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10-07 22:08:14

文档简介

[随堂基础巩固]
1.下列表格中所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物质 单体 基本元素
A. 淀粉 蔗糖 C、H、O
B. 蛋白质 氨基酸 C、H、O、N、P
C. DNA 脱氧核苷酸 C、H、O、N、P
D. RNA 脱氧核苷酸 C、H、O、N
解析:DNA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单体)组成的生物大分子,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N碱基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故DNA含有的C、H、O、N、P这几种基本元素。
答案:C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只有C项不符合。
答案:C
3.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下列与其功能不相符合的是 (  )
A.酶——催化
B.抗体——免疫
C.血红蛋白——运输
D.肌肉中的肌动蛋白——调节
解析:肌肉中的肌动蛋白等蛋白质构成了肌肉的收缩系统,其功能就是完成机体的运动,而不是调节。
答案:D
4.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O、N、P五种
B.a属于不能水解的糖,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
C.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D.幽门螺杆菌体内含的化合物m共四种
解析: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a(五碳糖)构成了化合物b(核苷酸),b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a可代表核糖,也可代表脱氧核糖。幽门螺杆菌体内既含有核糖核酸又含有脱氧核糖核酸,共含有A、T、C、G、U五种碱基。
答案:D
5.下列是蛋白质的形成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基本元素  基本单位  链状物质  生物大分子
(1)图中A、C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
(2)氨基酸中的N元素参与组成的结构主要是________;核苷酸中的N元素参与组成的结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多数蛋白质中含有S元素,在氨基酸中S元素存在的部位是________。
(3)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因为蛋白质都有________,其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C、H、O、N,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在氨基酸中,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NH2)中,S元素主要存在于R基中;在核苷酸中,N元素主要存在于含氮碱基中。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能与Cu2+结合生成紫色络合物,从而达到鉴定蛋白质的目的。
答案:(1)C、H、O、N 多肽(肽链) (2)氨基 含氮碱基 R基 (3)肽键 —CO—NH—[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50分 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
B.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C.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
D.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不同,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
解析:活细胞中O含量最多。脂肪为主要的储能物质。氨基酸脱水缩合时,羧基脱去羟基,因此水中的O来自羧基。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相同。
答案:C
2.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一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 (  )
A.5、9、4、1 B.5、8、4、1
C.4、8、5、1 D.4、9、4、1
解析: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R基为C3H5O2,所以一分子谷氨酸的分子式为C5H9O4N。
答案:A
3.下列化合物中,有的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则其中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
①H2N—CH2—COOH ②H2N—CH2—CH2OH
A.3、3、2 B.4、3、3
C.2、2、2 D.3、4、2
解析:首先根据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通式选择出能够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为①、③、⑤;然后根据氨基酸的缩合过程将这三个氨基酸缩合形成三肽(不必考虑氨基酸序列);最后根据三肽化合物,分析其中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
答案:C
4.下图为某二肽分子结构示意图,已形成肽键和可能形成肽键的—NH2分别是 (  )
A.①③ B.②④
C.④③ D.⑤⑥
解析:参与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氨基是氨基酸中与羧基连接在同一个中心碳原子上的氨基,氨基酸的R基中的氨基或羧基不参与肽键的形成。分析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④为参与形成肽键的氨基,③为左侧氨基酸分子中与羧基同连在中心碳原子上的氨基,可能参与肽键形成,①②⑤⑥分别为形成此二肽的两个氨基酸的R基中的氨基,不参与肽键形成。
答案:C
5.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若该IgG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该IgG有肽键数 (  )
A.m个 B.(m+1)个
C.(m-2)个 D.(m-4)个
解析:从题中图示可看出,该免疫球蛋白IgG由m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的4条肽链构成,即脱水分子数为(m-4)个,肽键个数与水分子数是一一对应的,则肽键个数也为(m-4)个。
答案:D
6.关于下列四幅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共有5种核苷酸
B.图乙是构成DNA的单位之一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
D.在小鼠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解析:图甲中共8种核苷酸;图乙是构成RNA的单位之一;小鼠体内不存在蔗糖;丙是构成DNA的单位;脱氧核苷酸中所含的糖为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
答案:C
7.亮氨酸的R基为— C4H9,缬氨酸的R基为—C3H7,它们缩合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数分别为 (  )
A.11、24         B.9、18
C.11、22 D.10、22
解析: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缬氨酸中的C、H数分别是5、11,亮氨酸中的C、H数分别是6、13,它们结合形成二肽时失去一分子水,脱去2个H和一个O,因此二肽分子中的C、H数分别是11、22。
答案:C
8.(2010·江苏高考改编)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DNA与蛋白质的元素种类相同
C.HIV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
D.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
解析: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HIV的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D
9.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A是葡萄糖,物质E是淀粉
B.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F
