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 诗经
《诗经》
风:国风
雅
民歌
宗庙祭祀诗
表现手法
赋:直陈其事
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大雅
士大夫文人之作
颂
小雅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sì
yú
chíchú
xiàn
luán
yí
yuè yì
rǔ
rǔ
kuì tí
▲
▲
▲
▲
▲
▲
▲
通“薆”,隐藏
通“现”,出现
通“悦”,喜爱
通“汝”,你
通“汝”,你
通“馈”,赠送
通“非”,不是
fēi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
美丽
等待
在
通“现”,出现
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美好
赠送(v.)
鲜明有光的样子
通“悦”,喜爱
通“馈”,赠送
确实
并且,表并列关系
赠送(n.)
喜爱
多么的…
(加强语气)
◆ 诗歌是从谁的角度写的?
◆ 在诗经的3种主要表现手法中,采用了哪种手法?
◆ 青年男子对于“静女”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 “静女”对青年男子的态度又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思考以下问题:
◆ 形象分析
请同学们在诗中分别找出描写“静女”和青年男子的诗句。
● “静女”形象
静女其姝、
爱而不见、
美丽
活泼可爱、
大胆表达爱情
● 青年男子形象
搔首踟蹰
说怿女美、
憨厚可爱
倾慕、赞美、痴心
外在:
内在: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自牧归荑
外在:
内在:
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 拓展思考
静女“静”乎?
● 静女之“静”:娴静、文雅
●根据诗歌的描述,静女“静”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如果静女不“静”,为何青年男子称之为“静女”?
◆ 课后任务
1、背诵《静女》
2、预习《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