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专题练(三) 溶解度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专题练(三) 溶解度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6 07:50:43

文档简介

溶解度
1.下列对“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的解释正确的是( )
A.20 ℃时,31.6 g KNO3溶解在水中
B.20 ℃时,100 g溶液中含有31.6 g KNO3
C.31.6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 ℃时,31.6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2.20 ℃时,将18.5 g硝酸钠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则20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 )
A.37.0 g B.18.5 g
C.9.25 g D.无法计算
3.(2021·烟台质检)关于溶解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剂的量可以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B.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C.溶解度可以定量地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D.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 )
A.夏季鱼儿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
B.烧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
C.打开碳酸饮料的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D.喝了可乐常常会打嗝
5.(2021·恩施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t2 ℃时,在100 g水中加入25 g甲,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6.甲、乙两种均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设它们从溶液中析出时也都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用不断搅拌的方法,能增大乙在水中的溶解度
B.t2 ℃时,将40 g甲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将t2 ℃的甲溶液170 g降温至t1 ℃,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是34 g
D.t1 ℃时,若甲、乙两溶液的质量相等,则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7.(2021·滁州一模)下表是KCl、NH4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KCl
B.20 ℃时,100 g KNO13饱和溶液中含31.6 g KNO3
C.60 ℃时,NH4Cl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Cl或KNO3
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变成不饱和溶液
8.(2021·枣庄质检)如图是对20 ℃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蒸发前原溶液是__ 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n的数值是__ __,若将第四个烧杯内的溶液再蒸发10 g水,又可以析出__ __g甲。
9.(2021·随州中考)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__ __℃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2)在t2 ℃时,将30克甲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__ __克。
(3)在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时,所得的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__ __。
10.溶解度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a、b、c三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 ℃时,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 __。
(2)t2 ℃时,完全溶解a物质25 g至少需要水__ __g。
(3)常温下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的气泡,由此可见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与__ __有关系;喝了可乐后会打嗝,由此可见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还与__ __有关。
11.20 ℃时,向100 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甲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②③(如图1)(固体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①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 __。
(2)固体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用图2中的__ __表示。(填“a”或“b”)
(3)以上溶液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 __。(填“①”“②”或“③”)
12.(2021·酒泉一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t3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 __。
(2)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l℃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 __。
(3)当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__ 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3 ℃时,若用A、B两物质各50 g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水A__ __B(填“>”“<”或“=”)。
PAGE溶解度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__溶解度____
1.下列对“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的解释正确的是(D)
A.20 ℃时,31.6 g KNO3溶解在水中
B.20 ℃时,100 g溶液中含有31.6 g KNO3
C.31.6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 ℃时,31.6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解析】没有指明溶剂质量、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故A错误;是131.6克饱和溶液中含有31.6 g硝酸钾,故B错误;没有指明温度,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是不变的,故C错误;“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指的是20 ℃时,31.6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故D正确。
2.20 ℃时,将18.5 g硝酸钠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则20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D)
A.37.0 g B.18.5 g
C.9.25 g D.无法计算
【解析】20 ℃时,将18.5 g硝酸钠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由于未指明是否达到饱和状态,则无法确定该温度下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硝酸钠的质量,即不能确定硝酸钠的溶解度。
3.(2021·烟台质检)关于溶解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
A.溶剂的量可以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B.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C.溶解度可以定量地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D.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解析】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溶质、溶剂的种类和温度,和溶剂的量无关,A错误;固体物质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 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的单位是克,B正确;溶解度可以定量地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C正确;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D正确。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C)
A.夏季鱼儿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
B.烧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
C.打开碳酸饮料的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D.喝了可乐常常会打嗝
【解析】C选项打开碳酸饮料瓶盖,会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因此会有大量气泡冒出。而A、B、D都说明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因此鱼儿夏天会浮在水面呼吸,烧水时水中溶解的氧气会冒出,进入人体的可乐因人体温度高溶解度小而逸出。
