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27 09:0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两大部分。前者涉及气温的测量、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气温变化曲线图;后者包括等温线图、气温空间分布规律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但内在脉络清晰明了:观测气温,可以获取到一定量的气温数据,可以对气温数据进行一定的计算和整理。比如可以绘制出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不同空间尺度的等温线分布图。通过对气温日变化、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通过对等温线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学习兴趣的持久能力都略显不足,特别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较差,所以在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读气温分布图时,难度相对较大,现象容易发现,规律不好总结,要及时指导。
但是正因为年龄小,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来吸引他们;用小组合作来调动他们;用谜语等来吸引他们;用读图绘图来引导他们,从而克服了困难,使他们获取得了地理知识和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了解气温观测的相关知识
2、 能计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气温日变化曲线,说出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能计算气温的日较差。
2、 运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能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3、 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归纳某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气温观测,培养气象观测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及时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和年变化曲线,说出最高(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四、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 景 导 入 播放谜题,并公布昨天观看的天气预报的气温数据,创设问题。 通过几幅图片让学生感受,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一年中,不同的季节气温差异也很大。同时让学生欣赏到在气温影响下大自然的美丽。 引领学生进入气温基础知识的学习。。 谜语竞猜: 一物细又长, 红心里面藏。 下去要穿棉, 上来减衣裳。 创设问题: 1、从这数据可以看出,我们观看天气预报最关心的是天气的哪两个要素? 2、一天中气温是固定不变的吗?现在已是初冬,早晨和下午来学校的时候,虽然穿同样多的衣服,感觉有没有什么不同? 3、根据生活经验:一天中中午较 ,早晨 ;一年中 季炎热, 季寒冷。 设置谜语这一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接着公布昨天观看的天气预报的气温数据并创设问题情境自然真切,贴近生活,贯彻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程基本理念。
新授过程
互 动 探 究 展示课件,提供图像资料 1、气温的测量 通过课件展示, 了解观测手段。 2、气温的求算 计算日平均气温、举一反三会计算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3、学会表述 理解概念,引导学生判读图 “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和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二、学会气温的观测 1、测定气温的工具是? 2、气温的单位是? 3、怎样观测气温? 4、一天中气温的观测通常进行 次,一般选在北京时间 时、 时、 时、 时。 5、图中温度计在这四个时刻温度分别为 、 、 、 。计算一下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 6、气温时刻在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 ,一年为周期的变化为 ,常用 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7、根据图说出该地最高气温及其出现间、最低气温及其出现时间,并会计算日较差和年较差 联系生活实例,加深对气温影响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感受当代科学技术对气象观测的影响。 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图培养学生计算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的能力。
4、阅读气温曲线图 (1)提供南北半球的气温变化曲线图,根据曲线走向判读最高月、最低月气温及出现时间,掌握由气温变化曲线图判读半球的方法。 (2)提供不同温度带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各温度带的曲线变化特点,总结气温曲线图的判读的方法。 5、绘制气温曲线图 教师指导学生在绘图中应注意的细节。 三、学会判读、绘制温度变化曲线图 1、判读气温变化曲线图。 1、读A、B、C、D三地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气温变化有什么特点?位于哪个温度带? (2)B、C二地的气温曲线有什么特点?位于哪个半球? (3)D地气温与B、C有什么不同?位于哪个半球? 学生在判断课件上三地各在哪个温度带是北温带和北寒带时会判断成温带和寒带,这时教师抛出问题:为什么是北温带和北寒带,而不是温带和寒带?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自己去寻找答案。 2、如何绘制气温度变化曲线图? 把握要点: 定点须准确 连线过中心 曲线要平滑 两边莫出头 科学又美观 学法指导,及时测评。通过提供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旨在引导教学朝着“搭建平台一学会阅读—抓住要点—归纳规律”探究、合作学习方向迈进,最终达成课程标准求。 通过课件展示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的把握要点,培养了学生的绘图技能。
学 以 致 用 谈天说地──话避暑 选择高温下的衣、食、住、行任意话题,描述避暑办法。 1、自古以来,日本人就有观赏樱花的习惯。日本的气候南北差异很大。春天,樱花由日本的南端依次向北开放,赏花的人流便潮水般地向北涌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试分析两句诗中所蕴含的地理原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气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道了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初步掌握了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影响气温分布的三大因素,并学会了观测气温的具体方法。希望同学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我们生活中去,切实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 书 设 计 归 纳 梳 理 一、气温的观测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2、气温的年变化
课 堂 巩 固 通过训练单检测和巩固学生这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当堂检测,评价,了解学生这节课掌握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