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4.4光的折射习题(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4.4光的折射习题(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6 10:3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4.4光的折射习题
一、单选题
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A. 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 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 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 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在杯子中放一枚硬币,眼睛刚好看不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如图慢慢向杯中注水
A. 随着水的增多,眼睛能看到硬币,但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B. 随着水的增多,眼睛能看到硬币,但位置比实际位置低
C. 随着水的增多,眼睛能看到硬币,且位置没有改变
D. 注人水后仍看不见硬币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在湖边看到水中的鱼
B. 日食和月食
C. 人在穿衣镜前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
D. 阳光下人站在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都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A. 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C.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D. 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如图所示,小猫没有叉到鱼感到很纳闷,其原因是
A.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小猫看到的鱼变浅了
B. 由于光的反射,小猫看到的鱼变深了
C. 由于光从空气中斜射水入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变浅了
D. 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变浅了
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A.
B.
C.
D.
关于光的折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B. 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 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改变
D. 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现象,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入射角等于
B. 折射角等于
C. 是界面
D. 的左侧是水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光现象与原理相符合的是:
A.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白云生镜里”是光的反射现象
B.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潭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C.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对影成三人”是光的折射现象
D.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江清月近人”是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空气进入圆球状小水滴,再从水滴射入空气,如图,其可能的光路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小云同学用一支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和,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下移至处,应使入射光线绕着点沿 方向转动;现保持入射点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下移至处,应使入射光线绕着点沿 方向转动。均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小明用铅笔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如图小明用刻度尺测出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______。
如图将一支铅笔插入水中,看到水面下的部分变得向上弯折了,这是由于光从______射入______中发生折射的缘故。
如图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他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小明用与铅笔完全一样的铅笔找到了铅笔像的位置。他具体的操作是:______。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反射角______,玻璃在界面的______侧。
筷子斜插入水中,从侧面看筷子,如图所示的三个情景简化图中_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是符合的,这属于光的________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为了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如图所示:
让光束沿射入杯中时,光束进入水中后折射光线会向______方向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
当一束光射入杯中时,会在杯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杯底的光斑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把一枚硬币放入杯底,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要偏______选填“高”或“低”。
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图。
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拌,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光_________入射到水中时,折射角为。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现象。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_,且折射角始终_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入射角。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并且像为虚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是一道考查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好题。
2.【答案】
【解析】解:慢慢向杯中注水后,硬币的光会斜射到水面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进入空气;
我们看硬币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是硬币的一个虚像;
由此分析可知选项A是正确的,选项B、、都不正确;
故选:。
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主要考查光折射规律的应用,要会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3.【答案】
【解析】解:、在湖边看到水中的鱼是由鱼反射的光在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A符合题意;
B、日食和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人在穿衣镜前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的影子是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区域形成影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自然界中的光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结合各自的特点及应用可做出判断: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4.【答案】
【解析】
【分析】
考查了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大小不变时,折射角大小不变。
光斑的形成原因,激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光线要发生偏折;
光斑的移动原因,水面上升或下降,入射角不会发生变化折射角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折射点要发生移动,折射光线要发生平行移动,所以找到折射点与水面升降的关系的变化规律,即可找到光斑移动与水面升降的变化关系。
【解答】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光斑右移,故A不符合题意;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由下图可知,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光斑向右移动,故B错误;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由下图可知,入射点向左移动,则光斑向左移动,故C正确;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变大,光斑右移,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
【解析】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小猫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要叉到鱼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
故选D.
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观察物体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
本题考查了看不见水中鱼的实际位置的原因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6.【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水中筷子向上偏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分析光的折射现象,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解答,但在分析时,一定要先搞清楚光的传播方向,再利用折射规律分析。
【解答】
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而图都是光线从空气射入水里,不符合题意;
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眼睛认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看到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偏折,而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
【解析】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但当光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角与入射角相等,故A、B错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如果是斜射,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果是垂直入射,则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即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改变,也有可能不改变,故C正确,D错误。
8.【答案】
【解析】解:分析题图,先确定界面和法线。相互垂直的和都有可能是界面或法线。先把题中夹角的度数都标上,会发现,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或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相对于法线具有对称性可知,是法线,是界面。再根据折射规律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知,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则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因为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界面左侧是水,右侧是空气。
9.【答案】
【解析】
【分析】
光学现象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从诗句中分析出现象,再与知识相联系,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技能。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
A.“白云生镜里”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
B.“潭清疑水浅”是由于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故B错误;
C.“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形成的影,它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江清月近人”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的光路图,解题关键是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与界面垂直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
如下图所示,两条折射光路对应的法线应为圆球状小水滴的球心与、两点的连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入射光线应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应为,故光从空气进入圆球状小水滴,再从水滴射入空气,光路应为,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答案】顺时针
逆时针
【解析】解:如图所示,保持入射点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下移至处,应使入射光线绕着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当入射光线由图中变为时,反射光线由变为。保持入射点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下移至处,应使入射光线绕着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当入射光线由变为时,折射光线由变为。
12.【答案】 水 空气 虚 移动铅笔使其与铅笔的像完全重合
【解析】解:刻度尺的分度值为,铅笔右端在与之间,估读为;
插入水中的铅笔,由于铅笔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铅笔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此时看到的像是铅笔的虚像;
铅笔射向平面镜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不能会聚成像,而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一起形成虚像;
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小明应将铅笔放在平面镜后,通过移动铅笔,使与的像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铅笔。
故答案为:;水;空气;虚;移动铅笔使其与铅笔的像完全重合。
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铅笔的长度,注意要有估计值;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平面镜只能反射光;
根据物像大小相等完成操作。
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光的折射现象及平面镜成像特点。
13.【答案】 左
【解析】解:由图可知,,所以,而,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为法线,为界面,
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则一定为折射光线,为入射光线,为反射光线。
由图可知,折射角为:因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
根据光由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知,左侧是玻璃。
故答案为:;;由玻璃进入空气。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内容。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定律的内容,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确定法线,从而确定界面,则可首先确定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入射光线,最后确定反射光线。
14.【答案】丙;折射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故图丙是符合的。
15.【答案】法线 增大 左 高
【解析】解: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若杯中的水增多,如图所示:
可见,当水增多时,液面升高,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光斑向左移动。
从硬币发出的漫反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其实人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比实际的位置要高。
故答案为:法线;增大;左;高。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分析解答。光的折射规律可概括为“三线同面,两线分居”,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变时,折射角也不变,根据作图可以知道光斑移动方向。
硬币本身不发光,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硬币,是因为它漫反射其它光源的光;以及光的折射规律。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记住: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
16.【答案】便于观察光路
同一
垂直 反射;折射 增大;小于
【解析】略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