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松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6 15:4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松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取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那时,国家实行单休制度,对大多数人而言,既没有外出旅游的时间,也没有那个经济实力,旅游成为少数人的“幸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国家休假制度日益完善,法定假日和周末休息日由过去的59天增加至现在的115天。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更是稳步增长。中国人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了。居民人均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增加至2018年的28228元,实际增长近60倍。人们不仅有“闲”了,而且有“钱”了,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几十年来,中国的旅游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而且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大众的生活常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在70年发展历程中,中国人的假期不仅有假日经济,还折射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国人素质的提升,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的开花结果。从乘坐绿皮火车自带干粮出行,到早上在西安吃羊肉泡馍、中午到成都吃个火锅,从出远门怀揣介绍信,到如今出门只带一部手机,中国旅游业的兴旺发展,旅游消费的火爆升级,靠的是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靠的是社会民生的不断改善,这是时代的巨变,也是中国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的有力见证。
(尹贵龙《70年,中国人拥有更多的“诗意和远方”》)
材料二:
一张小小的旅游年卡,把景区、游客、年卡运营公司及主管部门连接在一起。据介绍,部分旅游卡是福利性质,由政府主导,交给运营公司以PPP的方式操作。“我们认为这种模式能实现多方共赢。”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以武汉旅游年卡为例,花200元就能畅游44家景区,这些景区门票总价超过3100元,包括黄鹤楼等武汉市所有5A景区以及大部分4A景区,颇受旅游爱好者欢迎。自发卡以来,每年以150%的速度增长,去年售卡近40万张。
景区也越来越欢迎这样的模式。旅游年卡为黄鹤楼景区带来了1000万元的门票收入,因旅游卡带来500万元以上门票收入的景区有5家。
而作为惠民工程,部分福利型的旅游年卡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黄陂旅游年卡对所有黄陂人免费发放,去年发行了36.5万张,当地政府对此给予了补贴。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认为,黄陂推出免费旅游在全国具有积极示范作用,是全域旅游积极发展的一个方向。
然而,有的旅游年卡实在是“鸡肋”,包含的景区大多都是些不知名的。“不想去。”有游客这样吐槽。部分旅游卡“含金量”不高,引发游客不满。业内人士称,运营旅游年卡的公司中全国仅有两成盈利,每年都有公司进入和退出。
“这需要平衡各方利益,没有好的景区加入,游客不买账;发卡数量不高,分成不高,又无法吸引好的景区,于是形成恶性循环,难以为继。”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龚箭说,一些有名的旅游景点多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往往认为无需通过旅游卡来增加游客量。
年卡定价和利益分配,是决定一张旅游卡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定价要经过科学测算,不能太低或太高。“最重要的是,旅游年卡是为景区带来增量,不和旅行社、电商等带来的客源重叠,这样才能吸引高品质景区加入。因此,我们多半都是发售区域内的旅游卡,吸引本地人玩本地景区。”武汉三和融通负责人说,比如黄鹤楼,70元一张的门票,去的武汉人不多,但若是用旅游卡,你可能就会进去看看,这就是增量,虽然通过旅游年卡得到的单张门票收益比旅行社的少,但若量上去了,还是会给景区带来很大收益。
而利益分配更是一场博弈。业内人士称,有些年卡运营公司难以生存下去,是因为利益分配比较简单,吸引客人多的景区就会不太满意。还有些发卡公司,一味希望景区“体现社会责任”,而自家公司则分得更多利益,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陈熹《旅游年卡背后,一个正在急速增长的市场》)
材料三:
黄冈美如画,一票邀天下。“2015年,黄冈旅游一票通景区年卡(简称‘一票通’,下同)售价120元,可全年不限次游遍黄冈40多家景区”的消息,引爆了黄冈旅游圈,在淘宝、途牛、大众点评等各大网络爆红。
门槛降低,市民乐于出行。英山大别山主峰景区负责人方汇文深有感触地说:“旅游年卡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消费模式。一到旅游旺季,景区每天都有人来游玩,持卡人也越来越多,人们很享受这样一种消费方式。现在购卡也很方便,可以在黄州买,可以在网上买,还可以在景区门口买,即时买,即时激活,即时使用。”
“破除景区门票依赖,本质上要求旅游市场化发展充分,市场规律发挥作用促进利益共享。”市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拥华介绍说。基于这样的理念,该公司按实际收入、单次刷卡收入科学测算,“一票通”收益率为挂牌价的108.5%,大大高于景区预期。
