啸的狂风,看着卷起的巨浪,心里害怕极了。
B.“课文中的每一首古诗对我都很感兴趣。”中“古诗对我”,主语、宾语位置不当,属于语序不当,可以改为:我对课文中的每一首古诗都很感兴趣。
C.“我们没有人不否认京剧确实是一门高雅的艺术。”的意思是我们没有人承认京剧确实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属于用词不当,可以改为:我们没有人不承认京剧确实是一门高雅的艺术。
4.C
【详解】
略
5.D
【详解】
本题考查句式的转换。
ABC与例句的意思是相同的。
D.不同,句中“非”“不”是双重否定,等于肯定的意思,即“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守信用”。在此基础上,句子又用了反问,意思就成了相反的“答应了别人的事可以不信守信用”。
6.基地 目睹 包裹 和蔼 无私 慷慨 矿产 开采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基地、目睹、包裹、和蔼、无私、慷慨、矿产、开采”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7.截然不同 泰然自若 油然而生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四字词语。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泰然自若:不以为意,神情如常。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8.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详解】
考查诗歌的积累与默写。
《浪淘沙》其一
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9.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从天边来 夸张 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着泥沙,浪涛汹涌,奔腾万里,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来。 传说中的牛郎 传说中的织女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1.内容出自唐代刘禹锡《浪淘沙》,句意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其中“万里沙”意思是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自天涯”意思是来自天边。这里运用了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的修辞。
2.内容出自唐代刘禹锡《浪淘沙》,句意是“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其中“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3.内容出自唐代杜牧《江南春》,句意“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10.颠簸bō——bǒ 肆虐lüè——nüè 盘踞jū——jù 铁锹qiū——qiāo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颠簸diān bǒ:上下震荡。
肆虐sì nüè:指不顾一切地任意残杀或迫害;自然界事物放肆侵扰或残害;任意干残暴的事情。
盘踞pán jù:非法占据
铁锹tiě qiāo:起砂、土等的工具,用熟铁或钢板制成,前端略呈圆形而稍尖,后端安有长的木把儿。
11.báo
12. 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不吝惜。
13. 毁坏 滥用
14. 列数字 作比较
15.地球美丽壮观,地球很渺小,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很多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
16. 乱砍乱伐;过量使用洗涤剂、农药、化肥等。 ①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②让蓝天白云永驻,愿绿水青山长留。
【分析】
11.
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
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薄:[báo]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 ~片。[bó]微;少;弱 ~技。~产。单~。“薄薄”读“báo”;
12.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2)慷慨:不吝惜。
13.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损坏:对事物造成一定的诸如外形、样式、颜色等方面的影响,使之不完整;
毁坏:对事物所造成的影响,使之不复存在。根据语境应选“毁坏”;
滥用:没有限制的使用,指程度、数量等。
乱用:不懂规则胡乱使用,指用得不对。根据语境应选“滥用”;
14.
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等。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从“6400千米”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句话把“地球”和“宇宙”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5.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选段第一、二段主要讲了地球美丽壮观,地球很渺小;第三、四段主要讲了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很多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
16.
本题考查设计宣传标语。
回答读这个句子你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环境问题。读这个句子,我首先想到了河水被污染,想到了不能随便破坏环境。在拟写宣传语时,注意押韵和语言的简洁性,做到言简意赅。
答案:示例:读了这个句子,我想到了生活中看到的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工厂偷偷向江河里排放工业废水,农村里大量使用农药,不少地方依然大量地无节制地开采矿产,还有不少人乱砍滥伐树木。
宣传语: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青山绿水是幸福之源。
17.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18.B
19. × √ × √
20.开发矿产资源、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浪和潮汐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建设海底城市。
21.A
【分析】
17.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掌握情况。中心句是整篇文章的中心,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旨,全篇文章都会围绕中心句来讲,中心句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段落的中心句一般在自然段的开头,本段中心句为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18.本题考查文章的结构,文章的结构一般有总分总、分总、总分三种。判断结构时,主要找中心句,即总起句。文章中心句为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后面都在讲如何密切,所以结构为总分。
19.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海洋发起脾气来”是给海洋赋予生命力,是拟人并不是比喻修辞。“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意思是海洋内物产丰富,但并不是无穷无尽。
20.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能力。人们对海洋的利用贯穿整个文章,我们可以逐段分析。第四自然段在说矿产资源,第五自然段和高蛋白食品相关,第六七自然段在说利用海浪和潮汐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建设海底城市。
21.本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能力。“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意思是我们要以保护海洋为前提,海洋才会为人类作贡献。
22. 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是保护环境这一方面,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时刻都有的。我想大家倡议:
1.爱护好自己身边的环境。
2.为保护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尽量购买使用再生材料制成的,可多次长期使用的商品。
3.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大次性筷子等一次性产品。
4.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
倡议人: ×××
2021年×月×日
【详解】
考查应用文的写作。题目要求写一份呼吁环保爱护家园的倡议书。倡议书的格式: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1.标题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
2.称呼一般顶格写在第二行开头。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
3.正文一般在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写明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4.结尾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5.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7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