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100分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1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2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2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一致
B.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是冷暖交替变化
解析:依据海平面的变化可推知③为“新仙女木”事件,之前海平面呈波状变化,而之后则持续上升。近2 万年来海平面呈波状变化,近8 000年保持平稳。
答案:1.C 2.C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3~5题。
3.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4.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是( )
A.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年变化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5.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解析:第3题,树木的年轮反映了气候的变化。气候温暖的年份,树木生长快,树木年轮间距宽;气候寒冷,树木生长慢,树木年轮间距窄。从图中可以看出,树木年轮从里向外呈“稀疏—密集—稀疏”的变化,说明了气候呈“温暖—寒冷—温暖”的变化。第4题,这种气候为冷暖的变化,是由太阳活动的周年变化引起的。第5题,M时期,气候寒冷,会导致海平面下降。
答案:3.B 4.C 5.C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解析:根据粮食增产和粮食减产的图例,结合图可以确定全球变暖对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有的地方是增产,如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故B项对。
答案:B
7.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
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解析:澳大利亚、北非和西亚三个地区都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就目前来看,三地的降水量相当,但全球温度升高3℃后,前两者出现粮食减产,而中亚在全球温度升高3℃后,其增产幅度没有西亚地区大,故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B
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8~10题。
8.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9.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
10.下列人类行动能缓解该“环境变迁”的是( )
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B.加大台风预报警报
C.提高城市化水平,降低农业人口比重
D.国际协作,开发清洁能源
解析:第8题,题干说明图示为某种“环境变迁”,结合图中发生“环境变迁”各地区的共同特征,即全部位于沿海地势低洼地区,故该“环境变迁”最可能的是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第9题,全球变暖是导致该“环境变迁”的根本原因。第10题,解决全球变暖一方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清洁能源;另一方面植树造林,增加CO2的吸收量。
答案:8.A 9.B 10.D
11.2011年3月26日,“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共13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此次活动。该活动旨在呼吁更多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下列属于造成全球变暖原因的是
( )
①SO2、NO2的排放 ②CO2的排放 ③水土流失
④酸雨 ⑤化石燃料大量燃烧 ⑥森林遭破坏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
解析: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过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CO2浓度增加的途径:一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CO2;二是由于过度砍伐森林,使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量减少。
答案:B
1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①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旱涝灾害增多
③某些物种灭绝
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全球气候的变化,首先使气温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同时,它还会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从而使降水的时空分布发生异常,旱涝灾害增多,影响农业生产,故选A。
答案:A
二、综合题(共40分)
13.下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22分)
(1)1951~2002年,我国(2分)( )
A.各地都增温
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
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
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
(2)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2分)( )
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
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
(3)据图分析气温变化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利之处是什么?(6分)
(4)我国气温增幅变化最小的地区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6分)
(5)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工业生产应做好哪些方面的调整?(6分)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第(1)、(2)题,由图中可知:①在1951~2002年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增温,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增温;②图中各地的气温增温速率并不相同,其中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增温速率最明显;③从图中可知气温增温速率最大值为0.6~0.8℃/10年,由此可计算出50年来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第(3)题,松嫩平原增温明显,对农业的有利之处从延长无霜期(积温增加)、作物光合作用、土壤水分含量及土地温度等方面分析。第(4)题,从自然条件和生产活动两方面分析。第(5)题,针对工业生产中温室气体缩减排放进行调整。
答案:(1)D (2)A
(3)松嫩平原地区气温上升明显,对农业生产的有利之处表现为:①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增加产量;②利于缩短作物生长期,提高复种指数;③使土壤冻土层融化,增加土壤水分含量;④土层温度升高,利于作物生长。
(4)青藏高原 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效果差,大气升温不明显;②工业生产少,温室气体排放少,增温速度慢。
(5)①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比重;②增加技术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加强工业联系,使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④调整工业结构,减少高能耗工业数量。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2011年11月15日,我国发布的《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显示:1880年以来我国的变暖速度在每百年升温0.5~0.8℃之间。1951~2009年,我国陆地表面平均温度上升1.38℃,变暖速率为每十年升温0.23℃。1880年以来,我国降水无明显变化趋势,我国地面太阳辐射量减少。1960年以来,东亚冬、夏季风均减弱,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过82%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退缩加速。1950年以来,全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2.5 mm。
