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市浯溪二中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寻味童年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2.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温情与童趣。
3.消除学生与经典的隔膜,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消除学生与经典的隔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掌握常用阅读方法,品味作品中的温情与美好。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阅读《朝花夕拾》全书,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课前导言: 同学们,还记得鲁迅先生童年时的百草园吗?那里有唱歌的油蛉、弹琴的蟋蟀,还有蜈蚣、斑蝥等动物,给鲁迅带来了无限乐趣。今天,我们将要穿越到鲁迅先生的童年,去体会童年的味道。
(展示课题 明确目标)
2.揭秘课题:请同学来说说“朝花夕拾”的含义
(“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晚上拾起早晨的花”,即“旧事重提”的意思。)
3.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整体感知
1.看图猜题: 播放《朝花夕拾》相关插图,学生抢答
2.文本检测 : 根据文章主要内容填写篇名
对猫的讨厌和仇恨 ------
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
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
描绘封建家长制的阴影 -------
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 ------
描写童年生活的 -------
揭露庸医误人的 -------
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
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 -------
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
(《朝花夕拾》目录)
寻味童年
师:同学们共同回顾一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哪些趣事?
学生回答(雪地捕鸟、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课上偷描绣像……)
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的快乐富有童趣的生活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这样的童年是甜蜜的,让人回味无穷!现在,让我们一起品尝童年的甜蜜味道。
(一)品读童年
1.阅读指南
(1)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2)略读与精读相结合。
(3)做点读书笔记。
①概括大意 ②划出关键字词 ③入情入景
④品味语言( 批注\摘抄等 ) ⑤读书心得
(4)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
2. 阅读童年中有关“甜”的回忆。
3. 用简短语言概括这件事或者对其进行赏析,并写出你觉得甜的原因。
(赏析的角度:修辞方法 、词语运用、描写角度等)
赏读知味
1.品读寻味
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竟醒过来了,渐渐地能够饮食,行走,到第二日,似乎就复了原,但是不逃走。放在地上,也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检吃些菜渣,舐舐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舐吃了研着的墨汁。这使“我”非常惊喜了。
——《狗·猫·鼠》
2.赏读知味
这段文字写出了与隐鼠的相遇,隐鼠受伤被养后竟然不逃走,还吃菜渣、舐碗沿、舐墨汁,是那么的乖巧,还和人如此亲近,让人忍不住喜欢,于是隐鼠成为了鲁迅的玩伴,也为后来隐鼠之死时鲁迅的心痛以及由此产生的仇猫情结,和对阿长的怨恨做了铺垫。隐鼠的乖巧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对隐鼠的喜欢,让人感觉很甜!
3.童年味道
(1)阅读文段,赏析批注
回忆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回忆二:
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另讲猫的故事了——
——《狗·猫·鼠》
回忆三: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阿长与<山海经>》
(2)合作探究,组内交流
(3)展示成果,师生共评
回忆一:
这一段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从视觉、听觉、味觉等多感官进行了描写,百草园中不管是植物、动物,还是孩子们的游戏,都快乐而有趣,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百草园不愧是“我的乐园”。恣意地在自然中玩乐,怎能不甜?
回忆二:
“我”的一“躺”,祖母的一“摇”,两个动词写出了夏夜祖孙的闲适,似乎让人看到鲁迅儿童时代天真烂漫的生活场景。温馨而充满安全感,甜!
回忆三:
“霹雳”“震悚”等词语,看似夸张,却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阿长帮着找到心心念念的绘图的《山海经》时的无比感动又惊喜的情态。这是“我”念念不忘的书,书中有“我”爱看的图画,别人都没给“我”找,或者没找到,但不识字的阿长却用休假的时间帮“我”找到了。看到作者面对喜欢的书以及爱自己的阿长,怎能不甜?
四、课堂总结
师:有美景、趣事、有动物相伴是甜;温馨而充满安全感是甜;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是甜。美好的童年难以忘怀,甜蜜的味道回味无穷!当然,童年的味道不仅仅是甜,它还有什么味道呢?请同学们课外再读《朝花夕拾》,继续品一品童年的不同味道。
五、课外延伸
你觉得鲁迅先生的童年除了“甜”之外,还能品出什么味道?请选用一个字来表述,并结合书中内容阐明理由。
板书设计:
(
美景、趣事、有动物相伴
温馨而充满安全感
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
)
寻味童年 美好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