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提优训练】2021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枇杷(pí bí) 客栈(zàn zhàn) 冤枉(wǎnɡ wànɡ)
歧途(qí qǐ) 谨慎(jǐn jǐnɡ) 腼腆(diǎn tiǎn)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ènɡ qián yā yì cháo shī mánɡ lù yīn àn
zhǐ xiè chōu xiànɡ qǐ dí dīnɡ xié péi jià
三、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慈母情深》主要写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故事。 ( )
2.《父爱之舟》文中三次提到姑爹的小渔船,在叙述中层层深化主题,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 ( )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个部分。 ( )
4.在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时,要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
5.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
四、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连续 广播 铁路 失魂落魄
B. 辞退 颇败 压抑 振耳欲聋
C. 潮湿 忙碌 缝纫 恍恍惚惚
D. 阴暗 炎夏 噪音 密密层层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耽误)
B.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龟裂)
C.列举过失而指责,泛指责备。(训斥)
D.卖出稻子。(粜稻)
3.下列对以“父爱之舟”为题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父爱之舟”把父爱与船结合起来,形象地表现了父爱对“我” 一生成长的承载作用,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B.“父爱之舟”实指姑爹的小渔船,虚指父亲深沉的爱,以此为题,化抽象为具体。
C.“父爱之舟”是全文的线索,父亲总是以此舟送“我”读书、考试,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
D.“父爱之舟”情感内涵丰富,以此为题,写出来父爱的伟大与深沉。
4.下列句子不属于细节描写的一项是( )。
A.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C.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D.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5.下列是对几篇文章结尾的体会,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慈母情深》的结尾照应开头,不仅交代了事情的结果,还蕴含了作者对母亲难以言尽的感情。
B.《父爱之舟》的结尾照应开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之情。
C.《桂花雨》的结尾照应题目,揭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以及浓厚的思乡之情。
D.《“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照应题目。深化了主题,展现了童年时代对父母两种不同评价方式更深入的认识。
五、填空题。(22分)
1.查字典填空。(5分)
“酸”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的物质;B.像醋的气味或味道;C.悲痛,伤心;D.读书人的贫苦或不大方;E.微痛无力。
(1)他穿着一件破旧上衣,显得有些寒酸。 ( )
(2)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 )
(3)忙碌了一天,她感到腰酸背痛。 ( )
(4)酸雨会腐蚀建筑物,损坏名胜古迹。 ( )
(5)妈妈去超市给我买了一桶老坛酸菜牛肉面。 ( )
2.按要求,写句子。(4分)
(1)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
.
(2)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变换语序,句意不变)
.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3分)
(1)母亲掏衣兜,掏出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①“皱皱的”说明母亲 ;“龟裂的手指”体现出 .
. 。
②“掏”、“数”两个动词说明母亲 。母亲给“我”的不仅仅是钱,更多的是 。
(2)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①这句话通过 和 的描写,“ ”字可以看出母亲给我钱十是毫不犹豫的,反映了母亲的 ,反映了对“我”的 。
②这句话突出了母亲对“我”读书这件事的 和 的。
③从这位母亲的话中,你想到的诗句是: 。
六、口语交际。(4分)
张晓丽的妈妈很爱张晓丽,在家里什么事也不让她做,妈妈帮她收拾房间,整理书包,还陪她写作业。你认为张晓丽的妈妈这样做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
.
七、阅读理解。(21分)
(一)课内阅读。(8分)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1.从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体会到“我”对母亲 的情感。(2分)
2.“母亲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从“凑”可以看出 ,这句话也反映出 。(2分)
3.下列是对“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那钱是母亲辛苦挣来的,我当然没有权利支配。
B.母亲挣钱那么不易,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东西。
C.母亲挣钱那么不易,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
从哪里可以看出“我长大了”、“是一个大人了”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分)
.
.
.
