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冷战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冷战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6 09:2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1940年9月,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1937年七七事变,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
1943年9月3日意大利投降
1940年
德军进攻西欧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942年1月
《联合国家宣言》
二战转折点
1942.7—1943.2
斯大林格勒战役
欧洲第二战场
1944、6
诺曼底登陆
欧洲战争结束
1945.5.8
德国投降
二战结束
1945.8.15
日本投降
全面爆发
1939.9.1
突袭波兰
苏德战争
1941.6.22
莫斯科保卫战
最大规模
1941.12.7
珍珠港事件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1943年11月《开罗宣言》
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
温故知新
第16课 冷战
VS
1、何为冷战?
2、为何冷战?
3、如何冷战?
以美国为首的
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阵营
⒈了解冷战的内涵、美苏推行冷战的原因、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⒉知道德国分裂的进程与影响;知道北约与华约的建立与影响;
⒊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4.通过学习,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学习目标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一、冷战的含义
材料一:战后美国实力简表
经济 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工业生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2/3。
军事 1945年,武装部队总人数达到1200多万,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空军、海军力量天下第一。在全球有484个军事基地。垄断着原子弹。
⑴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二、冷战的背景
美国全球军事部署图
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
⑵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材料三: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力量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⑶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在苏联影响和帮助下,东欧和亚洲一系列国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苏联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
⑷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
国家制度
矛盾
国家利益
姓“资”还是“社”
世界霸权
三、美国冷战政策
1.政治方面:
2.经济方面:
3.军事方面: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7年,推行马歇尔计划又名欧洲复兴计划
1949年,建立“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时间:
内容:
1947年3月
(1)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威胁,要求国会拨款援助。(2)杜鲁门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极权政体”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自由国家”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
(1)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威胁,要求国会拨款援助。
(2)杜鲁门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宣言书,
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干涉别国内政
从内容分析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控制其他国家
遏制共产主义
马歇尔计划提出背景
2.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时间:
目的:
评价:
1947年
马歇尔计划原名“欧洲复兴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我们每接受一笔援助,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
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
控制西欧,
遏制苏联,
称霸世界。
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
苏联人对美国人说 “你最好别惹我!”
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
苏联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对策?
经济上,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即经互会,加强了对东欧各国的经济援助
1949年4月,美、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定《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3.北约建立
北约的标志
北大西洋公约的内容: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苏联针对“北约”的应对措施:
成立了“华约”
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时间:
成员国: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
内容:
实际控制华约组织的国家:
苏联
华约建立影响:
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1955年
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 联
波 兰
民德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联邦德国
奥地利
瑞士
瑞 典
芬 兰
法 国
意 大 利
土 耳 其
西 班 牙
希 腊
丹麦
英 国
冰岛
挪 威
荷兰
比利时
葡萄牙
爱尔兰
阿尔巴尼亚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南斯拉夫
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
1949年
1955年
美苏冷战的实质:
美苏两国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四、冷战的产物-德国的分裂
背景:(1)纳粹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德国领土及首都柏林被苏、美、英、法分区占领
雅尔塔会议
(2)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后,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3)1948年6月柏林危机的爆发
1949年9月,西德(联邦德国)成立
1949年10月,东德(民主德国)成立
德国的分裂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古巴导弹危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美国侵略越南
苏联入侵阿富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美国总统里根于1983年3月提出关于建立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倡议。美国政府于1985年1月4日正式公布。因此项计划扩展到宇宙空间并涉及太空武器。故又称“星球大战计划”。主要内容为:美国将在太空或地面部署以定向能(激光、粒子束、微波等)武器为主、包括攻击卫星、反弹道导弹的多层综合防御系统,拦截并摧毁袭击美国的战略导弹。美国为实施此项计划,于1984年4月成立战略防御计划局。1993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结束“星球大战计划”。
材料一: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苏联在战争中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 。
材料二:在争霸对峙过程中,美苏两国在紧张的战争边缘选择妥协,并逐渐走向缓和,因此从另一角度看,两国关系的缓和也成为稳定世界局势的因素。
冷战中两极格局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思考
使世界动荡不安,威胁了世界和平。
美苏势均力敌,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材料三: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推动了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