C.物质C的种类约20种,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
D.SARS病毒的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物是CO2和H2O
解析:由图可知,A为葡萄糖,E为多糖(植物体内主要是淀粉,动物体内主要是糖原),B为甘油、脂肪酸,F为脂肪,C为氨基酸,G为蛋白质,D为核苷酸,H为核酸。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后,脂肪产生的能量较多。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磷酸、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
答案:D
10.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① 果糖 碘液 蓝色
②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③ 淀粉 斐林试剂 蓝色
④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鉴别脂肪可以利用苏丹Ⅲ,呈现橘黄色,也可以利用苏丹Ⅳ,呈现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15分)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人类了解自身的奥秘、增进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而其基础是对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如下图是生物体遗传物质的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元素a→→e→f
(1)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  ]________;包括两类:一类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二者在组成上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结构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和f的关系是________。e共有________种。
(3)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相同
Ⅱ.右图为核苷酸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________(从a、b中选择)。
(2)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____________;若该链为核糖核苷酸链,则缺少的碱基是____________。
解析: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类,其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DNA和RNA在五碳糖、碱基和空间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别。
Ⅱ.图中a可作为一个完整核苷酸;各核苷酸之间通过③相连;作为脱氧核苷酸链,还应有的一种碱基为T,作为核糖核苷酸链,还应具有的一种碱基为U。
答案:Ⅰ.(1)f 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DNA 核糖核酸 RNA DNA含有胸腺嘧啶(T)和脱氧核糖,而RNA含有尿嘧啶U和核糖 DNA一般是双链的,RNA一般是单链的
(2)e是f的基本组成单位 8 (3)B 
Ⅱ.(1)a (2)③ (3)T U
12.(15分)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的科研人员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脑啡肽的合成采用的是蛋白质工程技术,这是生物发展在分子水平上的又一突破。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该化合物叫______肽。在形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
(3)脑啡肽水解后可产生____________种氨基酸,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现有质量浓度为0.1 g·mL-1的NaOH溶液、鸡蛋、人的唾液(酶)、质量浓度为0.01 g·mL-1的CuSO4。溶液、清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和滴瓶。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脑啡肽是多肽”。
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多肽中含有4个肽键,是由5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在形成该多肽时,共脱去4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18=72。该多肽中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从结构上可看出,左起第二个氨基酸R基和第三个氨基酸R基相同,应为同一种氨基酸,因此脑啡肽水解后可产生4种氨基酸。脑啡肽是多肽,在碱性溶液中,可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紫色物质,即双缩脲反应。在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空白对照。
答案:(1)1 1 (2)5 4 脱水缩合 五 72
(3)4 R基不同
(4)①实验原理:在碱性溶液中,多肽与CuSO4反应能产生紫色物质,即双缩脲反应
②方法步骤:取2支试管分别编号A、B,在A中加入2 mL脑啡肽液,在B中加入2 mL清水;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0.01 g·mL-1的NaOH溶液,振荡;再向2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0.01 g·mL-1的CuSO4振荡 ③预期结果:A试管中出现紫色,B试管中不出现紫色 ④实验结论:脑啡肽是一种多肽[随堂基础巩固]
1.生活于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和生活于海洋中鲨鱼细胞的元素种类 (  )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基本相同 D.无法比较
解析:组成不同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
答案:C
2.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和分子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之间一般通过化学键形成分子
C.分子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的
D.原子和分子共同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
解析:分子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的,但稀有气体等以单原子状态存在的分子除外。
答案:C
3.许多无机盐离子是构成细胞内重要化合物的必需成分,如I、Fe、Mn等。下列关于I的生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状腺激素是含I的激素
B.碘盐有利于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C.空气中131I浓度超过一定标准会引起疾病
D.人体多补I有利于身体健康
解析:甲状腺激素是人体内唯一含I的激素,人体内缺I,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我国政府为了预防碘缺乏症,提倡在食盐中加I。碘盐是指含有碘酸钾(KIO3)的氯化钠(NaCl)。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是6克。I摄入量过低会引起碘缺乏症,但I过量也会对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131I具有放射性,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一定标准可能引起疾病。
答案:D
4.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团,它们对水的亲和力不同。易于和水结合的基团称为亲水基团(如—NH2、—COOH等),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一些蛋白质、淀粉等分子易溶于水;难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疏水基团,如脂质分子中的碳氢链。脂质分子往往有长的碳氢链,难溶于水而聚集在一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1)等量亲水性不同的两种物质分散在甲、乙两个含有等量水的容器中,如图所示。容器中自由水量甲比乙________。
