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判断:
公鸡打鸣
乌贼释放墨汁
一窝兔有白色和灰色
变色龙变色
虾煮熟了变红色
鹦鹉唱歌
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及遗传物质的控制
例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散发出气味等都是动物的行为
√
√
×
√
×
√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
郎溪县新发中心学校
王娟
涡虫行为的研究
涡虫是一种自由生活在淡水中的低等动物,在小溪、池塘等地采集时,往往会发现涡虫生活在石块或其他物体的下方。为什么?难道涡虫喜欢黑暗环境吗?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
1.用滴管从培养皿中轻轻地吸入一只涡虫。迅速
地送入试管中。
涡虫实验一
2.向试管中注满晒过的自来水或河水,加水时防止产生气泡用胶皮塞塞好试管口
3.用记号笔在试管中部做一标记,靠近试管塞的一端记为试管A端,另一端记为试管 B端。
A
B
4.将试管水平放置,直至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观察涡虫10min,记录它在试管 A 端和 B 端分别停留的时间。
A
B
A
B
涡虫在试管 A 端停留的时间与在试管 B 端停留的时间差不多,时间几乎相等。
实验结果
A
B
再次使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用铝箔套遮住试管 B 端的光。观察涡虫10min,记录它在试管 A端和 B 端分别停留的时间。
A
B
涡虫在试管 B 端比在试管 A 端停留的时间长些。
实验结果
涡虫喜欢在黑暗环境,这是对自然环境下光照刺激的反应。
舒展
收缩
舒展
收缩
1.
2.
3.
将步骤3
重复100次
4.
第101次
只有光
收缩
涡虫实验二
收缩
1.
2.
舒展
伸长
收缩
3.
4.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获得途径
适应的环境
个体差异
举例
初步认知,合作比较
。
先天性行为
动物生来就会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生来就会
概念
特点
遗传
自然选择
进化
(本能行为)
一只刚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连续几个星期不断衔来虫子喂鱼池中的鲤鱼。后来,美国红雀一飞到池边,接着就有很多鲤鱼会游过来张口等待。
涡虫第101次见光收缩身体
03
04
02
01
涡虫第一次见光舒展身体
遗传物质环境因素
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
生活经验
学习
涡虫第1次被电击收缩身体
。
后 天 学 习 行 为
后天学习行为:在 的基础上,通过 因素的作用,由 和 而获得的行为。
遗传物质
环境
生活经验
学习
遗传物质
环境因素
生活经验
学习
物质基础
影响因素
获得途径
。
后 天 学 习 行 为
。
习惯化
条件反射
模仿
后 天 学 习 行 为
获得途径
顿悟
田间的稻草人放置久了,一些小鸟不觉得他构成威胁
习惯化
蚯蚓走迷宫实验
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之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条件反射
。
后 天 学 习 行 为
模仿
。
后 天 学 习 行 为
顿悟
结论
2、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1、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
。
概念
联 系与 区 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
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 通过条件反射、尝试、顿悟学习逐渐形成的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意义 生存所必需的行为 动物越高等,后天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能力越强
联系:都需要一定的遗传基础。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的。没有先天性行为的基础,就没有后天性的学习行为。
小狗在树边排尿
牧羊犬帮助牧羊人放牧
蚕吐丝结茧
海豚转呼啦圈
小袋鼠出生后爬进育儿袋
狮子钻火圈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哪类?
。
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格达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这两个女孩,大的有七、八岁,起名为卡玛娜,她后来活到了十七岁;小的不到两岁,救下后不到一年就死在了孤儿院里。卡玛娜喜欢用四肢爬行,白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则象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很相像:嗅觉灵敏,牙齿尖利,喜欢吃生肉,耳朵还能抖动。她十五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
1、狼孩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2、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
动动脑筋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