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碱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__常见的碱
1.(2021·潍坊中考)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久置,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质量减小的是(C)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烧碱溶液
【解析】浓盐酸易挥发,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小,但未发生化学变化,故A错误;浓硫酸易吸水,导致溶液的质量增大,故B错误;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中增加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减少的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小,故C正确;烧碱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溶液增加二氧化碳的质量,故D错误。
2.(2021·扬州质检)氢氧化钠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俗称火碱,易溶于水
B.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C.工业上可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得
D.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氢氧化钠俗称火碱,易溶于水,故A正确;氢氧化钠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故B正确;工业上可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得氢氧化钠,故C正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D错误。
3.有关氢氧化钠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C)
A.为了防止污染托盘,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质量
B.为了防止腐蚀皮肤,一旦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后再涂上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C.因为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可用铁桶储运氢氧化钠
D.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它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氢氧化钠固体是易潮解和具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可直接放在纸上称量,故A错误;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抹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清洗,不可涂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故B错误;铁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可用铁桶储运氢氧化钠,故C正确;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来干燥二氧化碳,故D错误。
4.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C)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B.澄清石灰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C.浓氨水没有气味
D.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固体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解析】氢氧化钠固体容易吸水,潮解,且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A、D正确;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B正确;浓氨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C错误。
5.下列关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B.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硫酸
C.将熟石灰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出现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
D.澄清石灰水可用来检验CO2,与CO2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解析】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A正确;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不能涂上硫酸,因为硫酸具有腐蚀性,B错误;熟石灰没有吸水性,放置于空气中表面不会出现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C错误;氢氧化钙的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2,与CO2反应后产生碳酸钙沉淀,导致溶液质量减小,D错误。
6.(2021·合肥质检)某同学用传感器研究等体积的水和NaOH浓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装药品前,轻拉注射器活塞至一段距离后松开,若活塞恢复原位则气密性良好
B.表示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的曲线是①
C.若选用等体积饱和石灰水再次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
D.刚开始曲线变化不大的原因可能是液体推入较慢
【解析】装药品前,轻拉注射器活塞至一段距离后松开,若活塞恢复原位则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装置漏气,故A正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故B正确;若选用等体积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效果比水好,比氢氧化钠溶液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其曲线在①的下方、在曲线②的上方,故C错误;液体推入较慢,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小,会造成刚开始曲线变化不大,故D正确。
7.(2021·泉州质检)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三种粒子H2O、OH-、Na+,欲证明是OH-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设计下列实验没有意义的是(A)
A.向装有5 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B.向装有5 mL 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C.向装有5 mL 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D.向装有5 mL Ca(OH)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解析】酚酞试液中含有水,说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A没有意义;向装有5 mL 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说明钠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B有意义;向装有5 mL 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试液变色,C有意义;向装有5 mL Ca(OH)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钙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试液变色,D有意义。
8.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甲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液体迅速沸腾
B.乙将少量头发加入热的浓NaOH溶液中,头发逐渐溶解消失
C.丙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D.丁向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浓烧碱溶液,鸡蛋被“吞”入瓶中
【解析】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则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液体迅速沸腾,A正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腐蚀性,则将少量头发加入热的浓NaOH溶液中,头发逐渐溶解消失,B正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则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变蓝色,C错误;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则向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浓烧碱溶液,二氧化碳被吸收,瓶内压强急剧减小,瓶口鸡蛋被“吞”入瓶中,D正确。
9.如图所示,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右侧气球胀大。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碳酸钙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氢氧化钠
C.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当把甲滴加到乙中,广口瓶内的气压降低
【解析】甲、乙不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碳酸钙,也可能是稀盐酸与碳酸钠等,故A错误;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石灰水变浑浊,右侧气球胀大,故B正确;由B选项的分析,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也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故C错误;当把甲滴加到乙中,右侧气球胀大,广口瓶内的气压增大,故D错误。
10.(2021·天津质检)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部分性质的探究过程:
(1)用手触摸②的烧杯外壁,感觉发烫,这是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__放热__(填“吸热”或“放热”),该溶液呈__无__色,③中的溶液显__红__色。
(2)从③到④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④中的溶液呈__碱__性(填“酸”或“碱”),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2NaOH===Na2CO3+H2O__。
【解析】(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用手触摸烧杯外壁会感觉发烫;氢氧化钠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滴入酚酞试液,溶液会由无色变为红色。(2)从③到④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④中的溶液仍为红色,表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仍呈碱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11.【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 用浓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 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
【现象结论】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__石灰水变浑浊,气球鼓起来__,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集气瓶中溶液无明显变化,但气球比甲装置中鼓得更大__,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__乙__;解释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__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明显现象__;
【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 应该用饱和石灰水。
【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小李同学的判断__不正确__(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氢氧化钙微溶,氢氧化钠易溶,二者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氢氧化钠溶质多,因此吸收二氧化碳多__。
【解析】【现象结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被吸收掉一部分,装置内压强减小,气球鼓起来;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钠和水,乙中二氧化碳被吸收得多,气球比甲装置中鼓得更大;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是CO2与石灰水作用有明显实验现象,与NaOH作用无明显现象。
【思考评价】小李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因为氢氧化钙微溶,氢氧化钠易溶,二者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氢氧化钠溶质多,因此吸收二氧化碳多。
12.(2021·凉山州中考)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1.48 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OH)2+CO2===CaCO3↓+H2O,
74 44
1.48 g x
=,x=0.88 g,
答:要使1.48 g氢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0.88 g二氧化碳。
PAGE常见的碱
__
1.(2021·潍坊中考)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久置,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烧碱溶液
2.(2021·扬州质检)氢氧化钠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俗称火碱,易溶于水
B.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C.工业上可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得
D.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有关氢氧化钠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污染托盘,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质量
B.为了防止腐蚀皮肤,一旦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后再涂上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C.因为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可用铁桶储运氢氧化钠
D.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它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4.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B.澄清石灰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C.浓氨水没有气味
D.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固体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5.下列关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B.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硫酸
C.将熟石灰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出现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
D.澄清石灰水可用来检验CO2,与CO2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6.(2021·合肥质检)某同学用传感器研究等体积的水和NaOH浓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药品前,轻拉注射器活塞至一段距离后松开,若活塞恢复原位则气密性良好
B.表示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的曲线是①
C.若选用等体积饱和石灰水再次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
D.刚开始曲线变化不大的原因可能是液体推入较慢
7.(2021·泉州质检)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三种粒子H2O、OH-、Na+,欲证明是OH-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设计下列实验没有意义的是( )
A.向装有5 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B.向装有5 mL 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C.向装有5 mL 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D.向装有5 mL Ca(OH)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8.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液体迅速沸腾
B.乙将少量头发加入热的浓NaOH溶液中,头发逐渐溶解消失
C.丙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D.丁向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浓烧碱溶液,鸡蛋被“吞”入瓶中
9.如图所示,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右侧气球胀大。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碳酸钙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氢氧化钠
C.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当把甲滴加到乙中,广口瓶内的气压降低
10.(2021·天津质检)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部分性质的探究过程:
(1)用手触摸②的烧杯外壁,感觉发烫,这是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__ __(填“吸热”或“放热”),该溶液呈__ __色,③中的溶液显__ __色。
(2)从③到④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④中的溶液呈__ __性(填“酸”或“碱”),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11.【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 用浓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 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
【现象结论】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__ __,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 __,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__ __;解释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__ __;
【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 应该用饱和石灰水。
【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小李同学的判断__ __(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 __。
12.(2021·凉山州中考)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1.48 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