(2)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和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自由水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种子。
(3)以占种子干重的百分比计算,种子萌发时干燥大豆种子的吸水量比干燥花生种子的吸水量________。
(4)各地规定入库粮食的含水量标准不尽相同,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小题是通过比较两种物质分子在水溶液中的表面积大小而得出结论;第(2)小题是通过比较油脂和蛋白质分子吸附水分子数的多少而得出花生种子含自由水多;第(3)小题种子在干燥过程中,散失其自由水,所以干燥大豆种子由于富含蛋白质(含大量亲水基团)而含自由水少,种子萌发过程中需从外界吸收大量水分。
答案:(1)少 (2)花生 (3)多 (4)气候不同,特别是温度、湿度不同[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50分 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各种生物的最基本组成元素都是C
B.生物体内的任何一种元素都可以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
C.不同生物组成元素的种类差别很大,而含量基本相同
D.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解析:C是生物的最基本组成元素。组成各种生物的化学元素的种类都基本相同,而同一种元素在不同生物体中的含量差别较大。O元素占细胞鲜重的一半以上,含量最多。
答案:C
2.(2011·上海高考改编)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细胞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细胞中Na+参与 (  )
A.调节渗透压 B.组成体内化合物
C.维持正常pH D.提供能量
解析:盐生植物细胞内贮存大量的Na+,增大了细胞液的渗透压,吸水能力增强。
答案:A
3.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是 (  )
A.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B.核内质子数和核内中子数相等
C.核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D.质子、中子和电子均不带电荷
解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荷。每1个质子带的正电荷和每1个电子带的负电荷相等,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导致原子整体上呈电中性。
答案:A
4.如果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用a表示,则初生细胞a1与衰老细胞a2的大小为 (  )
A.a1>a2 B.a1=a2
C.a1解析:初生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多;衰老细胞代谢减弱,自由水减少。
答案:C
5.结合下列曲线,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曲线②可以表示细胞呼吸速率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
C.曲线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
D.曲线①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水含量的变化
解析:衰老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也将减小;细胞内自由水比值升高后,代谢增强,细胞呼吸速率应加强;玉米种子被烘干的过程中所含水分越来越少,其内的无机盐相对含量逐渐增加,最后达到一恒定值;幼儿水的含量约为77%,远远高于成年人身体内水的含量。
答案:C
6.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个“世界水日”,宣传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导致的水危机日趋严重,研究表明,80%的疾病是由水污染引起的。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在病变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B.生物体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水的含量不同
C.人体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代谢缓慢
D.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相对增高,以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
解析:水在各种细胞中都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少,代谢缓慢。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相对降低,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答案:D
7.[双选]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  )
A.钙或硼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都有同样的影响
B.适宜浓度的钙或硼分别有利于花粉管生长或花粉萌发
C.钙对花粉管生长无明显影响,且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的萌发
D.硼对于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
解析:题图显示,钙可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度,但不影响花粉的萌发率;硼可影响花粉萌发率,而不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度。
答案:AC
8.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中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镁是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各种色素的组成元素
B.人体缺铁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
C.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
D.细胞中的某些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一定作用
解析: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人体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有氧呼吸功能。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细胞中的某些无机盐离子如HCO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一定作用。
答案:A
9.人体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下面是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体环境中,如图为一段时间内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该图说明的问题
(  )
A.水分容易进出细胞
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D.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解析:红细胞生活环境的浓度相当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当外界溶液浓度发生变化时,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也会发生变化。这说明水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答案:D
1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设计验证Ni是必需的矿质元素的实验时,设计了下列四组实验,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是 (  )
