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目标:掌握声音的特性---音调
会调节弦乐器的音调
要求: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
弄清每一个实验的原理
教学目标和要求
复习提问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
3、我们是如何听见声音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在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340m/s(每秒340米)
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我们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有什么特性?从哪些方面去区分它们?
古琴
闪电
小提琴
各种各样的声音
鸟语声、水声、喇叭声、鸭子叫声、青蛙叫声、歌声。(单击)
2.噪声:
令人厌烦的声音。
归纳小结:
1.乐音:
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
★同样是乐音,也各不相同,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的强,有的弱。
声音的高低—音调
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钢尺的振动
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
观察尺振动的快慢,倾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活动1:
▲频率的单位:赫兹(HZ)
如:声源每秒振动10次,它的频率是:
音调:
频率:
声音的高低。
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
(10HZ)
◎欣赏和鉴别不同频率的声音
结论: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反之,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影响音调的因素--频率
波的个数
波的个数
3个 3HZ
6个 6HZ
甲
乙
§用波形比频率
乙的频率高,音调高。
相同时间个数多频率高
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约)
一般,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女的音调比男的高。
85HZ~1100HZ
键盘上的音调和频率关系
(看课本图2-19)
活动2:
怎样调节弦乐器的音调
猜想与假设:
古琴
弦的:
长短
粗细
张紧(松紧)程度
实验:调节吉他的琴弦
实验步骤:分别改变弦的长短、粗细、张紧程度等不同情况下,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有什么变化?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①当弦的粗细、张紧程度相同时,弦越短音调越___。
③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拉得越紧音调越___。
②当弦的张紧程度、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___。
高
高
高
结论:
演员是怎样调节弦的长短、松紧的?为什么弦乐器上要安装几根粗细不同的弦?
思考:
信息浏览 (阅读课本)
①人与一些动物发声的频率范围:
②人与一些动物听声的频率范围:
作业:
课本P34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