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三节 地图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网或者指向标等确定
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
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3、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
平原五种地形
4、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5、能够根据使用目的(例如旅游)确定所选择
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地 图
概念
三要素
种类
比例尺
方 向
图例
比
例
尺
概念
表示方式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大小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
1
2
3
8厘米
6.2厘米
2000米
1050千米
1:30000000
1:35000000
1:25000
1860千米
3厘米
返回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
数字式
文字式
表示同一个比例尺
1
2
3
0
800
1600
2400(千米)
1:800 00000
或
1
————
800 00000
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800千米。
注意:1、数字式比例尺是个比值,无单位;
2、厘米变换成千米,要向左移5位数。
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 大)
(比例尺 小)
范围
内容
大
小
大
小
详
略
比例尺
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表示内容详略关系
返回
二、方向
东
西
北
南
1、无指向标的地图
我们到北京旅游,从北京站下火车去北京动物园,怎么走?去天安门怎么走?
说一说
1 、有辆汽车从图中公路的A地顺箭头方向开往B地,汽车的走向是怎样变化的?
2 、图中河流位于村庄的什么方向?河流的流向是怎样的?
A
B
2、有指向标的地图
在有指向标的
地图上确定方向:
1、确定中心地点。
2、以中心地点为中心画与指向标相对应的十字坐标,按指向标方位标注东西南北。
3、指出各点与中心
点的方向关系。
N
E
S
W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二、方向
3、有经纬网的地图
练习:上图中,营地在A点的什么方向?
南极点
营地
A
南极点
营地
A
南
西
答案:正西方
练习:上图中,营地在A点的什么方向?
A
B
C
D
10 °N
20 °N
30 °N
40 °N
50°N
80 °E
60°E
40°E
东
南
北
西
练习:试判断B、C、D三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确定方向 ?
1、确定中心地点。
2、以中心地点为中心沿经纬线画十字坐标, 按经纬线方向标注东西南北。
3、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小结判断方向的方法: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
相对高度
海拔
1、甲地高度是多少?怎样测量出来的?
2、乙地高度是多少?怎样测量出
来的?
3、甲地比乙地高出多少呢?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0cm
1cm
2cm
3cm
0cm
0cm
1cm
1cm
2cm
2cm
3cm
100
100
200
200
300
300
坡陡的地方( E处)等高线____;坡缓的
地方( D 处)等高线____。
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一样吗?
密集
稀疏
D
E
E
D
思考:如何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这些地形?
等高线是闭合还是敞开?中心和四周数值谁高谁低?
等高线向数值__(高或低)的地方凸。
等高线向数值__(高或低)的地方凸。
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
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100
C
③
②
①
200
300
300
D
③
②
①
200
100
E
Y
X
N
M
100
300
300
200
200
100
400
400
图2
500
F
1000
河流
G
K
100
400
300
200
C山谷
D山脊
E鞍部
G陡坡 F缓坡
K陡崖
2.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读地表形态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①②③④四处中,属盆地地形的是______。
(2)计划从小河引水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3)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为什么?
①
AC
甲
1.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
(4)设计修建坝高达100米的水库,根据等高线,选择何处筑坝比较合适?在筑坝处用符号 标识并说明理由。
顺地势自流
坡度较缓,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峡谷处,坝长较短
巩固练习
500
A
B
D
丙
丁
100米
34045’
35000’
村庄
2.某一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假如在甲村和乙村间修建一条公路,经过A处、还是B处施工较为容易? ,为什么?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欲在此地区修建大坝,请在较为理想的地区用红色“=”在图上标出,此大坝修建的高度一般不宜超过 ( )米
B
B路线坡度平缓, 工程量小,投资少,道路平缓,行车相对安全
100
高 原
丘 陵
平 原
山 地
盆 地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地面起伏程度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1000米以上 500米以上 200-500米 没有一定数值 200米以下
地面起伏程度 与外部相比高差大,高原内部起伏不大。 崎岖,
起伏很大 起伏不大 四周高、
中间低 较平坦,起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