5.(2021·恩施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t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t2 ℃时,在100 g水中加入25 g甲,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解析】由图可知,t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A正确;溶液质量不确定,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无法比较,B错误;甲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正确;由图可知,t2 ℃时甲溶解度大于25 g,故在100 g水中加入25 g甲,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D正确。
6.甲、乙两种均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设它们从溶液中析出时也都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t1 ℃时,用不断搅拌的方法,能增大乙在水中的溶解度
B.t2 ℃时,将40 g甲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将t2 ℃的甲溶液170 g降温至t1 ℃,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是34 g
D.t1 ℃时,若甲、乙两溶液的质量相等,则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解析】搅拌能够加快溶解速率,不能改变溶解度,故A错;t2 ℃时甲溶解度是70 g,将40 g甲加入到50 g水中,能够溶解35 g,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B正确;将t2 ℃的甲溶液170 g降温至t1 ℃,析出的甲不一定是34 g,是因为不知道甲溶液是否饱和,故C错;t1 ℃时,若甲、乙两溶液的质量相等,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是因为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故D错。
7.(2021·滁州一模)下表是KCl、NH4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KCl
B.20 ℃时,100 g KNO13饱和溶液中含31.6 g KNO3
C.60 ℃时,NH4Cl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Cl或KNO3
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变成不饱和溶液
【解析】比较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时候,要指明温度,否则没有意义,故A错误;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即在该温度下的131.6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1.6 g硝酸钾,而不是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31.6 g KNO3,故B错误;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60 ℃时,NH4Cl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KCl或KNO3,故C错误;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
8.(2021·枣庄质检)如图是对20 ℃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蒸发前原溶液是__不饱和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n的数值是__11__,若将第四个烧杯内的溶液再蒸发10 g水,又可以析出__5__g甲。
【解析】20 ℃,一定质量的甲溶液,先蒸发10 g水,析出1 g甲,再蒸发10 g水,析出6 g-1 g=5 g甲,故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且说明该温度下,10 g水能溶解5 g甲,故再蒸发10 g水,共析出6 g+5 g=11 g甲;若将第四个烧杯内的溶液再蒸发10 g水,又可以析出5 g甲。
9.(2021·随州中考)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__t3__℃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2)在t2 ℃时,将30克甲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__60__克。
(3)在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时,所得的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__甲=乙>丙__。
【解析】(1)由图像可得,t3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2)由图像可知,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 g,即在t2 ℃时,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 g,故在t2 ℃时5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甲物质的质量为10 g,加入的30克甲物质中,只有10 g可溶解,剩余20 g未溶解,未溶解的物质不能作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3)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t2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时,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此过程中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减小,而甲乙两物质无溶质析出,溶液质量不变。
10.溶解度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a、b、c三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 ℃时,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b>a=c__。
(2)t2 ℃时,完全溶解a物质25 g至少需要水__50__g。
(3)常温下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的气泡,由此可见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与__压强__有关系;喝了可乐后会打嗝,由此可见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还与__温度__有关。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2)t2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 g,所以完全溶解25克a物质至少需要水50克;(3)常温下打开可乐瓶,瓶内的压强减小,逸出大量的气泡,由此可见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有关系;喝了可乐后会打嗝,可乐进入人体后温度升高,由此可见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还与温度有关。
11.20 ℃时,向100 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甲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②③(如图1)(固体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①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1∶5__。
(2)固体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用图2中的__a__表示。(填“a”或“b”)
(3)以上溶液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②③__。(填“①”“②”或“③”)
【解析】(1)①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20 g∶100 g=1∶5;(2)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用图2中的a表示,因为升温到40 ℃,固体全部溶解,而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等于40 g,b的溶解度小于40 g,固体不会完全溶解;(3)20 ℃,a物质的溶解度为30 g>20 g,故①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②中有没溶解的固体,为饱和溶液,③恰好饱和。
12.(2021·酒泉一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t3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C<B<A__。
(2)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l℃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C__。
(3)当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__降温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3 ℃时,若用A、B两物质各50 g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水A__<__B(填“>”“<”或“=”)。
【解析】(1)结合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3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B<A。(2)从溶解度曲线上可以得出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在温度由t2 ℃降低为t1 ℃时,C将会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3)从溶解度曲线上可以看出,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而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可以提纯的物质为A。(4)t3 ℃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B物质的溶解度小,所以将等质量的A、B两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质量的大小顺序是A<B。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