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AB卷 第6章 质量和密度(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AB卷 第6章 质量和密度(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6 16:10:13

文档简介

第六章测试卷(B)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36 分)
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两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500 g
一个手机的质量约为1 kg
一枚1 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 g
一杯糖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糖水 ( )
它的质量减半,故它的密度减半
它的体积减半,故它的密度减半
它的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半
虽然质量和体积都减半,但密度却不变
四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银、水、酒精、汽油,如图所示,其中盛酒精的容器是(ρ 水银>ρ 水>ρ 酒精>ρ 汽油) ( )
A B C D
一个铜块,温度从 20 ℃升高到 200 ℃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质量不发生变化 B. 体积不发生变化
C. 体积变小了 D. 密度不发生变化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如图所示的关于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
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立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所示,则空心的是 ( )
A B C D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
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
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
甲的密度比乙的大
乙的密度为1.25×103 kg/m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与原来的相同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铜的密度是 8.9×103 kg/m3 ,表示 1 m3 铜的质量为8.9×103 kg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也可能相同
小阳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水 1.0×103 冰 0.9×103
酒精 0.8×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的质量是冰块的3 倍
质量相等的实心铝块和实心铜块,铝块的体积一定小于铜块的体积
把 400 g 酒精倒掉 200 g,剩下的酒精的密度为0.4×103 kg/m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对于给定的一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成反比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它的体积与密度成正比
体积一定的不同物体,它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铜球和铝球(ρ 铜>ρ 铝),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如果两个球都是空心的,则铝球的空心部分更大些
由 2 kg 密度为 ρ1 的金属甲和 4 kg 密度为 ρ2 的金属乙做成合金球,两种金属混合前后总体积
不变。则合金球的密度为 ( )
为 5∶2,则 甲 、乙 两球的密度之比为

三个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铝球(ρ 铜>ρ 铁>ρ 铝),空心部分的体积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如果将它们的空心部分都注满水,球的质量最大的是 ,质量最小的是 。
三、综合探究题(每空2 分,共32 分)
小理想知道家里一只茶壶(如图甲所示)的密度,取壶盖进行如下测量:
A. ρ1 + 2ρ2
3
C. 2ρ1 + ρ2
3
B. 3ρ1 ρ2
2ρ1 + ρ2
D. 3ρ1 ρ2
ρ1 + ρ2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后, 将壶盖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后,发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2 分)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 密度的基本单位是 。
单位换算。
200 g= kg;
100 mL= m3 ;
0.9 g/cm3= kg/m3。
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这里利用了气体的密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 的现象。
小张同学在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误将物体放在了天平的右盘,将砝码放在了天平的左盘,其他操作无误。天平平衡时,游码所示的刻度值为 2.5 g,此时小张同学发现自己放错了,但无法重新测量,他经过计算后得出物体的正确质量为 22.5 g,则小张同学在左盘中所加的砝码的质量是 g。
甲、乙两个实心球的体积之比为 5∶3,质量之比
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他应 (填字母代号)。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减少砝码的质量
增加砝码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壶盖的质量为 g。
如图丁所示,将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戊所示),则壶盖的体积为 cm3 ,壶盖的密度为 g/cm3 ,该茶壶的密度为 kg/cm3 ,用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 。
下面是小强测量牛奶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
测出杯子的质量为m1(如图甲所示)
将一定量的牛奶倒入杯子中,测得总质量为
m2(如图乙所示)
将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
V(如图丙所示)
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1)小强测得牛奶的质量m= g 。 (2)请你帮小强计算出牛奶的密度 ρ=
kg/m3。
其实,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有明显的瑕疵, 由于往量筒中倒牛奶时不可能倒尽,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 (填“偏大”或“偏小”)
细心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发现,只要调整一下操作顺序就可以避免这一瑕疵,说说你调整后的操作顺序: ( 请重新排列ABCD 的顺序)。
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百货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为纯金的(ρ =19.3×103kg/m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 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 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 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丙所示, 则饰品的体积是 cm3。
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 g/ cm3 ,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
“适量的水”的含义是

