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4.1 专题 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练习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4.1 专题 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练习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6 12:4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练习
1.(2021·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和bb′,O为直线AO与aa′的交点,在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
(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________。
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2)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aa′的直线NN′,连接OO′测量图中角α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bb′移到图中虚线位置,而在作光路图时aa′不变,则所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若所使用的玻璃砖的bb′与aa′不平行,其他操作无误,则所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2018·四川遂宁·高二期末)实验可让学生们提高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图所示,一个学生用广口瓶和刻度尺测定水的折射率,请填写下述实验步骤中的空白.
(1)用刻度尺测出广口瓶瓶口内径d.
(2)在瓶内装满水.
(3)将刻度尺沿瓶口边缘竖直插入水中.
(4)沿广口瓶边缘向水中刻度尺正面看去,若恰能看到刻度尺的0刻度(即图中A点),同时看到水面上B点刻度的像B′恰与A点的像相重合.如图,若水面恰与直尺的C点相平,则_____和______分别等于入射角和折射角
(5)读出________和________的长度.
(6)由题中所给条件和前面步骤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水的折射率n=________.
3.(2021·浙江·高二月考)(1)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①某同学在画玻璃砖边界时操作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其不当之处: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②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边界ab、cd后,不小心误将玻璃砖向上稍平移了一点,如图乙所示,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得玻璃的折射率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在“用双缝干涉测单色光的波长”实验中,看到的单色光的双缝干涉条纹是___________,挡住双缝中的一个缝后,看到的是___________。
A.没有条纹的亮光 B.不等间距明暗相间条纹
C.等间距明暗相间条纹 D.稍暗些的等间距明暗相间条纹
4.(2018·江西·九江市同文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所示为玻璃厚度检测仪的原理简图,其原理是:固定一束激光AO以不变的入射角θ1照到MN表面,折射后从PQ表面射出,折射光线最后照到光电管C上,光电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依据激光束在C上移动的距离,可以确定玻璃厚度的变化.设θ1=45°,玻璃对该光的折射率为,C上的光斑向左移动了Δs,则可确定玻璃的厚度比原来变________(填“厚”或“薄”)了________.
5.(2021·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在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
(1)某同学做实验插针的步骤如下:
A.在表示入射光线的上插上大头针和;
B.通过玻璃砖观察和,调整视线,直到的像被的像挡住;
C.在观察一侧插上大头针和,并记下和的位置,
这位同学在操作中的重要疏漏是________。
(2)以通过的直线与玻璃砖的交点O为圆心,以某一适当长度R为半径画圆,与交于P,与的延长线交于Q,从P和Q分别作玻璃砖界面的法线的垂线,和分别为垂足,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则玻璃砖的折射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折射率的值为__________。
6.(2021·湖南·武冈市展辉学校高二月考)(1)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 、 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 、的像
B.为减少测量误差, 、的连线与法线NN'的夹角应尽量小些
C.为了减小作图误差, 和 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D.若 、的连线与法线NN'夹角较大时,有可能在bb'面发生全反射,所以在bb'一侧就看不到 、的像
(2)在该实验中,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砖,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的图线如图所示,从图线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是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以入射点O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P1O、折射光线OO'的延长线分别交于A、B点,再过A、B点作法线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点,如图甲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n = ______(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进一步测得所需数据分别为1.68cm和1.12cm,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数值为_____。
(4)在用针插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二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 、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中①、②所示,其中甲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它操作均正确,且均以 、 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2021·云南·昆明一中高三开学考试)如图甲所示,为测定一块三棱镜的折射率, 将三棱镜固定在一张白纸上,并确定好AB和AC界面的位置。然后在棱镜的左侧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线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再从棱镜的右侧观察P1和P2的像。
①此后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
