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0-08 16:30:17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降水分布的特点。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知道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
3、了解我国气候特征。
读图:比较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看图2-14,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
相差35度
完成P29页“活动1、2”
提问:1月份,我国气温从南往北有什么变化规律?
由南向北递减,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完成P29页“活动3”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回忆: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C)
地点 纬度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气温年较差
齐齐哈尔 北纬47 ° 23′ -19.6 22.6 42.2
巴黎 北纬48 ° 58 ′ 3.1 19.0 15.9
北京 北纬39 ° 54 ′ -4.5 26.4 30.9
纽约 北纬40 ° 40 ′ -0.8 22.8 23.6
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2、7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
思考: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
4、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我国气温特点:
冬冷夏热,大陆性气候显著。
思考:
阅读四城市降水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特点。
我国降水特点:
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集中
雨热同期
思考:这样的气候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思考:
同处于北纬30度附近的非洲和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景观却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
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A、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
B、夏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热的地方
C、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       变化都较大
D、我国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都大
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的主要表现是( )
C、D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是( )
A、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B、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 D、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区
C、D(共16张PPT)
教 学 目 的
教 学 过 程
初中地理
影响气候的因素和
第四节
板 书 设 计
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 学 目 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思想目标:
世界的人种和民族,三大人种的分布、主要语种的分布、主要宗教的分布地区。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人种和世界语言分布图。
帮助学生树立各种族、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反对种族歧视的观点。
返 回

暖湿气流
4000
3000
2000
1000
0
地形雨示意图


4000
3000
2000
1000
0
地形雨示意图
暖湿气流




西

赤道



北回归线



北极圈
伦敦
符拉迪沃斯托克

60°
30°
亚欧大陆两端的气候和洋流
暖流
洋流
寒流
效 果 检 测
反映各地气候特点的气候要素是 和 。
答案:
降水
气温
返 回
下一题
影响气候的因素
有 、 、 、 。
答案: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返 回
下一题
一般在寒流经过的沿海地区,气温较 ,降水较 。
答案:


返 回
下一题
我国江西庐山为什么是夏季避暑胜地?
A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C
B
D

返 回
下一题
我国黑龙江省北部为什么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南部则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C
B
D
A

返 回
下一题
英国伦敦位于50°N以北,冬季海港不结冰;而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40N°以北,冬季海港却全封冻了。这是什么原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C
B
D
A

返 回
下一题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是?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C
B
D
A

返 回
下一题
举例说明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返 回
第四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地区差异
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返 回
再 见
制 作 人
雷 善 艇
大 连 市 一 二 七 中 学(共18张PPT)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一、气候复杂多样
1.气候复杂多样的成因
干湿地区
高低悬殊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____________,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
复杂多样性。
2.气温的分布和温度带的划分
(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温度带
(2)温度带的划分

高温
差异大
寒温
中温
暖温
亚热

高原气候
3.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1)降水的时空分布
冬春
(2)干湿地区的划分
半干旱
干旱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夏秋
湿润
半湿润
4.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热带季风
垂直
二、季风气候显著
1.冬夏季风的差异


亚热带季风
温带
季风
温带大陆性
高原
2.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1)影响降水时空分布: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
__________,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______季。
(2)影响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3.我国气候大陆性特征强
(1)原因: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________________。
减少
迟缓
迅速
亚洲内陆
(2)表现: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______,与世界上同纬
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__________,夏季明显偏
__________。

三、多特殊天气
1 . 我 国 主 要 的 特 殊 天 气 类 型 : 寒 潮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寒潮


梅雨
台风
沙尘暴
强冷

四、多旱涝灾害
东部平原
1.洪涝: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__________季,是我国
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2.干旱:是对我国__________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
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__________地区
旱情严重,而且在________________区亦常出现旱灾。
夏、秋
农业
西北
东部季风
一、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
1.我国的温度带
图 2-2-1
温度带 分布地区 主要作物 作物熟制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
北部 春小麦、大麦、马铃
薯等
一年一熟
中温带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准噶尔盆地 春小麦、大豆、玉米、
谷子、高粱等
一年一熟
暖温带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
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
冬小麦、玉米、谷子、
甘薯等 两年三
熟或一
年两熟
亚热带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
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珠江三角洲
水稻、油菜、冬小麦
等 一年两
熟到三

