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设计
科组 理化生 年级 八年级 备课人员 主备课者 集体备课人员
生物组
课题 课题20.1遗传和变异现象 课堂类型 新课
授课 时间 授课人 授课 班级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1. 举例说出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 2. 能列举和辨别生物的不同性状,可以区分相对性状。 3.能力目标:在 调 查 、合 作 、交 流 中 培养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能够认同生命个体的独特性,激发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教材 重点 区别性状与相对性状。 2.了解遗传与变异的普遍性
教材 难点 自己性状的辨别
教学方法 讲授、观察与讨论相结合 教仪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创设情景 利用民间常听 见的谚语或俗语在生物学中属于什么现象来引入章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观看图片:猩猩的宝宝是小猩猩,企鹅的孩子是小企鹅。 提问:这些都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是什么现象? 观看图片:菊花的颜色花形各不相同,同一个狗妈妈生下来的一群小狗又都不一样 提问:这又说明生物界的哪种现象呢? 二、引入课题 20章第一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 三|、新课教学: 观察图片: 观察刘翔、姚明图片然后帮他们找面部配件 猜测图中水果味道怎么样? 身高,脸型,眉毛,嘴唇的薄厚,味道,肤色,血型等这些特征在生物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性状 (一)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都称为性状 1. 形态特征:像眼睛、鼻子、下颌,耳垂这样的外部特征属于形态特征。(看的见) 2. 生理特性:像声音、血型、味道这样的内部特征属于生理特性。(看不见) ( 二 )相对性状 活动:个体间性状的比较,96页 检查学生完成P96页性状比较的活动情况,再根据问题进行讨论并归纳 通过刚才的活动,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表现类型相同吗? 每一种性状都不是一种表现,至少有两种表现类型,这就是生物学上的相对性状。 1、概念: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观看图片,差异对比,参与分辨相对性状。 ( 三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观察图片:帮他们找亲人,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找的? 请学生思考:
(1)、《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的断腿有什么不同?
(2)、漫画中表达了什么生物学现象?其中哪种现象是可能发生的? 通过活动使学生意识到什么是遗传,并总结归纳。 1.遗传: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利用P96页的调查进行个体差异的对比,使学生意识到变异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归纳总结变异的概念 2.变异: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观察图片,加深对遗传与变异现象的理解。 课堂练习 PPT展示 小结 : 性状和相对性状,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作业布置:1.《优化设计》本节内容 2.调查家人的性状表现。 六、板书设计: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一、生物体的性状 1.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遗传和变异 遗传——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 变异—— 亲代与子代之间及子代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适时 的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 手段,图片辅助整个教学过程,并有效的使学生在一个直观、生动、有趣、多 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愉快地“享受”着学习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