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6 11:41:37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1.铝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5 μm的超薄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B)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
【解析】铝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5 μm的超薄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2021·桂林中考)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
A.钠   B.铝   C.铁   D.铜
【解析】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选项提供的四种金属中钠的位置最靠前,故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钠。
3.下列金属中,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的是(C)
A.Zn B.Al C.Ag D.Fe
【解析】四种金属中只有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银不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其他金属的活动性都在铜的前面,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
4.(2021·长沙期末)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在祝融号火星车上使用了很多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
B.可使用镀金的方法防止金属生锈
C.生铁和钢是两种常见的铁合金
D.金属都具有导热性
【解析】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变大,所以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A正确;在金属表面镀一层其他金属,可使金属与氧气隔绝,但是金的成本较高,且硬度不大,不耐磨损,所以通常不使用镀金的方法防止金属生锈,B错误;生铁和钢是两种常见的铁合金,C正确;金属都具有导热性,D正确。
5.(2021·成都二模)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SO4===XSO4+Y ②Y+2ZNO3===Y(NO3)2+2Z ③Y+H2SO4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A)
A.Fe、Cu、Ag B.Mg、Fe、Ag
C.Mg 、Zn、Ag D.Fe、Zn、Cu
【解析】A、Fe的活动性比氢强,Cu的活动性比氢弱,但比Ag强,符合上述条件;B、Mg、Fe的活动性都比氢强,Ag的活动性比氢弱,不符合上述条件;C、Mg、Zn的活动性都比氢强,Ag的活动性比氢弱,不符合上述条件;D、Fe、Zn的活动性都比氢强,且Fe的活动性比Zn弱;Cu的活动性比氢弱,且Cu在化合物中显+2价,不符合上述条件。
6.(2021·青岛一模)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D)
A.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分析实验②③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不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解析】镁和铁均属于活泼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与酸反应的越剧烈,产生气泡的速率越快,所以可通过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A正确;②中产生气泡,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H前面,③中铜片表面没有变化,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小于铁和氢,④中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且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即铜比银活泼,B正确;④中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且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即铜比银活泼,C正确;综上所述,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D错误。
7.如图,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放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金属均有剩余(U形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右试管中溶液为黄色
B.两试管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C.U形管中液面左升右降
D.U形管中液面仍相平
【解析】锌、铁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金属均有剩余,所以盐酸全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亚铁盐溶液显浅绿色。铁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亚铁盐溶液显浅绿色,所以反应后右试管中溶液为浅绿色,故A错误; 通过分析题中的反应可知,金属均有剩余,所以盐酸全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置换出相同质量的氢气,所用的铁和锌的质量不等,所以两试管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不相等,故B错误; 通过分析题中的反应可知,金属均有剩余,所以盐酸全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氢气的体积也相等,U形管两端的气体体积变化相等,所以U形管中液面不变,故C错误、D正确。
8.如图所示,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铝丝需用砂纸打磨的目的是__除去铝表面的氧化铝__。
(2)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Al+3CuSO4===3Cu+Al2(SO4)3__。
(3)该实验可得出金属的活动性:Al__>__Cu(填“>”或“<”)。
【解析】(1)由于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实验前,铝丝需用砂纸打磨的目的是除去铝表面的氧化铝;
(2)铝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Al2(SO4)3;
(3)由于铝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该实验可得出金属的活动性:Al>Cu。
9.(2021·北京一模)验证锌、铜、银3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据图中所示,向孔穴1~3中分别滴加X溶液。
(1)若X是稀硫酸。产生明显现象的孔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Zn+H2SO4===ZnSO4+H2↑__。
用稀硫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__孔穴2、3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__。
(2)若只选择一种试剂达到实验目的,X是__CuSO4__溶液。
【解析】(1)若X是稀硫酸,铜、银与稀硫酸不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若X是稀硫酸,铜、银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银排在氢后,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排在氢前,孔穴2、3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故用稀硫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2)若只选择一种试剂达到实验目的,可选择CuSO4溶液,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比铜活泼,银与硫酸铜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0.某班同学在实验室探究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1)操作A中能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的现象为__纯铜表面留下划痕__。
(2)操作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铜丝表面变黑__;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用灯帽将酒精灯盖灭,轻提一下,再重新盖好__。
(3)操作C、D可以判断金属镁、银、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操作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Mg+CuCl2===MgCl2+Cu__。
(4)如果只用三种试剂,验证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择的三种试剂为__铝、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__。
