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孔子创立
应运而生
孟荀发展
蔚然大宗
春秋
魏晋
独尊儒术
确立正统
焚书坑儒
灭顶之灾
汉代
秦朝
战国
宋代
佛道冲击
出现危机
隋唐
三教并存
三教合一
明清之际
儒学复兴
程朱理学
顾、黄、王
批判继承
南宋至明
理学发展
陆王心学
一、儒学的复兴
背景:①佛道的冲击;②北宋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目的: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口号: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理学创立者),南宋的朱熹(理学集大成者),被称为“程朱理学”。
一、儒学的复兴
(一)概况
(二)“理学”的概念与特点: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是三教合一的产物。
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道、佛
儒
特点: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理、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这种客观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物质世界。是物质世界的本原。
材料一 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2上《伊川杂录》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
1、程朱理学宇宙观、人生观是什么?
2、为什么说程朱理学体现宇宙观、人生观相结合的特点?
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源
人生观: 遵循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学伦理道德规范,达到圣人境界。
“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五 朱熹:“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材料三 物皆有理。穷理格物。——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四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朱文公文集》
1、在如何认识、获得理方面,理学提出了怎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秋瑾
贞节牌坊——从青春到坟墓的漫长苦守,一个女人终身幽禁的证明
(四)、理学的官方化
1、宋理宗(1241年),令二程、朱熹等从祀孔庙,程朱理学成为官
方意识形态。
2、元初,程朱理学在教育界获得支配地位,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成为官方统一教科书。
3、元中期开始科举,经书考试重“四书”,单独出题,考试内容
以《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
元朝是怎样确定科举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 理由何在
P67 学思之窗
1 根据前朝经验教训以及经学、词赋的内容确定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答题标准以程朱注解为主。
2 理由:隋唐以来以词赋为科举内容使人们变得"浮华";用"四书""五经"取士,让世人习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于实际有用,这与元朝统治者招揽人才,维护自身统治是分不开的。
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的原因
(1)五代的长期分裂与战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道到极大的破坏,社会需要新的封建统治的思想出现。
(2)程朱理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 强化了封建秩序,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宋词两流派:
①婉约派:词人代表是北宋的柳永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其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
②豪放派:词人以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为代表,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市井生活的需要。
诗、词、曲的区别:
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韵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书法:行书--“宋四家”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特点: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苏轼“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贴》
宋徽宗书法瘦金体
山水画: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宋代重文轻武的
国策,理学的兴
起使人们更注重
内心的修养。画
家从追求写实变
为更加注重意境。
山水画成为画寄
托思绪情怀的方
式。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知识拓展
宋徽宗赵佶花鸟画《芙蓉锦鸡图》
宋徽宗赵佶人物画《听琴图》
活字印刷术
①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②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印刷拆版
宋代的火球和火蒺藜,都是火药包,火蒺藜的包中除了装有火药外,还有铁蒺藜,上面带有尖刺,用火点着药线抛出去,不但会燃烧,里面的铁蒺藜还会把敌人打伤。
火药箭
火蒺藜
火球
南宋·突火枪。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元·铜火铳(chong)
元代至顺三年(1332)造的铜火铳,现在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并有明确纪年的火铳。
北宋指南针之一。将几段灯草横穿在带磁性的钢针上,放在盛水的瓷碗中,灯草连同磁针浮于水面,磁针即指示南北。这种指南针实用性强,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
水浮指南针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
指南针的使用,为西欧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总之,四大发明对欧洲经济、政治和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郭守敬最重要的业绩是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
王祯《农书》中介绍的牛转翻车
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文字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1 为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促进本民族的强大。
2 中原先进文化的吸引。
3 少数民族文字的发展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佛教的发展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
朝代 文字 用途
辽 契丹大字、小字 用以刻石立碑,和进行文学创作
金 女真文字 在科举考试中用女真文字答题,开设女真进士科
西夏 西夏文 编著佛经、法律、字典以及经史著作
元 畏兀体蒙古文 被用于修史,部分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蒙古秘史》,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
八思巴文 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少数民族文字
1114年契丹大字“耶律习涅墓志”拓片局部
1345年西夏文石刻“陀罗尼”拓片局部
1314年附注汉文的八思巴字“教士墓碑”局部
畏兀体蒙古文书法作品
辽
西夏
金
蒙古
元朝
1101年契丹小字“辽道宗哀册”拓片局部
1224年女真文“进士题名碑”拓片局部
金
辽
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