(1)材料反映出的目前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2分)( )
A.全球气候变暖 B.环境污染
C.生物多样性受损 D.水资源短缺
(2)我国的冰川主要分布在(2分)( )
A.青藏高原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东部季风区的高山地区 D.东北地区
(3)冰川加速退缩,对于干旱地区的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什么?(8分)
(4)我们如何减缓材料中所说的气候变化趋势?(6分)
解析:材料反映出了我国的气候变暖的相关信息,这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环境变化问题。它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以人为原因为主,人类应对这种变化应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入手。
答案:(1)A
(2)A
(3)冰川退缩说明气候变暖,可能使干旱地区的蒸发加剧,由冰川融水提供的地表淡水水源减少,使干旱地区的干旱程度加剧,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干旱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力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美化环境。下图中的两条曲线代表了我国近20多年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状况,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B.曲线①代表能源消费变化状况,曲线②代表生产变化状况
C.20世纪80~90年代前后是我国能源消费最紧张的时候
D.我国能源的进口量只占消费量的一小部分,对世界的能源安全不会构成威胁
2.国际石油市场对我国石油安全产生的影响有( )
①国际石油市场供应有暂时短缺的可能,加大了石油供应的风险 ②石油价格有出现短期波动的可能,可能降低GDP增长速度 ③加快石油加工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④使石油加工产业的区位发生变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1题,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增长,能源需求量增长加快,总体来看,消费量大于生产量。我国能源的进口量只占消费量的一小部分,对世界的能源安全不会构成威胁。第2题,我国石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较大,国际油价的攀升会加大我国石油供应的风险,降低GDP增长速度。
答案:1.D 2.A
3.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A表示________山脉,字母B表示的地形区是我国________地貌分布最广的地区。
(2)图上的________(填字母)处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西部还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能源资源。
(3)我国第二大林区位于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________(填字母)山的南坡。
(4)除上述资源外,西部地区还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选项中的文字,把相关选项的字母填入图乙“山地对经济发展制约作用关系图”内。
A.山区地表崎岖,坡度较大
B.不合理地开垦耕种
C.交通不便,工程建设困难
D.地质、气象等原因
E.影响资源开发与投资环境
F.水土流失,生态脆弱
G.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解析:本题根据我国西部开发的战略背景,考查西部地区自然状况及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第(1)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第(2)题,考查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D处,该地属横断山区,水位落差大,径流量大。第(3)题,考查我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第(4)题,考查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第(5)题,综合考查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答案:(1)祁连 喀斯特(岩溶) (2)D 水位落差和径流量大 风能(或太阳能、地热) 太阳能(或风能、地热)
(3)C (4)旅游资源、气候资源(光热、水分) (5)如图丙。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图1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进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 )
A.广东 B.福建
C.海南 D.山东
2.22日16时,“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方位是( )
A.东面 B.南面
C.西面 D.北面
3.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区易引发泥石流灾害,可通过预警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你认为泥石流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兆?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台风中心在福建沿海,福建受台风影响最明显。第2题,考查台风(气旋)的风向,该台风位于北半球,台风西位置吹西北风。第3题,考查泥石流现象,泥石流中含有大量泥沙和碎石,泥石流发生前会使河水变混沌,并伴有轰鸣声等。
答案:1.B 2.A 3.溪流水量突然变化;轰鸣巨响;溪水异常混沌;泉水停止等。
●》专题专练
6时
时
8
9~2时
南海诸岛
00°E
0°E120°E
0m/s风速
5台风
0等压线(hPa
图
图2[随堂基础巩固]
洪灾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结合所学洪水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洪水必然造成洪灾
B.洪灾仅指物质、人员方面的损失
C.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D.洪水发生在任何地区都会形成洪灾
解析:洪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才能形成洪灾。洪灾损失既有物质、人员方面的直接损失,也有间接损失,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造成损失。
答案:C
2.下列人类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有( )
①兴修水库 ②围湖造田 ③流域内植被遭破坏
④上游山区陡坡开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流域内植被破坏,陡坡垦荒都会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节洪水能力减弱;水库能削弱洪峰。
答案:B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地面坡度大、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率低,流域汇水速度快
B.河谷顺直、通畅、纵向坡度小的河道排水速度快
C.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也会造成洪灾
D.洪水发生区的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致灾的可能性和损失就越大
解析:土壤含水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慢,河谷的纵向坡度越小,河道的排水速度越慢;洪水若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洪灾。
答案:D
洪水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可大大减轻洪水所造成的损失。据此回答4~5题。
4.防洪减灾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B.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C.我国人多力量大,没有必要过多投入,哪里出现灾情,全国人民一起支援
D.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解析:我国洪灾多发,损失较大,必须增加投入,加大防洪减灾的力度。
答案:C
5.防御洪水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