热带 云南省西双版纳、广东省
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
省南部
水稻、热带作物等
一年三熟
高原气候区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青稞、豌豆等 一年一熟
2.我国的干湿地区
图 2-2-2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
三省东部、黑龙江西北部、
内蒙古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东
南边缘
森林
半湿润地
区 年降水量>4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
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
草原
半干旱地
区 年降水量>2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
北部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
藏高原西北部 多荒

【典例 1】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③季风气候
显著 ④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思维点拨】我国气候的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
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强。我国南北气温特点是:冬季南北气
温差异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④是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答案】C
二、我国冬、夏季风的差异
【典例 2】(2011 年汕头期中)夏季风的进退会影响我国大陆
东部雨带的推移,当夏季风弱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南北皆涝
C.南北皆旱
B.南旱北涝
D.南涝北旱
【思维点拨】夏季风弱时,雨带北上推进迟缓,久久徘徊
在南方,南方降雨多,北方降雨少,则会导致南涝北旱。
【答案】D
时间 原因 影响 预防措施
特殊
天气
寒潮
冬半年
强冷空气入侵 冻害,影响农业
生产 及时预报,提前准

梅雨 夏初 雨带的推移 影响农业生产 修建水利设施
台风
5~10

热带气旋 带来降水;强
风、暴雨和风暴
潮带来破坏
加强预报,沿海地
区建防护林
沙尘

春季 寒潮、大风引
起 影响工农业生
产和日常生活 加强预报,建防护
林,荒漠化治理
三、影响我国的特殊天气和旱涝灾害
时间 原因 影响 预防措施
旱涝
灾害
洪涝
夏、秋
季节
降水集中 洪水泛滥,影响
人们生产和生

加强预报,修建水
利设施
干旱
全年
降水偏少 影响农业和生
活用水 节约用水,修建水
利工程
续表
【典例3】(2010 年中考湛江卷)湛江市受台风影响的时间一
般出现在(
)
①春季 ②夏季 ③秋季 ④冬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思维点拨】我国台风经常发生在 5~10 月,尤其以 7~8
月为多。可见我国台风一般出现在夏、秋季节。
【答案】B(共24张PPT)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5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50
800
20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800
200
1600
800
400
200
50
1)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
动动脑筋
1600
800
400
200
50
1.5
一、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从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二、4
动动脑筋
二、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1.各城市降水较多的分别是哪几个月?
2.说说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何特点?
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夏秋季节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第三课时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特点
带来的主要影响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1.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分别来自哪个海洋
2.主要影响哪些地区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难以夏季风影响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说一说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主要
通过哪些山脉?两个区域的降水有何差异?
株洲属于哪个区域?
P36 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
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
株洲属于季风区
1.什么是锋面雨?
2. 你知道锋面雨带在我国影响的移动规律吗?
3. 你知道锋面雨带移动与各地雨季的关系吗?
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这给我国
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高效课堂P20 当堂检测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从源地、风向、性质特点、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低气压
低气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读图回答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_____洋的_____季风,也有来自______洋的_____季风。
太平
东南
印度
西南
1.6
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的____ 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____ 地区、____ 地区、以及____________ 地区等,甚至____________地区。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低气压
低气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读图回答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东部
西南
华南
长江中下游
黄河中下游
1.7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低气压
低气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读图回答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难以受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
远离海洋和山脉
阻挡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读图回答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非 季 风 区
季 风 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________岭 、___山、____ 山、________ 山、______ 山为界。
大兴安

贺兰
巴颜喀拉
冈 底 斯
1.9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3. 锋面雨
注意观察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北方
南方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注意观察
冷气流
暖气流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冷气流
冷气流
冷气流
五月
4.锋面雨带的移动
注意观察
梅 雨
梅 雨
梅 雨
暖气流
冷气流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六月
注意观察
伏 旱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七·八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九月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十月
结 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南部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 东北
5月
6月
7、8月
9月
10月
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北方雨季
南方雨季
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夏季风的进退
东部地区雨带推移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只来自于太平洋。 ( )
季风区是指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 )
只要受夏季风的影响 ,就能形成降水。( )
判断
×

