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民解放战争 精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收复区人民群众讥称那些“接收”大员是“五子登科”(即房子、车子、金子、料子、妹子)、“三迷成风”(财迷、色迷、官迷)、“三阳开泰”(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当时,北平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想老蒋,盼老蒋,老蒋来了米面涨”。材料反映了( )
A.人民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 B.国民党破坏和平
C.国共合作关系破裂 D.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
2.1945年8月《大公报》曾报道:“近来国家的喜事接二连三的来,真是令人喜不自禁。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是一喜;中苏订约,结为盟好,是一喜;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一喜。”这则报道中的第三件喜事反映了( )
A.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B.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已实现
C.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已基本完成 D.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3.如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目录
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 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
C.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
4.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抢先摆出要“谈判求和平”的姿态,20日、23日,蒋介石又连续发出两封电报,要求毛泽东到重庆“共定大计”,且“已准备飞机迎接”。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意在( )
A.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 B.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
C.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 D.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
5.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双十协定》的签署( )
A.体现了国民党“和平建国”的诚意 B.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动性 D.避免了国共内战的再次爆发
6.下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政治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
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
B.《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C.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D.国民党政府假和平和真内战的企图
7.晋冀鲁豫解放军将领陈再道曾回忆:“前几个月在冀鲁豫地区拉锯式的战斗,打过来,打过去,有些地方,老百姓的耕牛、猪、羊、鸡、鸭几乎全打光了……我们早一点打出去,就可以早一点减轻解放区人民的负担。”为实现“我们早一点打出去”的愿望,中共中央的决策是(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发起平津战役 D.向全国进军
8.邓小平在某次军事行动前强调:“跃进大别山,解放中原,这是中央的第一步棋;下一步棋,就是以中原为阵地,再来一个跃进,打过长江,解放全国。”“中央的第一步棋”的重要意义在于( )
A.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的真面目 B.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结束了国民党集团在大陆的反动统治
9.1946年,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
A.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10.毛泽东某电文载:“电悉,歼灭七十四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证明……是能够用各个歼击方法打破敌人进攻,取得决定胜利。现在全国各战场除山东外均已采取攻势,但这一切攻势的意义,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敌人进攻。刘邓下月出击,作用也是如此。”电文中“意义极大”是指( )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打退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D.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11.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材料表明中共意在( )
A.展开战略反攻 B.发动孟良崮战役
C.进行战略决战 D.发起渡江战役
12.毛泽东针对某历史事件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从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一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13.制作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有关人民解放战争的时间轴中空白处应填写( )
A.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B.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国共两党北平和谈
14.人们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派人对原日本占领区进行的接收,讽刺为“三阳开泰”(捧西弹、爱东洋、要现洋)、“五子登科”(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了这说明国民政府( )
A.政治独裁 B.经济腐败 C.军事溃败 D.外援断绝
15.1949年,艾奇逊在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中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从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军队不是打败的,他们是自己瓦解的”艾奇逊的意思是( )
A.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失败 B.中共军队得到农民的支持
C.国民党统治已经失去了民心 D.中国国情与美国大不相同
16.下图为1947年某次运动的宣传单《钞票满天飞,人人活不了》和《向炮口要饭吃》据此推测,其主要反对的是( )
A.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经济掠夺 B.国民党反动派大肆迫害民主人士
C.国民政府为了维持战争滥发纸币 D.官僚资本巧取豪夺造成民不聊生
17.下图中的纸币发行于1949年5月,是中国货币史上面额最大的纸币。虽然面值高达60亿元,但在当时只值1/100块银元。按当时上海一石米的价格计算,这张纸币只能买到大约77粒大米。这说明( )
A.物资供应充足推动经济繁荣 B.纸币发行破坏解放区的稳定
C.边疆地区已经实现社会转型 D.国统区的经济正在走向崩溃
18.1948年前八个月,国统区的纸币发行量已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这说明( )
A.国民政府财政经济陷于崩溃边缘 B.解放战争在经济上取得重大战果
C.国统区的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D.国民政府积极准备与共产党决战
19.1946年11月《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在南京签订,该条约具体内容多达数十项条款,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1)缔约双方国民在彼方领土内居住、旅行、经商、金融、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置购动产、进出口关税等方面,彼此享有国民待遇;(2)缔约双方在进口关税、采矿、内河及沿海行船与通商、购置不动产方面,彼此享有最惠国待遇。以下四个选项中对该条约点评准确的是( )
A.是战后中国参加国际事务有所作为的表现
B.只对缔约一方单方面优惠的不平等的条约
C.所有规定对于缔约双方都是平等而互惠的
D.实力差距使平等停留于形式互惠实为单惠
20.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出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突破长江防线。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以上描述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投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1.从1946年6月到1947年4月,山西太行地区农民共取得土地376.3万亩,贫农以下每人得地2亩,中农每人得地3分至5分;贫农每人占有土地3.3亩,中农每人占有土地3.5亩,地主保留土地在3亩。这表明太行地区( )
A.农村革命根据地获得发展 B.“耕者有其田”的实现
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确立 D.“包干到户”落实到位