①迁出洪水多发区的人口 ②围湖造田,抵制洪水 ③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④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迁出洪水多发区的人口因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而不现实;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洪能力下降,使洪水灾害更易发生,故①②不正确。
答案:B
6.2011年7月4日,雨带北缘至黄淮及淮河流域,出现了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有导致大洪水出现的可能。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可能造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解析:第(1)题,形成洪水灾害的原因由两个因素决定,即气候和地形,因此,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问题。第(2)题,减小洪涝灾害,要降低河流的水位,而蓄洪区分洪、水利枢纽工程、入海新河道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答案:(1)淮河流域受雨带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出现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持续强降雨,使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同时,该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可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100分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你知道吗?土壤妈妈最近生病啦!听,东北的土壤妈妈在哭。那里实行“塑料地膜”技术,把大片的塑料地膜当温室,用上一年都破碎了,就扔到土壤里。可是,这种塑料是土壤妈妈不能消化的呀,吃到肚子里会胃疼的!同时,化肥使用过多会使土壤板结,改变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妈妈无法“呼吸”,生“肺病”。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土壤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都制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B.土壤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C.土壤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但利用途径可进一步拓展
D.土壤资源的分布规律不受水热、生物条件制约
解析:土壤资源属于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其数量是有限的,但利用途径可进一步拓展。
答案:C
2.就材料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问题出现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阶段
B.该问题表明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该问题反映出地膜、化肥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
D.由于土壤有自净能力,土壤污染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出现在工业文明阶段,反映出地膜、化肥的大量使用或使用不当会导致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
答案:C
新华网2010年12月2日消息 近日,武警二支队传来喜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某矿区探获一条长约400m,宽约200m的银铅锌多金属矿物质带,该矿床资源量高达8.9万吨,据此回答3~4题。
3.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该矿床的形成与哪一作用关系最密切 ( )
A.岩浆活动 B.风力侵蚀
C.沉积作用 D.化学溶蚀
4.材料表明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
A.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矿产资源的集中分布区
B.各种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C.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
D.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解析:第3题,银、铅、锌等有色金属,是由岩浆活动形成,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第4题,材料中有“该矿床资源量高达8.9万吨”,说明资源的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总是有限的。B、D两项叙述正确,但是材料中未体现,A项叙述错误。
答案:3.A 4.C
5.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多磷,南方多煤
B.南方耕地资源多,热量多;北方耕地资源少,热量少
C.西北光照多,西南光照少
D.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分布具有规律性,矿产资源分布没有规律性
解析: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磷;南方耕地资源少,热量多,北方耕地资源多,热量少;西北光照多,西南光照少;生物、气候等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而矿产资源的分布却具有地质规律性。
答案:C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解析:丙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沙漠分布广,风力作用强烈,但利用难度大,有效风能密度小。
答案:D
7.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
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
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
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
解析:甲地区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能源需求量大,而该地区常规能源缺乏,开发利用本地区的风能的迫切性强,技术更成熟。
答案:D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解析:本题考查统计图的判读,意在考查对图表信息的判读能力。注意读图例,林地面积前期和后期都是增加的;增幅和减幅最大的是旱地;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灌丛草地;该流域耕地主要为旱地和水田,从整个时期分析,水田前期减少多于后期增加,旱地前期增加少于后期减少,因而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答案:D
9.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图中灌丛草地面积前期减少后期增加,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这些变化都能反映流域生态环境由退化趋于好转。
答案:B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见下图),回答10~12题。
10.我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
A.乙、b B.丁、c
C.乙、d D.丙、d
解析:我国需大量进口的能源是石油,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
答案:C
11.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
C.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
D.工业布局不合理
解析:管理不善、浪费严重是造成我国能源产出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利用技术落后、节约意识淡薄也是造成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重要原因。
答案:C
12.为了实现石油资源可持续利用,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只保护不开发利用
B.开发利用完后寻求替代物
C.坚持适度开发合理利用
D.尽量储备以留后用
解析:实现石油资源可持续利用,不是不利用,也不是过度利用,而是适度开发合理利用。
答案:C
二、综合题(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18分)
