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7 00:0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温故知新
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一、单选题
1. 某日,一群蜜蜂飞入城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2.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花香四溢
B.飞沙走石
C.引吭高歌
D.云雾缭绕
3. 如图所示,将一段粗熔丝(俗称保险丝)用刀斜着切成两段,使两段粗熔丝的平滑表面紧密接触,然后,把一端悬挂起来,在另一端下面挂一个合适的物体,两段熔丝也不会被拉开,这个现象说明(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4.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它是不可再分的
B.分子由原子组成,所以原子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灰尘是很小的分子,所以分子用肉眼可以看见
5. 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6. 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不变,玻璃板受到浮力
B.变大,玻璃板与水之间有分子引力
C.变大,玻璃板受到重力
D.变小,玻璃板受到大气压力
7.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我们常常受到“二手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8. 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金原子保持静止不动的
B.人们可以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出它们
C.金原子之间有间隙,说明金原子间只有斥力
D.金是否处于固态可以从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上进行推断
9.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在校园里我们闻到花香 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C.酒香不怕巷子深 D.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
10.关于物质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直径很小,一般为10-10 cm
B.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分子
C.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D.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
二、填空题
11.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 ,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应选用内径较 的玻璃管。
12.夏日荷花飘香,这是分子_____的结果。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_____构成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
13.每年7月,广德市的雷雨不断。细心的同学发现,雷雨过后,窗户上的两滴雨水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过段时间,窗户上的雨水不见了,这是因为水发生了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14.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 、原子构成的;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 um的尘埃物,2.5um合 m,空气中的尘埃物 (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15.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发现它们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通过“在满满一杯水中慢慢加入一勺红糖,水没有溢出”的事实推理出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卢瑟福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经过想象、类比后提出原子内部结构的猜想,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叫__________法。
16.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 ℃的热水,另一杯是5 ℃的冷水,将它们都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水杯.
(2)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17.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柱,使它们紧密接触并压紧后,居然可以在它们下面吊起一盏台灯而不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__ ;往盛有一半水的氧化长玻璃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甲丙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 ;如图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碳>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两瓶中气体都变成红棕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处在 ______ ;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 _______ 图放置最不合理。
18.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μm的 颗粒物,也称为可人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 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PM2. 5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19.如图所示,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_ 。如图所示,为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子里应装入 ____ 气体。
20.固态、液态和______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是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其中图乙表示物质的______态,该物质由图甲状态变为图乙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
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请回答
(1)图a和图 _______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
(2)图b和图 ________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____ .
22.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他们具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甲)。对此现象,小金有疑感:两铝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______(选填“逐渐变小”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大”);
(2)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铝柱也不分开,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C D B A D B C
二、填空题
11.分子间存在间隔 小(细)
12.无规则运动 原子 斥力
13.引力 汽化
14.分子 2.5×10-6 不是
15.引力 空隙 模型
16.乙 温度
17.引力 分子间有空隙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状态 乙
18.不是
19.引力 二氧化碳
20.气态 液 熔化
三、实验题
21.d e 引力
22.逐渐变小 不能 能
PAGE
第 1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