(二)课外阅读。(13分)
我的父亲
才四十来岁,可他说自己快老了。
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门半掩着,屋里有些暗,父亲独自一人靠在火坑旁的椅上,睡着了。火坑里一点点火星儿了没有,我从灶门前拿来一把柴,点燃放在火坑里,干柴越燃越旺,暗暗的小屋顿时亮了。
火光映红了父亲的脸。这就是我的父亲?!黄得发黑的脸,就像一块没了水分的树皮;高高的颧骨,下巴显得有些尖,两眼陷进了眼眶。一身皱皱巴巴的衣服沾满了黑泥巴、灰土,光着脚拖着一双没有鞋带的破球鞋。他还没有醒,睡着了的脸上没有笑容,大概是累了吧。
望着眼前的父亲,我心里酸得发疼,不禁又想起那难以让我忘怀的情景来……
记得那是快开学的时候,家里本来就十分困难,父亲还是硬要我去上学。我知道,父亲是个文盲,他怕我将来跟他一样。为了挣到足够的钱让我报名,父亲和几个大人去离河边不远的小坡上抬石头卖给船主。他们洪亮的号子震动着我的心,我知道那号子虽说洪亮,却也有苦涩。那天,在树阴下,我看着他们干活。突然,父亲晃了几下,脚下一滑,重重地坐在斜坡上,哗的一声,父亲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就坐着从斜坡上滑了下去,身后的小石头子纷纷向下蹦,一片烟尘。滑了约七八米,终于在一块大石头前停下,身后蹦来的石头撞在父亲的背上、膀子上。人们见了,一个个张开大嘴哈哈大笑起来,父亲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也嘿嘿地笑起来,笑得像哭,笑得我心里一阵接一阵地疼……几天后,我从父亲手里拿走了所有的钱,只报了名,还欠着钱……
火很旺,大概把父亲的腿烤疼了,他微微颤了几下,慢慢地睁开了两只浑浊的眼睛,长长地打了个哈欠,他摸了摸口袋,从里面摸出一个瘪了的烟盒子,扔在火里,摸摸另几个口袋,什么也没有,便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皱着眉,像在思索着什么。
“爸,学校又催钱了。”
“没钱!”声音又重又涩。
屋外传来了几声喊声,叫父亲去上工,父亲又要到那危险的斜坡上开山卖石。父亲肩上扛着钢钎,手里拿着让人见了就怕的炸药、雷管,走了出去,屁股上的补丁十分显眼,拖着一双破鞋,“拖哒、拖哒……”渐渐远了。
父亲似乎真的老了。
真的老了吗?我的父亲!
1.“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句话中为什么用两个标点呢?体会其中的含义。(2分)
.
.
2.第5段的内容属于什么记叙方式?试概括本段的大意。(2分)
.
.
3.与朱自清的《背影》类似,本文也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描写,试加以分析。(4分)
.
.
.
.
4.“父亲似乎真的老了”,这里运用了“似乎”“真的”一对矛盾词语,如何理解?(2分)
.
.
.
5.结尾处“真的老了吗?我的父亲”,为什么对父亲的“老”又再次产生疑问?(3分)
.
.
.