22.习近平总书记到平山县西柏坡参观时对当地干部群众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在西柏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 )
A.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提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乡村
C.确定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
D.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23.如图是关于解放战争的一副油画《攻占总统府》,对此幅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 B.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C.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国共双方和谈再次破裂
24.据下表,可知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演变表(建国前)
时期 政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 制定《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农民的根本利益
C.马列主义革命理论 D.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25.关于党的发展制度,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城市党的发展对象,主要应是产业工人,其次是手工业工人、店员和学生”,强调把工人阶级中的先进积极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并适当控制农村党员的发展速度。这一规定( )
A.适应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促进民主革命取得全国胜利
C.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理论基础 D.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二、非选择题
26.(2019·江苏海门一模·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昨天的同盟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被看成了仇敌,昨天的敌人——帝国主义者和封建主义者,被看成了同盟者。从此以后,生气蓬勃的中国大革命就被葬送了。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高举起革命的大旗,举行了武装的抵抗,组织了人民的政府,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创造了人民的军队——中国红军,保存了和发展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通过八年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全国党员发展到121万,中共领导的军队发展到127万人,并组建了200万民兵;且拥有了除陕甘宁以外的大小18个抗日根据地。同时中共还在政治、思想理论上成熟起来,抗战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敌后战场逐渐成长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逐步发展成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章开沅《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三
1948—1949年冬季的几个战役结束后,随后的一切急转直下。由于主要力量被摧毁,蒋介石政府的倒台已是不可避免的结局。1949年1月14日,共产党人公布了他们的和平条件。国民政府拒绝了这些条件,截止日期一过,人民解放军立即开始渡江作战。4月24日便占领了国民党的首都南京。
——《剑桥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大革命”指的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怎样的理论为革命指明方向。(2分)
(2)据材料二,谈谈如何理解中共成为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在敌后战场取得的重大成果。(5分)
(3)据材料三,概括蒋介石政府倒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世界政治角度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5分)
27.(2021·海南天一大联考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掀起了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大革命狂潮。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反革命政变,使全国革命由高潮转入低谷。但共产党领导革命前进的步伐并未停止。到1928年初,其产党将起义中保留的革命种子传播到农村的广阔天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开始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引领长征走向胜利。应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挑战,中国共产党推动全民族抗日的兴起。应对全面内战爆发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发动人民解放战争,加速中国革命胜利伟大进程。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使人们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摘编自郑敬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经历的磨难与挑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应对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正确选择。(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10 分)
28.(2021·浙江绍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930年12月下旬至1931年9月中南,红军在江西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大规模的运动战,接连粉碎了国民党军发动的三次“围剿”,歼敌数以万计,将西南与闽西根据地联成了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包括4个县、区,拥有数十万人口和5万名主力红军的相对稳定的中央根据地。进入到1932年,随着红军不断地向周边地区扩展,到该年秋天,中央苏区的人口已达到百万以上。到1933年秋天,中央苏区更进入到鼎盛时期。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1927一1937)》
材料二
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毛泽东提出“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在中央根据地建立的政权名称,并概括1930—1933年中央苏区革命形势走向鼎盛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关于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重要思想,并简要分析毛泽东提出“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的历史背景。(4分)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 精选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C C D B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B C C D A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A A A
1.【答案】A【解析】“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想老蒋,盼老蒋,老蒋来了米面涨”这些歌谣体现了老百姓对国民党由希望到失望的过程,故选A项;“接收”大员是“五子登科”(即房子、车子、金子、料子、妹子)、“三迷成风”(财迷、色迷、官迷)、“三阳开泰”(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这些只是体现了国民党的腐败,无法说明其反共的行为,排除B项;“想老蒋,盼老蒋,老蒋来了米面涨”这些材料说明国民党的自身问题,无法体现与中共的矛盾,排除C项;“接收”大员是“五子登科”(即房子、车子、金子、料子、妹子)、“三迷成风”(财迷、色迷、官迷)、“三阳开泰”(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体现了国民党的腐败,但无法说明其目的是内战,排除D项。
2.【答案】A【解析】据“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可知,其与重庆谈判有关,报刊反映了当时民众希望实现和平建国,故选A项;结合重庆谈判的内容及结果可知,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已实现并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标志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完成,排除C项;《双十协定》签订时间是在1945年10月,排除D项。
3.【答案】D【解析】据材料《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理论,可判断出人物传记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是1940年提出的,按照时间顺序,可知下一个空白应该填重庆谈判,故选D项;五四是1919年,排除A项;长征是1934—1936年,排除B项;上井冈山是1927年,排除C项。
