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同步检测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
1.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逐渐成熟
D.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出现的两次重大转折性的会议分别是()
A.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遵义会议,中共十二大
C.中共七大,中共十三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有一个小城叫瑞金,有一种出发源于一种信念,有一种壮志催生一种精神……”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
4.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遵义会议
②四渡赤水
③强渡湘江
④巧渡金沙江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5.“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浆橹,革命从此上新途。”下列对该诗理解正确的是()
A.“铁壁合围”是指国民党政府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五次“围剿”
B.“别红都”是指红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C.“舵手一易”是指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上新途”是指中共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6.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
7.“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上面歌词节选自耳熟能详的《十送红军》反映出背景发生在()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8.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列是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主题词,属于1921年﹣1935年的是()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9.对下图重大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血战湘江人员损失三万多
B.遵义会议见证党生死攸关
C.四渡赤水跳出敌人包围圈
D.巧渡金沙江打乱敌人追剿
10.诗词蕴含历史。图中毛泽东所写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③①
11.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的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遵义会议②秋收起义③创建中国工农红军④巧渡金沙江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12.长征胜利的标志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师的地点是
A.遵义 B.腊子口 C.吴起镇 D.甘肃会宁
13.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广州起义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二、 简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
14.(10分) 历史图片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珍贵的历史回忆》的一组历史图片,完成下面的历史问题。
(1)上面这组图片反映的是我党和红军经历的哪一重大事件?
(2)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3)这一事件最终取得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三、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5分 , )
15.(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材料二: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先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暴动。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材料一国共两党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进行了哪场战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了哪两次武装起义?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的“远征”指什么?在远征的途中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C2.A3.C4.C5.A6.D7.D8.B9.B10.D11.B12.D13.C
二、 简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14.
(1)长征。
(2)党内博古等人错误的统治;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险阻;物资的严重匮乏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三、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5分 )
15.
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试卷第2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