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第一章 走进信息社会(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2 第一章 走进信息社会(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11-26 16:50:53

文档简介

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
第一章 走进信息社会
一、章节体系
二、知识点
1.1 信息社会及其特征
1.1.1 信息社会的概念
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从以物质能量为主转为以信息知识和技术为主,社会经济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信息社会的主要观点:经济维度--知识产业、知识经济;社会维度--大多数就业者皆从事与信息相关工作;网络维度--基础设备完备,网络社会的形成;技术维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关系转变;文化维度--程序化的社会,信息、消费、健康、教育产业化。
信息社会是指通过创造、分配、使用、整合和处理信息进行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社会形态。信息社会本质上是“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社会。
1.1.2 信息社会的特征
1.数字生活:工具数字化、方式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社会虚拟化。
2.信息经济:信息经济体现为知识经济,以知识和人才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人力资源知识化、以创新核心技术应用为主、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经济水平发达。
3.网络社会:网络化是信息社会最为典型的社会特征。信息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信息化、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
4.在线政府:政府是最大的公共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实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在线模式,具有科学决策、公开透明、高效治理、互动参与等特征。
1.2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1.2.1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1.以计算机为核心:第一台计算机ENIAC,局域网,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
2.以互联网为核心:跨越时间、空间限制。
3.以数据为核心:数据挖掘,发现数据价值。
1.2.2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
(1)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2)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云计算、大数据。
(3)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智能化、个性化。
2.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1)体感技术:ST(Somatosensory Technology )
(2)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
(3)增强现实技术:AR(Augmented Reality)
3.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的角度
(1)虚拟计算:资源虚拟化
(2)通信技术: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发展
(3)传感技术:信息识别、获取、检测技术
(4)微电子和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5)3D技术: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6)信息安全:社会的方方面面数字化、信息安全更重要
1.3 信息技术的影响
1.3.1 信息技术推动科技革新与进步
1.基础学科理论领域:引力波验证。
2.量子通信:2016年8月“墨子号”发射。
3.人工智能系统: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机器翻译等。
1.3.2 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
1.提升社会建设水平: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与健康、教育与培训均有显著进步。
2.促进工农业生产变革:“互联网+农业”。
3.提升电子商务可靠性:新信用协议:区块链技术。
4.加强数字世界的治理:国家金融、税收、海关、财政、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等使国家人、财、物、企、地有效管理。
1.3.3 信息技术提升人们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1.改变人们生产与工作方式
(1)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源
(2)互联网促进了人人参与、人人互动的社会化格局
2.改变人们生活与交往方式
(1)信息技术应用突破了时空限制
(2)数字化生活和信息交流方便快捷
3.促进人们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4.培养人们计算思维方式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5.提升人们信息意识与信息社会责任感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三、学业测试
一、单选题
1.某市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了民意征集栏目,通过市长信箱、投诉举报、在线访谈、草案意见征集、热点调查、政风行风热线等多个子栏目,针对政策、法规和活动等事宜开展民意征集,接收群众的咨询、意见建议和举报投诉,并由相关政府部门就相关问题进行答复,此项功能主要体现电子政务( )服务的特性。
A.政府信息公开 B.公益便民 C.交流互动 D.在线办事
【答案】:C
【解析】:这里强调了政府和民众的交互性。A:更强调政府单方面的发布;B:便民在这里没有明显的体现,如果是简化程序等可以算,D:题干描述也不属于办事的范畴。
2.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关于电子商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子商务涉及信息技术、金融、法律和市场等众多领域
B.电子商务可以提供实体化产品、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C.电子商务活动参与方不仅包括买卖方、金融机构、认证机构,还包括政府机构和配送中心
D.电子商务使用互联网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在线支付方式进行商务活动,因此不包括网上做广告和网上调查活动
【答案】:D
【解析】: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客户端/服务端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网上广告和网上调查都是商务活动的一部分,所以D项说法不对,选D项。
3.电子计算机从数值应用到非数值应用,在电子计算机发展史上是一个飞跃。电子计算机自诞生以来,已经历了五代,每一代都是以( )的更新为标志的。
A.运算速度 B.存储容量 C.智能程度 D.电子元件
【答案】:D
【解析】: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都是以电子元件为更新标志。
4.某体育设备厂商已经建立覆盖全国的分销体系。为进一步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压缩销售各环节的成本,拟建立电子商务网站,用于直接接收体育爱好者的订单,这种电子商务属于( )模式。
A. B2B B. B2C C. C2C D. B2G
【答案】:B
【解析】: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选项都与英文有关,B2B(business to business)是商家对商家,B2C(business to consumer)是商家对个人,C2C(consumer to consumer)是个人对个人,B2G(business to government)是商家对政府。题目的供述符合B项。
5.在信息社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是基本的经济形态。以下说法中,不属于信息经济的特点的是( )。
A.人力资源知识化 B.降低了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成本