解析:此实验的关键就是缺Ni与正常生长的对照设置,A中的沙土、B中的蒸馏水都不符合要求,D中两者都有,无法形成单一变量。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12分)分析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事实一: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
事实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小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当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强度活跃。
事实三:Mg2+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
事实四: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例如,心肌含水量约为79%而呈坚韧的固态,血液含水量约为82%却呈流动的液态。
(1)事实一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事实二中现象的全面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实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对事实四中差异作合理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事实一可表明NaHCO3、H2CO3等无机盐离子有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2)自由水不仅是良好的溶剂和细胞反应的重要介质,而且还可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许多生化反应,故缺乏自由水时细胞代谢缓慢。(3)许多无机盐离子可作为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4)水的存在形式可直接影响器官物理形态。
答案:(1)某些无机盐离子有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
(2)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细胞代谢反应的介质,而且还参与生物体内某些生物化学反应
(3)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4)心肌中结合水含量较高,血液中自由水含量较高
12.(8分)有些无机盐离子可重复利用,有的不能重复利用,可重复利用的无机盐离子缺乏时,老叶先表现出缺乏症,不可重复利用的无机盐离子缺乏时,幼叶先表现出缺乏症。请设计实验证明Mg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
实验材料: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步骤:
(1)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缺镁培养液,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瓶中,并编号A、B。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在全素培养液中的玉米幼苗生长正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可重复利用的元素缺乏时,老叶先表现症状,此实验的自变量是镁的有无,因变量是老叶先变黄,还是幼叶先变黄。
答案:实验步骤:(2)将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两种培养液中 (3)观察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现象:在缺镁培养液中生长的玉米幼苗老叶先变黄[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50分 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活的细胞之所以能够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与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有密切关系。糖类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
B.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C.糖原、淀粉是动物细胞内的多糖
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解析: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答案:C
2.下列叙述中,属于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点的是 (  )
A.都是生物体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在玉米种子中都可以找到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
解析: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多糖,基本组成元素都是C、H、O,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葡萄糖是六碳糖;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没有储存能量的作用,淀粉和糖原有储存能量的作用。
答案:D
3.下列各种糖类物质中,既存在于动物细胞内又存在于植物细胞内的是 (  )
A.淀粉和核糖
B.葡萄糖、核糖和麦芽糖
C.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
D.糖原、乳糖、蔗糖
解析: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物质,乳糖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类物质,两者共同具有的糖类物质是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
答案:C
4.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蔗糖水解后的产物均不具有还原性
B.麦芽糖是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
C.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单糖
D.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解析:蔗糖水解后的产物果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糖;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成分之一,DNA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能提供能量。
答案:C
5.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可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解析:图示中①、②、③依次为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不能继续水解,②中的蔗糖,不属于还原糖,纤维素不能贮存能量。
答案:D
6.右图所示为脂肪和糖类部分元素含量,已知两者最终氧化分解的产物相同。根据图中有关数据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同质量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B.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能量较多
C.同质量下,糖类比脂肪在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多
D.正常情况下糖类是能源物质,脂肪是储能物质
解析:同质量下,糖类比脂肪在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少。
答案:C
7.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面有关脂质的生物学功能中,属于磷脂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  )
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②是储能的分子
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
④是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
⑤具有生物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A.①③ B.⑤
C.① D.②④