旅游年票倒逼门票经济转型,游客叫好,景区点赞。这是因为,只有摆脱“门票经济”,才能促使旅游业转型,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快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把观光式旅游逐步升级为体验式、娱乐式、休闲式的复合型旅游,促进黄冈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罗玉蓉 吴娅婷《从“一票通”看旅游年卡倒逼门票经济转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单休制度,成为人们不能外出旅游的最关键制约因素。
B.旅游年卡改变了人们的旅游观念,节假日持卡去旅游,已成为国民消费新风尚。
C.虽然持旅游年卡游览景区是免费的,但景区可以变相地从其他项目中加高收费。
D.旅游年卡在方便了游客的同时,也在推动旅游业的转型,未来的市场潜力较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素质。
B.旅游年卡运营公司要想健康发展,必须积极引入高品质景区,否则可能陷入困境。
C.福利性旅游年卡、区域内旅游年卡都有积极示范作用,能促进全域旅游积极发展。
D.旅游年卡市场要做大,只有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各方共赢,才能迎来全局兴盛。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上海锦绣江山年卡售价198元,合作景区3000余家,在全国28个省共同发行。
B.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与大武汉旅游年卡续约,2020年一年有效期内可使用多次。
C.2020锦绣江山全国旅游年票西北版可在淘宝官网购买,并可享受到6折优惠。
D.购买厦门旅游年卡时,请先百度一下不同卡片介绍,以免办理不适合自己的卡。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5.旅游业一直被认为是振兴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如果你是一名旅游爱好者,当地旅游资源丰富,请给当地政府提三条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长足发展。(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6——8题。
暗 哨
徐凤林
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
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报编辑部就藏在这牛毛大山的密营里,这个南满省委直属的编辑部,除了发布党的最新的抗战指示、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外,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负责供给桓仁地区抗联战士穿的鞋子。牛毛沟的张皮匠就是做靰鞡鞋的高手。
张皮匠做靰鞡鞋大多是用牛皮做,牛皮不够用时才用马皮、猪皮等。收来的皮,张皮匠先要放到木头床上用刀往下刮里子,然后把皮子放到装有石灰水的大缸里浸泡7天至半个月的时间,等把皮子上的毛泡掉了,再用清水泡,去掉皮子上面的灰尘。
泡好的皮子是柔软的,将皮子拿出来,搁进皮罩子里,底下放入草点着,用烟熏皮子,这就是熟皮子。熟好的皮子再用太阳晒,晒成老红色,然后再用铲子蹬,刮刀刮,将老红色蹬成杏黄色,裁成靰鞡坯子,将靰鞡坯子和靰鞡脸儿缝到一起,撤出鞋楦子就做出靰鞡鞋了。靰鞡鞋缝出来是敞口的,上面有块布,叫靰鞡腰子,用铁梳子将苞米叶子梳成一绺一绺的,或者用山上的靰鞡草,塞进靰鞡鞋里,靰鞡鞋上有靰鞡耳朵,将绳子从中穿过,脚穿进鞋里后,将绳子一紧,一道一道地缠在靰鞡腰子上,既暖和又轻便。东北地区冬天时天寒地冻,大雪插裆深,没有靰鞡鞋根本就出不了门。
张皮匠做的靰鞡鞋就是专门供应桓仁地区抗日联军的。
这次进山的讨伐队有一百多人,带头的日军队长叫东日文信,戴着一副近视镜,藏在镜片背后的目光永远是闪烁不定的。几次进山讨伐都是空手而归,他很是想不明白原因在哪里。情报上明明说的报社地点在何处何处,为什么他们一进山,抗联的人就找不到呢?若说有人偷着给抗联送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每次进山讨伐前,他都会在各个进山的路口布下暗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山。
他知道,今天进山也抓不到抗联,但密探有情报,又不能不去。东日文信想偷个懒,让副队长带队进山找抗联,自己领着几个日本兵和伪军走进了张皮匠的家,他对中国人脚上穿的靰鞡鞋很感兴趣,想看看制作的工艺流程。
张皮匠此时正在熏皮子,蒿子草冒出的黑烟经过烟囱“咕嘟咕嘟”地在牛毛沟的上空飘荡着。屋子里充满了沤皮子的臭味。东日文信实在受不了这个味道,让伪军把张皮匠拉到了制作间,他要亲眼看看一双靰鞡鞋是怎么做成的。
张皮匠很有耐心,把一张皮子如何做成靰鞡鞋的制作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然后又缝制了一双鞋,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鞋脱下来,演示如何往鞋里絮草,怎么穿。把几个日本兵看得心痒,非要自己试一下新做的靰鞡鞋,穿上后蹦了两下,觉得这鞋比自己穿的军靴好,一是保暖,二是轻快,军靴太沉。
黄昏时,进山讨伐的日伪军陆续回来了,结果还是扑了个空。东日文信很不高兴,噘着嘴,穿着这双靰鞡鞋,也没有给钱就走了。
张皮匠看他们走远了,熏皮子时就用苫房草了,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再看看峰峦起伏的大山深处,他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由于屡次讨伐不利,关东军要把东日文信送上军事法庭,东日文信不堪受辱,剖腹自杀了,他到死也没有弄明白,是谁、用什么办法给抗联报的信!