C.以创新核心技术应用为主 D.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答案】:B
【解析】:见教材P9信息经济的特点,无B项内容,所以选B。
6.电子政务是一个包含内容广泛的政府转变创新行动,通过发挥与利用( )的驱动作用,发展与传递高质量、无缝、集成的信息和公共服务,重构政府部门的业务和流程,整合系统应用及功能,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电子包容和电子民主。
A.计算机软硬件技术 B.网络通信技术
C.信息和通信技术 D.信息安全技术
【答案】:C
【解析】: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C项包括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符合题意。
7.以下关于数据交易市场的说法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数据交易市场是大数据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B.商业化的数据交易活动催生了多方参与的第三方数据交易市场
C.数据交易市场通过生产、研发和分析数据,为数据交易提供帮助
D.数 据交易市场是大数据资源化的必然产物
【答案】:C
【解析】:信息技术的发展从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中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人们挖掘信息后发现了数据的价值,催生了数据交易的发展。ABD项的描述均可,C项数据交易市场不能作为数据生产、研发和分析的主体,说明有问题,所以选C项。
8.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对于信息技术的影响,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技术促进新技术的变革,带动了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的发展
B.信息技术使得文化更加开放化和大众化
C.信息时代,国家的各方面活动都建立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支撑上,将更为安全可靠
D.信息时代下,人们习惯于在网络中进行交流,人际关系趋于冷淡
【答案】:C
【解析】:根据P23页数字化生活和信息交流方便快捷的分析,C项中,国家的各方面活动都建立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支撑上,信息系统的安全不容忽视,由于系统的漏洞和不法分子的存在,安全性将降低。
9.以下不属于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的是( )。
A.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是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以知识和人才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
B.政府是最大的公共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
C.文化模式日趋虚拟化、单一化
D.工具数字化、方式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的社会生活,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生存与发展方式
【答案】:C
【解析】:见教材P8-9,信息社会的特征体现在数字生活、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政府四个方面,网络社会网络设施完备、信息服务获得便捷,会催生实现与虚拟结合的更为多元的社会生活,而不是单一的社会生活,所以选C项。
10.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语。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 )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
A.电子计算 B.数学计算 C.模拟计算 D.云计算
【答案】:D
【解析】:见教材P13,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为了高效的满足众多用户的并发请求,处理大数据就需要云计算,调动更多的资源来解决,所以选D项。
11.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后多地政府携手知名互联网公司,打造最美智慧城市新形象。而“互联网+”也将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以下对于“互联网+”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会产生新的消费模式
B.“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简单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C.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网上商城,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电子支付,传统交通+互联网有了线上打车
D.“互联网+”能够促进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比如通信行业,来自数据流量业务的收入已经大大超过语音短信的收入,促进了运营商进行相关业务的变革升级
【答案】:B
【解析】:见教材P13,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是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互联网+生活、学习、生产、农业等全面的融合,而不只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互联网+。
12.以下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的技术是( )
A.微电子和纳米技术 B.虛拟现实技术 C.3D打印技术 D.传感技术
【答案】:C
【解析】:见教材P15,书中原文。
13.信息社会本质上是“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社会,以下关于信息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
B.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在信息社会决定其发展力
C.信息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全面发展的社会
D.在信息社会,个人、社会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
【答案】:B
【解析】:见教材P9,信息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决定着信息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所以B项说法有问题。其余表述均正确。
14.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并通过多种专用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以下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交互性 B.沉浸感 C.真实性 D.想象力
【答案】:C
【解析】:由教材P14及题干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描述可知,它是一种交互式仿真技术,不具有真实性,所以选C项。
15.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称为信息技术。在仿生学的角度中,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通常被比喻为人的不同器官。其中,被喻为人的“感觉器官”的是( )。
A.传感器 B.通信系统 C.虚拟现实系统 D.计算机
【答案】:A
【解析】:见教材P15,传感器就是人的“感觉器官”。
二、判断题
1.2003年12月,联合国在瑞士召开第一次“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正式向全球确认了“信息社会”的来临。( )
【答案】:√
【解析】:见教材P5,说法正确。
2.信息社会本质上是“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社会。( )
【答案】:√
【解析】:见教材P7,信息社会本质上是“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社会。
3.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并相应地促进生产关系发生转变,从而推动社会前进的角色。( )
【答案】:×
【解析】:当代的信息革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扮演了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并相应地促进生产关系发生转变,从而推动社会前进的角色,故表述错误。