解析: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成分。脂肪具有储存能量和保温等作用。固醇类物质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构成生物体表面保护层的是蜡质,属于脂质但不是磷脂,如植物体的果实、叶片等表面。
答案:C
8.根据下表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O 耗氧量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
脂肪 75% 13% 较多 较多 X
糖类 44% 50% 较少 较少 Y
A.同质量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B.脂肪中H的比例是12%
C.表中的X<Y
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能量较多
解析:脂肪中含C、H、O三种元素,H的比例为12%,比糖类的高,氧化分解时,H与O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所以X>Y。
答案:C
9.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的实验中相同的是 (  )
A.都需要使用显微镜 B.检测时都需要加热
C.颜色反应完全相同 D.都可以不用制片
解析:还原糖的鉴定不需要使用显微镜,脂肪鉴定可以检测组织提取液,也可以通过制片用显微镜观察脂肪颗粒。还原糖的鉴定需要水浴加热,而脂肪鉴定不需要加热。故二者相同的地方是都可以不用制片就能观察到颜色反应。
答案:D
10.某人因经常抽搐,医生建议他补充某种化学物质(矿物质),但他补充了该物质后,病情并没有缓解,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
A.缺乏维生素A B.缺乏维生素D
C.缺乏维生素B D.缺乏胆固醇
解析:经常抽搐是缺钙引起的,补钙后效果不明显,可能是对钙的吸收有问题,而维生素D可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12分)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成分之一,请回答有关糖类的问题:
(1)人体内血液中的糖叫血糖,其中糖是指________。
(2)糖也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组成成分,如RNA中含有的糖是________,DNA中含有的糖是________。
(3)植物细胞壁中的糖主要是________,其结构单元是________。
(4)动物体内的乳糖属于________糖,它________(能,不能)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发生颜色反应。
(5)红糖、白糖、冰糖等都是由________加工制成的。
答案:(1)葡萄糖 (2)核糖 脱氧核糖 (3)纤维素 葡萄糖 (4)二 能 (5)蔗糖
12.(18分)在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混合后使用,结果是否一样。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按下列表格思路进行实验设计:
试管 第一次加入物 第二次加入物 第三次加入物 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
1号 2 mL苹果汁 0.5 mL0.05 g/mLCuSO4溶液 0.5 mL0.1 g/mLNaOH溶液 水浴加热
2号 2 mL苹果汁 A B 水浴加热
3号 2 mL苹果汁 C 水浴加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3号试管中空格处应加入的物质: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号与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当出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②当出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解析:题干中给出的信息是对教材中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使用方法的质疑,首先是提出假说,然后用实验去验证假说的正确与否。在实验步骤的设计中,1号试管和2号试管对照,验证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使用顺序对实验的影响,3号试管加入的是混合后的甲液和乙液,即新配制的斐林试剂。1、2、3号试管的设计体现了对照实验的设计思想。在最后的实验结果中,若1、2、3号三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答案:(1)0.5 mL 0.1 g/mL NaOH溶液 0.5 mL 0.05 g/mL CuSO4溶液 0.5 mL 0.1 g/mL NaOH溶液与0.5 mL 0.05 g/mL CuSO4溶液的混合液
(2)对照实验的设计思想
(3)0.5 mL 0.05 g/mL CuSO4溶液与0.5 mL 0.1 g/mL NaOH溶液的加入顺序
(4)①若1、2、3号三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②若1、2、3号三支试管不都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第一、二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细胞的化学组成]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在日常生活中,能明显地降低癌症发病率的措施是 (  )
A.禁烟        B.健康的生活方式
C.多吃药 D.A和B两项
解析:预防癌症的措施主要是要远离致癌因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
答案:D
2.治疗苯丙酮尿症等人类遗传病的根本途径是 (  )
A.口服化学药物
B.注射化学药物
C.利用辐射或药物诱发致病基因
D.采取基因治疗的方法替换致病基因
解析:治疗遗传病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基因治疗替换致病基因或使其不表达。
答案:D
3.“天地合气万物有生”“腐草为萤”和“蝉固朽木所化也”等说法与下列哪位科学家所支持的生物学观点一致 (  )
A.雷迪         B.尼达姆
C.斯巴兰扎尼 D.巴斯德
解析:“天地合气万物有生”“腐草为萤”和“蝉固朽木所化也”等说法是我国古人通过观察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这叫做自然发生说或自生说。在给出的四位科学家中雷迪首先通过观察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实验,斯巴兰扎尼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说”,而巴斯德最终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证明“自然发生说”是错误的,只有尼达姆是这一论点的支持者。
答案:B
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脂肪是既能储能又具有保温作用的物质
B.蛋白质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大分子
C.无机盐离子可以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
D.核酸承担了遗传信息贮存和传递的任务
解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核酸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大分子。
答案:B
5.(2012·潍坊模拟)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碳
B.H1N1病毒和桃树共有的元素是C、H、O、N、P等
C.占人体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氧
D.Cu、Mn、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
解析:占人体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C而不是O。
答案:C
6.下面表一显示几种不同生物体中水分的含量;表二显示人体中几种不同组织或器官中水分的含量。
表一:
生物 水母 鱼类 蛙 哺乳动物 藻类 高等植物
含水量/% 97 80~85 78 65 90 60~80
表二:
组织器官 牙齿 骨髓 骨骼肌 心脏 血液 脑
含水量/% 10 22 76 79 83 84
从表中的数据分析,试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B.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C.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高
D.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相关
