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数据与计算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1.1 数据及其特征
1.1.1 数据
数据: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对所有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处理的符号的总称,包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文字、数字、数值、字符)等数值性和非数值性符号。
1.1.2 数据的基本特征
(1)二进制。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加工。
(2)语义性。语义是将数据符号解释为客观世界的事物。
(3)分散性。数据是分散的记录,分别记录不同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
(4)多样性和感知性。数据记录的形式是多样的、可看的、可听的、可感知的,如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
1.2 数据编码
1.2.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息。如声音信号、图形信号。
优点:直观且容易实现。缺点:保密性差、抗干扰能力差、不适合远距离传输。
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表示。如开关电路中输出电压、电流脉冲。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缺点:算法复杂、成本较高。
1.2.2 编码的基本方式
1.文字编码
在现代技术的信号处理中,数据基本上是通过编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
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采用单字节编码,用8位二进制码为英文字母、数字、不可见控制符、标点符号、运算符号等建立的转换码。字符0的码值为48;A的码值为65;a的码值为97;空格的码值为32。
国标码:我国设计的简体中文GB码和繁体中文的BIG5码。采用双字节编码。
2.图像编码
图像编码:是指在一定保真度的条件下,对图像进行交换、编码、压缩,以较少的比特数表示图像或图像中包含的信息的技术。
位图图像编码:最小单位为像素的图,也叫点阵图(或像素图)。通常以黑、白图像分别对应1和0而产生二进制代码串,生成16进制的编码。
位图文件的大小:二进制中,0或1就是一个位(bit,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8个位称为一个字节(Byte)。
位与颜色数的关系:由于1位像素可产生2个编码(0或1),可存2种可选颜色;2位像素可产生4个编码,可存4种颜色;以此类推,如果是N位像素则可产生2N种颜色,所以2色图像,称为1位图像,16色图像称为4位图像;256色图像称为8位图像,……。
位图文件大小:位图文件大小=文件头+信息头+颜色表项+图像分辨率×图像量化位数÷8。
说明:文件头=14B,信息头=40B;颜色表项=当位数<24时,为颜色数×4,当位数=24时为0B;图像分辨率=图像x方向的像素数×图像y方向的像素数;图像量化位数,是指图像中每个像素点记录颜色所用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例:有一幅24位的位图图像,像素为1024×800。试确定其文件的大小。
计算过程:文件大小=14+40+0+1024×800×24÷8B=2457654B=2400.05KB≈2.34MB
若将上述图像另存为256色位图图像,则文件大小为多少?
计算过程:文件大小=14+40+256×4+1024×800×8÷8B=820278B=801.05KB≈0.78MB
3.声音编码
对声音编码,必须经过采样、数据量化、编码的过程。
(1)采样:是指把输入的模拟信号按适当的时间间隔取各个时刻的值,使其转换为时间上离散、幅度上连续的脉冲信号。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频率高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则采样值可包含原信号的全部信息。音频采样频率一般有44.1kHz、22.05kHz、11.025kHz三种。
(2)量化:是把采样值信号的无限多个可能的取值,近似地用了限个数的数值来表示。
(3)编码:是指将量化后的采样值用二进制表示。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正,1表负。如:26=00011010,40=00101000,-50=10110010,-10=10001010。
(4)声音文件大小,声音文件大小=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时间÷8。
例:某音频文件的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16位,立体声。试计算1分时长的声音文件的大小。
声音大小=44.1×1000Hz×16b×2×60S÷8=10584000B=10335.9KB≈10.09MB。
4.进制转换
(1)用表格法实现二→十进制数和十→二进制数的互换
根据N进制位权的规律,十进制数12310=1×102+2×101+3×100=100+20+3=12310,二进制数11012=1×23+1×22+0×21+1×20=8+4+0+1=1310,由此可知十进制数的位权是10的次方数,二进制的位权是2的次方数。根据以上规律,可得二进制0-7次方位权值表:
二进制位权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对应十进制数 128 64 32 16 8 4 2 1
二、十互换行
