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高频考点一遍过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姓名: 得分: .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liè rén kūn chónɡ mǎ yǐ wēn róu
měi miào yǎn zòu ɡǎn shòu shī qì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呢喃(ne) 黎明(ní) 叽叽喳喳(zhā)
B.舒畅(chànɡ) 汇聚(huì) 凝神静气(nínɡ)
C.虫鸣(mínɡ) 呼吸(xī) 汹涌澎湃(bài)
D.雾气(wù) 瞬间(xùn) 打击乐器(jī)
2.下面互为近义词的一组词是( )
A.惊愕——惊讶 B.快活——快速 C.赶忙——迟缓
3.与“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这句话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
A.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B.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C.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4.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丽的声音 幽深的森林 热闹的音乐会
B.舒畅地呼吸 轻轻地摆动 茫茫然地望着
C.抖动羽毛 飞离树枝 发出声音
D.合奏乐曲 闻到气味 演奏手风琴
5.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和元元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B.同学们个个笔直地站立着,纹丝不动。
C.在这条路延伸过去的地方,树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
D.几棵老松树直直地挺立在公路边。
6.与“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B.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C.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D.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7.善于摘抄是一个好习惯,下列关于“摘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摘抄不会丰富我们的知识。 B.摘抄有助于记忆课文内容。
C.摘抄有利于理解课文。 D.摘抄的词句可以用在习作中。
8.《采莲曲》的作者是( )
A.宋代诗人王昌龄。 B.唐代诗人李白。
C.唐代诗人杜甫。 D.唐代诗人王昌龄。
三、综合应用。(14分)
用合适的词语填空。(6分)
( )的小曲 ( )的大合唱
( )的声音 ( )的细语
( )的乐曲 ( )的音乐会
下列词语与其他三项不是同一类的是( )(2分)
A.斑斑驳驳 B.滴滴答答
C.叮叮咚咚 D.哗哗啦啦
我会照样子写句子。(6分)
(1)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路边有一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棕榈树。
(2)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奶奶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远处的山谷里有一片树林,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小木屋的旁边有一条小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读不完的大书”中的“大书”指的是大自然。 ( )
2.《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介绍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 )
3.鸟最快活的时刻,就是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不容易被猎人打中。( )
4.《采莲曲》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昌龄。 ( )
五、积累展示。(11分)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
了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
B.《父亲、树林和鸟》描写的是一位十分了解鸟的习性,喜欢听鸟儿歌唱的父亲,他还
是一位猎人。
C.《读不完的大书》中,作者通过描写飞鸟虫兽、花草树木等大自然中的事物,从不同
角度表现了大自然的乐趣。
D.《瀑布》是叶圣陶写的一首诗歌。
2.将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4分)
采莲曲
[唐]__________
__________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看不见,闻歌始觉___________。
3.口语交际。(5分)
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小事”,选择一件写下来,并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1)“小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六、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14分)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 )。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 )的感觉。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 )的精神,真叫人( )。
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1.将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到选段中的括号里。(填序号)(4分)
A.敬佩 B.勇猛 C.愉悦 D.勇敢忠贞
2.选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A.拟人 B.比喻 C.排比 D.夸张
3.作者观察了大自然中的哪些有趣的现象?请列举在下面的横线上。(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对选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麻雀“叽叽喳喳”,草叶“带着刺”,这些描写说明作者心情烦躁。
B.从这些细致的观察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C.作者描写的这些现象都是很难发现的。
D.选段使用相同的句式来描写动植物,突显了大自然的有趣和好玩。
七、课外阅读。
带刺的朋友(节选)
①我家北屋旁边,有个草棚子。平时,里边堆着杂草和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只有我家芦花母鸡,爱到那里的草窝上去下蛋,除了妈妈去捡蛋,是很少有人去的。从刺猬的脚印来看,我断定它就住在那里边。
②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寻着。墙角草堆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仔细一瞧,两只大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呀,这不是小刺猬吗?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③“嗡”的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们还不挨饿?再说,听爸爸讲,刺猬一旦发现有人来到了它们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眼下,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儿去呢?安个家多不容易呀。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一块块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猛地,手指尖触到了鼓囊囊的衣兜。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
④直到离开草棚,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刺猬呀,吃了我送的红枣儿,你们还会搬家吗?(有删改)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声音 ( )地寻食
( )的苔藓 ( )地掏出来
( )的硬刺 ( )地跳
读懂短文,填一填。
(1)大刺猬匆忙地去寻食,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刺猬的家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苔藓。
(3)“没有吃的,小家伙们还不挨饿?”的意思是 。
对第③自然段中“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找了太久,“我”感觉头变大了。
B.“我”为不小心吓到了刺猬感到自责。
C.找到了刺猬的家,“我”十分高兴。
D.看到小刺猬后“我”感觉心里很害怕。
结合短文内容猜测一下,刺猬们有没有搬家?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分)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或问题有什么想法?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们列举的现象或问题中选择一个,以“我有一个想法”为题写一篇习作。
参考答案
猎人 昆虫 蚂蚁 温柔
美妙 演奏 感受 湿气
二、BABAC BAD
三、1. 轻快 波澜壮阔 美妙 温柔 雄伟 热闹
2. A
3. 示例:(1)高大挺拔的像塔一样耸立着的
(2)团团转 凤凰花红 像燃烧的火焰
(3)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月亮,圆圆的月亮下面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弯弯的小河里有许多可爱的鱼儿。
四、1.√ 2.√ 3.× 4.×
五、1.B 2.王昌龄 荷叶 两边开 乱入池中 有人来
3.(1)示例:看见有人插队挤公交。
(2)示例:这样的行为是不文明的,不仅对排队的人不公平,而且可能会因
为拥挤导致踩踏事故。
六、1.C B D A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语境运用词语的能力。首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想象语境描述的画面。从“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中可以感受到小麻雀的可爱以及作者心情的愉悦;从老鹰猛扑而下的动作,感受到老鹰的雄健勇猛;从“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可以感受到蚂蚁的勇敢忠贞。因此答案依次为C、B、D、A。
2.A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画线的句子把蚂蚁当作人来写,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因此答案是A。
3.小麻雀叫、老鹰飞、蚂蚁搬家、花儿千姿百态、草叶各不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选段信息的能力。熟读选段,依次梳理选段中描写的景物即可。
4.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选段内容的能力。小麻雀“叽叽喳喳”表明了作者愉悦的心情,草叶“带着刺”说明作者观察仔细,选项A错误;选段中描写的这些现象在生活中很平常,很普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选项C也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的选项是B。
七、1. 窸窸窣窣 匆忙 绿茸茸 大把大把 长长 怦怦
2. (1)四个小宝宝
(2)树叶子 青草
(3)没有吃的,小家伙们会挨饿
3. B
4. 示例:刺猬们没有搬家。因为这里不但舒适,还有人关心它们,给它们送来了好吃的红枣。
八、习作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