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动物的运动
第二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二课时)
《第二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骨连结》教学设计
1 设计思路
1.1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第二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二课时的内容。通过学习了骨的结构和成分后,进一步认识骨连结,掌握关节的结构特点,了解躯体运动的原理,从而意识到加强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认同动物的运动是动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
1.2学情分析
学生来自农村,对生物的感性认识多,特别对家禽家畜,更是不陌生。在前面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骨的特性,能进一步理解骨连结的特点。
2 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能说明骨连结的类型;
掌握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学会脱臼和骨折的急救方法。
2.2过程与方法
本节教学主要以问题导入、视频讲解、学生分组互动,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交流表达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总结出知识。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了解运动系统的机制,加强体育锻炼,学会脱臼和骨折的急救方法,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学生分工合作、参与互动与讨论,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3 教学重难点
3.1重点
骨连结的类型;
关节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
加强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学会脱臼和骨折的急救方法。
3.2难点
(1)关节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
(2)加强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
4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结合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注意各环节问题的设置和学生分析问题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享交流。
5 课前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学生分组等。
6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1.回顾知识,自主学习;
2.指导活动:亲身体验广播体操; 2.根据教师指导进行体验,积极思考运动时身体各部位的灵活程度;
3.播放视频,学生分组讨论; 3.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4.知识总结,完成课堂练习。 4.总结所学知识,谈体会、收获。
6.1教学流程设计
(
1
)
6.2教学具体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复 习 引 入 复习: 运动系统三部曲:骨、骨连结、骨骼肌 思考:我们人体206块骨如何在一起共同完成运动的? 引入:骨的连接方式 学生回顾 回答问题 创设问题情景,启动思维。
新 课 教 学 一、骨与骨的连接方式 1.小组思考:骨如何共同完成运动 2.讨论总结:骨与骨之间靠骨连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3.骨连结的类型 (1)小组活动:亲身体验广播体操 (2)讨论总结: 骨连结分为3种类型: ①:不活动的骨连结 特点:结构牢固, 结合紧密 举例:如颅骨。 ②:半活动的骨连结 特点:可以轻微活动, 但受骨的影响,只能 完成一些限制性动作。 举例:如椎间盘。 ③: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特点:遍布全身, 灵活运动 举例:肩关节、 肘关节等。 关节的结构 小组思考: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播放视频:关节的结构 3.讨论总结: 三、拓展运用 1.加强体育锻炼对关节有什么影响? 答:使得骨连结更加牢固和灵活。 2.什么是关节炎? 答:关节囊发生病变,脓液积累在关节腔。 3.什么是脱臼?如何急救? 答: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四、课堂总结 (一)骨连结的类型 1.不活动的骨连结 2.半活动的骨连结 3.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二)关节的结构 关节囊:结缔组织构成,坚韧保护,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有软骨层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课堂练习讲解 理解骨连结 根据活动的亲身感受交流沟通,尝试总结。 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分小组交流讨论,做好笔记。 学生讨论问题,积极思考。 学生回顾本节知识,共同总结。 学生练习,熟悉所学知识 要让学生明白骨与骨之间不是胡乱堆砌的,而是有一定的连接方式。 由学生分小组活动,通过交流总结出知识点。 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结合视频讲解,通过交流总结出知识点。 能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 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知识点。 学生可以 完成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骨连结 (一)骨连结的类型:不活动、半活动、活动 (二)关节的结构: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 (三)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
7 教学反思
7.1亮点
通过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后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骨的连接方式,再通过课堂上的小活动“体操运动”,亲自感受身体各部位骨骼的活动程度,从而引出新知识点,导入效果较好。
7.2不足
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由于是在室内,学生活动不开,另外在组织过程中学生纪律需要及时强调。
7.3再教设计
积极思考新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学会小组交流与合作,从而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