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27 15:1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年级 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寒冷环境中,能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热量增加的激素是(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2.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3.如图表示反射弧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 B.兴奋在③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C.刺激②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D.剪断②后刺激④处,⑤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射
4.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外界环境剧变,不会引起稳态的失衡
5.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
B.胃液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
C.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浆中
6.如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成分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图,则①~⑤所代表的成分分别是(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7.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其中属于增长型的是( )
A.甲 B.乙和丙 C.甲和乙 D.丙
8.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在神经元之间传导的方式分别是( )
A. 电信号,递质传递 B. 递质传递,电信号
C. 电信号,电信号 D. 递质传递,递质传递
9.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  )
A.反射弧结构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阻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
10.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 ( )
A.调节较缓慢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反应速度迅速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11.如图是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导致其裂解死亡示意图。则X细胞是指( )
A.B淋巴细胞 B.T淋巴细胞 C.效应T细胞 D.浆细胞
12.某人喝醉了酒,絮絮叨叨、语无伦次,这一现象说明酒精麻痹了(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
1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C. 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 D.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
14.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是( )
A.夏季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夏季的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C.冬季的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D.不论冬季还是夏季,产热量都等于散热量
15.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和空间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和空间
16.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
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17.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
①已产生免疫的机体 ②未产生免疫的机体 ③接受相同的过敏原 ④接受不同的过敏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8.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0.5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40只,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鼠有10只,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
A.100只/公顷 B.200只/公顷
C.75只/公顷 D.50只/公顷
19.上个世纪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104万公顷的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经过30多年的恢复和保护,火烧迹地上重新长起了大片树林。森林覆盖率由火灾后的61.5%提高到87%以上,动植物种群基本得到了恢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火灾发生后,该群落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该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现群落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它们可呈镶嵌分布
D.森林的恢复过程中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协(共)同进化
20.下列关于群落丰富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的多少
B.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C.群落中动物的数目有很多,说明丰富度很高
D.农田中生物种类较少,丰富度较高
第Ⅱ卷
填空题(共5小题,共40分。)
21.(每空1分,共8分) 请结合下图中人体激素调节的两个实例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表示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能够促进②过程的激素是___________,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
(2)图乙中③是______________激素,④是________激素。图乙表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着___________机制。
(3)上述激素通过 运输,作用于 。
22. (每空1分,共8分) 下图甲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为细胞e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所示的是__________免疫过程,图甲中c是__________细胞,e是__________细胞。
(2)在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中,细胞b可分泌__________促进c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图乙中与物质X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用图乙中数字表示)。
(3)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此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用图甲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4)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填图甲中字母);若该抗原为艾滋病的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细胞。
23. (每空1分,共8分) 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_mol/L,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
(2) A 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最强的是________。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主要由根尖产生并且与生长素和赤霉素等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干旱会导致植物体内生长素、赤霉素等明显减少,乙烯和__________含量大量增加,从而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促进叶片等器官脱落过程。
24.(每空1分,共8分).下列如图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数量增长曲线图及调查种群密度的过程,请回答:
(1)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宜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等距取样法。
(2)种群密度是种群______________的数量特征,除以上种群数量特征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迁入率 迁出率及年龄组成、_____________。
(3)该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表示K值的点是_____________,种群增长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点。种群迁入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数量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每空1分,共8分)根据南极食物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填“自养型”或“异养型”)生物,在此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大鱼与小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海豹与小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3)要构成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高二年级 生物
第Ⅰ卷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60分)
1-5: D C B D C 6-10: B A A D C
11-15: C A B D D 16-20: C A B A B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21.(每空1分,共8分)
(1) 肝糖原   氧化分解  
  胰岛素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反馈调节
(3)  体液运输   靶器官和靶细胞
22.(每空1分,共8分)
(1) 体液   B或B细胞  浆或浆细胞  
(2)  淋巴因子   Ⅱ Ⅲ Ⅳ Ⅴ
(3) ⑥ ⑧ ⑨  
(4) b c d   T细胞  
23.(每空1分,共8分)
(1) 主动运输  10-4  抑制  
(2) 促进  根   两重性
(3)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24. (每空1分,共8分)
(1) 随机   五点取样法
(2)  最基本   出生率 死亡率   性别比例
(3)  d b 食物和生存空间减少,天敌增加  
25.(每空1分,共8分)
(1) 浮游植物   自养型  5  
(2)  须鲸 虎鲸  竞争 捕食
(3)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