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20章 第4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20章 第4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25 21:3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性别和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教育上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落实到教学中则要以学生为主体。按照主体性教学思想进行教学,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分析、尝试、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性别觉醒的关键时期,帮助学生悦纳自己的性别,树立符合社会的性别角色意识。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知识前后联系
本节课内容为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生命的延续》中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四节《性别和性别决定》。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生男生女的原理的分析又是对上一节《性状的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中遗传图解的巩固,因此,本节内容对确定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初中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对学生基本生物知识的构建,我特设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能力目标
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通过小组合作的游戏活动,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小组协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口教育。并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男女平等”的思想。
了解性别比例失调对社会和国家潜在的危害,关注男女性比特征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难点
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征来看,八年级学生平均年龄15岁,对什么事情都很好奇,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不喜欢死记硬背枯燥的知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注重正确引导学生思维,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本节是在八年级上学期快结束时学习的,学生对生物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学习积极性相对有所降低,为此,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的、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和学生广泛的、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社会上某些地区一些人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部分学生有可能受到来自社会或家庭的影响,也有这样的想法。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对待生男生女问题。从生物学属性、社会学属性进行分析,帮助青春期的学生们塑造符合社会的性别角色
【教法分析】
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设计学生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有利于重点的 突出和难点的突破,又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法: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情趣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极积思维、强化训练,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游戏法: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
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学法分析】
学生通过合作共学,分析、比较、归纳,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并进行提问:你们想到一个什么问题? (2)讲述一个故事:小红是一个六岁的女孩,根据政策,她妈妈还可以再生一胎,这不又怀孕了,小红的奶奶说这一次生的一定是男孩。因为他妈妈已经生了个女孩了,而且她的妈妈也很希望是个男孩,因为在农村,人们认为生不出男孩就是女人的过错。 问题:这种现象在农村也很普遍,不知同学们是怎样认为的? 其实,雌雄有别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人有男性和女性,许多植物也分雌性和雄性,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人类的性别是怎样决定的?想不想知道生男生女的奥秘? 学生看图片、听故事,思索所提出的问题 从日常的生活现象开始导入,激发兴趣的同时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既学到了知识又领略了大自然的奥秘,同时也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进入课堂。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新课教学互动:(一)性染色体 展示图片:男女染色体,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05页的内容,思考问题: 1.人类染色体的特点 2.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有什么异同点 3. 人体染色体表示方法: 解读:人正常的体细胞里染色体数是23对,其中22对染色体在男女两性中是一样的,叫做常染色体,只有1对在两性中是不同的,这一对染色体就是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写作XY,女性的性染色体写作XX(必须大写,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两条) 所以,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可写作22对+XY,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可写作22对+XX, 师生进行小结上述三个问题。 1.人类染色体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共23对,其中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 2.男性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性染色体为两条X染色体。 3.男性染色体表示22对+XY――女性染色体表示22对+ XX。 学生看图片,自学教材内容,了解男性、女性的染色体的组成,特别是染色体的差异。 认真听讲、思考、交流、判断。 小结 引导学生掌握人类的染色体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是性染色体。解决男女性别的差异-----是由于第23对性染色体不同而导致的。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加深理解
(二)生男生女的奥秘 过渡:那么生男生女有什么奥秘呢? (为什么有的受精卵可以发育成男孩,有的受精卵可以发育成女孩?) 想一想:1.不考虑22对常染色体,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 2.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3.卵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组成? 课件展示:人体产生配子过程中,性染色体分离进入不同配子的过程。 根据遗传规律,生殖细胞中基因是不成对的,人的性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3条,精子是23条,卵子也是23条,这样的受精卵才是23对。因为每个新生命都来源于父母双方,即有一半来自于父亲,另一半来自于母亲。男性形成X精子和Y精子(写成22+X或22+Y),因此精子有两种类型,每个精子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女性只能形成X卵子(写成22+X)每个卵子里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卵子只有一种类型。受精时,若X精子与卵子结合,受精卵将发育成女婴,若Y精子与卵子结合,受精卵将发育成男婴。由此可见,生男生女决定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 展示图片:人体生男生女过程示意图 提出问题:一对夫妇一胎中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多大? 游戏:生男生女的原理(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 游戏规则: 粉色卡片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白色卡片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 全班学生分成九组,每四人一组,一个盒中放入10个粉色卡片和10个白色卡片表示精子;另一个盒中放入20个白色卡片,表示卵细胞。 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精子”的盒中随机取一个卡片;另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卵细胞”盒中随机取一个卡片;第三位同学负责记录两个卡片代表的性染色体组成;每次取完记录后,再将卡片放回去;第四位同学作为监督员负责将盒内的卡片摇匀,再进行下一次,共记录10次。 组长统计数据,组内交流分析,得出结果,代表发言。(填表格) 全班统计各个小组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 最后引导学生分析:从各组到全班,粉白:白白的结果有什么特点?(在黑板上以表格的形式展示) 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组9组总计粉白白白
后代的男:女= : 如果模拟实验的次数更多些,结果会怎么样? 小结:男性产生两种精子的数量相等,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所以生男生女的的机会是均等的。 图片展示:人的性别遗传图解、生男生女几率 引导学生进行示意图的填写,了解人类的生殖过程中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均等的,即1:1.再次强调书写。 过渡: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生男生女的责任全在于女性,你认为这种想法科学吗,而且,男女性别的比例与理论上是否一致? 展示表格:我国大陆六次人口普查的资料 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得出两个特点:一是男性高于女性,性别比例基本保持稳定。 原因: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社会因素。例如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在选择生育时,生育男婴比例高于女婴。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性比偏高有其历史根源。 学生观看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生男生女是由男性(父亲)决定的 学生小组进行交流,数据分析,教师对全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引导学生比较生男生女比例。进一步深入探索生男生女原理,通过游戏突破重点和难点 进行示意图填写 学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 通过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更直接的明白为什么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3条,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清楚为什么自己会有父亲的特征又会有母亲的特征,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学生自己过那总结出来的结论便于接受和理解从而突破重点和难点。 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渴求知识、探索真理并在掌握只是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和快乐。 让学生清楚目前我国大陆人口性别比例形式的严峻,从而认可我国的人口政策,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课件展示(习题) 学生思考、交流、分析并回答问题。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四、总结反思,回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生男生女的奥秘在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倡男女平等和坚决杜绝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与老师一起总结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附:板书设计
第四节:性别和性别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