×
我国与一月份0℃等温线相一致的等降水量线是 ( )
A、1600mm B、800mm C、400mm D、200mm
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雪峰山
梅雨和伏旱出现的地区在 ( )
A、南部沿海 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选择
B
A
B(共17张PPT)
读图2.16 “中国的年降水量分布图” ,思考下列问题:
1. 找出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并用笔把这几条线描粗。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哪些地方?与一月哪条等温线大体一致?
400毫米等降水量大致经过哪些地方?
哪些地方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
2. 界首的年降水量在什么范围?
3. 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具有什么分布特点?为何具有这种分布规律?
大 兴 安 岭
兰州
拉萨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东部离海较近,深受海洋水气影响,降水多;
西部距海遥远,加上高大山脉的阻挡,降水较少。
新疆葡萄干晾房
江南民居
比较图中的建筑样式有何不同
这与当地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一个地方气候的湿润程度跟什么有关呢?仅仅是降水吗
湿 润 区
半 湿 润 区
半 干 旱
干 旱
1. 我国东北地区的北部和东部与华北地区降水情况想接近,
为何东北地区北部和东部属湿润地区,而华北地区却属半湿润地区
2. 一个地方的干湿程度是依据什么划分的
3. 依据干湿程度,我国可划分为若干干湿地区,请看图思考以下问题:
我国主要有哪些干湿地区 主要分布区域.
各干湿地区的分界线与我国哪条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从图中观察不同的干湿地区它们的植被景观有何不同
湿润区——森林
半湿润区——森林草原
半干旱区——草 原
干旱区——荒漠
干湿地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南方的水田
北方的旱地
气候干湿程度影响到农业类型:
西北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东部地区以耕作业为主:
畜 牧 业
北方半干旱地区以旱地为主
南方湿润地区以水田为主
半湿润区~森林草原
耕作业(旱地)
湿润区~森林
耕作业(水田)
半干旱区~草原
畜牧业
干旱区~荒漠
畜牧业
200毫米
400毫米
800毫米
图解:
农业类型
干湿
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湿润
地区
半湿润
地区
半干旱
地区
干旱
地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东北三省东部
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
高原东南部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
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森林
草原
草原
荒漠
耕作业
水田
耕作业
旱地
畜 牧 业
总 结 :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分布及其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北京应该属于( )
A.暖温带,半湿润区 B.亚热带,半湿润区
C.暖温带,半干旱区 D.亚热带,湿润区
2.与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条年等降水量线( )
A.200毫米 B.400毫米 C.800毫米 D.1000毫米
3.下列地区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广州 B.火烧寮 C.昆明 D.上海
4.下列省区与其所在干湿地区连线正确的是( )
A.山东大部分——半干旱区 B.黑龙江——半湿润、半干旱区
C.云南——半干旱区 D.新疆——湿润、半湿润区
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二、填空题: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递减。
2.“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________季风。
3.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大致接近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
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______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
分界线大致接近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⑵ ①→②→③→④植物类型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从农业生产部门结构看,①②两地与③④两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⑥(共35张PPT)
一.天气预报
1.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卫星云图和常见天气符号。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常用天气符号
二.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一)冬季气温分布
1.特点:南北温差很大,越向北气温越低。
2.成因:
(1)纬度因素: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H低且昼短。
(2)冬季风:加剧北方严寒。
3.0℃等温线分布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4.最低气温:漠河(-52.3℃)
(二)夏季气温分布
1.特点: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2.成因:纬度因素,北方正午太阳高度低,但白昼长。
3.最高气温:吐鲁番(49.6℃)
(“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
(三)温度带
≥10℃积温: 1600——3400——4500——8000——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5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50
800
20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800
200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一
读图回答
1、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___岭、 __河附近至_____高原东南边 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___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青藏
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5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50
800
20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800
200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二
读图回答
2、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____ ___岭、张家口市、
____ 市、_____ 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张家口

大兴

兰州
拉萨
张家口

张家口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5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50
800
20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800
200
读图回答
3、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_____________。
西北内陆地区
托克逊

