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专项提分卷(四)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
类型1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A)
A.KNO3、KCl B.CaCO3、CaCl2
C.CuSO4、Na2SO4 D.NH4NO3、CaO
【解析】硝酸钾和氯化钾都溶于水,且溶于水后都无明显现象,所以无法用水鉴别,A不能;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能溶于水,可以利用水进行鉴别,B能;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为无色溶液,可以利用水进行鉴别,C能;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氧化钙溶于水放热,通过溶于水的热量变化能进行鉴别,D能。
2.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B)
A.石蕊试液 B.碳酸钠溶液
C.稀硫酸 D.氯化铁溶液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A错误;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可以鉴别,B正确;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能发生中和反应,但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C错误;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均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鉴别,D错误。
3.(2021·雅安模拟)下列试剂中能一次把碳酸钠、硫酸钾、硝酸银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B)
A.氯化钡溶液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解析】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硫酸钾、硝酸银三种溶液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A错误;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与硫酸钾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B正确;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硫酸钾、硝酸银三种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C错误;澄清的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硫酸钾、硝酸银溶液不反应,不能鉴别,D错误。
4.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
A.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CO2和N2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水鉴别碳酸钠和碳酸钙
D.用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钾
【解析】N2与CO2均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均会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A错误;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硬水和软水常用肥皂水来区分,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有大量浮渣,则是硬水,B正确;取样品,加水溶解,可以溶解的是碳酸钠,不能溶解的是碳酸钙,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正确;硝酸铵和氯化钾加入熟石灰研磨,由于硝酸铵与之反应得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鉴别,D正确。
5.(2021·新疆中考)实验室里区分下列物质的两种实验方法都正确的是(B)
物质 方法1 方法2
A 甲烷和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观察现象 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现象
B 碳酸钠和硫酸铵 取样,溶解后分别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取样,分别加Ca(OH)2固体,研磨后闻气味
C 酒精和白醋 取样,品尝二者的味道 取样后分别点燃,观察现象
D 木炭粉和氧化铜 取样,分别加入稀H2SO4,观察 观察物质的颜色
【解析】甲烷和一氧化碳点燃,均产生淡蓝色火焰,故A错误;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溶解后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硫酸铵水溶液呈酸性,溶解后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硫酸铵和Ca(OH)2研磨后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故B正确;在实验室中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可以通过点燃的方法鉴别,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木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故D错误。
6.(2021·邵阳中考)下列稀溶液,仅用酚酞及同组物质之间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D)
A.NaOH H2SO4 HNO3 B.KOH HCl Ba(OH)2
C.NaOH NaCl Na2CO3 D.NaOH NaCl HCl
【解析】NaOH能使酚酞变红,利用酚酞能鉴别出NaOH, NaOH和H2SO4和HNO3的反应现象相同,A不能鉴别;KOH、Ba(OH)2都能使酚酞变红,利用酚酞可检验出HCl,HCl与两种碱反应现象相同,B不能鉴别;NaOH、Na2CO3都能使酚酞变红,利用酚酞可检验出NaCl,但无法鉴别NaOH、Na2CO3,C不能鉴别;分别取溶液少许,滴加酚酞试液,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然后将鉴别出的氢氧化钠分成两份,分别与剩余的溶液混合,红色消失的是盐酸,红色不消失的是氯化钠,D能鉴别。
7.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分开的一组试剂是(D)
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水)
B.K2CO3、Na2SO4、BaCl2 三种溶液(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NaOH、HCl、Na2CO3三种溶液(紫色石蕊)
【解析】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A可以鉴别;稀硫酸与K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Na2SO4溶液不反应,B可以鉴别;稀盐酸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与碳粉不反应,与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C可以鉴别;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NaOH、HCl、Na2CO3三种溶液分别显碱性、酸性、碱性,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红色、蓝色,D不能鉴别。
类型2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8.(2021·邵阳中考)下列除杂方法中,错误的是(D)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除杂方法
A 氮气 氧气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稀盐酸 稀硫酸 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C 硫酸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后点燃
【解析】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稀硫酸能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碳酸钠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且会引入新的杂质氧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9.(2021·达州中考)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D)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KCl固体 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
C NaCl溶液 FeCl3 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
D Cu Fe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解析】由于杂质二氧化锰固体不溶于水,而主要物质氯化钾易溶于水,故可先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由于最后要得到的是氯化钾晶体,故要将滤液蒸发结晶,A错误;主要物质FeSO4溶液和杂质CuSO4溶液都能与锌粉反应,故二者均被除去,B错误;杂质FeCl3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NaCl,而主要物质NaCl不反应,故能除去杂质FeCl3,但由于NaOH溶液过量,即会有剩余,故会带入新杂质,C错误;主要物质Cu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而杂质铁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除去的是杂质铁,D正确。
10.(2021·眉山中考)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B)
编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除杂操作方法
A CuO C(木炭) 足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B CaCl2溶液 HCl 过量CaCO3粉末 过滤
C CO2 CO O2 点燃
D NaNO3溶液 NaCl 过量AgNO3溶液 过滤
【解析】加入足量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木炭和稀盐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木炭,反而除去了原物质,A错误;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过滤,除去多余的碳酸钙,可得氯化钙溶液,B正确;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且带入新杂质氧气,C错误;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银,D错误。
11.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NaCl 溶液(Na2CO3) 先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NaOH溶液调节pH=7
B 铜粉(铁粉) 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
C NaOH溶液[Ca(OH)2溶液] 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D BaSO4(NaOH) 加足量水溶解,再滴加足量稀H2SO4