4.信息系统管理员是最大公共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 )
【答案】:×
【解析】:见教材P10,政府是最大的公共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
5.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交织、并存,是一个互为逆变换的过程。( )
【答案】:√
【解析】:见教材P9图1-7 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并在可知,二者为互为逆变的过程。
三、情景题
在2019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人们谈起了5G将给社会带来的改变,“4G催生移动支付、短视频,而未来移动通信新业态不是人们预先规划的,5G还会催生出现在想象不到的多种业态”。5G商用使互联网进一步发展,通过云化、虚拟化、互联网化等多种模式相结合,5G将引领网络技术整体创新。根据关于5G时代新展望的描述,回答以下问题:
①5G是什么的缩写?谈谈你所知道的5G。
【答案】: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5G的三大类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海量机器类通信。增强移动宽带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流量爆炸式增长,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极致的应用体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主要面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的垂直行业应用需求;海量机器类通信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需求。
【解析】:见答案
②文中提到,5G会催生出很多种业态,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5G未来的发展前景。
【答案】:5G的应用领域:
1.工业领域: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
2.车联网与自动驾驶:5G车联网助力汽车、交通应用服务的智能化升级。
3.能源领域:在煤矿领域,5G应用涉及井下生产与安全保障两大部分,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作业场所视频监控、环境信息采集、设备数据传输、移动巡检、作业设备远程控制等。
4.教育领域:5G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围绕智慧课堂及智慧校园两方面开展。
5.医疗领域:5G通过赋能现有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提升远程医疗、应急救护等服务能力和管理效率,并催生5G+远程超声检查、重症监护等新型应用场景。
6.文旅领域:5G在文旅领域的创新应用将助力文化和旅游行业步入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
7.智慧城市领域:5G助力智慧城市在安防、巡检、救援等方面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
8.信息消费领域:5G给垂直行业带来变革与创新的同时,也孕育新兴信息产品和服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9.金融领域:金融科技相关机构正积极推进5G 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探索,应用场景多样化。
【解析】:见答案
第 1 页 共 9 页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
第一章 走进信息社会
一、章节体系
二、知识点
1.1 信息社会及其特征
1.1.1 信息社会的概念
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从以物质能量为主转为以信息知识和技术为主,社会经济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信息社会的主要观点:经济维度--知识产业、知识经济;社会维度--大多数就业者皆从事与信息相关工作;网络维度--基础设备完备,网络社会的形成;技术维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关系转变;文化维度--程序化的社会,信息、消费、健康、教育产业化。
信息社会是指通过创造、分配、使用、整合和处理信息进行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社会形态。信息社会本质上是“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社会。
1.1.2 信息社会的特征
1.数字生活:工具数字化、方式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社会虚拟化。
2.信息经济:信息经济体现为知识经济,以知识和人才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人力资源知识化、以创新核心技术应用为主、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经济水平发达。
3.网络社会:网络化是信息社会最为典型的社会特征。信息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信息化、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
4.在线政府:政府是最大的公共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实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在线模式,具有科学决策、公开透明、高效治理、互动参与等特征。
1.2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1.2.1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1.以计算机为核心:第一台计算机ENIAC,局域网,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
2.以互联网为核心:跨越时间、空间限制。
3.以数据为核心:数据挖掘,发现数据价值。
1.2.2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
(1)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2)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云计算、大数据。
(3)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智能化、个性化。
2.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1)体感技术:ST(Somatosensory Technology )
(2)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
(3)增强现实技术:AR(Augmented Reality)
3.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的角度
(1)虚拟计算:资源虚拟化
(2)通信技术: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发展
(3)传感技术:信息识别、获取、检测技术
(4)微电子和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5)3D技术: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6)信息安全:社会的方方面面数字化、信息安全更重要
1.3 信息技术的影响
1.3.1 信息技术推动科技革新与进步
1.基础学科理论领域:引力波验证。
2.量子通信:2016年8月“墨子号”发射。
3.人工智能系统: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机器翻译等。
1.3.2 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
1.提升社会建设水平: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与健康、教育与培训均有显著进步。
2.促进工农业生产变革:“互联网+农业”。
3.提升电子商务可靠性:新信用协议:区块链技术。
4.加强数字世界的治理:国家金融、税收、海关、财政、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等使国家人、财、物、企、地有效管理。
1.3.3 信息技术提升人们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1.改变人们生产与工作方式
(1)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源
(2)互联网促进了人人参与、人人互动的社会化格局
2.改变人们生活与交往方式
(1)信息技术应用突破了时空限制
(2)数字化生活和信息交流方便快捷
3.促进人们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4.培养人们计算思维方式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5.提升人们信息意识与信息社会责任感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三、学业测试
