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福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福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25 20:5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三 地理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命题: 审核:
试卷说明:
(1)本卷共两大题,35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2)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或具有计算功能的电子设备。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
图1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1完成1-3小题。
图1
1.从图1中可知( )
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044m B.乙地海拔可能为1035m
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m 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m
2.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可以看到的是( )
A.①③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3.若图1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
A.水库最深为10~15m B.水坝高度为15~20m
C.库区水面大于1km2 D.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图2所示。读图完成4-5小题
图2
4.图2塑料大棚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5.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
A.春季晚上 B.夏季午后 C.秋季早晨 D.冬季傍晚
图3为某年6月22日北京时间某时刻航拍到的某公路山区路段乙隧道口的景观图,图4示意该山区路段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中虚线为公路隧道,粗实线为公路)。据此6-8小题。
图3 图4
6.据汽车影子判断,航拍该景观图片时北京时间大致为( )
A.8:20 B.10:30 C.12:40 D.15:10
7.图3中的卡车最有可能主要行使在图4上坡路段的是( )
A.丁一丙段 B.戊一丁段 C.乙一甲段 D.甲一丙段
8.航拍时段,发现图4中戊地所在公路两侧坡地上植被疏密差异大,原因是( )
A.北坡光照充足,植被茂密 B.南坡降水较少,植被稀疏
C.北坡坡度较大,植被稀疏 D.南坡土壤湿润,植被茂密
冷巷被誉为岭南传统建筑的精髓,其在建筑设计中具有组织自然通风的功能。冷巷是建筑撙列组合形成的比较窄的巷道,或者是在建筑的一侧留出的一条小廊道。冷巷截面面积较小,经过这里时风速会增大,风压会降低,与冷巷接通的各房间较热的空气就会被带出,较冷空气就会进入补充,从而达到通风效果。读岭南冷巷图(图5),完成9-10小题。
图5
9.在岭南长期湿热的气候环境下,自然通风甚至比遮阳、隔热更为重要,因此加强自然通风就成为岭南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推测该地区冷巷的走向最可能为( )
A.东北一西南 B.东南一西北 C.东西 D.南北
10.“冷巷"之所以冷,主要是因为( )
A.窄巷受热面积小,受晒时间短 B.高墙隔热效果好
C.窄巷面积小,减少热量散失 D.高墙挡风,暖空气不能进来
读某地区图(图6),完成11-12小题。
图6
11.图6中M山地南、北两侧山麓地带的自然带( )
A.均为热带草原带 B.北侧为热带雨林带,南侧为热带草原带
C.均为热带荒漠带 D.北侧为热带草原带,南侧为热带雨林带
12.M山地北侧山麓地带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现象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图7为某日世界部分地区等温线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13-14小题。
图7
13.P地所在的半球位置和地形可能是( )
A.北半球 山地 B.北半球 盆地 C.南半球 山地 D.南半球 盆地
14.若Q地此季节炎热干燥,则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南极中山站科考工作正在忙碌 B.我国首都北京当日日出方位为东北方向
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出现白夜现象 D.印尼雅加达(6°10′S)正午杆影朝南
图8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小题。
图8
15.下列因素中,与①沿岸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形 B.洋流
C.季风环流 D.副热带高压和信风
16.下列四种气候类型在上图所示两个区域内均有分布,但成因明显不同的是( )