材料1:三江平原是我国有名的黑土地,土壤中腐殖质丰富,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但由于长时间掠夺式利用,原本肥沃的土地,肥力已经下降,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有所下降。
材料2:历史上,黄土高原不少地方林深草密,生态良好,后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每年损失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相当于上千万吨化肥的含量,造成了土壤退化或沙化,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1)以上两例现象,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其中材料1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2)为保持土壤肥力,人们应该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解析:三江平原土地肥力的下降,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土壤的退化和沙化问题都是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即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因此,防治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沙化、保护和提高土地质量是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答案:(1)人类不合理活动(或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长时间掠夺式利用,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退化 过度开垦、利用,导致水土流失或沙化
(2)人们在利用土壤的同时,应重视土壤的保护和培育,做到养用结合
14.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地区日益紧缺。下图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
(1)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________,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5分)
(2)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但区内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称。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5分)
(3)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是________,这一地区除了水能资源外,还有哪些能源比较丰富?并分析这些能源丰富的原因。(6分)
(4)分析四川省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华北平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从本地水资源状况、人口与经济状况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第(2)题,考查在气候相对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易造成的问题。第(3)题,青藏高原是我国能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有地热能、太阳能、水能等能源资源。第(4)题,四川省的水资源状况可从农业(灌溉水源)、工业(能源)分析。
答案:(1)华北平原 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的干旱;②降水年际变化大;③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比较严重。
(2)主要的区位条件有:①黄河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由于大量引黄河水灌溉,易造成当地土壤次生盐碱化和黄河下游断流等环境问题。
(3)青藏高原 地热能和太阳能。水能:河流众多且地势落差大;地热能: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太阳能: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4)四川省的水资源及水能资源较为丰富,该省利用水利枢纽(如都江堰)和水利发电站(如二滩电站)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其工农业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随堂基础巩固]
1.读右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A处为末次间冰期
B.图中C处为现代间冰期
C.图中B处为末次冰期
D.图中D处表示未来2万年左右地球将出现一个新的间冰期
解析:冰期时气候寒冷,间冰期相对温暖,从曲线的波状变化看,A处为一温暖的间冰期,C处气温较低为末次冰期,B处气温最高为现代间冰期,D处是下一次冰期。
答案:A
2.下列有关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变化是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为1 000年
B.全球气候变化大致可分为4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
C.有资料显示,19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D.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大致可分为3个大冰期和3个间冰期
解析: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地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二十多亿年来的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全球气候变化在历史时期大致可分为4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在地质时期出现了3次大冰期和3次间冰期。19世纪60年代以来,地球表面和近地面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答案:C
3.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①全球陆地面积缩小
②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
③中纬度耕作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④高纬度地区因变暖而蒸发加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全球变暖的同时,海水会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冰川会因温度升高而融化,使海平面上升,以致海洋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所以①正确。随着冰川的融化,冰川面积会缩小,使山地冰川的下限——雪线随之上升,可见②错误。随着气候变暖,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加剧,湿润程度减弱。干旱程度加强,将不利于耕作,被草原代替;而高纬度地区因气候变暖,蒸发加强,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也随之增加。③正确,④错误。
答案:C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cm。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A.臭氧层破坏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一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5.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4题,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增加,而不是CO增加,燃烧矿物燃料,大量森林被砍伐,会使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第5题,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农田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由图例及其海拔高程比较可排除③④,故选A。
答案:4.B 5.A
6.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喜马拉雅山区总共有1.5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达5km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m。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1)你认为造成这些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什么?