四、计算题(22 题6 分,23、24 题每题7 分,共20 分)
工厂用铁铸造零件时,先要用木料制成一实心 的与待铸造零件大小及形状完全相同的模型, 用这个木质的模型制造出一个模具,再将熔化 的铁水倒入这个模具中,就可以铸造出所需要 的零件了。
已知所制成的木质模型的质量 m 木=3 kg,所使用木材的密度ρ =0.6×103 kg/m3 ,铁的密度ρ
=7.8×103 kg/m3 ,不计铁水冷却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求:
木质模型的体积大小;
所铸造出来的铁质零件的质量。
一个铁球,质量为 0.39 kg,而体积为 100 cm3 ,那么,这个铁球是否为空心的 若为空心的,其 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此时该球的总质量又是多 大 (ρ =7.8×103 kg/m3)
播种前,农民伯伯会用盐水来选种,配制一定浓 度的盐水,将种子放到盐水中,干瘪的或颗粒小 的种子会浮上水面,颗粒饱满的种子会沉到水底。如果配制的盐水浓度太高,且种子在盐水中浸泡的时间过长时,会使种子中的水分流失而无法使用。如果配置的盐水浓度过低,则干瘪的种子无法漂浮。要求选种的盐水密度为1.1×103 kg/m3 ,现配制了0.5 dm3 的盐水,称得其质量为 0.6 kg,已知盐溶于水后体积不变。试求:
通过计算说明配制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
若不符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
应加盐或加水多少克
第六章测试卷(B) 答案与点拨
1.D(点拨:由生活实际可知,两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 100~120 g,A 错误;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50 g,B 错误;一个手机的质量约为150 g,C
错误;一枚1 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 g,D 正确。) 2.D
13.kg kg/m3 14.0.2 10-4 900
15. 减小
16.25(点拨:当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时,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因此,小张
m
3.A(点拨:由ρ=
V
m
得V=
ρ
,因为质量 m 都相同,且
同学在左盘中所加的砝码质量=22.5 g+2.5 g=
25 g。)
ρ 水银>ρ 水>ρ 酒精>ρ 汽油,所以,四种液体的体积关
系是 V 水银 4.A
5.C(点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 度是与质量和体积无关的定值,因此在 ρ-m 和ρ-V 图象中,图线均为平行于m 轴和V 轴的直线,
17.3∶2
18. 铜球 铝球 铜球 铝球
19.(1)C 42 (2)14 3 3×103 偏大
20.(1)75 (2)1.25×103 (3)偏大 (4)BCAD
21.(1)ABEDC (2) 右 (3)182.6 10 (4)18.26
(5)水要浸没饰品且饰品放入后水面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
C 正确。)
6.C(点拨: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对比各图中质量与体积
22.(1) 木质模型的体积 V=
10-3 m3 。
m木= 3 kg
ρ 木 0.6 × 103 kg/m3
=5×
的比值,与其他三个不同者就是空心的。通过密
m
度公式ρ= 计算可知,ρ =ρ =ρ =5 g/cm3 ,而
(2) 铁质零件的质量 m= ρV=7.8×103 kg/m3× 0.5×10-3 m=39 kg。
V A B D
ρ =3.9 g/cm3 ,C 的密度小,因此C 是空心的。)
23. 质量为 m=0.39 kg 的实心铁球的体积 V
= m铁=
铁 ρ
7.D 8.B 9.B
10.D(点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
0.39 kg 7.8 × 103 kg/m3

