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20章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20章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26 15:4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举例说出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2. 能列举和辨别生物的不同性状,可以区分相对性状
能力目标 在 调 查 、合 作 、交 流 中 培养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能够认同生命个体的独特性,激发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教学重点 区别性状与相对性状。了解遗传与变异的普遍性
教学难点 对于自己性状的辨别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观看图片:猩猩的宝宝是小猩猩,企鹅的孩子是小企鹅。提问:这些都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是什么现象?观看图片:菊花的颜色花形各不相同,提问:这又说明生物界的哪种现象呢?引入章节课题。 观看思考,回答观看、 思考,回答
性状 小游戏:1、猜一猜,这分别是谁的眼睛,出示刘翔和姚明眼睛图片,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完整的图片。2、出示成龙鼻子图片,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完整图片。归纳出这些属于形态特征。活动:1、听听我是谁,依次播放《听妈妈的话》、《天亮了》、《父亲》。 请学生猜演唱者名字。2、猜青桔子是和黄桔子的味道,学生根据日常私生活经验回答。归纳出这些属于生理特性。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性状的概念。举例:1、给出一段关于人物性状描写的句子叫学生指出有关性状描写的词语。2、列举人的几对性状(卷舌、前额发际、耳垂、眼睑、眼色、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酒窝等) 观察,思考,回答思考,回答思考,回答归纳,总结观察观察,了解自己的性状并记录
相对性状 活动:完成书本96页关于个体间性状的比较。根据步骤教师与学生配合逐一完成。总结出每个人的性状都各有不同,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通过前面对于性状的学习,请学生归纳出相对性状的概念。多列举有关相对性状的事例,请同学回答加以巩固。提问:你还能举出别的相对性状的例子吗?提问:相对性状是只有两种不同表现吗?你能举例吗? 汇报思考,回答思考,回答倾听思考,回答思考,回答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活动:1、找孩子,出示图片,请学生为三名父亲在五个小孩中找到他们各自的孩子。2、寻找亲人,出示四位名人,学生左帮他们找到各自的父亲。总结出遗传的现象及概念。教师并通过图片进行举例。出示两组图片,一组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差异图片,一组子女与子女之间存在差异图片。总结归纳出变异的概念。通过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谚语或俗语,进一步加深记忆。活动:欣赏和评价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
1、《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的断腿有什么不同?
2、漫画中表达了什么生物学现象?其中哪种现象是可能发生的? 阅读资料,思考,讨论,回答连线归纳,总结差异对比归纳,总结
小结与巩固 观察图片,加深对遗传与变异现象的理解。课堂作业:教师出示本节课有关习题,更进一步巩固本堂课的知识点。 观察,思考,回答。
板书设计: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一、生物体的性状
1.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遗传——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
变异—— 亲代与子代之间及子代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强调学生以探究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较好地克服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脱节,体现了知识的学习作为能力培养的载体这一教学新理念,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同时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较大提高,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予以引导或启发。或许学生不能得出正确结论,但毕竟他们会去想、分析,对于培养他们敢于想象,敢于提问题的科学创新精神是大有益处的,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体参与了教学过程,不仅深刻理解了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学会了有关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得到了科学思维的训练,提高是必然的。这时引导学生总结遗传变异的实质就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