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1《短歌行》(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1《短歌行》(课件23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5 22:5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
京剧中的曹操:“白脸”,奸臣、乱臣贼子,奸诈、阴险。
《魏书》中的曹操:“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
尝於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 《三国志》:“才武绝人”,“少机警,有权数 ”
苏东坡《前赤壁赋》:“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资治通鉴》引谋士荀、郭嘉对曹操的评,说曹有十,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三国演义》里,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 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今天我们就去《短歌行》中了解曹操的雄才大志。
1.读熟诗歌,感悟诗人的情感变化 。
2.理解诗人的“忧”,感悟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
3.背诵
教学目标:
一、诵读诗歌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结合注释,再读诗歌 。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听录音,注意感情和声调的变化。
短歌行(其一)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jīn
wèi
yōu

duō



yàn
二、[理解诗歌]
题目解说:
歌、行是一种体裁,如《长恨歌》《琵琶行》。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兴尽悲来,
叹人生短暂
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
第 一 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这里为什么要说人生短暂呢?是不是劝人及时行乐呢?
“人生苦短,生命无常”是汉乐府里常见的主题。如《西门行》:“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汉乐府更多的是主张及时行乐,而《短歌行》却在忧愁中表现出了积极的追求。 这种苦闷和感慨只有对事业和理想执着追求的人,只有积极去改变现实的人才可能产生。它是英雄人物的苦闷和感慨,是烈士的一种悲心(曹植《送应氏其六》:“烈士多悲心”),是壮士的一种隐忧,(曹植《鰕旦篇》:“谁知壮士忧?”)。因此,人生短暂是建功心切的心理折射。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那么,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杜康能不能解作者之忧呢?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第 二 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引用的哪些诗句?表达了什么内容?运用的是什么手法?
“呦呦鹿鸣”几句引自《诗经 小雅 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句意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我有高贵佳宾客,吹笙鼓瑟悦宾朋。”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表达诗人礼遇贤才的态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文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 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第一种说法: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
第二种说法:“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第 三 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如何理解“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枉”字非常重要,表达了对贤才的真挚与尊重。前面诗人对贤才尽以嘉宾之礼,这里由嘉宾转为老朋友,感情态度由尊敬变换为亲密,曹操对人才的感情越深,就越说明他对人才的渴望,这就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厚重忧思.。
这里有一个字在表情达意上十分重要,请问是哪个字?
第 四 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这四句诗的内容可作哪些解读?
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
“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 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 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渴望多纳贤才。
这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问题探讨:
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
诗人“忧”什么?
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曹操是一个奸诈、阴险、嫉妒的人。
面对这截然不同的评价,学了这篇文章,你是如何看待曹操的呢?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真情告白,字数100字左右,写得比较有激情。(交流)。
拓展延伸:
示例:曹公,人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也好,还是乱世之奸雄也罢,历史自有公论。你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你登高必赋,且多慷慨悲凉之句。景仰你,是因为你有一位英雄主义者的豪情壮志;敬佩你,更是因为你是人生的斗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吟哦你的诗句,磨砺着我万千豪情。
三、背诵诗歌
总 结
作业:
选择《短歌行》中最能打动你的句子,谈谈你的心得体会。写成800字以上的文章。
参考话题:“人生的意义”、“立志与成才”、“礼贤下士”、“机遇与成功”、|“尊师重教”、“科教兴国”等。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