解析:从表一中发现不同种类生物含水量差异很大,但含水量都在60%以上,而且水生生物明显比陆生生物高,所以A、B是正确的;从表二可以发现代谢旺盛的器官如心脏、骨骼肌、脑含水量明显多,故C也正确。尽管“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相关”这句话正确,但因表中没有提供自由水与结合水的相关数据,所以D不符合题意,是错误的。
答案:D
7.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当人或哺乳动物体内含铁量减少时,红细胞运输氧的能力减弱,含铁量过低时,人和动物则表现为贫血,同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贫血的人面色苍白,容易疲劳,并有心慌气短、恶心、心痛、眩晕等症状。这一事实说明铁的作用为 (  )
A.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B.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C.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D.以上三项都是
解析:应明白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而血红蛋白有其独特的结构与生理功能,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案:D
8.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浓度的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  )
培养液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甲离子 20 30 50 30 40
乙离子 55 45 60 45 55
丙离子 10 15 20 25 25
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欲研究丙离子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应以丙离子浓度差异为单一变量,其他因素如幼苗种类及生长状况。甲、乙离子的浓度等均为无关变量。
答案:C
9.右图是某动物细胞示意图,其细胞质内所含的多糖和核酸主要是
(  )
A.糖原和RNA
B.糖原和DNA
C.淀粉和RNA
D.淀粉和DNA
解析:此图所示的是动物细胞,其细胞质内所含的多糖是糖原,其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但是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答案:A
10.下列各项功能中,与固醇类无直接关系的是 (  )
A.促进新陈代谢 B.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C.维持第二性征 D.催化反应进行
解析:固醇类属于脂质,主要有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胆固醇(促进新陈代谢)、性激素(维持第二性征)。
答案:D
11.汉堡包是现代西式快餐中的主要食物,制作的原料有鸡胸肉、面包、鸡蛋、生菜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面包中含有的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B.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
C.鸡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D.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可直接承担人体的生命活动
解析: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只有人体自身的蛋白质才能承担人体的生命活动。
答案:D
12.(2012·温州模拟)下列多肽片段充分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有 (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将上述多肽片段由肽键处断裂后可产生R基分别为—CH3、—H、—CH2—CH3的三种氨基酸。
答案:B
13.(2012·扬州调研)下图是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试判断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化合物是三肽,内含有两个肽键
B.氨基酸的不同种类决定于R基②,④,⑥
C.该多肽链中含有4个羧基,3个氨基
D.该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6
解析:由图可知该多肽链中含有2个羧基,1个氨基,其余氨基与羧基都已经形成了肽键。
答案:C
14.甘氨酸(C2H5O2N)和另一种氨基酸反应生成二肽的分子式C7H12N2O5,则另一种氨基酸为 (  )
解析:二肽的分子式为C7H12N2O5,再加一分子的水(H2O),就是两个氨基酸所有的原子组成,减去甘氨酸的原子组成(C2H5O2N),变为(C5H9O4N),再减去氨基酸中固定的两个碳、四个氢、一个氮和两个氧,则氨基酸的R基是—C3H5O2,再对照题目分析,得出答案。
答案:A
15.[双选]某三十九肽中共有甘氨酸4个,现用某种水解酶去除其中的甘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右下图,甘氨酸结构式如左下图)。如将原来多肽与4条多肽总的原子数或结构数进行比较时,会出现下列4种情况中的 (  )
 
A.肽键数目减少4个
B.C原子减少8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O原子数目不变
解析:据图分析,原39肽中共38个肽键,去掉4个甘氨酸,得到4条多肽链后,共有31个肽键,所以肽键应减少7个。因每个甘氨酸含2个碳原子,所以C原子数目减少8个;每条肽链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所以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水解7个肽键需7分子水参与,O原子数增加7个,而每个甘氨酸含有2个O原子,所以O原子数目应减少1个。
答案:BC
16.组成DNA的基本成分是 (  )
①核糖 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⑤胸腺嘧啶 ⑥尿嘧啶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解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含氮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四种。
答案:C
17.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解析:第一个图表示DNA分子的部分结构,其中的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含氮碱基,32P标记的是磷酸。第二个图中的④是R基,⑤是肽键,肽键不含有S元素,因此S元素一定存在于R基中。
答案:A
18.下列相关物质的类型与功能的组合,不正确的一组是 (  )
选项 物质名称 类型 功能
A. 糖原 糖类 人和动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B. 性激素 蛋白质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C. DNA 核酸 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D. 抗体 蛋白质 参与机体的免疫
解析: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不属于蛋白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抗体属于蛋白质,能够与抗原结合,参与人体的免疫。
答案:B
19.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试剂种类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甲 ++++ ++ +
乙 ++ ++++ ++
丙 + ++ ++++
A.乙种子中含蛋白质较多
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解析:碘液用于检验淀粉的存在,其颜色反应为蓝色;苏丹Ⅲ染液用于检验脂肪的存在,其颜色反应为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用于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其颜色反应为紫色。分析图表可知,甲种子中含淀粉较多,乙种子中含脂肪较多,丙种子中含蛋白质较多。在脂肪的鉴定中需要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答案:A
20.某同学对一待测物质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实验步骤均正确,其进行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则其可能鉴定的物质及试剂A是 (  )
