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溶液)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溶液)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5 22:2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溶液
1.[2021·株洲]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D.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2.[2020·临沂] 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白酒 B.蒸馏水 C.医用酒精 D.生理盐水
3.[2021·江西] 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形成紫红色溶液的是 (  )
A.高锰酸钾 B.植物油 C.酒精 D.大理石
4.下列物质能溶于水中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硫酸铜固体 B.食盐 C.食用油 D.豆浆
5.75%的医用酒精(是指每100体积的医用酒精中含75体积的乙醇)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医用酒精中的溶剂是水
B.该医用酒精是均一、稳定的
C.100 g该医用酒精中含乙醇75 g
D.乙醇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
6.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
A.蔗糖溶液 B.生理盐水
C.碘的酒精溶液 D.稀盐酸
7.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  )
图1
8.[2020·葫芦岛连山区一模]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
A.氯化氢 B.氯化钠 C.氢氧化钾 D.生石灰
9.[2020·上海改编] 若探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图2中可作为对照实验的是(  )
图2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10.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  )
A.便于观察现象
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
11.分别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碘酒:溶质是    ,溶剂是    。
(2)硫酸铜溶液:溶质是    ,溶剂是    。
(3)石灰水:溶质是     ,溶剂是    。
(4)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溶质是    ,溶剂是    。
(5)铁与适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6)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12.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图3 所示的现象。请填空:
图3
(1)能说明糖水是溶液的现象有                    。
(2)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微观解释是             。
(3)将形成的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    (填“会”或“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13.[2020·徐州] 某同学做了在常温下将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分散的实验: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①取一支试管,加入约3 mL 水,再加入1小粒碘,充分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有碘固体,液体呈淡黄色
②再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约1 mL汽油,充分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无固体,液体分层,上层呈棕色,下层接近无色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由此可知,碘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        (填“强”或“弱”)。
14.为了探究“乙醇能否溶于水”这一问题,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Ⅰ.在盛有2 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2 mL乙醇,不要振荡,发现乙醇与水分层。
Ⅱ.……
[问题讨论]
(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                。
(2)在操作步骤Ⅰ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  。
(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Ⅱ。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15.小明去医院输液时不小心碰到了护士用的棉球,白衬衣上出现了一大块紫黑色污渍。为了探究清洗白衬衣上污渍的最好方法,他和他的同学用白色布条进行了以下几个实验:①用水洗,②用汽油洗,③用酒精洗,④用肥皂水洗,⑤用米汤洗。
(1)你认为留在白衬衣上的紫黑色污渍是    。
(2)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你认为该实验中需控制哪些变量 (写三点)
          、           、           。
(3)小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以上实验,结果实验④⑤中白色布条上的污渍几乎完全褪去,实验②中白色布条上略显颜色,实验③中白色布条上的污渍略微变浅,实验①中白色布条上的污渍几乎不变。你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A
2.B [解析] 白酒、医用酒精中都含有酒精和水等物质,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且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三种物质都属于溶液;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3.A
4.B [解析] 硫酸铜固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形成无色透明溶液;食用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豆浆与水混合无法形成溶液。
5.C 
6.C [解析] 碘的酒精溶液是将碘溶解于酒精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7.B [解析] 碘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棕色的溶液。
8.D [解析] 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盐酸,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钾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氢氧化钾溶液,溶质是氢氧化钾,以上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均是同一种物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得到的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溶质是氢氧化钙,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不是同一种物质。
9.C [解析] 探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可选用甲与丙两个实验作为对照。
10.D [解析] 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能更充分地接触,反应速率更快。
11.(1)碘 酒精 (2)硫酸铜 水
(3)氢氧化钙 水 (4)酒精 水
(5)硫酸亚铁 水 (6)白磷 二硫化碳
12.(1)玻璃杯中的蔗糖固体消失了,形成的液体均一、稳定
(2)分子间有间隔 (3)不会
[解析] (2)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蔗糖分子进入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使总体积减小。(3)溶液具有稳定性,将形成的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13.(1)证明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弱
[解析] (1)所做的是在常温下将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分散的实验,故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②向1小粒碘中加入约3 mL水,试管底部有碘固体,液体呈淡黄色;加入约1 mL汽油,试管底部无固体,液体分层,上层呈棕色,下层接近无色,说明碘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弱,在汽油中溶解性较强,则碘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弱。
14.(1)便于观察乙醇与水是否分层
(2)将试管倾斜,用胶头滴管沿试管内壁(不要接触)将乙醇轻轻滴入水中,防止二者因振荡而直接混合(合理即可)
(3)振荡试管,静置几分钟,观察现象;发现液体全部变红,分层现象消失
[解析] (1)水中滴入红墨水振荡后,液体呈红色,而乙醇是无色的液体,在水中滴入红墨水是为了便于观察乙醇与水是否分层。(2)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加入乙醇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将乙醇轻轻滴入水中,防止二者因振荡而直接混合。(3)要想证明乙醇能溶于水,需要振荡,静置,其现象是液体全部变红,分层现象消失。
15.(1)碘单质
(2)所用白色布条的材质 污渍面积的大小 清洗污渍的液体用量(或周围温度或观察的时间等,合理即可)
(3)小明的白衬衣用肥皂水或用米汤洗效果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