【解析】Na2CO3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滴加NaOH溶液调节pH=7,能除去过量稀盐酸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铁粉和铜粉均能与过量AgNO3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错误;Ca(OH)2溶液、NaOH溶液均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加足量水溶解,再滴加足量稀H2SO4,氢氧化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得到的是硫酸钡固体与硫酸钠溶液的混合物,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12.(2021·随州中考)除杂和提纯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加入的试剂和操作
A CO2 CO 点燃
B N2 O2 灼热的铜网
C CuCl2溶液 FeCl2 加入适量铁粉,过滤
D CaO CaCO3 适量的稀盐酸
【解析】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常用来灭火,故当二氧化碳中含有杂质一氧化碳时,点不燃,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来除去一氧化碳,A错误;灼热的铜网可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但不与氮气反应,B正确;铁比铜活泼,故铁可将氯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氯化亚铁,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C错误;盐酸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D错误。
13.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B)
序号 样品成分 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KCl(MnO2) 水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Na2CO3(NH4HCO3) —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
C NaCl(KNO3) 水 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D NaCl(MgCl2) 过量NaOH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解析】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A错误;NH4HCO3加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B正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降温结晶氯化钠不能析出,硝酸钾是杂质,少量时也很难析出,故不能使氯化钠与硝酸钾分离,C错误;MgCl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但NaOH溶液是过量的,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不符合除杂原则,D错误。
14.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C)
选项 物质 试剂 操作
A CO2(CO) O2 点燃
B NaCl(Na2CO3) 稀硝酸 蒸发
C Cu(Zn) 稀硫酸 过滤
D MgCl2(HCl) NaOH溶液 蒸发
【解析】CO2中混有CO,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A错误;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加入稀硝酸,稀硝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引入了新杂质,B错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能和稀硫酸反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过滤得到铜,C正确;氯化镁和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把原物质除去,D错误。
15.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B)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Fe2O3(Fe) 盐酸 浸泡、过滤、洗涤、烘干
B CO(CO2) NaOH溶液、浓硫酸 洗气、干燥
C CaO(CaCO3) 水 过滤、烘干
D NaCl(Na2CO3) Ca(NO3)2溶液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解析】Fe2O3和Fe都能和除杂试剂盐酸反应,所以该方法是不可行的,A错误;由于CO2能够与NaOH反应而CO不能,所以可以将CO2除去,但是由于使用了含水的溶液,导致得到的CO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需要用浓硫酸再进行干燥,B正确;CaO中混有CaCO3,拟选用的试剂是水,水不能够溶解或者和CaCO3反应,但是能和CaO反应,导致主要成分减少或者消失,C错误;NaCl中混有Na2CO3,Ca(NO3)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是新的杂质,D错误。
16.下列实验方法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浓硫酸
B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 加足量水,过滤
C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
D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A正确;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B错误;氧气能与灼热的炭层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C错误;氯化钙溶液能与足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D错误。
类型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
17.(2021·广安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
B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过滤
C 鉴别氮肥(氯化铵)和钾肥(氯化钾) 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D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解析】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如果是显酸性溶液或显碱性溶液,会影响实验结果,如果是显中性溶液,不影响实验结果,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除去碳酸钠带入硝酸钠,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稀盐酸不能和氯化铵、氯化钾反应,不能区分两种物质,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氯化钡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盐酸,D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18.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和分离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C)
A.检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B.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取样,分别加水溶解
C.除去NaCl中少量Na2CO3固体——溶解后,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
D.分离硫酸钡和氯化钡的固体混合物——溶解,过滤,蒸发滤液,洗涤烘干滤渣
【解析】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A正确;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B正确;溶解后,加适量石灰水,碳酸钠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C错误;硫酸钡难溶于水,氯化钡易溶于水,溶解,过滤,蒸发滤液,可分离出氯化钡,洗涤烘干滤渣,可分离出硫酸钡,D正确。
19.(2021·盐城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
B 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 滴加适量Ba(OH)2溶液
C 鉴别固体NaOH与NH4NO3 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D 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解析】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酒精燃烧,因为氧气中含氧元素,无论酒精是否含氧元素,都能检测到氧元素,A错误;氯化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引入新杂质,B错误;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可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C正确;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既要得到铜粉还要得到铁粉,加入的稀硫酸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符合题意,D错误。
2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
选项 实验目的 选择试剂 操作方法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熟石灰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稀盐酸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
C 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 水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D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稀盐酸硝酸银溶液 取样,先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解析】氯化铵能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可以鉴别,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铁粉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粉不能,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剩余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用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分离出二氧化锰,C能达到实验目的;取样,先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碳酸钠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过量的稀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1.(2021·荆州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硫酸钾溶液中的氯化钾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B 证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 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 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D 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 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
