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3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6 08:3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导入新课
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有关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965年5月,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的一个小山坡上,挖掘到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
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元谋人的生存年代为170±10万年,意思为一百七十万年左右。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起源: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
二、早期国家
1.背景
2.概况 (夏、商和西周)
3.特征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1)生产工具:
(2)遗存、遗址及概况(生产、生活、成果)
(3)社会组织:
2.新石器时代
(1)生产工具:
(2)遗存、遗址及概况(生产、生活、成果)
(3)社会组织:
时代 时间 工具 遗存遗址或代表文化 生产、生活、成果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任务:解读课本P2-P4第一段内容,自主归纳概括出以下内容。
要求:用铅笔在相应位置写提示词(如工具),圈关键词
时间:3分钟以内
时代 时间 工具 遗存遗址或代表文化 生产、生活、成果
旧石器时代
—约1万年前 打制石器 元谋人、
北京人 渔猎和采集;群居;
用火。
新石器时代 约1万年前— 打磨石器;大量用陶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原始农业(南稻北粟);饲养家畜;
生活稳定;
养蚕缫丝。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时代 时间 工具 遗存遗址或代表文化 生产、生活、成果
旧石器时代
—约1万年前 打制石器 元谋人、
北京人 渔猎和采集;群居;
用火。
新石器时代 约1万年前— 打磨石器;大量用陶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原始农业(南稻北粟);饲养家畜;
生活稳定;
养蚕缫丝。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近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
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水利系统距今已经有4700至5100年,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1000年。
如果你论及公元前3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伟绩,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
——中国考古学家李济(1955年)
世界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说,良渚把中国国家社会的起源推到了跟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文明同样的程度。
时代 时间 工具 遗存遗址或代表文化 生产、生活、成果
旧石器时代
—约1万年前 打制石器 元谋人、
北京人 渔猎和采集;群居;
用火。
新石器时代 约1万年前— 打磨石器;大量用陶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原始农业(南稻北粟);饲养家畜;
生活稳定;
养蚕缫丝。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址分布图
依据两则图片并结合所学,分析归纳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①多元一体;②源远流长;星罗棋布,多姿多彩;本土化;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
任务:课本P4第二段内容,自主完成余下单元格内容。
要求:用铅笔在相应位置写提示词(如社会组织),圈关键词
时间:1分钟以内
时代 时间 工具 遗存遗址或代表文化 生产、生活、成果 社会组织
组织概况(生产力、生产关系)
旧石器时代
—约1万年前 打制石器 元谋人、
北京人 渔猎和采集;群居;用火。
新石器时代 约1万年前— 打磨石器;大量用陶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原始农业(南稻北粟);饲养家畜;生活稳定;养蚕缫丝。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时代 时间 工具 遗存遗址或代表文化 生产、生活、成果 社会组织 组织概况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旧石器时代
—约1万年前 打制石器 元谋人、
北京人 渔猎和采集;
群居;
用火。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 生产力低;
共劳动;
共成果;
公有制;
新石器时代 约1万年前— 打磨石器;
大量用陶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原始农业(南稻北粟);
饲养家畜;
生活稳定;养蚕缫丝。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父系氏族 贫富分化与不平等;
联系紧密;成部落或部落联盟:
私有制产生,
阶级分化明显,
不断争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
二、发展:早期国家
1.背景
2.概况 (夏、商和西周)
3.特征
1)生产发展--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分化、不断争夺
2)从部落到国家:
①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
如何看待古史传说?
古史传说有研究价值;
但不可单独使用
孤证不立
二重证据法(文献+考古)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
二、发展:早期国家
1.背景
2.概况 (夏、商和西周)
3.特征
1)生产发展--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分化、不断争夺
2)从部落到国家:
①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
②考古证明的“万邦”时代;
观察图片,感受何为“國(国)”?




西周


朝代(教材内容位置) 时间
都城 建立与传承 政治管理
(中央与地方) 社会经济 文化遗存 影响范围
夏朝(P5一、二段)
商朝(P5三段、P6一二段)
西周
(P6、P7余下内容)
任务:解读课本P5-P7全部文字,自主归纳概括出以下内容。
要求:逐个朝代解析;用铅笔在相应位置写提示词(如政治),圈关键词
时间:夏朝部分1分钟,商朝部分2分钟,西周部分3分钟(共6分钟)
朝代 起止时间、都城 建立与传承 政治管理 社会经济 文化遗存 影响范围
夏朝 前2070-前1600
禹----启--
世袭
---
桀 中央:王;设机构与职官;
地方:聚族而居; 直接与间接相结合 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
夏历
商朝
西周
朝代 起止时间、都城 建立与传承 政治管理 社会经济 文化遗存 影响范围
夏朝 前2070-前1600
禹----启--世袭---桀 中央:王;设机构与职官;
地方:聚族而居;直接与间接相结合 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夏历
商朝 前1600-前1046
后定于殷 汤-世袭-纣 中央: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
地方:内外服制度 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甲骨文;殷历及干支纪日法 东:大海;西:陇山;南:江汉;北:燕山
西周
朝代 起止时间、都城 建立与传承 政治管理 社会经济 文化遗存 影响范围
夏朝 前2070-前1600
禹----启--世袭---桀 中央:王;设机构与职官;
地方:聚族而居;直接与间接相结合 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夏历
商朝 前1600-前1046
后定于殷 汤-世袭-纣 中央: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
地方:内外服制度 农业:主要部门;
农具以木石为主,青铜极少;
井田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手工业:青铜铸造为主; 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甲骨文;殷历及干支纪日法 东:大海;西:陇山;南:江汉;北:燕山
西周 前1046-前771
镐京 周武王-世袭-周厉王-周幽王 分封制;
宗法制;
开国 武王伐纣 定都于镐京 史称西周
西周 分封制 目的 巩固周王室,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内容 授土授民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权利与义务
作用
宗法制 父系血缘关系维系 嫡长子继承制度
大宗与小宗之分 君臣——政治
兄弟——血缘
礼乐制 周礼
共和行政 BC841 周厉王为正暴虐 国人暴动
烽火戏
诸侯 BC771,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西周灭亡
互为表里
依据课本P6最后一段内容,分别说出这两则图代表的制度名称、特点、作用?
分封制:
等级森严
:宗法制
血缘维系
父系血缘
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小宗相对
①血缘维系;②等级森严;
③家国一体
④稳定延续;
⑤影响日广;
任务:依据以下所学内容,小组合作概括出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要求:自主思考1分钟,小组交流1分钟,推出代表全班集体交流
“二重证据法”就是将“地下发现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二者互相释证,以达到考证古史的目的。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史记 夏本纪》
考古人员最近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一座距今约三千六百年的大型古代宫城。据考古专家称,是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其布局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
宫殿基址群发掘现场
何尊及铭文中的“中国”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
二、发展:早期国家
1.背景
2.概况 (夏、商和西周)
3.特征
1)生产发展--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分化、不断争夺
2)从部落到国家:
①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
②考古证明的“万邦”时代;
①血缘维系;②等级森严;③家国一体;④稳定延续;⑤影响日广;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元谋人
北京人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早期国家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课堂小结
夏商西周
王位世袭
内外服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
经济走向繁荣
板书设计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中华文明产生的条件 中华文明的产生 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
人类居住 农业体系形成 文明区系形成 国家的产生 奴隶制的发展
元谋、北京人
南稻(河姆渡)、北粟(仰韶、大汶口) 辽河红山、黄河龙山、长江下游良渚 传说尧(陶寺)舜禹禅让;
夏朝建立(二里头) 商(青铜器、殷墟甲骨文;内外服制);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