实验 1 2 3 4
检测试剂 双缩脲试剂 试剂A 苏丹Ⅲ染液 试剂B
检测结果 淡紫色 无砖红色沉淀 未观察到橘黄色 蓝色
A.鸡蛋清、斐林试剂 B.鸡蛋清、碘液
C.劣质奶粉、碘液 D.劣质奶粉、斐林试剂
解析:由检测结果可以推知,试剂A为斐林试剂,试剂B为碘液,实验1和4证明待测物质含有蛋白质和淀粉,因此被鉴定的物质不可能是鸡蛋清。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8分)巴斯德把新鲜、清澈的肉汤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玻璃瓶里,然后把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状,把乙瓶的瓶口敞开。随后他再次煮沸瓶内的肉汤。观察发现,乙瓶内的肉汤很快腐败变质,而甲瓶尽管肉汤通过弯曲细长的瓶颈与外界相通,但4年后,瓶内的肉汤仍然新鲜如初。后来他反复做了几次类似的实验,都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请分析上述材料中所述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研究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设计了对照实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入甲、乙两瓶的肉汤为何要再次煮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巴斯德的实验结果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实验探究目的在于使肉汤腐败的微生物是否是自然发生的,研究方案应设置对照实验,实验单一变量为肉汤中是否含微生物;为排除肉汤变质的微生物可能来自食物,对肉汤再次加热煮沸。
答案:(1)使肉汤腐败的微生物(细菌)从哪里来
(2)肉汤是否有细菌
(3)实验中设计了对照实验,鹅颈状的甲瓶是实验组,敞开瓶口的乙瓶是对照组
(4)再次煮沸能杀死肉汤中的细菌,排除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细菌)来自食物这一因素
(5)微生物不能自然发生(或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而不是肉汤本身)
22.(12分)分析下图中化合物的结构,回答问题。
(1)该化合物中①表示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⑦表示__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通过________方式形成的。
(3)该化合物含有________个肽键,该化合物叫________。
(4)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_______决定的,其编号是________。
(5)该化合物含有________个氨基、________个羧基,若完全水解成为氨基酸则需要________个水分子。
(6)假定有一个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含有n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那么,这个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表达式是__________。
答案:(1)氨基 肽键 羧基 (2)4 脱水缩合 (3)3 四肽 (4)R基 ②③⑤⑥ (5)2 2 3 (6)ma-18(m-n)
23.(10分)下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1)物质a是__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__。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________。
(2)物质b是________,其分子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__种,分子中_______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物质d是________,d和________、________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解析: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由此可确定B是蛋白质,b是氨基酸,C是DNA,c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雄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动物的第二性征。
答案:(1)葡萄糖 糖原 脂肪
(2)氨基酸 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mn-18(n-2)
(3)4 含氮碱基
(4)雄性激素 胆固醇 维生素D
24.(10分)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及元素组成如下图,已经A、B、C是由a、b、c组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a经________方式形成A,连接两个a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A多种多样,从a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B是人和动物细胞的能源物质,则b的名称是________。
(4)一分子c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分子物质构成,其结构简图是____________。
(5)E在化学组成上与D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可知,X和Y分别是N和P。(2)由图可知,a为氨基酸,A为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的,连接相邻氨基酸的化学键为肽键,结构简式为—NH—CO—。A多种多样的原因包括组成它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差万别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3)人和动物细胞中的能源物质(B)为糖类,构成它的单体是葡萄糖。(4)小分子物质c为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5)由图可知,D为DNA、E为RNA,E在化学组成上与D的不同之处在于:E含有核糖和尿嘧啶,不含脱氮核糖和胸腺嘧啶。
答案:(1)N P (2)脱水缩合 —NH—CO— 构成A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或构成A的a的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差万别) (3)葡萄糖 (4)五碳糖 磷酸 含氮碱基 如图 (5)E含有核糖、尿嘧啶,不含有脱氧核糖、胸腺嘧啶
25.(10分)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沉淀,常见的还原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是____________染液,用其染色时,要先用酒精冲洗浮色,选用酒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液的量只有3~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
(4)相关实验注意事项:
①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________,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造成________________环境,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即__________________(填成分及其质量浓度)。
解析:(1)还原糖具有还原性,它能将斐林试剂中的Cu2+还原成Cu+,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所以可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存在。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2)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并能溶解在酒精中,根据这一性质可用酒精洗去浮色,便于观察。(3)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若加入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液即CuSO4溶液,CuSO4溶液本身呈蓝色,与双缩脲试剂A液反应产生的Cu(OH)2也呈蓝色,会掩盖生成的紫色,从而影响实验观察。(4)斐林试剂是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配制而成的,放久了,就生成Cu(OH)2沉淀,所以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实验之前要分别配制,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 双缩脲试剂使用时要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双缩脲试剂A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的目的是营造一个碱性环境。