(2)常见的温室气体有(双选)( )
A.CO2 B.CH4
C.O2 D.N2
(3)冰川快速融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后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另外还会导致________上升,危及沿海低地。
(4)为此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此现象的发生?
解析:此题为材料分析题,喜马拉雅山冰川消退速度很快,这是全球变暖的反映。全球变暖与大气中CO2增多和毁林有关,但温室气体不仅指CO2,还包括CH4等。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全球变暖的后果之一是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
答案:(1)一方面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地球变暖;另一方面是大量破坏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
(2)AB
(3)发生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 海平面
(4)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停止对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回答1~3题。
1.上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①红外线 ②X光 ③可见光 ④紫外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
①判断水体污染 ②判断人口分布 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④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从图中重度病害和健康植物反射率曲线可以看出,符合题意的波段主要集中于可见光和红外线范围。第2题,遥感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因为图中很明显地反映出不同生长状况的植物反射率不同,由生长状况可推断粮食作物产量。第3题,不同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污染水体和未污染水体反射率不同,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和较轻反射率也不同,据此,能用遥感技术来判断水体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程度。
答案:1.B 2.D 3.B
4.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沙尘暴、台风、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这些信息的获得主要得益于(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解析:获得信息的技术主要是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及时反映灾害性天气。
答案:A(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影响d曲线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D.技术
解析:在工业文明阶段,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技术因素。
答案:D
2.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
解析:区位即位置,是在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影响。
答案:D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虚拟水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它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贫水国家或地区可能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来增加水和粮食的安全。据此回答3~4题。
3.近几十年来地球上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不断加重,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的气温不断升高,使蒸发量加大,水资源减少
B.全球的气候趋向干旱,年降水量不断减少
C.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的用水量大量增加
D.参加水循环的水量不断减少
解析:目前,水资源日益紧张的问题加重原因主要是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
答案:C
4.根据上段材料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缺水国家应从富水国家直接进口水资源来弥补不足
B.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贸易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C.发展中国家应积极生产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
D.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它仅指农产品中的含水量
解析:缺水国家或地区可通过购买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答案:B
下图为一组“剖面景观示意图”,反映了世界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甲—图丁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甲时期—图丁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判断5~6题。
5.有关图中河流补给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雨水补给 ②冰川融水补给 ③湖泊水补给
④地下水补给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从图中看不到湖泊,山顶上也没有显示冰川,该地区森林密布,说明降水丰富,补给形式应是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答案:C
6.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面积扩大,雨季时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随着人口增加,城镇、村落不断增多,人们为了增加耕地面积,破坏植被、过度开垦,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河道淤塞,洪涝灾害频发。
答案:D
下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读图,回答7~8题。
7.如果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本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中,组合正确的是( )
①地震 ②泥石流 ③滑坡 ④沙尘暴
A.①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多暴雨,由于植被遭到破坏,容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
答案:B
8.如果发生滑坡,受灾最严重的村落最有可能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解析:丁处存在陡崖,坡度大,易发生滑坡。