=50×10-6 m3=50 cm3<100 cm3 , 所
度是一个定值,因此对于给定的一种物质,它的
质量与体积成正比,A、B、C 错误;由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体积一定的不同物体,它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D 正确。)
11.A(点拨: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铜球和铝球,因为
ρ 铜>ρ 铝 ,所以铜球一定是空心的;由题给条件无法确定铝球的情况,铝球可能是空心的,也可
以,此铁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 V =V -V =100 cm3-50 cm3=50 cm3 ,空 心部分注满的水的质量 m = ρ V = 1.0×103 kg/m3×50×10-6 m3=0.05 kg,则此时该铁球的总质量 m 总 =m 球 +m 水=0.39 kg+0.05 kg=0.44 kg。
m
能是实心的;但如果两个球都是空心的,则铜球的空心部分肯定更大些。)
24.(1)所配盐水的密度 ρ=
符合要求。
盐水=1.2×103 kg/m3 ,不
V盐水
12.B(点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合金球的体积表
2 4
示出来。由题意可知,合金球的体积V= +
ρ1 ρ2
2ρ2 + 4ρ1
= , 则 合 金 球 的 密 度 ρ =
ρ1ρ2
盐水密度过大,应加水。
设应加水的体积为 V,由题意得 1.1×103× (5×10-4+V) =0.6+1.0×103V, 解 得 V=5×10-4 m3 ,则应加水的质量m=ρ V=1.0×103 kg/cm3×
6
2ρ2 + 4ρ1
ρ1ρ2
3ρ1ρ2
=
2ρ1 + ρ2
,B 正确。)
5×10-4 m3=0.5 kg=500 g。