4.【答案】C【解析】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但为博取政治上的主动地位,三次电邀毛泽东赴渝谈判,故选C项;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表面上表现积极的和谈态度,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实际上却是积极备战,排除A项;国民党虽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但实质上在谈判中却始终未在政治、军事上达成一致意见,排除B项;国民党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目的在于把舆论压力转到共产党,排除D项。
5.【答案】C【解析】《双十协定》的签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的诚意,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动性,故选C项;《双十协定》的签署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的诚意,而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的方针,排除A项;B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1946年6月国民党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双十协定》的签署并没有避免内战的爆发,排除D项。
6.【答案】D【解析】题干漫画提及国民党一方面表面与中共和谈,暗下却在准备战争,故选D项;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排除A项;题干提及的是国共和谈的过程,漫画右边下国民党枪指向共产党,这不是成果,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为了国共携手抗日,排除C项。
7.【答案】B【解析】由材料“冀鲁豫地区”“我们早一点打出去,就可以早一点减轻解放区人民的负担”可知为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B项;转战陕北是战略防御的表现,排除A项;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城市攻坚战,排除C项;向全国进军发生在战略决战时期,排除D项。
8.【答案】B【解析】据材料“跃进大别山,解放中原,这是中央的第一步棋”可知,这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B项;重庆谈判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的真面目,排除A项;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排除C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集团在大陆的反动统治,排除D项。
9.【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解放战争的史实可知,国民党公然违背“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故选C项;重庆谈判国共签订“双十协定”,排除A项;国人和平建国要求并未脱离实际,国民党试图一党独裁,悍然发动战争,排除B项;1949年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排除D项。
10.【答案】B【解析】据“歼灭七十四师”可知该战役为孟良崮战役,该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选B项;孟良崮战役发生在1947年4月,而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在1947年2月既已停止,排除A项;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而非孟良崮战役,排除C项;平津战役的胜利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排除D项。
11.【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两个拳头指的是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他的胸膛”是指中原地区,“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指的是意在向国民党统治的中原地区实施进攻,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被形象称为“插上一刀”,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A项;根据所学,孟良崮战役是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战役,不在“他的胸膛”地区,排除B项;结合所学,战略决战首先从东北开始,并不是题中的中原地区,排除C项;渡江战役是在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向国民党发起大规模战略进攻的战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12.【答案】C【解析】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1927年,材料“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可知是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C项;重庆谈判是1945年,排除A项;转战陕北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排除B项;渡江战役是1949年,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D项。
1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爆发,故选A项;1947年,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排除B项;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排除C项;国共北平和谈发生在1949年,排除D项。
14.【答案】B【解析】题干“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派人对原日本占领区进行的接收,讽刺为“三阳开泰”、“五子登科””揭示的是国民党政府派去接受的官员借接收之名大势敛财,故选B项;政治独裁指的是一党专制独裁政治腐败,而题干反映的是经济方面,排除A项;军事溃败说法错误,这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接收沦陷区,排除C项;外援断绝说法错误,题干放映的是内政,排除D项。
15.【答案】C【解析】据材料“1949年……他们是自己瓦解的”可知,艾奇逊强调解放战争国民党的失败是自身的腐败造成的,故选C项;据材料“国民党军队从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可知,国民党打内战失败并非由于美国支持国民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共军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美国国情,没有进行中美比较,排除D项。
16.【答案】C【解析】材料漫画1947年《钞票满天飞,人人活不了》和《向炮口要饭吃》,主要针对的是国民政府为维持内战,滥发纸币,造成严重通货膨胀,故选C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已经在1945年取得胜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政府迫害民主人士,排除B项;官僚资本的掠夺与《向炮口要饭吃》无关,排除D项。
1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是中国货币史上面额最大的纸币”“这张纸币只能买到大约77粒大米”可知,解放战争后期国统区国民党发行大额纸币敛财,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经济正在走向崩溃,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恶性通货膨胀,经济濒临崩溃而非繁荣,排除A项;材料中纸币是国民政府发行的,与解放区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边疆地区是否已经实现社会转型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
18.【答案】A【解析】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国民政府财政经济陷于崩溃边缘,故选A项;材料强调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于崩溃境地,而不是解放战争在经济上取得重大战果,排除B项;物价飞涨,国统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排除C项;材料强调国民政府财政经济陷于崩溃边缘,不涉及积极准备与共产党决战问题,排除D项。
19.【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从表面看《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强调双方享有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但是实际上中国并不能实现在美国采矿、内河及沿海行船等方面真正获益,故选D项;《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中美签订的条约,并不是参与国际事务的条约,排除A项;条约内容上平等,并非对一方单方面优惠,排除B项;由于中美实力的差距,并不是所有规定都是平等互惠的,排除C项。
20.【答案】D【解析】略
