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7 09:5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朝花夕拾》阅读练习题
1、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 家、 家、 家,也是中国 运动的奠基人。“鲁迅”是他 年发表 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
2、《朝花夕拾》最初在《 》发表时,题为“ ”,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 (体裁)集,共10篇。
3、鲁迅借动物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 》,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 》,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的文章是《 》,借众鬼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揭示一些徒有虚名、草管人命的“名医”的文章是《 》,展现自己走出故乡,希望通过外出求学寻找到救国救民真理这一过程的文章是《 》和《 》。
4、《无常》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 ,黑无常又叫 。
人们喜爱的是 ,无常是有人情味的鬼,他来源于 。
5、《朝花夕拾》中的《 》一文,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
的态度。
6、《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 ,《从百草屋到三味书屋》中的 ;又如《 》中的 。
7、下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请用鲁迅作品将上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8、根据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1)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
(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个大眼镜。 ( )
(3)他的脸是长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
(4)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5)他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绝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
9、把下列人、事与相关篇目相连。(不唯一,或多个或没有)
阿长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衔太太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赛会 《无常》
拍电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吃福橘 《琐记》
看电影 《藤野先生》
《范爱农》
10、下列不属于《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
A.扦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
11、阅读选段,填空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旱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以上选段出自 (人名)的 集(体栽)《 》,文中的”她”是指 。因 一事,她被儿时的鲁迅称赞“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甚至“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12、阅读选段,填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同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 。
13、阅读选段,填空。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他是一个 的人。
14、读下面两段话,回答问题
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阿长与(山海经》)
B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
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五猖会》)
(1)A、B两段文字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
(2)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我”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15、请概括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简述其原因。
16、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17、从《朝花夕拾》的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结合内容简要作答。
18、班级要开“《朝花夕拾》阅读汇报会”,需要表演一个课本剧,你会推荐哪一篇或哪一个片段 为什么
19、根据文字提示,写出其所在的文章篇名。
①捕鸟 ②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③活无常
20、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结合具体篇目分析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参考答案:
1、周树人 豫才 文学 思想 革命 新文化 1918 狂人日记
2、莽原 旧事重提 回忆性散文
3、狗·猫·鼠 二十四孝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五猖会 无常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4、活无常 死无常 白无常 民间传说
5、范爱农 否定 6、阿长 寿镜吾 藤野先生 藤野
7、呐喊 彷徨 8、(1)藤野先生 (2)寿镜吾 (3)陈莲河 (4)阿长 5)衍太太
狗·猫·鼠
阿长 阿长与《山海经》
衍太太 《二十四孝图》
赛会 五猖会
拍电报 无常
吃福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看电影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D 11、鲁迅 散文 朝花夕拾 长妈妈 她帮“我”买来了《山海经》
12、五猖会 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 13、范爱农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任但穷困潦倒 14、(1)A阿长送“我”绘图的《山海经》。B、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 (2)A、让“我”感受到了阿长发自内心的关爱,使“我”以后更多地关注绘图书。 B、让“我”感受到了家长的霸道及对儿童天性的摧残
15、矿路学堂毕业后选择去日本求学,因为他在矿路学堂学习时对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又觉得在矿路学堂所学无用武之地;在日本仙台求学时决定弃医从文,因为在那里他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和侮辱,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感觉到中国百姓的麻木,认识到救治国民精神的迫切
16、示例一: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阿长虽然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示例二:阅读《藤野先生》,我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示例三: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17、示例:在《朝花夕拾》里,童年的鲁迅是个性格活泼,身心健康的孩子。他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想得到神奇的《山海经》,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有丰富的想象力;他喜欢小动物,为了隐鼠仇猫,和阿长闹意见,表现得爱憎分明,充满同情心;他在私塾里画绣像,为了看五猖会无奈背书,显得天性自由,活泼好动,有点顽皮。
18、示例:我会推荐《五猖会》中从准备看会到背书终于去看会部分。因为这个故事贴近我们学生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状态接近,主题上也反映出孩子的心声。并且这一部分有情节,有人物,适合表演。
19。(1)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五猖会》③《无常》
20、温馨的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快乐、有趣。《五猖会》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理性的批判:《五猖会》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无常》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