(节选自《张皮匠抗战》)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暗哨”意蕴丰富,耐人寻味。东日文信布下暗哨想找到抗联的人,没想到给抗联报信的暗哨就在他眼皮底下。
B.小说开头“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语言简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敌军的行动,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C.小说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文中通过写东日文信的心理活动,使读者的情绪随着东日文信的疑虑揣测而起伏。
D.小说的细节描写增强了内容的神秘感。文中通过描写张皮匠“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表现了东日文信的迷惘与困惑。
7.小说中的张皮匠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8.小说用较长的篇幅介绍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工艺,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小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与卫,相去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随从,聂政乃辞独行。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节选自《史记·聂政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B.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C.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D.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侯,我国古代的一种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B.除服,也称作“除丧”“脱服”,我国古代丧礼仪式,即除去丧礼之服。
C.季父,最小的叔叔。我国古代兄弟排行通常以伯、仲、叔、季为顺序。
D.足下,我国古代的交际用语,是我国古代较常用的对自己的一种谦称。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聂政隐身避仇。聂政本来是轵邑深井里人,但是因为杀了人,为了躲避仇敌,就和母亲、姐姐一起到了齐国,隐身在屠户中间。
B.聂政为人勇敢。严仲子与侠累有仇,访求能向侠累报仇的人,他听齐国人说聂政是个有勇气、有胆量的人,于是到齐国去结交聂政。
C.聂政知恩图报。聂政认为,严仲子作为一位贤者,因感愤于一点小的仇恨,而亲近信赖他这个鄙陋的小民,他不能就这样默不作声。
D.聂政考虑周全。因韩国和卫国两国距离近,再加上刺杀的人是韩国的相,又是国君的亲属,为防止机密泄漏,他宁愿独自前去行刺。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4分)
译文:
(2)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4分)
译文:
13.课内文言文翻译。(6分)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逄故人
【唐】杜牧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
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
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
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上句言不见之久,下句叙相见之情;相见“成悲”看似反常却真实。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描写诗人悲伤之态,又揭示诗人悲伤之由
C.颈联进一步描述与故人相逢后的情景,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D.尾联既是劝慰故人亦是自劝,珍惜相逢时美好时光,今宵不惜一醉方休。
15.结合全诗,说说诗中之“悲”有哪些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0分)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曹操《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
的心意的诗句是: , 。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

(3)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 。
(4)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 , 。
(5)荀子《劝学》中“ , ”,通过“木”
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让孩子接触地气”,现在的年轻家长也很难认同。我的一位同事,孩子经常生病,只好把孩子的奶奶从乡下接进城里照看孙子。奶奶照看孙子自然会用心尽力,这一点 。
可儿媳却对老太太有些“怨言”,原因就因为老太太经常带着孙子到楼下的空地上玩,因而儿媳与老太太显现分歧。老太太说:“让孩子晒晒阳光、吃吃地气,就不生病了。我的几个孩子都是这样带大的。”“孩子见土长得壮”“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些老话,虽然很多人 ,可老太太说不出科学依据,只得退让作罢。