A.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的像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②正确完成上述操作后,在纸上标出大头针P3、P4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过P1、P2做一条直线与AB边相交于O点,过P3、P4做一条直线与AC变相交于H,并以入射点O为圆心做一个圆,与入射光线相交D,与OH连线的延长线相交于G,过O点做法线,过D点做法线的垂线交于E,过G点做法线的垂线交于F,则所测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n=___________。(用代表线段长度的字母表示)。
8.(2020·北京市八一中学高二期末)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和bb'。O为直线AO与aa'的交点。在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
(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___________
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D.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
(2)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bb’的直线NN',连接OO’。测量图甲中角a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a'和bb’的间距画得过宽。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准确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折射率,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为了减小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B.如果在界面aa'光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将不会进入玻璃砖
C.不论光以什么角度从aa'射入,经一次折射后达到界面bb’都能射出
9.(2021·江西抚州·高二期末)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C.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D.大头针和及和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2)从和一侧观察时,、、、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
(3)甲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圆,交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点和D点,如图所示,若他测得,,则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_____________;
(4)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所示,其中甲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2021·浙江·效实中学高二期中)某研究小组根据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一个圆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在圆周EC部分插上P3,使P3挡住P1、P2的像。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所插的位置,就可以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
(1)若∠AOF=30°,OP3与OC之间的夹角为30°,则P3处刻的折射率的值为___________;
(2)图中P3、P4两处,对应折射率较大的是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大头针P1、P2应适当远一些
B.∠AOF可以非常小
C.EC弧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插大头针P3应垂直于盘面
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 答案解析
1.(2021·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和bb′,O为直线AO与aa′的交点,在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
(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________。
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2)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aa′的直线NN′,连接OO′测量图中角α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bb′移到图中虚线位置,而在作光路图时aa′不变,则所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若所使用的玻璃砖的bb′与aa′不平行,其他操作无误,则所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BD 偏大 不变
【详解】
(1)[1]确定P3大头针的位置的方法是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确定P4大头针的位置的方法是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2)[2]如图,光线在aa′面的折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则根据折射定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
n=.
(3)[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bb′移到图中虚线位置,而在作光路图时aa′不变,作出光路图:线①表示作图时所用的光路,线②表示实际的光路,可见,测量得到的入射角没有变化,而折射角偏小,根据折射率公式
n=
可知所测得的折射率将偏大.
(4)[4]测折射率时,只要操作正确,与玻璃砖形状无关.所以若所使用的玻璃砖的bb′边与aa′不平行(如图所示),其他操作无误,则所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
2.(2018·四川遂宁·高二期末)实验可让学生们提高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图所示,一个学生用广口瓶和刻度尺测定水的折射率,请填写下述实验步骤中的空白.
(1)用刻度尺测出广口瓶瓶口内径d.
(2)在瓶内装满水.
(3)将刻度尺沿瓶口边缘竖直插入水中.
(4)沿广口瓶边缘向水中刻度尺正面看去,若恰能看到刻度尺的0刻度(即图中A点),同时看到水面上B点刻度的像B′恰与A点的像相重合.如图,若水面恰与直尺的C点相平,则_____和______分别等于入射角和折射角
(5)读出________和________的长度.
(6)由题中所给条件和前面步骤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水的折射率n=________.
【答案】∠OAC ∠OB′C或∠OBC AC AB或 BC 或
【详解】
(4)从A点发出的光线经折射后进入眼睛,所以∠OAC等于入射角,∠OBC等于折射角;
(5)用刻度尺测出广口瓶瓶口内径d,读出AC和AB,或AC和BC的长度,即可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
(6)设从A点发出的光线射到水面时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根据数学知识得知:
sini=,sinr=,则折射率为,根据对称性有:B′C=BC,联立可得:n=或。
点睛:此题实验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由折射率公式求折射率.