木 铁

C
空 球 铁
水 水 空
水第六章测试卷(A)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36 分)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物理课本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1 kg 的棉花比1 kg 的铁块质量小
D. 将铁块压成铁片,质量减小了
下列对质量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 g
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 kg
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 m
一支新2B 铅笔的长度约为20 mm
把一个质量为 50 g 的冰块放入装有 100 g 水的容器中,盖上盖子。待冰熔化后(忽略水的蒸发的影响),水和冰的总质量 ( )
A. 等 于 150 B. 小 于 150 g
C. 大于150 g D. 无法确定
关于密度、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某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某种物质,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某种物质,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不同物质,其质量与密度成反比
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使水溢出质量最多的是(已知ρ铜>ρ铁>ρ铝) ( )
A. 铜球 B. 铁球
C. 铝球 D. 不能确定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 如图甲所示是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如图乙和丙所 示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景,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 )
图甲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图乙中测石块的质量时,天平的示数是71.4 g
由图丙中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 cm3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 kg/m3
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 )
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上;
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
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③②①④⑤⑥
某同学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后,进行了操作 总结和新的探索。没有量筒,只用天平、烧杯、水,也能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他先测出空 烧杯的质量和烧杯装满水时的质量分别为 32.2 g 和 132.2 g。再用这只烧杯装满待测液体,此时天平的示数如图所示 ,已知水的密度 ρ 水 = 1.0×103 kg/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可以用手直接在右盘中加减砝码
测量时为使横梁平衡,可移动平衡螺母
待测液体的密度是0.8×103 kg/m3
待测液体的密度是0.9×103 kg/m3
有一体积为20 cm3 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 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此固体的密度为8 g/cm3
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其质量会变小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为 4×
103 kg/m3
一只最多能装 2 kg 汽油的瓶子,若用来装水, 则瓶子内水的质量最多为(ρ =0.71×103 kg/ m3) ( )
A. 小于2 kg B. 大于2 kg
C. 等于2 kg D. 无法确定
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对甲、乙的质量和体积进行了多次测量,根据测量数据绘制的m-V 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甲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不变
乙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甲的密度为 1.5×103 kg/m3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相同
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由图可知,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 )
A.13 g B.14 g
C.16 g D.16.2 g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4 分)
请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数字或单位: (1)一只鸡的质量大约为2.5 。
(2)一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40 。 (3)水的密度是 1.0×103 = g/ cm3。
用天平称得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 34.5 g,向烧杯中倒入90 cm3 的盐水后,重新称量,待天平刚
好平衡时,右盘中有 100 g、20 g、10 g、5 g 的砝码各 1 个,游码所对应的刻度是 0.5 g,则烧杯内盐水的质量是 ,盐水的密度是
kg/m3。
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 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橡皮泥的密度是 g/cm3。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 cm3 ,其质量是 g。
质量、外形和体积完全相同的铁球、木球、铅球和铝球(ρ 木<ρ 铝<ρ 铁<ρ 铅),如果其中只有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球一定是 球,同时空心部分最小的球是 球。
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 0.46 kg 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 0.5 L,则该地沟油的密度是 kg/m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食用油的好坏,请说明理由:
。( 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 0.91×103~ 0.93×103 kg/m3)
有一个铜球可能是空心的,也可能内部被注满水银。现测得其质量是 450 g,体积是 40 cm3 ,则这个铜球是 (填“空心”或“实心”)的,且内部空心部分( 或注入的水银) 的体积是 。( 已知铜的密度是 8.9 g/cm3 , 水银的密度是13.6 g/cm3)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 分,共32 分)
某同学在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他应该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出最初烧杯和酱油的质量为150 g。
他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重新 称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待天平平衡后, 盘内所加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用量筒测量出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请根据图中显示的情况,帮助小明完成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填写。
烧杯和酱油的质量m 总/g 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m1/g 倒出的酱油的质量m2/g 倒出的酱油的体积V/cm3 酱油的密度 ρ/(g·cm-3)
150
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小明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最左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
处。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矿石的质量,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 g。
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是 cm3。
通过计算,得出矿石的密度是 kg/ m3。
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枚漂亮的鹅卵石, 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填选项前的字母)。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 。
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由图丙和丁测出鹅卵石的体积,则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小刘用天平(含砝码)、大烧杯、小烧杯和水测一石块的密度:
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 m
= g。
小刘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测出空的小烧杯的质量m1 ;
把装了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图乙所示放置;
把石块缓缓放入大烧杯中,大烧杯中的部分水溢进小烧杯;
测出盛接了溢出的水的小烧杯的总质量m2。为了使溢出的水的体积与石块的体积相等,步骤b 中大杯要 (填“装满水”或“不装满水”)。
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出石块的体积为 ,石块的密度为
。(水的密度为ρ)
四、计算题(每题9 分,共18 分)
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20 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 120 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200 g,求:
瓶中水的质量;
瓶子的容积;
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某空烧杯的质量为0.1 kg,在烧杯内装满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0.7 kg,将质量为 0.5 kg 的金属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等停止溢水后再次测得烧杯、金属块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1.1 kg。求:(ρ =1.0×103 kg/m3)
烧杯的容积V 容;
溢出的水的质量m 溢;
金属块的密度ρ 金属。
第六章测试卷(A) 答案与点拨
1.B 2.C
3.A(点拨: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处的状态无关,所以冰化成水后的质量仍为 50 g,而水的质量为 100 g 保持不变,所以总质量为150 g。)
m
甲的密度为1.5×103 kg/m3 ,C 正确;同种物质的密度不一定相同,如水和冰,D 错误。]
12.B(点拨: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物体的质量加上游码
的示数,则物体的实际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
4.A(点拨:由ρ=
V
可知,当密度一定时,质量与
去游码的示数,可知物体的质量等于15 g-1 g=
体积成正比,A 正确;根据密度的性质可知,密度
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B、C 错误;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由m=ρV 可知,体积一定时,物质的密度越大,质
14 g。)
13.(1)kg (2)kg (3)kg/m3 1.0
14.101 g 1.12×103
(点拨: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总 =100 g+20 g+
量越大,质量才与密度成正比,D 错误。)
5.C 6.A
7.B(点拨:正确使用天平的操作顺序应是:先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然后左物右码,再调游码;最后读出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指示的质量之和即为物体的质量,B正确。)
8.C(点拨:砝码和游码均不能用手碰,开始称量
后不能再调平衡螺母,A、B 错误;水的质量 m 水=
10 g+5 g+0.5 g=135.5 g,盐水的质量 m=m 总-
m m 烧杯=135.5 g-34.5 g=101 g,盐水的密度 ρ= V
101 g
= =1.12 g/cm3=1.12×103 kg/m3 。 ) 90 cm3
15.2 40
16. 木 铝
17.0.92×103 不能,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范围之内
m总 1-m 烧杯=132.2 g-32.2 g=100 g,水的体积 V 水=
18. 空心 20 cm3
m水 100 g
=
=100 cm3 ,待测液体的体积 V =V =
m
[点拨:该铜球的平均密度ρ=
V
450 g
=
40 cm3
=11.25
ρ 1 g/cm3
100 cm3 ,该烧杯装满待测液体后的总质量 m =
100 g+10 g+2.2 g=112.2 g,待测液体的质量m 液
=m总 2-m 烧杯=112.2 g-32.2 g=80 g,待测液体的密
g/cm3 ,且铜的密度是 8.9 g/cm3 ,水银的密度是
13.6 g/cm3 ,即铜球的平均密度大于铜的密度, 而小于水银的密度,所以,该铜球是空心的,并且中间注满了水银。已知球的质量为450 g,体
m液
度ρ=
V液
80 g
=
100 cm3
=0.8 g/cm3 ,C 正确,D 错误。)
积是 40 cm3 ,则 m
+m 水银
m
=m,由 ρ =
V
可得 ρ 铜
9.B(点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A 错误;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空间位置无关,C 错误;物质的密度与物质质量的多少无关,D 错误;此固体的密度ρ
(40 cm3-V ) + ρ V =450 g, 即 8.9 g/ cm3×(40 cm3-V )+13.6 g/cm3×V =450 g , 解得V =20 cm3。]
19. 左 117 33 30 1.1
m 160 g
= =
V 20 cm3
=8 g/cm3 ,B 正确。)
(点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
分度盘的右侧,平衡螺母应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10.B
11.D[点拨:由图象可知,甲、乙的质量与体积呈线性关系,且图象过原点,说明甲、乙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即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等于密
m
即应该向左移动。由题图甲可知,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m1=100 g+10 g+5 g+2 g=117 g,倒出的酱油的质量m2=150 g-117 g=33 g,由题图乙可知,倒出的酱油的体积V=30 cm3 ,则酱油的
度)不变,A、B 正确;由密度公式 ρ=
V
计算得出
m
密度ρ=
V
33g
=
30 cm3
=1.1 g/cm3。)
20.(1)中央刻度线 (2)43.6 (3)20
(4)2.18×103
m
ρ,根据ρ=
V
m水
得V 石=V 水=
ρ水
m2 - m1
=
ρ
,则石块
[点拨:(1)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2)题图甲中,矿石的质量
m石 m
的密度ρ 石= =
V石 m2 - m1
ρ