记得早些年下地劳作,长辈都要求必须先把鞋脱了,“地是通人性的,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庄稼就不长啦”。被耕种过的上地、有人住的地方,才会沉淀凝聚地气。
( )。地气伴随春天醒来,既让人 ,还会渗入无色无形的空气,让你听到、嗅到、感觉到。她用这些方式告诉我们,她的脚步敏捷而轻盈,她的美丽 。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地气旺人气,人与自然齐生共荣添灵气
B.人气旺地气,人与自然齐生共荣添灵气
C.人与自然齐生共荣添灵气,地气旺人气
D.人与自然齐生共荣添灵气,人气旺地气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容置疑 如数家珍 焕然一新 无所遁形
B.不容置喙 耳熟能详 焕然一新 无处不在
C.不容置疑 耳熟能详 耳目一新 无处不在
D.不容置喙 如数家珍 耳目一新 无所遁形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可儿媳却对老太太有些“怨言”,原因就是老太太经常带着孙子到楼下的空地上玩耍,因而儿媳与老太太显现分歧。
B.可儿媳却对老太太有些“怨言”,原因就在于老太太经常带着孙子到楼下的空地上玩耍,因而儿媳与老太太产生分歧。
C.可儿媳却对老太太有些“怨言”,因为老太太经常带着孙子到楼下的空地上玩耍,因而儿媳与老太太显现分岐。
D.可儿媳却对老太太有些“怨言”,原因就因为老太太经常带着孙子到楼下的空地上玩耍,因而儿媳与老太太产生分歧。
(二)语言文字运用。(共1小题,3分)
20.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关键信息,不超过35个字。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委员会秘书长托马斯· 佩尔曼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宣布,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阿尔特等三人,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贡献。由于这项发现,科学家可以对该病毒进行高度敏感血液测试,从而基本消除了世界许多地区的输血后肝炎,极大地改善了全球健康状况。迄今为止,共有222名科学家获得过该奖项。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青春,意味着什么?4名大学生用行动给出回答。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博士生吴迪,26岁的他喜欢打橄榄球,也能为嫦娥四号中继星打造镜头,在月球背面拍摄地月合影。他说,青春是人生中,最有激情、最有活力的一段时间。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刘敏,汶川地震中她失去了右腿,但并未因此失去希望,在她看来,青春就是珍惜每一天,永远活得有动力。24岁的阿斯哈尔 努尔太,响应祖国号召参军入伍,在他看来,青春是无论你走得或快或慢,都在这条路上。保定学院大三学生张研,志愿到新疆且末县支教,他说,青春就是把握当下,在自己最好的年纪里不留遗憾。
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要为我们的青春做出怎样的回答?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高一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6 9 10 11 14 17 18 19
答案 D A D D B D B C A C B
1.D(3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A项,“国家实行单休制度,成为人们不能外出旅游的最关键制约因素”错误,原文说“国家实行单休制度,对大多数人而言,既没有外出旅游的时间,也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可见,既有单休制度导致的时间因素,也有经济贫困制约的因素。B项,“已成为国民消费新风尚”错误,根据原文“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更是稳步增长……人们不仅有‘闲’了,而且有‘钱’了,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几十年来,中国的旅游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而且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可见,改变人们旅游观念的不是“旅游年卡”,而是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C项,“景区可以变相地从其他项目中加高收费”于文无据,原文没有关于景区从其他项目加高收费的任何表述。
2.A(3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素质”于文无据,“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与“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素质”之间并无联系,原文“中国人的假期不仅有假日经济,还折射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国人素质的提升”,只是说假日经济反映出素质的提升,并未提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群众素质提升之间的关系。
3.D(3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D项,材料二观点是“旅游年卡……这种模式能实现多方共赢”,选项中,“购买厦门旅游年卡时,请先百度一下不同卡片介绍,以免办理不适合自己的卡”是一个反面例证,说明厦门旅游年卡的弊端,而不是实现“共赢”。
4.(6分)参考答案:
①论证结构上采用了递进式结构。先提出旅游年卡能实现多方共赢,接着指出当前的旅游年卡存在的弊端,最后解决问题,指出旅游年卡要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②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正反对比论证。
(每点3分,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本内容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首先提出旅游年卡“这种模式能实现多方共赢”;接着举例证明旅游年卡给景区带来更多门票收入;接着指出“有的旅游年卡实在是‘鸡肋’……‘含金量’不高,引发游客不满”,以及“没有好的景区加入,游客不买账;发卡数量不高,分成不高,又无法吸引好的景区,于是形成恶性循环,难以为继”的现状,即旅游年卡存在的弊端,最后指出“年卡定价和利益分配,是决定一张旅游卡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层层递进,是递进式的结构;在论证方法上,多种多样,如举例论证,列举武汉、黄陂等旅游年卡来证明多方共赢的观点;引用游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武汉三和融通负责人的话,来增强说服力;既指出旅游年卡的优势,又指出其中存在的弊端,正反对比论证,让观点更鲜明。
5.(6分)参考答案:
①充分利用日益完善的国家休假制度,发展带薪休假,鼓励人们外出旅游。
②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开发地方旅游年卡市场。
③发挥市场规律,促进利益共享,完善旅游年卡定价和利益分配机制。
④摆脱“门票经济”,加快当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每点2分,答对任意3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国家休假制度日益完善,法定假日和周末休息日由过去的59天增加至现在的115天”“人们不仅有‘闲’了,而且有‘钱’了,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几十年来,中国的旅游业也从无到有”可见,要利用休假制度,鼓励人们旅游;根据材料二“一张小小的旅游年卡……这种模式能实现多方共赢”可见,要整合旅游资源,由政府主导,开发旅游年卡市场;“年卡定价和利益分配,是决定一张旅游卡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利益分配更是一场博弈。业内人士称,有些年卡运营公司难以生存下去,是因为利益分配比较简单,吸引客人多的景区就会不太满意”等可见,要完善年卡的定价与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利益共享;根据材料三“旅游年票倒逼门票经济转型,游客叫好,景区点赞。这是因为,只有摆脱‘门票经济’,才能促使旅游业转型,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快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把观光式旅游逐步升级为体验式、娱乐式、休闲式的复合型旅游,促进黄冈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见,要促使当地景点摆脱“门票经济”,加快当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
6.D(3分)【解析】“表现了东日文信的迷惘与困惑”理解有误,此处只是在暗示抗联的暗哨就是张皮匠。
7.(6分)参考答案:
①手艺高超。张皮匠是制作靰鞡鞋的高手。
②镇定自若。面对日军,他耐心沉稳,不露破绽。
③机智过人。以烧草冒烟为信号,出色完成“暗哨”的任务。
(每点2分,三点即可得满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可围绕故事情节,从人物的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张皮匠手艺高超,是一位做靰鞡鞋的高手;通过描写张皮匠对日军讲解靰鞡鞋的制作过程,可以看出他在面对日军时能镇定自若;通过文中两次对烟囱冒出的烟的颜色的描写,可以看出他机智过人,能出色地完成“暗哨”的任务。
8.(6分)参考答案:
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张皮匠不仅是手艺高超的匠人,更是一位通过制鞋积极参与抗日的爱国英雄。
②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因为对靰鞡鞋很感兴趣,东日文信才会到张皮匠家观看制作流程,从而揭开“暗哨”的谜底。
③使主题更加突出、深刻。靰鞡鞋贯穿全文,可以看出以张皮匠为代表的老百姓参与抗日的热情,突出了爱国主题。
(每点2分,三点即可得满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小说主题等角度加以分析。从人物形象上看,小说用较长的篇幅介绍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工艺,可见张皮匠手艺高超,使张皮匠的形象更加丰满。从情节发展上看,由于东日文信对靰鞡鞋感兴趣,才会到张皮匠家观看制作流程,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从小说的主题上看,张皮匠制作的靰鞡鞋贯穿全文,串联小说故事情节,使主题更加突出、深刻。
9.B(3分)【解析】原文标点: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10.D(3分)【解析】“对自己的一种谦称”错误,应为“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
11.B(3分)【解析】“他听齐国人说聂政是个有勇气有胆量的人,于是到齐国去结交聂政”错误,是严仲子逃亡到齐国之后才听齐国人说聂政是个有勇气、有胆量的人,于是想结交聂政。
12.(8分)参考译文:
(1)而严仲子捧着百金为我母亲祝寿,我虽然没有接受,可是这样正表明只有他才深深了解