3.(2021·浙江·高二月考)(1)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①某同学在画玻璃砖边界时操作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其不当之处: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②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边界ab、cd后,不小心误将玻璃砖向上稍平移了一点,如图乙所示,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得玻璃的折射率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在“用双缝干涉测单色光的波长”实验中,看到的单色光的双缝干涉条纹是___________,挡住双缝中的一个缝后,看到的是___________。
A.没有条纹的亮光
B.不等间距明暗相间条纹
C.等间距明暗相间条纹
D.稍暗些的等间距明暗相间条纹
【答案】用手直接触摸玻璃砖的光学面,用玻璃砖代替直尺画边界线(写出一点即可) 不变 C B
【详解】
(1)[1]该同学在画玻璃砖边界时用手直接触摸玻璃砖的光学面,容易使光学面变脏变污,影响实验结果;另外,该同学用玻璃砖代替直尺画边界线,由于玻璃砖比较厚,会使所画边界相对玻璃砖的实际位置有所偏移。
[2]由于玻璃砖的上下表面分别与所画边界平行,根据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可知玻璃砖平移后,实际的折射光线与玻璃砖未平移时的折射光线平行,因而对所测折射角无影响,则测得玻璃的折射率将不变。
(2)[3] 在“用双缝干涉测单色光的波长”实验中,看到的单色光的双缝干涉条纹是等间距明暗相间条纹,故选C。
[4] 挡住双缝中的一个缝后,看到的将是单缝衍射图样,即不等间距明暗相间条纹,故选B。
4.(2018·江西·九江市同文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所示为玻璃厚度检测仪的原理简图,其原理是:固定一束激光AO以不变的入射角θ1照到MN表面,折射后从PQ表面射出,折射光线最后照到光电管C上,光电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依据激光束在C上移动的距离,可以确定玻璃厚度的变化.设θ1=45°,玻璃对该光的折射率为,C上的光斑向左移动了Δs,则可确定玻璃的厚度比原来变________(填“厚”或“薄”)了________.
【答案】厚
【详解】
要使C上的光斑向左移动,则需要加厚玻璃的厚度.
如图所示,设变化的高度为d,有:,
得.
5.(2021·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在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
(1)某同学做实验插针的步骤如下:
A.在表示入射光线的上插上大头针和;
B.通过玻璃砖观察和,调整视线,直到的像被的像挡住;
C.在观察一侧插上大头针和,并记下和的位置,
这位同学在操作中的重要疏漏是________。
(2)以通过的直线与玻璃砖的交点O为圆心,以某一适当长度R为半径画圆,与交于P,与的延长线交于Q,从P和Q分别作玻璃砖界面的法线的垂线,和分别为垂足,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则玻璃砖的折射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折射率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插针时应使P3挡住P1和P2的像,P4挡住P1、P2、P3的像 1.5
【详解】
(1)[1]这位同学的疏漏是:插针时应使P3挡住P1和P2的像,P4挡住P1、P2、P3的像;
(2)[2]设光线在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根据数学知识得
则折射率为
[3]代入数值可得
6.(2021·湖南·武冈市展辉学校高二月考)(1)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若 、 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 、的像
B.为减少测量误差, 、的连线与法线NN'的夹角应尽量小些
C.为了减小作图误差, 和 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D.若 、的连线与法线NN'夹角较大时,有可能在bb'面发生全反射,所以在bb'一侧就看不到 、的像
(2)在该实验中,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砖,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的图线如图所示,从图线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是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以入射点O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P1O、折射光线OO'的延长线分别交于A、B点,再过A、B点作法线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点,如图甲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n = ______(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进一步测得所需数据分别为1.68cm和1.12cm,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数值为_____。
(4)在用针插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二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 、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中①、②所示,其中甲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它操作均正确,且均以 、 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C 1.5 1.5 偏小 不变
【详解】
(1)[1]A.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光线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 光线不会在玻璃砖的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则即是、 的距离较大,通过玻璃砖仍然可以看到、的像,A错误;
B.为减少测量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则 、的连线与法线NN'的夹角应尽量大些,B错误;
C.为了减小作图误差, 和 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C正确;
D.由几何知识可知,光线在上表面的折射角等于下表面的入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光线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折射光线不会在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D错误。
故选C。
(2)[2]由折射率公式,即
代入数据,可得
(3)[3]设圆的半径为,入射角为,则有
折射角为,则有
故可得玻璃的折射率为
[4]当测得所需数据分别为1.68cm和1.12cm,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数值为
(4)[5]图①甲同学测定折射率时,作出的折射光线如下图中虚线所示,
实线表示实际光线,可见折射角增大,则由折射定律可知,折射率将偏小;
[6]图②测折射率时,主要操作正确,与玻璃砖形状无关,故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不变。
7.(2021·云南·昆明一中高三开学考试)如图甲所示,为测定一块三棱镜的折射率, 将三棱镜固定在一张白纸上,并确定好AB和AC界面的位置。然后在棱镜的左侧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线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再从棱镜的右侧观察P1和P2的像。
①此后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
A.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的像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②正确完成上述操作后,在纸上标出大头针P3、P4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过P1、P2做一条直线与AB边相交于O点,过P3、P4做一条直线与AC变相交于H,并以入射点O为圆心做一个圆,与入射光线相交D,与OH连线的延长线相交于G,过O点做法线,过D点做法线的垂线交于E,过G点做法线的垂线交于F,则所测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n=___________。(用代表线段长度的字母表示)。
【答案】BD
【详解】
①[1]在棱镜的左侧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线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确定入射光线,然后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再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从而确定出射光线.故选:BD.