习作展示。(25分)
题目: ,我想对您说
提示:生活中,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你不理解父母或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造成一些误解。现在请你敞开心扉,与父母进行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吧!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参考答案】
【提优训练】2021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枇杷(pí√ bí) 客栈(zàn zhàn√) 冤枉(wǎnɡ√ wànɡ)
歧途(qí√ qǐ) 谨慎(jǐn√ jǐnɡ) 腼腆(diǎn tiǎn√)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ènɡ qián yā yì cháo shī mánɡ lù yīn àn
挣钱 压抑 潮湿 忙碌 阴暗
zhǐ xiè chōu xiànɡ qǐ dí dīnɡ xié péi jià
纸屑 抽象 启迪 钉鞋 陪嫁
三、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慈母情深》主要写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故事。 (√)
2.《父爱之舟》文中三次提到姑爹的小渔船,在叙述中层层深化主题,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 (×)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个部分。 (√)
4.在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时,要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5.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四、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
A. 连续 广播 铁路 失魂落魄
B. 辞退 颇败 压抑 振耳欲聋
C. 潮湿 忙碌 缝纫 恍恍惚惚
D. 阴暗 炎夏 噪音 密密层层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C )。
A.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耽误)
B.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龟裂)
C.列举过失而指责,泛指责备。(训斥)
D.卖出稻子。(粜稻)
3.下列对以“父爱之舟”为题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父爱之舟”把父爱与船结合起来,形象地表现了父爱对“我” 一生成长的承载作用,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B.“父爱之舟”实指姑爹的小渔船,虚指父亲深沉的爱,以此为题,化抽象为具体。
C.“父爱之舟”是全文的线索,父亲总是以此舟送“我”读书、考试,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
D.“父爱之舟”情感内涵丰富,以此为题,写出来父爱的伟大与深沉。
4.下列句子不属于细节描写的一项是( A )。
A.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C.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D.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5.下列是对几篇文章结尾的体会,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慈母情深》的结尾照应开头,不仅交代了事情的结果,还蕴含了作者对母亲难以言尽的感情。
B.《父爱之舟》的结尾照应开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之情。
C.《桂花雨》的结尾照应题目,揭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以及浓厚的思乡之情。
D.《“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照应题目。深化了主题,展现了童年时代对父母两种不同评价方式更深入的认识。
五、填空题。(22分)
1.查字典填空。(5分)
“酸”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的物质;B.像醋的气味或味道;C.悲痛,伤心;D.读书人的贫苦或不大方;E.微痛无力。
(1)他穿着一件破旧上衣,显得有些寒酸。 ( D )
(2)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 C )
(3)忙碌了一天,她感到腰酸背痛。 ( E )
(4)酸雨会腐蚀建筑物,损坏名胜古迹。 ( A )
(5)妈妈去超市给我买了一桶老坛酸菜牛肉面。 ( B )
2.按要求,写句子。(4分)
(1)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糟糕的诗够多了。
(2)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变换语序,句意不变)
我整个下午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3分)
(1)母亲掏衣兜,掏出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①“皱皱的”说明母亲舍不得花钱,非常节俭;“龟裂的手指”体现出母亲的辛劳,挣钱不容易。
②“掏”、“数”两个动词说明母亲很珍惜这不多的钱。母亲给“我”的不仅仅是钱,更多的是对“我”读书的支持和浓浓的爱。
(2)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①这句话通过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塞”可以看出母亲给我钱十是毫不犹豫的,反映了母亲的通情达理,反映了对“我”的爱。
②这句话突出了母亲对“我”读书这件事的认可和支持的。
③从这位母亲的话中,你想到的诗句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六、口语交际。(4分)