【解析】加入适量的硝酸银,硝酸银能与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钾,硫酸钾中混有硝酸钾,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铝比铜活泼,B能达到实验目的;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钾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能达到实验目的;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可以加入蒸馏水鉴别,D能达到实验目的。
22.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O和CO2 区分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B MnO2和KCl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
C O2(H2O) 检验 通入无水硫酸铜,观察现象
D HCl(H2SO4) 除杂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解析】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A正确;MnO2不溶于水,KCl溶于水,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得到MnO2,蒸发滤液得到KCl,从而把两种物质分离,B正确;通入无水硫酸铜,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含有水分,若不变蓝,则无水分,C正确;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能除去硫酸,但剩余的BaCl2无法除去,D错误。
PAGE单元专项提分卷(四)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
类型1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
A.KNO3、KCl B.CaCO3、CaCl2
C.CuSO4、Na2SO4 D.NH4NO3、CaO
2.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A.石蕊试液 B.碳酸钠溶液
C.稀硫酸 D.氯化铁溶液
3.(2021·雅安模拟)下列试剂中能一次把碳酸钠、硫酸钾、硝酸银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氯化钡溶液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4.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CO2和N2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水鉴别碳酸钠和碳酸钙
D.用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钾
5.(2021·新疆中考)实验室里区分下列物质的两种实验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质 方法1 方法2
A 甲烷和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观察现象 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现象
B 碳酸钠和硫酸铵 取样,溶解后分别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取样,分别加Ca(OH)2固体,研磨后闻气味
C 酒精和白醋 取样,品尝二者的味道 取样后分别点燃,观察现象
D 木炭粉和氧化铜 取样,分别加入稀H2SO4,观察 观察物质的颜色
6.(2021·邵阳中考)下列稀溶液,仅用酚酞及同组物质之间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NaOH H2SO4 HNO3 B.KOH HCl Ba(OH)2
C.NaOH NaCl Na2CO3 D.NaOH NaCl HCl
7.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分开的一组试剂是( )
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水)
B.K2CO3、Na2SO4、BaCl2 三种溶液(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NaOH、HCl、Na2CO3三种溶液(紫色石蕊)
类型2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8.(2021·邵阳中考)下列除杂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除杂方法
A 氮气 氧气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稀盐酸 稀硫酸 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C 硫酸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后点燃
9.(2021·达州中考)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KCl固体 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
C NaCl溶液 FeCl3 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
D Cu Fe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10.(2021·眉山中考)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编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除杂操作方法
A CuO C(木炭) 足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B CaCl2溶液 HCl 过量CaCO3粉末 过滤
C CO2 CO O2 点燃
D NaNO3溶液 NaCl 过量AgNO3溶液 过滤
11.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NaCl 溶液(Na2CO3) 先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NaOH溶液调节pH=7
B 铜粉(铁粉) 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
C NaOH溶液[Ca(OH)2溶液] 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D BaSO4(NaOH) 加足量水溶解,再滴加足量稀H2SO4
12.(2021·随州中考)除杂和提纯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加入的试剂和操作
A CO2 CO 点燃
B N2 O2 灼热的铜网
C CuCl2溶液 FeCl2 加入适量铁粉,过滤
D CaO CaCO3 适量的稀盐酸
13.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序号 样品成分 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KCl(MnO2) 水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Na2CO3(NH4HCO3) —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
C NaCl(KNO3) 水 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D NaCl(MgCl2) 过量NaOH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14.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 物质 试剂 操作
A CO2(CO) O2 点燃
B NaCl(Na2CO3) 稀硝酸 蒸发
C Cu(Zn) 稀硫酸 过滤
D MgCl2(HCl) NaOH溶液 蒸发
15.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Fe2O3(Fe) 盐酸 浸泡、过滤、洗涤、烘干
B CO(CO2) NaOH溶液、浓硫酸 洗气、干燥
C CaO(CaCO3) 水 过滤、烘干
D NaCl(Na2CO3) Ca(NO3)2溶液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6.下列实验方法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浓硫酸
B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 加足量水,过滤
C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
D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类型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
17.(2021·广安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
B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过滤
C 鉴别氮肥(氯化铵)和钾肥(氯化钾) 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D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18.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和分离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A.检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B.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取样,分别加水溶解
C.除去NaCl中少量Na2CO3固体——溶解后,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
D.分离硫酸钡和氯化钡的固体混合物——溶解,过滤,蒸发滤液,洗涤烘干滤渣
19.(2021·盐城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
B 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 滴加适量Ba(OH)2溶液
C 鉴别固体NaOH与NH4NO3 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D 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2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选择试剂 操作方法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熟石灰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稀盐酸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
C 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 水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D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稀盐酸硝酸银溶液 取样,先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21.(2021·荆州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硫酸钾溶液中的氯化钾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B 证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 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 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D 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 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
22.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O和CO2 区分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B MnO2和KCl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
C O2(H2O) 检验 通入无水硫酸铜,观察现象
D HCl(H2SO4) 除杂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