= 。]
m2 - m1
m=20 g+20 g+3.6 g=43.6 g。(3)题图乙中,水的体积为20 cm3,水和矿石的总体积为40 cm3,则矿石的体积V=40 cm3-20 cm3=20 cm3。(4)
m 43.6 g
矿石的密度ρ= = =2.18 g/cm3=2.18×
V 20 cm3
103 kg/m3。] 21.(1)A
23.(1)瓶中水的质量m=120 g-20 g=100 g。
瓶子的容积等于它所装水的体积,可得 V=
100 cm3 。
另一种液体的质量为200 g -20 g =180 g,
体积为100 cm3 ,可解得其密度为1.8 g/cm3。24.(1)烧杯中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m 水=0.7 kg-0.1
kg=0.6 kg=600 g,由 ρ= m 可得烧杯的容积 V=
V
(2) 没有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2.7
V 水=
m水=
ρ
600 g
1 g/cm3
=600 cm3 。
22.(1)67 (2)装满水

溢出的水的质量 m 溢 =0.5 kg+0.7 kg-1.1
(3) m2 - m1
ρ
mρ m2 - m1
kg=0.1 kg=100 g。
m m
[点拨:(1)由题图甲可知,三个砝码的总质量是
由 ρ= V
可得,金属块的体积 V 金 =V 溢 = =

50 g+10 g+5 g=65 g,而游码的示数是 2 g,则左盘中石块的质量m=65 g+2 g=67 g。(2)用溢
水杯测石块体积的关键是要让溢出的水的体积
100 g =100 cm3 ,金属块的质量 m
1 g/cm3
g,
金 =0.5 kg=500
等于石块的体积,所以,步骤 b 中应满足在大烧
金属块的密度 ρ = m金= 500 g
=5 g/cm3=5×103
杯中装满水,这样石块一放入,水就溢出,石块的体积为多大,溢出的水的体积也为多大。(3) 溢出的水的质量m 水=m2-m1,因为水的密度是
kg/m3。
V 金 100 cm3
汽油

液 水



空心
空心 空心
空心 水银 空心
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