答案:D
下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图乙为该区域未来利用趋势性,读图分析回答9~10题。
9.从图中信息分析,远期预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改变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
解析:从两幅图的图例可以发现,农作物由小麦变为水稻,植被由落叶林变为常绿林,从图中提取的信息是1月0℃等温线向较高纬度移动,说明该地区气温升高,热量增加,导致喜温植物生长于该地。
答案:D
10.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B.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C.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D.生态一定得到改善,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持续发展
解析:由于气温升高,1月0℃等温线北移,必然导致该地区河流结冰期缩短或者消失。
答案:B
右图是某同学根据某一地区假彩色卫星影像,用透明纸描绘的该地区的道路、河流草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同学在标准假彩色卫星影像上区分道路和河流的最主要直接解译标志是( )
A.边界是否圆滑 B.是否与城市相连
C.色调和形状差异 D.地势高低差别
解析:在标准的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河流与道路存在色调差异。道路的宽度往往不发生变化,而河流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道路相对比较顺直,而河流则弯曲多变。
答案:C
12.根据不同时间该地区多幅标准假彩色遥感影像可以判断( )
①河流的污染程度及其变化
②汛期的洪涝范围及其变化
③道路上的人流量变化
④枯水期河流水量的变化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遥感应用的领域很广,包括环境污染监测,洪涝、干旱的灾害监测等,而且它还有动态监测的优势。
答案:B
二、综合题(共40分)
13.根据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1:我国地理条件复杂,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图1为“某种气象灾害分布图”。
材料2:下表是“黄河流域中下游洪水灾害历史统计表”。
年份 前206~1950年 1951~2000年
河流决口 1561次 13次
灾情等级比 特大水灾:21.6%大水灾:44.7%一般水灾:33.7% 特大水灾:18.3%大水灾:47.1%一般水灾:34.6%
材料3:下图为“黄河下游河床剖面示意图”。
(1)图1中阴影表示哪种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并分析形成该种气象灾害的共同原因。(6分)
(2)图3中反映黄河下游河段水流流向以及与地下水补给关系的是__________,这种补给关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该河流中下游多洪水灾害的原因,其根本的治理措施是什么?(10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所示气象灾害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中下游地区。结合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共同原因。第(2)题,黄河下游是典型的地上河,则河水补给地下水,而地下水不可能或很少补给河水。判断时要注意把握两点:①无论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是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流动;②当河水流向与地下水位线弯曲方向一致时,说明河水补给地下水。图B符合以上两点。第(3)题,黄河中下游洪灾的原因,包括自然方面的降水,以及人为方面的植被破坏,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根本的治理措施是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
答案:(1)洪涝。 降水多且集中,排水不畅。
(2)B 河水渗漏,洪水季节易引起河堤崩塌;河水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旱季易引起土地盐碱化
(3)自然原因:降水集中且强度大(多暴雨);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一方面,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滞留作用弱);另一方面,使河水含沙量增大,下游淤积严重,河床抬高,泄洪能力不足。措施:(中上游)退耕还林还草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1:综合外国媒体2010年3月3日报道,英国摄影师勒弗朗向媒体公布了一组他在挪威北部斯瓦尔巴群岛旅游时拍摄的照片,照片显示一对北极熊母子被困在了一块巨大的浮冰上,当时它们距离最近的岛屿也有近20km了(见下图)。
材料2: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面积约180km2,在这一带广袤的土地上,气候的变化正悄然累积,时而激烈表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组织科学家们沿长江探寻水资源、农田、森林、草地、湿地、河口城市的脉搏,他们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持续的背景之下,长江流域进入了“亚健康”状态。据报道,过去50多年来,长三角地区城市气温不断升高,20世纪90年代年平均气温较50年代上升了0.9℃,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1)材料1中的图片预示了北极熊正面临生存危机,简述北极熊面临生存危机的主要原因。(4分)
(2)长三角地区城市的气温上升幅度高于农村,试分析原因。(6分)
(3)列举近年来与气候变暖相关联的上海的一些环境问题。(4分)
(4)位于长江源头的青藏高原也深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试举四例说明。(4分)
解析:第(1)题,北极熊面临生存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雪融化,北极生态环境被破坏。第(2)题,长三角地区城市的气温上升幅度高于农村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交通繁忙,热量排放量大;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绿地面积小,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等。第(3)题,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咸潮频繁等。第(4)题,全球气候变暖给青藏高原带来的影响主要是雪线上升,冰川退缩、草场退化、冻土北移、荒漠化东进、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雪融化,北极生态环境被破坏。
(2)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交通繁忙,热量排放量大;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绿地面积小,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等。
(3)台风灾害频繁、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咸潮较频繁等。
(4)雪线上升、冰川退缩、草场退化、冻土北移、荒漠化东进、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100分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洪水形成因素之间关联性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
