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溶液的浓度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一j.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一j.TIF" \* MERGEFORMAT 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1.(2021·青岛质检)关于20%的硝酸钾溶液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20 g硝酸钾
B.将30 g硝酸钾溶解到170 g水中
C.将硝酸钾和水按照25∶100的质量比配成溶液
D.将100 g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2.已知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下列比例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5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5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
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4∶5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二j.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二j.TIF" \* MERGEFORMAT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3.无土栽培所用的某种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欲配制该营养液300 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是( )
A.7 kg B.21 kg
C.70 kg D.140 kg
4.(2021·岳阳一模)如要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
A.50 g B.90 g
C.100 g D.200 g
5.(2021·邵阳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6.(2021·重庆期末)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克,欲将其质量分数提高到20%,则可采取的措施为( )
A.蒸发掉10克水
B.蒸发掉一半溶剂
C.加入12.5克氢氧化钠固体
D.加入10克氢氧化钠固体
7.(2021·龙海一模)全国开展抗击“新冠肺炎”以来大部分地区使用过氧乙酸消毒(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过氧乙酸消毒液是由CH3COOOH与水配制而成的:
(1)过氧乙酸消毒液中的溶质是__ __;溶剂是__ __。
(2)过氧乙酸分解产生氧气,能有效地氧化病毒,有较强的腐蚀性,配制过氧乙酸应用下列哪种容器__ __。
A.铁制容器 B.铝制容器 C.塑料容器
配制过氧乙酸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其原因是__ __。
(3)某学校欲用2%的过氧乙酸溶液1 500 g进行教室内喷雾消毒,需要15%的过氧乙酸溶液__ __克。
8.(2021·石家庄模拟)用100 g 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
A.190 g B.290 g C.390 g D.490 g
9.(2021·邹城期末)有100 g 10%的盐酸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 )
A.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
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C.将100 g 10%的盐酸与200 g 25%的盐酸混合
D.蒸发掉50 g溶剂
10.(2021·内江期末)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使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11.(2021·杭州期末)向盛有40克氯化铵的烧杯中加入40克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2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
C.若升温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若加水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12.在60 ℃时,将36 g硝酸钾溶于204 g水中,将此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已知KNO3 60 ℃时的溶解度为110 g,90 ℃时的溶解度为202 g)。
(1)取第一份,将温度升高到90 ℃,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 __。
(2)取第二份,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原来增加一倍,需加入硝酸钾固体__ __g。
(3)取第三份,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 __g。
13.(2021·泰安一模)“84”消毒液是预防新冠肺炎经常使用的消毒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其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 __。
(2)“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为2NaClO+CO2+X===Na2CO3+2HClO,生成的HClO(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 __。
(3)探究发现,暴露在空气中(阳光充足)的“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据此,你认为“84”消毒液应__ __保存。
(4)“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将50 g含NaClO 5%的“84”消毒液稀释至1%,需向原溶液中加入水的质量为__ __g。
14.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某医疗小组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1)已知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 __(最简单整数比)。
(2)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60 k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kg。
PAGE课题3 溶液的浓度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一j.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一j.TIF" \* MERGEFORMAT 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1.(2021·青岛质检)关于20%的硝酸钾溶液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C)
A.100 g水中溶解20 g硝酸钾
B.将30 g硝酸钾溶解到170 g水中
C.将硝酸钾和水按照25∶100的质量比配成溶液
D.将100 g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解析】20%的硝酸钾溶液表示的是在100 g溶液中含有20 g硝酸钾,即80 g水中溶解20 g硝酸钾,A错误;将30 g硝酸钾溶解到170 g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5%,B错误;20%的硝酸钾溶液表示的是在100 g溶液中含有20 g硝酸钾,即80 g水中溶解20 g硝酸钾,硝酸钾和水按照20∶80=1∶4的质量比配成溶液,C正确;将100 g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20%,D错误。
2.已知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下列比例正确的是(A)
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5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5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
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4∶5
【解析】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0%,=,则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4∶5;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5,故选项说法正确;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4∶5,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4,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5,故选项说法错误。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二j.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二j.TIF" \* MERGEFORMAT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3.无土栽培所用的某种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欲配制该营养液300 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是(B)
A.7 kg B.21 kg
C.70 kg D.140 kg
【解析】配制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的营养液300 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300 kg×7%=21 kg。
4.(2021·岳阳一模)如要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C)
A.50 g B.90 g
C.100 g D.200 g
【解析】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100 g×20%=(100 g+x)×10%,x=100 g。
5.(2021·邵阳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A正确;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食盐水中的溶质氯化钠是固体,白酒中的溶质酒精是液体,盐酸中的溶质氯化氢是气体,B正确;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C错误;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洗涤剂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D正确。