21.【答案】B【解析】据材料“山西太行地区农民共取得土地376.3万亩……地主保留土地在3亩”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地区实行土地改革,农民从地主手中获取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巩固了解放区和加强了对解放战争的支援,故选B项;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中共在农村创建的战略基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3—1956年,三大改造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排除C项;包干到户是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农民享有对土地的经营管理权,但所有权仍归国家所有,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22.【答案】C【解析】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故选C项;1935年12月,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排除A项;西柏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而不是从城市转移到乡村,排除B项;1946年8月6日下午5时,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接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排除D项。
23.【答案】A【解析】据所学内容可知,油画表现的是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攻克总统府,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故选A项;1949年1月三大战役后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排除B项;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是在1947年,排除C项;国共双方和谈再次破裂是在北平谈判中,排除D项。
24.【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土地革命时期阶级矛盾占主导,所以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占主导,所以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双交双减”,有利于团结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共同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依然以阶级矛盾占主导,所以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又回到“耕者有其田”,动员广大农民阶级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故选A项;抗日战争时期,农民依然交租,排除B项;马列主义只是共产党指定土地政策的理论依据,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排除D项。
25.【答案】A【解析】据材料“城市党的发展对象,主要应是产业工人,其次是手工业工人、店员和学生,强调把工人阶级中的先进积极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并适当控制农村党员的发展速度”可知,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实行由城市领导乡村的工作方式,在城市工作中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进行斗争,因此注意吸收产业工人入党,但注意城乡兼顾,所以适当控制农村党员,故选A项;内战的胜利促进民主革命取得全国胜利,排除B项;《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排除C项;1954年宪法的颁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
(1)事件:国民大革命。(1分)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1分)
(2)理解:中共党员数量和人民军队的增加;建立了广泛的根据地;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敌后战场成为抗战后期的主战场。(4分)
成果:百团大战。(1分)
(3)原因: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2分)
意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3分)
【解析】
(1)第一小问事件,结合材料的内容可知中国大革命指的是国民大革命,第二小问理论,结合所学得出国民大革命之后,毛泽东在井冈山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第一小问理解,据材料二“通过八年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全国党员发展到121万,中共领导的军队发展到127万人,并组建了200万民兵;且拥有了除陕甘宁以外的大小18个抗日根据地”得出中共党员数量和人民军队的增加,建立很多敌后抗日根据地;据材料二“同时中共还在政治、思想理论上成熟起来,抗战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敌后战场逐渐成长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得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第二小问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是百团大战。
(3)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三“国民政府拒绝了这些条件,截止日期一过,人民解放军立即开始渡江作战。4月24日便占领了国民党的首都南京”得出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推翻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要从世界的角度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得出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27.【答案】
(1)抉择:建立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召开“八七”会议,确立革命总方针;工作重心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点2分,2点4分,3点及以上5分,答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走上井冈山,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从城市转入农村,同样赋分)
(2)原因:广大人民的支持;有坚定的革命信念;重视党自身建设;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答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指导,建立绝对服从党指挥的革命武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得分)
意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据材料“但共产党领导革命前进的步伐并未停止。到1928年初,其产党将起义中保留的革命种子传播到农村的广阔天地”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进行了南昌起义,建立了人民军队,随后召开八七会议,实行土地革命,进行秋收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应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挑战,中国共产党推动全民族抗日的兴起”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建立统一战线;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发动人民解放战争,加速中国革命胜利伟大进程”可知,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使人们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可知,解放战争后意味着中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推动新中国的成立。
28.【答案】
(1)政权名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分)
鼎盛原因:土地革命的推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毛泽东正确思想的指导(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相当红军的存在等。(3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3分)
(2)重要思想: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 分)
历史背景:战略决战结束,人民解放军正准备向全国进军;民主革命胜利在望,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2 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名称,据材料一“以瑞金为中心”、“中央苏区”等可知,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定都瑞金。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进入到1932年,随着红军不断地向周边地区扩展”等信息并联系所学,可从土地革命的推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毛泽东正确思想的指导和相当红军的存在等方面来回答。
(2)第一小问思想,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第二小问背景,据材料二“1949年春”“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可知, 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结束,人民解放军正准备向全国进军、民主革命胜利在望、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有重大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