张晓丽的妈妈很爱张晓丽,在家里什么事也不让她做,妈妈帮她收拾房间,整理书包,还陪她写作业。你认为张晓丽的妈妈这样做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不对,家长不能太溺爱孩子,应该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七、阅读理解。(21分)
(一)课内阅读。(8分)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1.从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体会到“我”对母亲感激、崇敬与热爱的情感。(2分)
2.“母亲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从“凑”可以看出家境贫寒,这句话也反映出深沉的母爱。(2分)
3.下列是对“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C )。(2分)
A.那钱是母亲辛苦挣来的,我当然没有权利支配。
B.母亲挣钱那么不易,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东西。
C.母亲挣钱那么不易,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
从哪里可以看出“我长大了”、“是一个大人了”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分)
为自己还这么不懂事而羞愧难当;觉得用母亲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去买书,实在对不起母亲;想到母亲的瘦小,应当让母亲有足够的营养……体会到儿子对母亲的一片孝心。
(二)课外阅读。(13分)
我的父亲
才四十来岁,可他说自己快老了。
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门半掩着,屋里有些暗,父亲独自一人靠在火坑旁的椅上,睡着了。火坑里一点点火星儿了没有,我从灶门前拿来一把柴,点燃放在火坑里,干柴越燃越旺,暗暗的小屋顿时亮了。
火光映红了父亲的脸。这就是我的父亲?!黄得发黑的脸,就像一块没了水分的树皮;高高的颧骨,下巴显得有些尖,两眼陷进了眼眶。一身皱皱巴巴的衣服沾满了黑泥巴、灰土,光着脚拖着一双没有鞋带的破球鞋。他还没有醒,睡着了的脸上没有笑容,大概是累了吧。
望着眼前的父亲,我心里酸得发疼,不禁又想起那难以让我忘怀的情景来……
记得那是快开学的时候,家里本来就十分困难,父亲还是硬要我去上学。我知道,父亲是个文盲,他怕我将来跟他一样。为了挣到足够的钱让我报名,父亲和几个大人去离河边不远的小坡上抬石头卖给船主。他们洪亮的号子震动着我的心,我知道那号子虽说洪亮,却也有苦涩。那天,在树阴下,我看着他们干活。突然,父亲晃了几下,脚下一滑,重重地坐在斜坡上,哗的一声,父亲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就坐着从斜坡上滑了下去,身后的小石头子纷纷向下蹦,一片烟尘。滑了约七八米,终于在一块大石头前停下,身后蹦来的石头撞在父亲的背上、膀子上。人们见了,一个个张开大嘴哈哈大笑起来,父亲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也嘿嘿地笑起来,笑得像哭,笑得我心里一阵接一阵地疼……几天后,我从父亲手里拿走了所有的钱,只报了名,还欠着钱……
火很旺,大概把父亲的腿烤疼了,他微微颤了几下,慢慢地睁开了两只浑浊的眼睛,长长地打了个哈欠,他摸了摸口袋,从里面摸出一个瘪了的烟盒子,扔在火里,摸摸另几个口袋,什么也没有,便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皱着眉,像在思索着什么。
“爸,学校又催钱了。”
“没钱!”声音又重又涩。
屋外传来了几声喊声,叫父亲去上工,父亲又要到那危险的斜坡上开山卖石。父亲肩上扛着钢钎,手里拿着让人见了就怕的炸药、雷管,走了出去,屁股上的补丁十分显眼,拖着一双破鞋,“拖哒、拖哒……”渐渐远了。
父亲似乎真的老了。
真的老了吗?我的父亲!
1.“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句话中为什么用两个标点呢?体会其中的含义。(2分)
此处先用“?”,代表他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父亲,所以在此处用问号,表示自己心中的疑问;用“!”,代表他内心的吃惊,父亲的衰老,使他由衷地发出内心的感叹。
2.第5段的内容属于什么记叙方式?试概括本段的大意。(2分)
插叙;回忆开学时父亲为了挣钱让我上学,到山上去做开山卖石的危险工作。
3.与朱自清的《背影》类似,本文也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描写,试加以分析。(4分)
文章中第9段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描写:“父亲肩上扛着钢钎,手里拿着让人见了就怕的炸药、雷管,走了出去,屁股上的补丁十分显眼,拖着一双破鞋,‘拖哒、拖哒……’渐渐远了”,这几句描写,表现了父亲工作的辛苦与危险,衣着的破旧说明生活的艰辛,走路的声音说明父亲的劳累。通过这些描写不仅可以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上学,付出艰辛的劳动,其中蕴含着深深的爱子之情,同时也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理解与深爱,这一切对生活贫苦的父子俩来说又显得是那么的无奈。
4.“父亲似乎真的老了”,这里运用了“似乎”“真的”一对矛盾词语,如何理解?(2分)
“似乎”表示好像,并不十分确定,其实在作者的心中是多么不希望父亲变老呀;“真的”又十分肯定地认为父亲老了。从文中可以看出,“我”看到父亲的容貌、背影,认为他已经老了,也是文章开头父亲自己认为老了的话的认可。
5.结尾处“真的老了吗?我的父亲”,为什么对父亲的“老”又再次产生疑问?(3分)
文章开头就交代了“父亲才四十来岁,可他说自己快老了”,“才”说明父亲年龄并不老,结尾又对自己提问“真的老了吗”,也是对读者提问。几次提到父亲的“老”,说明作者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这里有对父亲艰辛生活的理解,有对父亲为自己辛苦劳累的理解,也有对父亲深深的爱。
习作展示。(25分)
题目: ,我想对您说
提示:生活中,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你不理解父母或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造成一些误解。现在请你敞开心扉,与父母进行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吧!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