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25* 挑山工
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 认识“泰、杖”等生字。
2. 能结合课文,说出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挑山工话中包含的哲理。
字词学习
泰山 手杖 敞开 拘束 蕴含
tài
jū
yùn
zhànɡ
chǎnɡ
担
______ 重担
______ 担心
dān
dàn
差
______差不多
______差异
chā
chà
他肩上的担(dàn)子很重,父母都很担(dān)心他。
______出差
chāi
【饱览】充分地看;尽情地观赏。造句:航天旅行,可饱览天外奇观。
【写生】对着实物或风景绘画。【健美】健康而优美。
【沉甸甸】形容沉重。 【黑黝黝】形容黑得发亮。
【攀谈】拉扯闲谈。造句:两人攀谈起来很相投。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
曲折—— 轻快—— 喧闹——
舒展—— 奇特—— 拘束——
沉甸甸——
笔直
沉重
冷清
蜷缩
普通
洒脱
轻飘飘
保持—— 大约—— 轻快—— 壮丽—— 奇特—— 惊异——
拘束—— 不声不响——
维持
大概
壮观
轻巧
奇异
惊奇
拘谨
一声不响
导入课文
读句子,说感受
①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②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画背后来认识这位挑山工。
品读课文
课文围绕着“我”和“挑山工”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现他虽然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最终先到达山顶。“我”从中受到启发,被“挑山工”的精神所激励。
默读课文,找到描写挑山工动作、外貌、语言的句子,做上标记读一读,和同桌交流你的感受。
挑山工的动作
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
姿势
路线
挑山工的外貌
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矮个子,脸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
从挑山工的个子、肤色和眉毛还有衣着,我感受到他们的质朴,尤其是“黑生生”的脸让我想到了他们风吹日晒、辛苦的劳动。
挑山工的外貌
他把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从“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我想象到,这些挑山工们重复干着这些花大力气的工作,难怪挑着沉甸甸的物品走那么远的路还能不落后于这些游客。
挑山工的语言
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读这段话,想一想:游人是怎么登山的?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游人: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是停下来。
挑山工:肩膀上挑着沉重的挑子,一个劲往前走,不能“踩不实”,更不能“耽误工夫”。
从挑山工的话里你感受到挑山工怎样的品质?你明白了什么哲理?
品质: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淳朴乐观。
哲理:看准目标,坚持不懈,就能达到目的;放松要求,做做停停,任何事情也做不好。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作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画,而且是画中挑山工那种认准目标,不断登攀的精神。作者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是因为作者需要以这种精神来激励自己向前。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再次出示挑山工登山图),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需要它的仅仅是作者冯骥才先生吗?
思考探究
当警察叔叔在寒风大雪中站岗时,需要它。
当 在 时,需要它。
当 在 时,需要它。
当 在 时,需要它。
环卫工人
寒冬清扫街道
农民伯伯
科研人员
辛勤劳作
潜心研究
文章结构
本文写作者的登泰山见闻。作者登泰山时见到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从而悟出生活的道理:做事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能达到目的。
主题归纳
课堂小结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生活中像挑山工这样具有闪亮人格的人还有很多,生活就是一本书,只要你细心体会,你就能从中收获更多的人生体验,某一个豁然开朗的瞬间,某一个微小行为的改变也许就能改变你的一生。愿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享受生活的馈赠。
随堂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爬了泰(tài qín)山。
(2)爷爷对这根新买的手杖(zànɡ zhànɡ)爱不释手。
(3)老师劝我要敞(bì chǎnɡ)开心扉,多和爸爸妈妈沟通,不要什么事情都憋在心里。
√
√
√
本文是作家 写的登泰山见闻。作者由挑山工朴素的话告诉我们一个哲理:干什么事情都应该 、脚踏实地、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冯骥才
坚持不懈
认定目标
拓展空间
★关于目标和坚持的名言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
·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鲁迅
·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爱因斯坦
熟读课文,感受挑山工的品质,体会课文揭示的哲理。
课下搜集一下挑山工的资料,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后作业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