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
选择题
1、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约多少万年前,早期人类南方古猿生活在( )
A、100 非洲 B、200 欧洲 C、300 非洲 D、400 亚洲
2、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观点的是( )
A达尔文 B严复 C哥白尼 D赫胥黎
3、陈聪同学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 ( ) ①古代埃及文明 ②古巴比伦文明 ③古代印度文明 ④古代希腊文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一位历史学家曾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他的意思是说( )
A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的文明 B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势力范围
C古埃及人们把尼罗河治理很好 D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5、“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主题不符合这一选题的是( )
A金字塔的国度 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种姓制度的产生 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6、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 )
①尼罗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黄河流域 ④两河流域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7、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并表现出独有的历史特征。右图图示所反映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度 B.民主制度
C.种姓制度 D.封建等级制度
8、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非洲文明成就的是 ( )
A.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 B.克里特的王宫遗址C.空中花园想像图 D.罗马广场
9、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听讲解员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你认为他看到的历史文物出自( )
A黄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两河流域
10、2003年三四月间,美伊战争爆发,战争的后果使伊拉克悠久的文明古迹遭到严重破坏。历史上曾在这一地区创造高度文明的国家是( )
A犹太王国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埃及王国 D以色列王国
11、我们经常说的谚语“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自( )
A《汉谟拉比法典》 B《法典》 C《天方夜谭》 D《荷马史诗》
12、下列光辉灿烂的上古文明,诞生在北非大河流域的是( )
A金字塔 B佛教 C阿拉伯数字 D早期基督教
13、阿育王的孔雀王国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印度的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4、2010年元宵节文化宫灯谜会有这样一个谜语,谜面是:“她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她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火炬在那里点燃。”谜底是( )A古罗马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15、脍炙人口的“木马计”显示的是哪一民族的聪明才智( )
A古希腊人 B古罗马人 C特洛伊人 D腓尼基人
16、古希腊繁荣时期著名的城邦( )
A迈锡尼和雅典 B雅典和斯巴达 C克里克和雅典 D斯巴达和迈锡尼
17、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 )
A.对外交流频繁 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D.农耕文明发达
18、穿越时空隧道,我来到古希腊雅典经商,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当我想进入会场却被拒之门外,你认为被之门外主要因为我是( )
A商人 B妇女 C外邦人 D成年男性公民
19、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是在( )
A公元前509年 B公元前2世纪布匿战争胜利后 C公元前27年 D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20、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 )
A公民大会 B元老院 C五百人大会 D陪审法庭
21.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某人“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象征罗马已有共和国转变为帝国。此人是( )
A.伯利克里 B.凯撒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22、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著名改革,主要是仿效我国( )
A商周制度 B秦汉制度 C隋唐制度 D两宋制度
23、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 )
A幕府政治统治的建立 B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的建立 D天皇制度的建立
24、伊斯兰教在形成过程中,与其他宗教不同的是( )
A成为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 B促进封建制度的形成
C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 D有助于民族和国家的统一
25、伊斯兰教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建立在( )A麦加 B耶路撒冷 C麦地那 D巴格达
26、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所反映的社会状况是在下列哪个事件之后( )
A查理马特改革 B丕平献土 C西欧城市兴起 D君士坦丁堡陷落
27、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 ) A商人 B教会 C贵族 D国王
28、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日耳曼人建立的最强大的国家是( )
A法兰克王国 B德意志王国 C意大利王国 D英吉利王国
29、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市民阶级
30、十一二世纪,西欧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反映了( )
A地主的要求 B农民的要求 C市民的要求 D商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