【解析】(1)操作A中能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的现象为纯铜表面留下划痕。(2)操作B中,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铜丝表面变黑;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用灯帽将酒精灯盖灭,轻提一下,再重新盖好。(3)操作C中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4)要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取两端金属与中间金属的化合物溶液,或取中间金属与两端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如选择的三种试剂为铝、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把铝丝、铜丝分别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时,铝丝表面析出黑色固体,是因为铝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说明铝比铁活泼,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铜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
11.(2021·晋中期末)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广泛使用了Al、Fe、Cu等金属和金属材料,利用它们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
③将打磨过的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生成红色物质。
实验①中无现象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__Al2O3__(填化学式)薄膜。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Al+3FeSO4===Al2(SO4)3+3Fe__。
【解析】实验①中无现象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实验②中铝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FeSO4===Al2(SO4)3+3Fe。
12.(2021·娄底期末)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抗疫过程我们用到了多种材料。修建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时,用到了大量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
(1)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4Al+3O2===2Al2O3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为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个实验:
①实验甲中铝丝会出现的现象是__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__。
②实验甲能得出的结论是__铝__的金属活动性更强。
③另一位同学认为实验乙、丙中均无明显现象,对完整的结论没有作用,都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__C__(填序号)。
A.乙、丙都可以省去
B.乙、丙都不能省去
C.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去
D.乙可以省去,丙不能省去
【解析】(1)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隔绝空气,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4Al+3O2===2Al2O3;(2)①铜为红色固体,铝的活动性比铜的强,实验甲中铝丝会出现的现象是铝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②实验甲中铝将铜置换出来,从而得出的结论是铝的活动性更强;③实验甲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铜的强,实验乙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镁的弱,从而得出镁、铝、铜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实验丙不用做即可达到实验目的,故答案选C。
PAGE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1.铝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5 μm的超薄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
2.(2021·桂林中考)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钠   B.铝   C.铁   D.铜
3.下列金属中,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的是( )
A.Zn B.Al C.Ag D.Fe
4.(2021·长沙期末)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在祝融号火星车上使用了很多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
B.可使用镀金的方法防止金属生锈
C.生铁和钢是两种常见的铁合金
D.金属都具有导热性
5.(2021·成都二模)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SO4===XSO4+Y ②Y+2ZNO3===Y(NO3)2+2Z ③Y+H2SO4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
A.Fe、Cu、Ag B.Mg、Fe、Ag
C.Mg 、Zn、Ag D.Fe、Zn、Cu
6.(2021·青岛一模)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分析实验②③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不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7.如图,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放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金属均有剩余(U形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试管中溶液为黄色
B.两试管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C.U形管中液面左升右降
D.U形管中液面仍相平
8.如图所示,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铝丝需用砂纸打磨的目的是__ __。
(2)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3)该实验可得出金属的活动性:Al__ __Cu(填“>”或“<”)。
9.(2021·北京一模)验证锌、铜、银3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据图中所示,向孔穴1~3中分别滴加X溶液。
(1)若X是稀硫酸。产生明显现象的孔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
用稀硫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__ __。
(2)若只选择一种试剂达到实验目的,X是__ __溶液。
10.某班同学在实验室探究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1)操作A中能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的现象为__ __。
(2)操作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 __;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 __。
(3)操作C、D可以判断金属镁、银、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操作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4)如果只用三种试剂,验证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择的三种试剂为__ __。
11.(2021·晋中期末)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广泛使用了Al、Fe、Cu等金属和金属材料,利用它们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
③将打磨过的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生成红色物质。
实验①中无现象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__ __(填化学式)薄膜。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12.(2021·娄底期末)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抗疫过程我们用到了多种材料。修建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时,用到了大量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
(1)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为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个实验:
①实验甲中铝丝会出现的现象是__ __。
②实验甲能得出的结论是__ __的金属活动性更强。
③另一位同学认为实验乙、丙中均无明显现象,对完整的结论没有作用,都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__ __(填序号)。
A.乙、丙都可以省去
B.乙、丙都不能省去
C.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去
D.乙可以省去,丙不能省去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