托克逊

托克逊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三
注意观察
注意观察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5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50
800
20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800
200
1600
800
400
200
50
为什么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动动脑筋
1600
800
400
200
50
1.5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四
读某月份广州至乌鲁木齐一线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_____月份(一月、七月),图中A所在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_______ ,因此,该地区农业中 ______ 业占有重要地位。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这一地区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往往较高。
(2)图中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有“火洲”之称的________ ,该地发展农业依赖______条件,著名的农产品有________ 、_______等。
图中另一高温地区是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重庆,其气温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降水量沿该线
变化的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拔高
畜牧
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吐鲁番
灌溉
葡萄、哈密瓜
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由东南向西北,离海洋越来越远,加上地形的阻挡,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逐渐减弱
(三)干湿地区
1.划分依据: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干湿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
是我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
2.干湿地区:
——200————400————800——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新疆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秦岭-淮河以南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东北三省东部
西部 青藏高原大部 黄土高原南部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青藏高原西北部 青藏高原东南部
多荒漠 草原 森林草原 森林
用直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连接起来:
寒温带 黑龙江省最北部 干旱地区
中温带 华北平原
暖温带 珠江三角洲 半干旱地区
亚热带 塔里木盆地
热 带 内蒙古高原 半湿润地区
高原气候区 青藏高原西北部
海南省东部 湿润地区
为什么纬度较高的东北长白山区属于湿润地区?
干湿地区是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来划分的,而不是单纯的由降水量一个指标来决定。东北三省的东部离海洋近,又是山地,多地形雨;同时又由于其纬度较高,地势也较高,气温较低,所以蒸发相对较弱。总的说来,长白山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划定为湿润地区。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低气压
低气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读图回答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五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5、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
远离海洋和山脉
阻挡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读图回答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非 季 风 区
季 风 区
9、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________岭 、___山、____山、________山、______
山为界。
大兴安

贺兰
巴颜喀拉
冈 底 斯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六
夏季风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一)空间分布
1.分布特点: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成因:
夏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的进退
“梅雨”、“伏旱”是出现在什么地区的天气?
3.800mm、400mm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一线 大兴安岭-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盛夏(7、8月)—华北、东北—(9月始)初秋
初夏(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 —(9月)秋季
春季(5月中旬)—南部沿海 —(10月)秋末
五月中旬
六月中旬
七八月份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总结
结 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南部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东北
5月
6月
7、8月
9月
10月
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北方雨季
南方雨季
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
夏季风的进退
东部地区雨带推移
(二)时间变化
1.季节变化:
规律:集中在夏秋季节(5-9月),
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成因:夏季风的进退;锋面雨。
2.年际变化:
规律:年季变化大,北方较南方大。
成因:主要是有些年份夏季风进退规律异常造成的。
水旱灾害。
哈尔滨 北京 武汉 广州
四地在降水量分配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都集中在夏秋季—季节分配都不均。
不同点:降水量多少不同;雨季长短不同。
反馈练习:
填空:
1、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2、大致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 岭和 河一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3、我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 季节,这个时期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左右。
4、南方雨季比北方 (长、短),北方雨季比南方结束 (早、晚)。
5、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 区。七月中旬到八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 天气。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秋
80


季风
伏旱
从我国降水的时空考虑,为什么我国无论西部还是东部,北方还是南方, 发展农业生产都不能单纯依靠天然降水,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水利措施?
西部地区降水量少,属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东部地区虽降水量比西部充足,但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且越向北降水越集中。冬春两季,降水不足,对农业生产不利。加上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更容易在我国广大地区造成水旱灾害。因此,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是保证农业高产、稳产的必要措施。
36.(10分)读图7及表2,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图7
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其年均温较后者为低;
③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小于①地。
④地地处我国西南,由于季风影响,可接受部分来源于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李风带来的水汽,
⑤地位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降水量远高于⑤地。
⑥、⑦两地纬度及海拔高度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
但⑥地位于面向大平洋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
⑦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大大降低。
四.气候特征
对比齐齐哈尔与巴黎、北京与纽约的气温、年较差:
地点
纬度
一月均温
七月均温
气温年较差
齐齐哈尔
巴 黎
47°23′N
48°53′N
-19.6
3.1
22.6
19.0
42.2
15.9
北 京
纽 约
39°54′N
40°40′N
-4.5
-0.8
26.4
22.8
30.9
23.6
我国气候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2.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
为何同在北纬15°—30°的地区,西亚、北非沙漠广布,而我国的江南地区却是“鱼米之乡”?
五.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气候灾害
成 因
发生时间
影响范围
后 果















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表现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1.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2.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
3.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季风盛行。
1.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需热较多的作物—水稻、玉米种植地区大大向北扩展。
2.雨热季节配合好,有利于树木、牧草、农作物生长。
1.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夏涝、春旱现象严重
2.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3.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雨热同期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气候复杂多变
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和干湿地区(四类)
1.跨纬度多。
2.东西距海洋远近不同。
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较大的因素:
夏季雨量集中,易造成洪涝灾害。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全年气温在 0℃ 以上,热量条件好;降雨更为充沛。
我国主要的地理界线
1.我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
(1)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8.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9.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10.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