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燃料5.1洁净的燃料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下列气体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A.氧气 B.氮气 C.氦气 D.氢气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滴有浓氨水的酚酞溶液会变红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5.以下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用来防腐 B.氧气急救病人时供给呼吸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中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D.氢气可作燃料
6.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检验氢气纯度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吸附、蒸馏、加肥皂水等
B.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C.人类可以通过燃烧氢气制备大量的饮用水
D.我国用水量总量占比最高的是农业用水,其次是工业用水
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H2、CO在空气中点燃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单质均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D.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氢气有可燃性——用作燃料 B.氮气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作电光源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10.4克氧气可以跟( )克氢气完全反应
A.1 B.0.5 C.2 D.4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加热铜绿固体由绿色变为红色
D.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酚酞试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2.按要求从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水、四氧化三铁、氧化镁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一种可燃性气体_______
(2)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
(3)能供给呼吸的气体_______
(4)一种白色固体_______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_______
13.2020年5月5日,被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胖五”所用燃料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写一点既可);相同质量的镁、铝、铁三种金属,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_____。
14.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____,再点燃,防止发生爆炸。
(3)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应_____。
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水的组成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查阅资料)通过电解水和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其中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乙是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碱石灰(可吸收水分干燥气体)的仪器 c,并在导管口 d 处将气体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实验与结论)
(1)图甲中玻璃管 a 和玻璃管 b 得到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检验 b 管中产物的方法是______。
(2)图乙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导管口 d 处______;烧杯底部有______。
(3)写出实验甲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4)实验甲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填微粒符号)。
(5)由以上探究可以得出结论: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16.利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_______;
(2)在实验室中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_______;
(3)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应用酒精的_______加热;
(4)用量筒量取溶液时,视线要与液体的_______保持水平。
三、实验题
17.实验室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铜的一种氧化物的实验来测定该氧化物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所用干燥剂均为碱石灰)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a仪器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下的目的是______。
(2)B、C、F装置的作用分别是:B______,C______,F______。
(3)在点燃D装置中酒精灯以前,要将氢气通过整个装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
(4)A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已知D装置中铜的氧化物的质量为7.2g,当其完全被还原时,称得E装置增重0.9g,则这种铜的氧化物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的原始计算式为______,其化学式为______。
(6)如果B、C装置的顺序颠倒,将造成铜、氧两元素的质量之偏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A不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B不正确;
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故C正确;
D、氢气可以做还原剂、能点燃,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D不正确。故选C。
2.D
3.C
4.C
5.C
【详解】
A、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用来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错误;
B、氧气急救病人时供给呼吸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充入霓虹灯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可燃性是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A
7.D
【详解】
A.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符合题意;
B. 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而不能搅拌,不符合题意;
C. 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故不能通过燃烧氢气制备大量的饮用水,不符合题意;
D. 我国用水量总量占比最高的是农业用水,其次是工业用水,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
A、为防止爆炸,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验纯,正确。
B、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H2O和NH3均是有10个质子的微粒,但不是同种元素。错误。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D、混合物中可能只含有1种元素,如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只含有氧元素,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A、氢气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不同用途的电光源,不符合题意;
D、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急救病人,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
解:设4g氧气可消耗氢气的质量为x
x=0.5g
故选B。
11.C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正确。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正确。
C、加热铜绿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氧化铜),错误。
D、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正确。
故选C。
12.
(1)H2
(2)H2O
(3)O2
(4)MgO
(5)Fe3O4
【分析】
(1)
氢气具有可燃性,故填H2。
(2)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故填H2O。
(3)
氧气能供给呼吸,故填O2。
(4)
氧化镁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故填MgO。
(5)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为四氧化三铁,故填Fe3O4。
13.产物无污染或热值高 铁
【详解】
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产物无污染或热值高;
等质量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所含原子数越少;镁、铝、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4、27、56,故相同质量的镁、铝、铁三种金属,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铁。
14.外焰 验纯(或检验其纯度) 向着手心
【详解】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检验其纯度,再点燃,防止气体不纯发生爆炸。
(3)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应向着手心,防止药液腐蚀标签。
15.
(1) 2:1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2) 气体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水雾
(3)水氢气+氧气
(4)H;O
(5)氢元素和氧元素
【分析】
(1)
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氢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2∶1;b关是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若木条复燃,即可证明是氧气;
(2)
在d处点燃气体,可观察到气体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底部有水雾出现;
(3)
甲中反应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4)
分析反应中没有变化的微粒是原子,则实验甲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即H、O;
(5)
以上实验水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点睛】
16.纯度 镊子 外焰 凹液面的最低处
【详解】
(1)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2)在实验室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镊子;
(3)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4)用量筒量取溶液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7.
(1) 长颈漏斗 防止生成的氢气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2) 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进入E装置
(3)排除整个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4) 产生大量气泡,锌粒逐渐溶解 Zn+2HCl=ZnCl2+H2↑
(5) Cu2O
(6) 低 B装置中的水蒸气会随气流进入E装置,使测出水的质量增加,从而导致由水计算出的氧元素的质量增大,铜元素质量减少,最终导致结果偏低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