A. B. C. D.
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如图9)。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在每条溇港与太湖交汇处建有一道水闸(如下右图),这也是控制太湖南部地区灌溉与排水的关键。2016年11月8日,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材料回答17-18小题。
图9
17.有关溇港灌溉与排水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
A.溇港南宽北窄,为获得更多水源 B.溇港南宽北窄,为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
C.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关闭 D.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关闭
18.当时溇港的建设,对该流域产生的影响是(  )
A.旱涝灾害加剧,农业损失变大 B.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
C.空气湿度变大,降水增多 D.季风气候稳定,降水变率减小
在蒙古语里,阿尔泰山意为“金山”,历来以富金藏宝而闻名,有着丰富的黄金、铁矿、稀有金属及玉石;而这里的另一种“宝藏”——奇景迭出的花岗岩地貌,还不为很多人所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吉木乃“神石城”,一片造型奇异、规模宏大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区(如图10)。据此回答19-20小题。
图10
19.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阿尔泰山富金藏宝与该地多花岗岩有关
B.该处先后经历地壳上升—岩浆喷发—风化剥蚀
C.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遍布石臼和石穴
D.“像丰满圆润的肥羊”的石蛋,主要是化学风化形成
20.该地区额尔齐斯河峡谷长约30公里,峡谷两岸绝壁对峙、石峰兀立。在绝壁上有时还会看到犹如凝固的瀑布一样的竖直沟槽,俨然有“石瀑布”奔流而下。有关“石瀑布”的主要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力侵蚀、冰川刨蚀 B.冰川刨蚀、重力崩塌
C.流水冲刷、冰水冻融 D.化学溶蚀、风力侵蚀
长白山天地湖面的海拔2189米。综合水资源输入和输出因素,正常情况下天池的水量平衡公式为P-R-E=0.(P为多年平均降水量,R为多年平均径流量,E为多年平均蒸发量)。图11为长白山天池及周边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材料完成21-22小题。
图11
21.科学研究发现,长白山天池水量平衡出现了P-R-E<0的情况,但天池水位仍保持稳定。据此推断,对天池水量起补偿作用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雨水 B.地下水 C.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
22.在长白山火山口被冰雪掩埋或储有积水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火山喷发可能会导致冰雪融化或积水溢出而形成泥石流。如果出现上述情况,结合图12中该区域信息判断,最容易发生火山泥石流的地点是上图中的( )
图12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兰萨罗特岛(13.5°W,29°N)是西班牙西南部加那利群岛中的七大岛之一,距北非国家摩洛哥西海岸只有100多千米。该小岛种植葡萄有一种特殊的种植技术:单株种植在单个坑里,坑宽3~4米,坑深1~1.5米,坑边用石块垒半圆形石墙。图13示意从某角度拍摄的葡萄园里的鱼鳞坑。据此回答23-24小题。
23.下列叙述符合兰萨罗特岛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A.岛上多环形的山,黑色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B.该岛夏季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C.该岛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且多发海雾
D.该岛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24.图中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  )
A.削减风速,收集水分
B.减少风蚀,堆积土壤 图13
C.减少光照,增大温差
D.汇集水汽,增加降水
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图14示意“甲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据此完成25-26小题。
25.影响甲半岛东、西部固态降水率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海陆位置
B.洋流、地形
C.地形、人类活动
D.地形、纬度
26.与B地相比,A地( )
A.年固态降水量少
B.晴天多,太阳辐射量较大
C.河流结冰期较长 图14
D.积雪融水占河流补给比例小
图15示意秦岭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甲)和生长季末期(乙)与海拔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27-28小题。
图15
27.秦岭地区森林植被( )
A.生长季山上比山麓长 B.生长季末期南坡比北坡早
C.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 D.生长季始期南坡比北坡迟
2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图中甲、乙( )
A.相互靠近 B.上下远离 C.同时下降 D.同时上升
北美帝王蝶是世界上唯一能进行长途迁徙的蝴蝶。近千万只的帝王蝶,每年按图16的路线,一边飞一边搜寻一种乳草属植物,在其上产卵繁殖。整个迁徙过程至少需要4代帝王蝶才能完成。据图文材料,回答29-30小题。
29.与帝王蝶长途迁徙规律相关的是( )
A.地球公转 B.热力环流
C.太阳活动 D.地壳运动
30.科学家发现帝王蝶的数量正逐年锐减,20年后可能会完全消失。可能的原因是( ) 图16
①越冬地的生态环境遭破坏 ②繁殖地的地震、火山等灾害频繁
③气候变化使乳草属植物减少 ④城市化快速发展阻断其迁徙路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17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31-32小题。