②[2]设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根据折射定律得,根据几何关系有:对于乙图
折射率
8.(2020·北京市八一中学高二期末)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和bb'。O为直线AO与aa'的交点。在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
(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___________
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D.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
(2)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bb’的直线NN',连接OO’。测量图甲中角a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a'和bb’的间距画得过宽。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准确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折射率,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为了减小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B.如果在界面aa'光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将不会进入玻璃砖
C.不论光以什么角度从aa'射入,经一次折射后达到界面bb’都能射出
【答案】BC 小于 AC
【详解】
(1)[1]确定P3大头针的位置的方法是大头针P3能挡住P1、P2的像,则P3必定在出射光线方向上.所以确定P3大头针的位置的方法是大头针P3能挡住P1、P2的像.确定P4大头针的位置的方法是大头针P4能挡住P3以及P1、P2、的像,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2)[2]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原理是折射定律,则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n=
(3)[3]画出光路图
虚线箭头为实验的折射角,可见实验的折射角比实际的折射角偏大,所以折射率偏小
(4)[4]A.折射光线是通过隔着玻璃砖观察成一条直线确定的,大头针间的距离太小,引起的角度会较大,故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A正确;
B.在界面aa′光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也不会在玻璃砖的上表面发生全反射,一定进入玻璃砖,B错误;
C.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折射光线不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光线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C正确。
故选AC。
9.(2021·江西抚州·高二期末)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C.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D.大头针和及和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2)从和一侧观察时,、、、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
(3)甲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圆,交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点和D点,如图所示,若他测得,,则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_____________;
(4)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所示,其中甲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BD P2挡住P1;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 1.6 偏小 不变
【详解】
(1)[1]玻璃上下表面不平行也能测出折射率,A错误;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防止产生误差,选项B正确;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误差,C错误;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减小确定光线时产生的误差,选项D正确。
故选BD。
(2)[2]从P3和P4一侧观察时,P1、P2、P3、 P4应满足的关系是P2挡住P1;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
(3)[3]折射率
(4)[4][5]如图为在①图中分别作出的实际光路图(图中实线)和以 ab、cd为界面、以大头针留的痕迹作为出射光线画的实验光路图(图中虚线)
比较实际光路图的折射角与实验光路图的折射角关系可知:折射角测量值偏大,则折射率偏小; ②图中对折射率的测量无影响,即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不变。
10.(2021·浙江·效实中学高二期中)某研究小组根据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一个圆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在圆周EC部分插上P3,使P3挡住P1、P2的像。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所插的位置,就可以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
(1)若∠AOF=30°,OP3与OC之间的夹角为30°,则P3处刻的折射率的值为___________;
(2)图中P3、P4两处,对应折射率较大的是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大头针P1、P2应适当远一些
B.∠AOF可以非常小
C.EC弧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插大头针P3应垂直于盘面
【答案】 P4 ACD
【详解】
(1)[1] 若∠AOF=30°,OP3与OC之间的夹角为30°,可知在空气中的折射角为60°,根据折射定律得
(2)[2] 由题意知,光线在液体中的入射角不变,采用逆向思维,根据折射定律
在空气中的折射角越大,折射率越大,可知P4处对应的折射率大。
(3)[3]A.大头针P1与P2连线代表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两点间距离远一些能让连线方向更准确,A正确;
B.∠AOF可以非常小,即折射角非常小,不利于实验,B错误;
C.根据
则EC弧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C正确;
D.因为在圆周EC部分插上P3,使P3挡住P1、P2的像,P3应垂直于盘面,D正确。
故选ACD。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