6.(2021·重庆期末)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克,欲将其质量分数提高到20%,则可采取的措施为(C)
A.蒸发掉10克水
B.蒸发掉一半溶剂
C.加入12.5克氢氧化钠固体
D.加入10克氢氧化钠固体
【解析】10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 g×10%=10 g、溶剂质量为100 g-10 g=90 g。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则:
×100%=20%,x=50 g;若采用加溶质的方法,设需要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则:
×100%=20%,y=12.5 g。
7.(2021·龙海一模)全国开展抗击“新冠肺炎”以来大部分地区使用过氧乙酸消毒(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过氧乙酸消毒液是由CH3COOOH与水配制而成的:
(1)过氧乙酸消毒液中的溶质是__CH3COOOH__;溶剂是__H2O__。
(2)过氧乙酸分解产生氧气,能有效地氧化病毒,有较强的腐蚀性,配制过氧乙酸应用下列哪种容器__C__。
A.铁制容器 B.铝制容器 C.塑料容器
配制过氧乙酸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其原因是__橡胶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过氧乙酸发生反应__。
(3)某学校欲用2%的过氧乙酸溶液1 500 g进行教室内喷雾消毒,需要15%的过氧乙酸溶液__200__克。
【解析】(1)过氧乙酸溶液是由CH3COOOH与水配制而成的,水是溶剂,溶质是CH3COOOH;(2)CH3COOOH有较强的腐蚀性,所以铁、铝能与之发生反应,只能在塑料容器中进行;配制过氧乙酸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其原因是橡胶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过氧乙酸发生反应;(3)设需要15%的过氧乙酸溶液质量为x,则1 500 g×2%=x×15%,x=200 g。
8.(2021·石家庄模拟)用100 g 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要加水的质量为(C)
A.190 g B.290 g C.390 g D.490 g
【解析】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0 g×98%=(100 g+x)×20%,x=390 g。
9.(2021·邹城期末)有100 g 10%的盐酸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C)
A.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
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C.将100 g 10%的盐酸与200 g 25%的盐酸混合
D.蒸发掉50 g溶剂
【解析】溶液具有均一性,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x,(100 g+x)×20%=100 g×10%+x,x=12.5 g,溶质质量增大一倍是20 g,故B错误;将100 g 10%的盐酸与200 g 25%的盐酸混合时,溶质质量分数=×100%=20%,故C正确;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蒸发掉溶剂的同时,溶质也会挥发,故D错误。
10.(2021·内江期末)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使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解析】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A错误;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B错误;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不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因为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这些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C错误;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所以使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D正确。
11.(2021·杭州期末)向盛有40克氯化铵的烧杯中加入40克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2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
C.若升温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若加水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解析】由图示可知,在20 ℃时,40 g氯化铵并没有完全溶解在40 g水中,所以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0%,A错误;因为在该温度下,溶剂的质量不是100 g,且氯化铵没有完全溶解,所以无法推断此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且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单位是“g”,B错误;温度升高,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C错误;若加水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当溶液恰好饱和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当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正确。
12.在60 ℃时,将36 g硝酸钾溶于204 g水中,将此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已知KNO3 60 ℃时的溶解度为110 g,90 ℃时的溶解度为202 g)。
(1)取第一份,将温度升高到90 ℃,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15%__。
(2)取第二份,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原来增加一倍,需加入硝酸钾固体__17.1__g。
(3)取第三份,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80__g。
【解析】由题意知,上述题目中的溶质均未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在60 ℃时将36 g硝酸钾溶于20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5%;溶液具有均一性,将此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每一份的质量均为=80 g,每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5%。(1)取第一份,将温度升高到90 ℃,溶液的组成未发生改变,则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2)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x,(80 g+x)×30%=80 g×15%+x,x≈17.1 g;(3)设要加水的质量为y,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80 g×15%=(80 g+y)×7.5%,y=80 g。
13.(2021·泰安一模)“84”消毒液是预防新冠肺炎经常使用的消毒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其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1__。
(2)“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为2NaClO+CO2+X===Na2CO3+2HClO,生成的HClO(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H2O__。
(3)探究发现,暴露在空气中(阳光充足)的“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据此,你认为“84”消毒液应__避光密封__保存。
(4)“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将50 g含NaClO 5%的“84”消毒液稀释至1%,需向原溶液中加入水的质量为__200__g。
【解析】(1)在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有(+1)+x+(-2)=0,解得x=+1;(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O+CO2+X===Na2CO3+2HClO,反应物中钠、氯、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1、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1、2、5,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3)暴露在空气中(阳光充足)的“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所以“84”消毒液应避光密封保存;(4)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
50 g×5%=(50 g+x)×1%
x=200 g。
14.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某医疗小组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1)已知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6∶1∶12__(最简单整数比)。
(2)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60 k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kg。
【解析】(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1×4)∶(16×3)=6∶1∶12。(2)解: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60 kg×0.5%=x×15%,x=2 kg。
答: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2 kg。
答案:(1)6∶1∶12 (2)2 kg(计算过程见解析)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