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材分析
本节是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充分想象,并得出正确结论。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声音是由物质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同时,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自主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2.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学会有目的的观察
3.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初步学会猜测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收集分析有效信息,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职欲望。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
收集证据,使用证据,科学分析。
教学器材
音叉、小锤、小鼓、橡皮筋、硬纸片、纸杯、线、乒乓球、小石子、红豆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转换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探究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提问:这是音乐的曲名叫什么?是谁的作品?下面我们就带着两个问题开始今天的教学活动。第一个问题:像《命运交响曲》那样好听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第二个问题: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耳朵听不到声音如何创作如此美奂美轮的音乐? 学生认真聆听乐曲【学生回答】1. 曲名:《命运交响曲》2.创作者:贝多芬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习、探究。 设想通过贝多芬耳朵失聪的情况下如何创作乐曲的困惑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设想通过简单而又别样的方法引入新课,既方法新颖,又可以用贝多芬的身残志坚精神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一)声音的产生【活动一】: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探究结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活动二】:用转换法探究放大振动不明显的物体演示实验探究结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二)声音的传播【活动三】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播放视频【活动四】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出示PPT学生实验拓展举例【活动五】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播放PPT演示实验拓展举例 利用课桌上的实验器材以及学生自带任何东西,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发出声音, 提问:你们用那些方法发声的?物体产生声音时有什么特征?物体产生声音的原因是什么?探究振动不明显的发声物体。首先,让学生摸着喉部大声喊出“我能行,我真棒”方法一,敲击音叉放入水中。方法二,用线连接乒乓球移近敲击的音叉,乒乓球被不断弹回撞击。2.鼓面上放一些红豆,敲击鼓面。【拓展提问】如果物体振动停止,物体还会发出声音吗?老师敲击鼓面,用手捂住,声音停止。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提问: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曲》是如何发声的?请问,声音如何传播?贝多芬如何在失聪情况下感知音乐?在太空中的两个宇航员之间能不能面对面的说话交流?钟罩里的铃声通过以上实验请同学们回答:太空中的宇航员之间能否正常说话交流?提问,太空中没有空气,宇航员如何交流?让学生看图片说出成语。结合声音的传播知识说明什么问题?下面请同学们用二只纸杯中间连一根线,制成“土电话”。现在请同学通过实验结果回答宇航员可以利用什么方法进行交流?1.居民小区的楼房都是混凝土的墙体,因此邻居间如果大声说话会听到声音。2.地震后,受困人员用敲击墙体和管道呼救。展示一首小诗,《小儿垂钓》,诗曰: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让学生解读一下该诗的含义。结合声音传播的知识,为什么小孩在钓鱼时不要说话?在水中放一张发声的音乐卡片。1.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表演时能听到播放的音乐声。2.渔民利用电子发生器把鱼引到网里。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想想贝多芬是如何在失聪的情况下听到音乐的旋律的? 学生观察发声物体的特征。思考为什么会发声?学生讨论、交流、分享探究过程,得出结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喉部振动感知振动产生声音。音叉实验:敲击音叉后放入水中,溅起水花或水波。学生回答:振动停止,声音停止学生回答:各种乐曲弹奏时振动发出的声音。让学生充分想象,猜测,然后讨论交流。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学生回答: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是传播声音的介质。二个同学拿起纸杯,其中一个用纸杯对着嘴说话,一个把纸杯放在耳朵上,两个人通话。用“土电话”或用其他固体传播声音说明墙体能传播声音学会自救和救人方法一个小孩在钓鱼,路人问路时,小孩用招手让路人过来告诉他,钓鱼时不要大声讲话。说明水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学生听到音乐声。回答:液体能传播声音学生举例分析学生联系学过知识认真思考,充分讨论并回答。。 利用随意的方法让学生发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合作实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科学思维,深入探究。学生通过思考,设计方案,实验论证。放大振动现象,加深学生对振动产生声音的理解。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会怎么样?逆向思维,提高思维品质。重提贝多芬失聪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激情。没有空气,宇航员是如何交流,让学生充分想象,提高兴趣,开发思维,引出新知。通过学生语文中学过的一首耳熟能详的小诗引出,让学生从小诗中启发声音传播的知识,既使学生在好奇中激发兴趣,又体现了学科的有机融合围绕贝多芬的失聪下作曲的问题,前后呼应,渗透了德育的教育。
三、总结归纳,综合训练拓展作业 声音是由物质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利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知识,给自己的房间设计一个隔音方案。 学生自行设计。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不仅巩固知识,还让学生学以致用,
活动三
闹钟活动
活动二
探究声音传播条件
活动一
探究声音产生原因
引入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种传播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结论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