我。(得分点:“寿”“虽”“是”各1分,句意1分)
(2)前些时候我没有答应仲子您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母亲尚在世;现在不幸母亲已经享尽天年去世了。(得分点:“所以…者”“徒”“终”各1分,句意1分)
13.(6分)参考答案: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参考译文】
聂政,是轵邑深井里人。聂政杀了人躲避仇敌,和母亲、姐姐一起到了齐国,以屠宰为业。隔了很久,濮阳严仲子在韩哀侯朝中供职,与韩相侠累结下怨仇。严仲子怕侠累杀他,逃离韩国,访求能向侠累报仇的人。严仲子来到齐国,齐国有人说聂政是个有勇气有胆量的人,因为避仇而隐身在屠户中间。严仲子登门拜访,来往几次,然后备下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埋葬已毕,在除去丧服之后,聂政说道:“唉!我聂政不过是个市井小民,只会拿着屠刀屠宰牲口;而严仲子是诸侯的卿相,却不远千里,屈尊来和我结交,我待他极为淡薄,没有什么大功能够与之相称,而严仲子捧着百金为我母亲祝寿,我虽然没有接受,可是这样正表明只有他才深深了解我。一位贤者,因感愤于一点小的仇恨,而亲近信赖一个穷困鄙陋的小民,我聂政难道能默不作声就罢了吗!况且前些时候他来邀请我,我只是因为老母尚在(就没有答应他);现在老母享尽天年,我将要为知己的人效力了。”于是西行来到濮阳,见严仲子,说道:“前些时候我没有答应仲子您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母亲尚在世;现在不幸母亲已经享尽天年去世了。严仲子想要报仇的对象是谁?请让我来办理此事吧!”严仲子便详细地告诉他说:“我的仇人是韩相侠累,侠累又是韩国国君的小叔父,他们宗族的人很多,居处警卫设置得十分严密,我想派人刺杀他,始终没有人能办成。现在幸蒙足下不弃请允许我加派一些可以做您帮手的车骑壮士一同去。”聂政说:“韩国和卫国,中间相距不很远,如今要去刺杀人家的国相,这位国相又是国君的亲属,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不能多派人去,人员一多,不可能不发生失误,发生了失误,机密就会泄露,机密一泄露,则韩国全国便会和严仲子结仇,这岂不危险吗!”于是谢绝了车骑随从,聂政辞别严仲子,独自一人启程前往。聂政带利剑到了韩国,韩相侠累正坐在府上,手持兵器,侍卫他的人很多聂政径直闯了进去,上阶刺杀了侠累,两旁的人顿时大乱。聂政大声呼喝,击杀数十人,然后自己削烂面皮,挖出眼珠,破肚出肠,随即死去。
14.(3分)C 【解析】“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不正确。本诗颈联中的情感是悲伤而
不是惊喜。
15.(6分)参考答案:
(1)一别多年,不能相见的悲伤;
(2)白发如丝,容颜已老的悲叹;
(3)暮春时节,落花飘零的悲凉;
(4)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哀。(每点2分,任意答对三点即可)
【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16.(10分)答案:
(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7.A(3分)【解析】注意逻辑顺序。
18.C(3分)【解析】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耳熟能详:指听得烂热,可以详尽复述出来。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无处不在:无论什么地方都有,形容数量之多和存在的范围极大。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课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19.B(3分)【解析】两处错误:“原因就因为……因而”句式杂糅;“显现”与“分歧”搭配不当。
20.(3分)参考答案:
阿尔特等三人因发现丙肝病毒同获2020年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由导语“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委员会秘书长托马斯 佩尔曼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宣布,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阿尔特等三人,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贡献”可知,时间为“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人物为“阿尔特等三人”,事件为“因发现丙肝病毒同获2020年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然后把上述要素整理成一句话即可。注意不超35个字。
21.作文。(60分)
(一)【材料解析】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材料主要讲4名大学生用行动阐述青春的内涵。主要讲青春对于青年的意义,青春需要奋斗、坚守等。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二)【参考立意】可从如下角度立意:
当代青年的青春;
青春的变迁;
青春与时代的责任;
青春与青年的使命;
青春与历史的担当等。
如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论点“青春的宝贵在于它无休止的奋斗”。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青春不是激情,可青春充满激情,不管面对工作还是生活,青春就是用激情与梦想去燃烧时代;青春不是炫耀,但青春需要张扬,年轻确实是我们每个人共存的一种资本,一种与生俱来的资本,青春的张扬与呐喊,是奋斗对梦想的宣战;青春没有界限,在青春这场盛宴里,我们都在奋斗。最后可以写自己的做法或期待,如青春的奋斗没有止境;迈着青春的步伐,我们活力十足,热情奔放;拥着青春的梦想,我们扬起生命的风帆,朝着朝阳升起的地方起航。