B.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洪水
C.冰凌下泄→堵塞河道→洪水
D.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好→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
解析:土壤含水率越高,地面坡度越大,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而泥石流、冰凌堵塞河道都可能形成洪水。
答案:D
2.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首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之间跨纬度大
C.冬季风势力强,控制的范围广
D.夏季风的迟早、强弱不稳定
解析: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而夏季风的迟早强弱不稳定,造成了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D
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3~4题。
3.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②围湖造田 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④位于季风气候区 ⑤东部临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4.我国的东部沿海一带除了洪涝灾害外,还可能受到的气象灾害有( )
①台风 ②风暴潮 ③寒潮 ④地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3题,位于季风气候区和东部临海分别从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分析了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的原因,属自然原因。第4题,选项中的地震属于地质灾害。
答案:3.A 4.A
右图所示的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谷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读图,回答5~6题。
5.若暴雨后的径流不能为河道所容纳,将会出现( )
A.内渍 B.雨涝
C.洪水 D.风暴潮
解析:当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时,水位上涨,冲毁堤坝,会造成洪水泛滥。
答案:C
6.假如暴雨发生时该流域的森林早已被砍伐,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应为( )
解析:流域内的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被砍伐后,河流的洪水流量将变大,侵蚀加剧含沙量也会增加。
答案:D
读“全球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符号“□”“▲”所代表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①强风 ②干旱 ③地震 ④洪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干旱、洪水等气象灾害,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出现的频率高,而带来的损失最严重。图中显示符号“□”“▲”所代表的自然灾害损失最大。
答案:B
8.为减轻上述两种灾害损失,下列工程措施适宜的是( )
①营建防风林 ②修建水库 ③跨流域调水 ④建设护坡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修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能有效减轻洪水的威胁;跨流域调水能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可有效减轻干旱带来的损失。
答案:B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据此回答9~10题。
9.该研究小组对城市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下列调查最不可信的是( )
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的池塘和河道
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
10.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研究小组提出降低城市洪水频率的建议,合理的有( )
①进行城市合理规划,完善道路排水系统
②发展城市立体交通,减缓城市交通压力
③在老城区大量建设高层建筑,以留有充分的绿化空间
④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加强对现有水面的保护治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洪水的形成和地下水位的高低无直接关系,而一些不合理的施工建设,往往会引发洪水;疏通河道,完善道路排水系统或增加城市绿地,含蓄水源,可有效防洪。
答案:9.D 10.C
2010年6月30日,江西抚河唱凯堤某处发生决堤,给当地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读“唱凯堤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a、b、c、d四处堤坝容易发生决堤的是( )
A.a B.b
C.c D.d
12.唱凯堤决堤后,当地政府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①围堵缺口,加固堤坝 ②在抚河流域植树造林
③退耕还湖,河道清淤 ④组织当地居民紧急撤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1题,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江西地处北半球,故流水易冲刷右岸堤坝,而a处所在的堤坝向内弯曲,易受河水的偏转冲刷,故a处更容易决堤。第12题,①④属于应急措施,以人为本,将损失减至最低;②③属于长远措施,是根本措施。
答案:11.A 12.D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图及相关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0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据卫星对图中A湖湖面面积的动态监测表明,该湖湖面面积春季平均为2 110m3,夏季平均为3 900 m3,秋季平均为3 450 m3,冬季平均为1 290 m3,湖面面积较20世纪初期减少了1 090 m3,容积减少了57亿m3。1998年长江洪水流量小于1954年,但湖口水位高于1954年,湖区内136座保护千亩以上的圩堤溃决,损失惨重。
(1)图中省份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7、8两月降水不多主要是因为受____________控制,此时湖面面积继续扩大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该省提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以系统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山、江、湖”的综合开发治理,请你为此献计献策:①在山区应以治理________为重点,实施________工程;②在赣江等主要支流实施______________;③在湖区实施________________工程。(4分)
(3)该省的鄱阳湖水系洪灾时有发生,防治该流域洪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还有哪些?请各举四例。(12分)
