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7课《再别康桥》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7课《再别康桥》课件(3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6 15:40: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5张PPT)
再别康桥
徐志摩
Goodbye again,Cambridge
徐志摩
一、作者生平简介
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
1918年8月赴美国留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20年追随罗素赴英国,后进康桥大学(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并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音。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同年认识陆小曼。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1921年春,诗人在剑桥大学学习。1922年秋,诗人离开剑桥时写下了《康桥西野暮色》等诗。1925年游历欧洲,去伦敦因拜访作家哈代而未能故地重游,回国后写下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8年,诗人第三次漫游欧洲.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午后,诗人独自悄悄来到康河,徜徉于昔日的校园,在那一木一花中寻觅当年的欢声笑语和那洒落其间的青春年华.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的诗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创作背景
康桥cambridge,即剑桥,邻近康河,以剑桥大学闻名于世.诗人曾在剑桥大学学习生活过.河河身曲折通幽,两岸是葱绿的草坪和学院的建筑。横跨两岸的康桥是一座三环洞的小桥,秀雅别致,桥的两端是斜依的垂柳,风景旖旎。
走近康桥: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徐志摩
1.扫清文字障碍,自由朗读 青荇 (xìng) 长篙 (gāo) 浮藻 (zǎo) 漫溯 (sù) 斑斓 (lán) 笙箫 (shēng)
二、学生自读,明确学习目标
诵读经典
2.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学习朗读技巧
2.体味诗中的意象美、意境美
3.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
4.体味诗人对康桥的眷恋和依依惜别之情
再别康桥
1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2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3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7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4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5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6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朗读节奏
语气、语调
舒缓而抒情
三、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轻柔而低平
清新飘逸 空灵自然 柔美而抒情
诗歌带给我们的感受




1.诗人写了哪几种意象?
2.通过意象的描写,描绘了哪几幅意境图?请给每一小节的意境图拟一个小标题。
四、学生齐读,合作探究


云彩 金柳
青荇 水草
榆荫 清潭
星辉 夏虫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意境图
挥手告别云彩图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河畔金柳倒影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青荇柔波图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榆荫清潭浮藻图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撑篙寻梦图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夏虫悄夜图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挥手惜别云彩图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一节有什么特点?
五、逐层讲解,感悟深情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金柳”是这一节的意象 ,诗人是如何表现它的呢?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诗人的这种眷恋之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从诗歌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呀?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一潭”不就是“清泉”吗?诗人为何将它比作“天上的“彩虹”?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人寻找到那昔日的梦了吗?




诗人寻到昔日的梦以后,内心无比的喜悦,那么他是如何表现自己的喜悦之情的呢?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诗人是一直陶醉其中吗?
既然不能放歌,那怎么办呢?




那么这一小节该怎么读呢?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为了突出“沉默”的特点,诗人在最后一节是如何写的呢?




1难舍难分
2眷恋
3更加眷恋
4对康桥永久的眷恋
5感情达到高潮
6低落静默
7悄悄作别
挥手作别云彩图
河畔金柳图
青荇柔波图
榆阴浮藻图
撑篙寻梦图
夏虫悄夜图
招手惜别云彩图
《再别康桥》打动我们的是诗人内心流淌出来的真情。 诗歌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 ,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我们的心。
六、课堂小结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再别康桥》和其它离别诗有什么不一样呢?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 白《赠 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七、拓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