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李煜
虞美人
1.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南唐的国君,他就是李煜。
作者介绍
我是李煜,我是五代十国时的南唐国君,字重光,号钟隐。
作者介绍
同学们,你们知道字是啥意思么?
作者字重光,号钟隐,隐含了很多信息,接下来,我们先八卦一下这作者。
作者介绍
八卦1:《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意思是男子在20岁行冠礼时加字,女子在15岁行笄礼时取字。
同辈之人,不能乱称呼同辈的字,字多是长辈或德高望重的人称呼。
作者介绍
八卦2:李煜长相非常特别,一目重瞳,也就是说,他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仁,故他的字取为重光。据说,古代相术认为重瞳是一种异相、吉相,象征着吉利和富贵,往往是帝王的象征,即帝王之相。关于重瞳,最出名的是两个,第一个是舜,第二个是项羽。
作者介绍
八卦3:李煜想长期隐居起来,不愿与人交流,有种悲伤的韵味。此称号的来历,得从他的哥哥说起。李煜的父亲李璟有六个孩子,李煜排行老六。在六个孩子中李煜最优秀,且有帝王之相,所以他的哥哥便开始嫉妒李煜,生怕李煜抢了王位,甚至想置李煜于死地。李煜一步步退让,整天在自己房间与宫女等花天酒地,“不务正业”,后来,李煜隐居山水中,便有了称号“钟峰隐者”表示他没有任何争夺王位的想法。
芝麻开门
后李璟病逝,李煜登基。由于李璟时期多次战争连绵,国库空虚,经济和军事都很弱。没有多久,宋军破南唐都城,在开宝九年(976年)正月,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违命侯。
芝麻开门
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之词,当作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是时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相传李煜于七月七日生日当晚,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此词,宋太宗闻知而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宋太宗一直对李煜心存怀疑,杀之而后快之心由来已久,《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是导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
作者简介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李煜写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吧!
2.诗词诵读
诗词诵读
虞美人
[南唐]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南唐]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词诵读
3.词意赏析
词意赏析
虞美人(58、91)
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结束
往事/知/多少。 往事:过去的事,多少:很多
小楼/昨夜/又东风, 又东风:再遇春天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不堪:不忍
雕栏玉砌/应犹在,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犹在:还在
只是/朱颜/改。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问君/能有/几多愁? 君:作者自称。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暗喻
词意赏析
虞美人(虞美人是词牌名,该词字数在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年年开放,秋月年年明亮,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
往事/知/多少。 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太多令人伤心难过的往事。
小楼/昨夜/又东风, 小楼昨夜又有东风吹来,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登楼望月又忍不住回首故国。
雕栏玉砌/应犹在, 旧日金陵城里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都在吧,
只是/朱颜/改。 只不过里面住的人已经换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 要问心中的愁恨有多少,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大概就像东流的滔滔春水一样,无穷无尽。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
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词意赏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词意赏析
面对“春花秋月”月这良辰美景,引起无限往事的回忆:“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历历在目。
词意赏析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
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作者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词意赏析
过片“雕栏玉砌应犹在”一句承上,写得是回首中故国的情景。
这句与上片一、三句相应,全从宇宙之永恒不变一面下笔。上文说“故国不堪回首”是不能忍受“回首”之悲苦,但这句“雕栏玉砌应犹在”,说明虽“不堪回首”,却又不能不“回首”,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回首”。
词意赏析
“只是朱颜改”一句揭示出物是人为。这句与上片二、四句呼应,全从人生短暂、变幻无常一面下笔,表现出“往事”“故国”“朱颜”都已经长逝不复返的哀痛。
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词意赏析
作者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意赏析
作者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意赏析
作者以其奔放之笔用问答的形式吐露心中深长的愁恨: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
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词意赏析
4.深入内化
明词意
思想感情
这首词流露出了李煜丝毫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此词为作者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表达了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深切的怀念之情。
课堂检测1
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
答案
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例如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课堂检测2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答案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课堂检测3
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哪些想象?
答案
设问、比喻。
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的愁。
课堂检测4
虞美人是什么?小令、中调、长调的字数分别是多少?
答案
词牌名
字数在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课堂检测5
该词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