解析:由轮廓图的信息可以看出是江西省,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降水量图可以看出降水多集中在5、6月份,是“梅雨”季节,7、8月份降水少,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降水较5、6月份少一些,但仍处于雨季,并且5、6月份的“梅雨”在植被涵养水源的作用下会在“枯水期”继续补给长江水。所以,在治理水旱灾害时,应以先治山为主,提高植被覆盖率,并配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答案:(1)亚热带季风 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 梅雨期涵养的地下水位在长江枯水期大量补给长江水,使其水位仍高于湖水水位而致
(2)水土流失 封山育林 梯级开发 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3)工程措施有:修筑堤坝、整修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有: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14.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称为暴雨,100~200 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 mm称为特大暴雨。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mm)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10分)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题,可据图中等值线分布直接总结分布规律。第(2)题,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泥沙沉积,导致河湖阻塞,易致洪水泛滥,加上受灾体密度大,灾情严重。
答案:(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
(2)①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④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⑤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等;⑥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随堂基础巩固]
1.下列属于图中B所示的是( )
A.铜矿、焦炭 B.雷电、沙漠
C.化肥、大米 D.森林、海盐
解析:图中B的含义是自然资源,而焦炭、化肥、大米不能从自然环境中直接获得,雷电目前还没开发利用,它们都不属于自然资源。
答案:D
2.下列关于土地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B.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
C.土地资源和其他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D.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解析:土地资源的可再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对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就会出现资源的短缺和枯竭,成为不可再生资源。
答案:D
3.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意义不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阶段,人们逐水草而居
B.农业文明阶段,在任何地区,水资源的数量都不会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限制因素
C.工业文明阶段,水资源数量成为工农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D.工业文明阶段,水资源质量明显下降
解析:在农业文明时期,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水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因而水资源数量的多少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答案:B
4.目前出现的自然资源短缺甚至某些资源濒临枯竭的原因有( )
①人类对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已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速度
②人类对自然资源生存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生产力下降
③自然资源不能繁殖和循环再现
④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使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增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自然资源中的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就可以不断更新和循环再现。
答案:A
5.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开发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
B.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加强环境保护
C.调动公众的消费积极性,刺激能源消费,加快经济发展
D.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解析: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强调的是适度开发;其次,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再次,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
答案:D
6.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我国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材料2: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的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3: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1)材料1说明我国的资源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而且使____________增高。
(2)材料2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__________,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________________造成很大压力。
(3)材料3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__相对落后。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按照材料反映的地理事实来回答,注意语言表达,尽量用课本上的专业术语。
答案:(1)资源分布不均、资源组合不协调 生产成本
(2)资源相对短缺 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利用率低 生产技术 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