一、单选题
1.某市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了民意征集栏目,通过市长信箱、投诉举报、在线访谈、草案意见征集、热点调查、政风行风热线等多个子栏目,针对政策、法规和活动等事宜开展民意征集,接收群众的咨询、意见建议和举报投诉,并由相关政府部门就相关问题进行答复,此项功能主要体现电子政务( )服务的特性。
A.政府信息公开 B.公益便民 C.交流互动 D.在线办事
2.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关于电子商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子商务涉及信息技术、金融、法律和市场等众多领域
B.电子商务可以提供实体化产品、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C.电子商务活动参与方不仅包括买卖方、金融机构、认证机构,还包括政府机构和配送中心
D.电子商务使用互联网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在线支付方式进行商务活动,因此不包括网上做广告和网上调查活动
3.电子计算机从数值应用到非数值应用,在电子计算机发展史上是一个飞跃。电子计算机自诞生以来,已经历了五代,每一代都是以( )的更新为标志的。
A.运算速度 B.存储容量 C.智能程度 D.电子元件
4.某体育设备厂商已经建立覆盖全国的分销体系。为进一步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压缩销售各环节的成本,拟建立电子商务网站,用于直接接收体育爱好者的订单,这种电子商务属于( )模式。
A. B2B B. B2C C. C2C D. B2G
5.在信息社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是基本的经济形态。以下说法中,不属于信息经济的特点的是( )。
A.人力资源知识化 B.降低了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成本
C.以创新核心技术应用为主 D.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6.电子政务是一个包含内容广泛的政府转变创新行动,通过发挥与利用( )的驱动作用,发展与传递高质量、无缝、集成的信息和公共服务,重构政府部门的业务和流程,整合系统应用及功能,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电子包容和电子民主。
A.计算机软硬件技术 B.网络通信技术
C.信息和通信技术 D.信息安全技术
7.以下关于数据交易市场的说法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数据交易市场是大数据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B.商业化的数据交易活动催生了多方参与的第三方数据交易市场
C.数据交易市场通过生产、研发和分析数据,为数据交易提供帮助
D.数 据交易市场是大数据资源化的必然产物
8.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对于信息技术的影响,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技术促进新技术的变革,带动了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的发展
B.信息技术使得文化更加开放化和大众化
C.信息时代,国家的各方面活动都建立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支撑上,将更为安全可靠
D.信息时代下,人们习惯于在网络中进行交流,人际关系趋于冷淡
9.以下不属于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的是( )。
A.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是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以知识和人才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
B.政府是最大的公共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
C.文化模式日趋虚拟化、单一化
D.工具数字化、方式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的社会生活,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生存与发展方式
10.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语。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 )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
A.电子计算 B.数学计算 C.模拟计算 D.云计算
11.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后多地政府携手知名互联网公司,打造最美智慧城市新形象。而“互联网+”也将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以下对于“互联网+”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会产生新的消费模式
B.“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
行业进行简单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C.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网上商城,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电子支付,传统交通+互联网有了线上打车
D.“互联网+”能够促进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比如通信行业,来自数据流量业务的收入已经大大超过语音短信的收入,促进了运营商进行相关业务的变革升级
12.以下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的技术是( )
A.微电子和纳米技术 B.虛拟现实技术 C.3D打印技术 D.传感技术
13.信息社会本质上是“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社会,以下关于信息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
B.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在信息社会决定其发展力
C.信息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全面发展的社会
D.在信息社会,个人、社会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
14.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并通过多种专用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以下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交互性 B.沉浸感 C.真实性 D.想象力
15.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称为信息技术。在仿生学的角度中,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通常被比喻为人的不同器官。其中,被喻为人的“感觉器官”的是( )。
A.传感器 B.通信系统 C.虚拟现实系统 D.计算机
二、判断题
1.2003年12月,联合国在瑞士召开第一次“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正式向全球确认了“信息社会”的来临。( )
2.信息社会本质上是“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社会。( )
3.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并相应地促进生产关系发生转变,从而推动社会前进的角色。( )
4.信息系统管理员是最大公共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 )
5.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交织、并存,是一个互为逆变换的过程。( )
三、情景题
在2019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人们谈起了5G将给社会带来的改变,“4G催生移动支付、短视频,而未来移动通信新业态不是人们预先规划的,5G还会催生出现在想象不到的多种业态”。5G商用使互联网进一步发展,通过云化、虚拟化、互联网化等多种模式相结合,5G将引领网络技术整体创新。根据关于5G时代新展望的描述,回答以下问题:
①5G是什么的缩写?谈谈你所知道的5G。
②文中提到,5G会催生出很多种业态,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5G未来的发展前景。第 1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