答案:(1)斐林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2)苏丹Ⅲ 苏丹Ⅲ能溶解在酒精中
(3)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液会与双缩脲试剂A液反应,使溶液呈蓝色,掩盖生成的紫色。
(4)①分别配制、储藏 ②碱性 0.01 g/mL CuSO4溶液1.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含有—COOH、—NH2、氧原子的个数分别为 (  )
A.m、m、n-m       B.m、n、n-2m
C.m、m、n+m D.m、m、n+2m
解析:因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COOH和1个游离的—NH2,故该蛋白质至少含有m个—COOH,m个—NH2。因该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故其至少含有(n-m)个肽键。因1个肽键中含有一个氧原子,且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m个游离的—COOH,故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m)×1+2×m=n-m+2m=n+m个氧原子。
答案:C
2.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  )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解析:由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可知,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数为798,每条肽链的两端各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故两条肽链的氨基和羧基数为肽链两端的氨基和羧基加氨基酸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即氨基总数=2+(810-800)=12,羧基总数=2+(808-800)=10。
答案:B
3.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甲,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乙),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蛋白质中含有两条肽链,52个肽键
B.图乙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乙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D.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46
解析:从图中可见有两条多肽链,一共51个氨基酸,有49个肽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注意,形成“—S—S—”时脱了6个H。
答案:C
4.(2012·南昌模拟)有关下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含有两条肽链
B.共有126个肽键
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5个水分子
解析:蛋白质中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条数+R基上羧基数,同理,游离的氨基数=肽链条数+R基上氨基数。结合坐标图可知,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124个肽键,R基中共含15个氨基,形成该蛋白质过程中共脱掉124个水分子。
答案:A
5.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  )
A.6、18 B.5、18
C.5、17 D.6、17
解析:1个n肽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含(n-1)个肽键,故一个22肽水解后形成的短肽的氨基总数最小值(至少)有1+2+2=5,肽键的总数为3×1+2×2+5×2=17。
答案:C
6.某蛋白质分子由2条肽链组成,共657个氨基酸(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________个,游离的羧基________个。
(2)该蛋白质分子中,共有________个肽键;在该蛋白质分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
(3)假设该蛋白质分子中的一条肽链为178肽,其分子式为CxHyNzOwS(z>178,w>179),并且是由下列五种氨基酸组成的:
那么将该178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________个赖氨酸,________个天冬氨酸。
解析:(1)蛋白质中至少含有游离氨基数=游离羧基数=肽链数。
(2)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脱去水分子数=655。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脱去水分子数×18-6个氢的相对质量。
(3)五种氨基酸中只有赖氨酸R基中含有一个—NH2,多肽中N原子数=各氨基酸N原子数,因此赖氨酸的个数为z-178;五种氨基酸中只有天冬氨酸的R基中含—COOH,故天冬氨酸的个数为。
答案:(1)2 2 (2)655 11 796 (3)z-178 [随堂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共价键
B.碳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所以是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C.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
D.碳骨架的结构排列和长短等因素决定了一些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解析: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氧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
答案:B
2.下列糖类不能水解的是 (  )
A.核糖 B.蔗糖
C.肝糖原 D.纤维素
解析:蔗糖为二糖,肝糖原、纤维素为多糖,它们均可以水解;核糖为单糖,不能水解。
答案:A
3.下列对动植物糖类、脂肪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  )
解析:B项中蔗糖不属于还原糖,葡萄糖、果糖不属于二糖。C项中脂肪与固醇不是包含关系。D项中固醇属于小分子物质。
答案:A
4.糖类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下图表示细胞中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糖类的形成示意图,据图回答:
―→
(1)A是指______,其中参与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组成的是______________。
(2)若B是由两分子的A脱水缩合形成的,则B是______,在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在____________溶液中加入新配制的__________并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在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该类物质是____________。
(3)若B是由大量的A脱水缩合形成的,则B是__________,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存在的是__________,在小麦、玉米种子胚乳中大量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单体A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且可以继续缩合可知,A是单糖。若B由两个A缩合而成,则B为二糖;若B由大量A缩合而成,则B为多糖。
答案:(1)单糖 核糖、脱氧核糖
(2)二糖 蔗糖 麦芽糖 麦芽糖 斐林试剂 乳糖
(3)多糖 肝糖原 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