(三)【参考例文】
让我们的青春不凋零
冬天,在冰天雪地里,皑皑的白雪依然在飞舞,飘落在生机勃勃的寒梅花瓣上,别有一番风味。“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我认为在寒冬中开放的梅花恰似青春,青春中蕴藏着勃勃的生机,有生命中最辉煌灿烂的色彩。在这个充满辉煌色彩的季节,我们应像寒梅一样充满斗志和毅力。
青春,有的人认为它是太阳,焕发出灿烂耀眼的光芒,驱散着阴郁和灰暗。有的人认为它是穿梭在汹涌波涛中的海鸥,召唤着理想,憧憬着未来。而我却认为青春是漫长生命中的一组乐曲,它是生命乐曲中最璀璨的明珠、最精彩的高潮。当然,它也可能夹杂了几个嘶哑难听的音符。青春是一张人生答卷。如何解答它,决定了你的命运;如何书写它,确定着你的人生方向。
做好青春答卷的选择题,在青春十字路口立下一个正确的方向标。在青春道路上,有不少人在相同的十字路口出发,到头来收获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人生。在青春的画卷上,每个人都勾勒出了曲直不一的线条,涂抹出了浓淡迥异的色彩,演绎出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故事。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有两个人,同时向着一个遥远的目标奔去,一个人选择从崎岖泥泞的山间小径出发,一路凄风苦雨,峭崖陡壁;一个人从宽阔平坦的大道启程,一路花团锦簇,风和日丽。试问谁的人生会更加充满激情呢?无疑是前者。这个小小的故事告诉我们,青春答卷上的每一道选择题,我们都应该谨慎对待,因为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的一生。
朋友们,请坚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面对青春,我们应该选择苦尽甘来这条道路。在青春答卷中选择你最满意的答案吧,为自己找一个准确的人生坐标。
做好青春答卷的填空题,毅力和知识也许是青春答卷上最佳的答案。看一个人是否具有完美的青春,关键要看他是否为自己填充了足够的知识和是否具备了抵御外来诱惑的毅力。青春是情窦初开的时期,知识的不完善、毅力的缺乏以及理想的动摇,诱发不少年轻人走上了歧途。翅膀还未长硬就提前离开避风港,换来的往往会是遍体鳞伤。
填空题的答案可以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不一定局限于毅力和知识,但错误的答案却只会误了前途。填空题的答案有很多,希望大家都能填入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为自己的青春谱写一曲最优美的乐章。
青春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青春激发着热情洋溢的生命力。人生的成败全在于你能否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青春答卷。
(四)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0~17分) 二等(16~12分) 三等(11~7分) 四等(6~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 大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 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新 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显文采略显创新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个别细节或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略显个性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新”为重点。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的,每少50字扣1分;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错别字扣满5分为止。
(4)确认有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执行细则
(1)作文无标题扣2分。
(2)基础等级分按标准给分,即以“题意”“中心”“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准确入等。基础等级中的内容判为四等的作文,表达项、特征等级项可在三等及其以下酌情给分。
(3)特征等级分是总分的组成部分,不是奖励分,应注意区分度,但不求全面,可依据等级评分标准中“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特征等级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4)确认为抄袭的作文,经核实后,按标准扣分,即“基础等级分”在四等之内评分,“特征等级分”记0分。
(5)作文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扣满8分为止。若作文只有200字以内而又未完篇者,在“内容”“表达”两项中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0分,“特征等级分”记0分,不再减字数分。200—400字且未完篇者,扣完8分字数后,“内容”和“表达”在三等级以下考虑,“特征”在第四等考虑。
(6)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记,扣满5分为止。
(7)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可以打0分;完全空白的,评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