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1-3节;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有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点
B.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时,卫星可以被看作质点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以被选做参考系
D.“小小竹排水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中“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河岸为参考系
2.有一口水井,水面距井口4 m。老王将空水桶从井口用辘掉放入井中,取水后将水桶提升到井口,然后将水桶水平移到离井口1 m的地上,如图所示。该过程中水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0,8 m B. m,9 m C.1 m, m D.1 m,9 m
3.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会减小
B.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物体的重心位置总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D.物体的重心位置可能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改变
4.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是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3 B.2:3 C.16:25 D.16:9
5.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重力之比为2:1,下落高度之比为1:4,则( )
A.下落时间之比是1:4 B.落地速度之比是1:1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 D.落地速度之比是1:2
6.如图所示,狗拉着雪橇在雪道上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
A.若加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大于雪橇拉狗的力
B.若匀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与雪橇拉狗的力平衡
C.若减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小于雪橇拉狗的力
D.无论如何行使,狗拉雪橇的力的大小都等于雪橇拉狗的力的大小
7.一辆汽车从时刻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经过4s时间,速度变为10m/s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的加速度为3m/s B.汽车的位移为24m
C.汽车的平均速度为8m/s D.汽车2s末时的速度为
8.三质点运动的 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 - t0这段时间内,三质点位移关系为 xA>xB>xC
B. B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在0-t0这段时间内,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D.在 t0时刻 A、B、C运动方向相同
二、多选题(本大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6分,只选对一个且正确得3分,有错选不得分)
9.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0m/s
B.0-3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48m
C.第5s末,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D.0-7s,物体的位移为0
10.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运动
B.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
C.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做匀速运动
D.速度不断增大
11、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K341次列车18时30分到达济南站
B.火车因故晚点12分钟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D.“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1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的时间比分别为( )
A.
B.
C.
D.
三、实验题(本大题有2个小题,共计12分)
13.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在研究弹簧劲度系数与弹簧的圈数关系时:
(1)小组取材料相同,直径相同,粗细相同,长度相同,圈数不同的两个弹簧进行实验。这种实验方法称控制变量法。
(2)按照如图甲所示的方案设计实验,1的圈数少,2的圈数多,改变被支撑重物的质量m,静止时测出弹簧的形变量x,得到质量m与形变量x的关系式图象,取多组类似弹簧实验均可得到类似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可知弹簧单位长度的圈数越________(填“多”或“少”),弹簧的劲度系数越大。
(3)图乙中,已知弹簧1的劲度系数为k,则弹簧2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1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
(1)操作步骤中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 。
A.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2)某同学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该同学选择了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离为,。
(a)根据______ (填公式)可判断小车做______ 运动。
(b)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c)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 (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探究与计算(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计24分)
15、一 小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 匀 加速滚下,经 4 s 运动到达斜面底端,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 。求:(1)斜面长度;(2)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3)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6、一个物体从45 高处自由下落,那么:(1)该物体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最后1 的初速度是多少.(3)在最后1 内通过的高度是多少.( 取10m/s2 )
17、假设甲、乙两列火车在同一条直轨道上沿同一方向前进,甲车在前且运行速度为V1=20m/s ,乙车在后且运行速度为 V2=30m/s ,由于天气原因,当两车相距X=500m 时,乙车司机才发现前方的甲车,于是乙车司机立即刹车,此后乙车做匀减速运动,乙车 需前进X1=1800m 才能停下来。
(1)求乙车刹车后产生的加速度 a。
(2)乙车刹车时甲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 若会相撞,将在乙车制动后何时相撞 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二、多选题
9.答案:CD
10.答案:ABC
11.答案:BD
12.答案:BD
三、实验题
13.答案:(2)少(3)
14.答案:(1)B
(2)定值;匀变速直线;0.48;0.82
解析:解:(1)为充分利用纸带,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A错误,B正确。故选:B。
(2)(a)在实验误差范围,范围内定值,由此可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图中没有画出,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
(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小车的加速度:;
4、计算题
15.答案:(1)16 m(2)8 m/s(3)4 m/s
解析: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1)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
(3)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有:
16.答案:(1)3 (2)20 (3)25
解析:1.由得物体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
2.物体最后1的初速度即为2末的速度.
3.在最后1内通过的高度是为:
17.答案:(1)10 m(2) (3)10 m/s
解析:(1)由题意可知:,在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内,汽车匀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得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2)汽车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
恰好未撞上障碍物时速度为0,由速度-位移公式得:
代入数据解得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3)若驾驶员饮酒,反应时间变为,在人的反应时间内,根据运动学公式,
可得汽车匀速运动的位移为
由题意可得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
由速度-位移公式得:
代入数据解得汽车撞击障碍物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