图17
31.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
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B.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
C.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D.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
32.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
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 B.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
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 D.不受风力侵蚀的影响
第Ⅱ卷(综合题,共52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33.(16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近些年来,黑土肥力衰退问题日益严重。为保护黑土肥力,中国农业大学在吉林省进行以秸秆还田为基础的免耕法试验。其具体做法是,秋季玉米成熟后,使用联合收割机在收获作物的同时,将秸秆切断粉碎并均匀覆盖在土壤表层,同时将秸秆高茬留在田地。春季不需要翻耕土地,通过机器将种子精准地埋进地里,避免对土壤的扰动。
材料二:在太空物理风化的作用下,月球表面的月壤由一层细粉状风化物组成,粒径在30微米~1毫米之间,平均厚度为3~5米。2020年,我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月球,并成功带回了1731克月壤样品。
(1)小亮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东北天然黑土中的有机质含量与当地独特气候密切相关。说明当地气候如何促进有机质的积累。(6分)
(2)小亮在试验田调研时,发现农民对这种将碎秸秆均匀覆盖在土壤表层,同时将秸秆高茬留在田地的做法很认可。指出这两种做法的主要目的。(6 分)
(3)与地球土壤相比,说出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所具有的突出特点。(4分)
34.(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盆地原为古海洋的一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缘低洼地带的茶卡盐湖,面积105km2,天然结晶的湖盐储量丰富,形成深厚且坚硬的盐壳,盐壳以上平均水深约0.2m。历史上湖区运输湖盐主要采用铁路运输(图18),1989年开掘运盐航道后,水运取代了铁路运输。近几十年来,茶卡盐湖的旅游业和周边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迅速。
图18
(1)推断茶卡盐湖湖盐的形成过程。(8分)
(2)盐湖边缘的湖盐杂质含量较高,给湖盐加工带来一定困难。指出湖盐中杂质的主要来源。(6分)
(3)分析茶卡盐湖的盐壳对修建运盐铁路的影响。(6分)
(4)1989年后铁路不再运盐,当时有人提出拆除湖区铁路。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35.(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治理我国东南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生态攻坚中,许多专家学者通过不断实验探索,实施"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梯田" 的梯田果园模式(图19),践行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图19
坡地改梯田必然会影响局部地区水循环,造成部分水循环环节的水量变化。在图20中绘出"坡改梯"后这部分水循环环节(用实线箭头表示水量增加,虚线箭头表示水量减少),并标注环节名称(6分),同时分别说明"前埂后沟+梯壁植草"的生态作用(6分)。
图20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AAB 6-10 ABDBA 11-15 BCCAC 16-20 ABBAC
21-25 BCBAB 26-30 DCBAB 31-32 CB
二、综合题
33. (16分)
(1)夏季高温多雨,促使(草甸)植物生长,增加有机质来源(2分);冬季漫长、寒冷(有季节性冻土),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慢(2分);植物生长慢,雨水较少,消耗或淋洗的有机质少(2分);有机质生产大于分解(有机质不断积累)(2分)。
(2)秸秆均匀覆盖:减少雨水、风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任答一点得2 分)。保留秸秆高茬:削减风力,有利保存农田里的碎秸秆和土壤(2分)。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2分)。
(3)不含有机质,没有(很少)大气,没有(很少)水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4分)
34.(24分)
(1)茶卡盐湖原为古海洋,经地壳运动隆起抬升成高盐度的内陆湖;(3分)随后,气候变干,蒸发旺盛,周边径流汇入少,水量减少,湖水盐度不断上升,盐类物质结晶析出。(5分)
(2)盐湖周边风化碎屑物;(2分)河、湖水位下降或周边草地退化而裸露的沙土(2分)周边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2分)
(3)有利:盐壳表层积水浅,利于铺设铁轨(难度小,成本低);(2分)盐壳厚且坚硬,铁轨不易塌陷;(2分)不利:湖盐对铁路设备腐蚀性强,技术要求高。(2分)
(4)赞同。铁路的运盐功能已经丧失,(2分)铁路运输及废弃的铁路设备破坏湖区自然景观,污染环境。(2分)
不赞同。拆除铁路,恢复原有环境的成本较高;(2分)铁路可作为客运专线方便游客进入湖区观赏,发展盐湖特色旅游。(2分)
35.(12分)
(1)(6分)(地表径流、下渗和地下径流名称标注正确,实线(增加)箭头或虚线(减少)箭头方向正确(各 1分,其6分)
(备注∶ 降水状态下,水汽输送、蒸发、蒸腾等环节无法定量,若绘制不扣分亦不得分)
前埂∶保(挡)水,保(挡)土、(保肥)(2分);后沟∶蓄水(水少时)、排水(水多时)(2分);梯壁植草∶加固梯壁,使梯田不易崩塌(2分)。
高三(选考班)地理试卷 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