如二进制数101102转十进制数,则将10110从二、十互换行的最右侧开始填入表格中,
二进制位权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对应十进制数 128 64 32 16 8 4 2 1
二、十互换行 1 0 1 1 0
将第三行与第二行的值对应位置相乘的结果相加,则为最后的结果。101102=1×16+0×8+1×4+1×2+0×1=16+0+4+2+0=2210。试试计算10012的结果。
同理十进制数5310转二进制数,则将53分解成二、十互换行中的数据,再将分解的数填入对应位置,可得转换后的二进制数。分解,53=32+16+4+1,填数:
二进制位权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对应十进制数 128 64 32 16 8 4 2 1
二、十互换行 1 1 0 1 0 1
则5310转为二进制的结果为:5310=1101012。试试计算49的结果。
(2)二→八进制和八→二进制互换
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法则:将二进制数以3位为1小节的形式划分,再将每小节按4、2、1的位权值累加,所得的数为按左右排列,则为最后的结果。如101102可划分为:010,110。010按4、2、1位权值计算得0×4+1×2+0×1=2;110按4、2、1位权值计算得4+2+0=6;则101102=010,110=268。同理10111012=001,011,101=1358。
将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法则:将每一个8进制数按4、2、1的位权值分解为一个3位二进制数,将最后的分解值连起来就是最后的结果。如3268=3,2,6=011,010,110=110101102。
(3)二→十六进制数和十六→二进制数的互换
方法与二→八、八→二进制数互换方法类似,按4位数分1小节,位权值按8、4、2、1计算。如1110012=0011,1001=3916,5616=5,6=0101,0110=10101102。
十六进制的基础数字:0,1,2,3,4,5,6,7,8,9,A,B,C,D,E,F(A-F可小写,对应10-15。)
1.3 信息及其特征
1.3.1 信息
新教材关于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其他常见说法:信息论奠基人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维纳:“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钟义信: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
1.3.2 信息的基本特征
(1)普遍性;(2)传递性;(3)共享性;(4)依附性和可处理性;(5)时效性;(6)真伪性;(7)价值相对性。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学业测试
一、单选题
(1)数据是现实世界原始事物现象的( ),是信息的载体。
A.符号记录 B.还原 C.反映 D.提升
【答案】:A
【解析】:此题是数据的定义,见教材P5。
(2)下列编码方式中,属于图像编码的是( )。
A.ASCII码 B.GBK C.图像压缩 D.统一码
【答案】:C
【解析】:ASCII码为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GBK为中文汉字扩展规范;统一码(Unicode)是计算机科学领域里的一项业界标准,包括字符集、编码方案等;图像压缩属于图像编码的一种形式。
(3)有人写了一个数制转换的式子:70-25=41。若要使该等式成立,则70、25、41有可能分别为( )。
A.十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B.十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
C.十六进制,八进制,十进制 D.八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答案】:B
【解析】:此题最快捷的方法是用选项去试,最差的结果是将四个【答案】算完,经计算B选项为符合条件的计算。70-37(2516)=33(418)。
(4)下面属于数据处理方式的是( )。
A.存储 B.挖掘 C.分析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数据的存储、挖掘、分析、采集、传输等均属于数据处理方式,选D。
(5)英文大写字母A的ASCII码值是( )。
A.65 B.66 C.97 D.98
【答案】:A
【解析】:大写字母A的ASCII编码值为01000001,十进制值65。教材P10。
(6)在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下面关于数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数据是对客观事实、概念等的一种表示
B.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画、符号、声音、活动图像等
C.数据类型可分为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两类
D.数据与信息不同,数据是日常所说的数值,而信息是指日常所见的现象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关于数据的概念的理解,见教材P5,数据包括数值,是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包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7)数据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
A.只能表示计算所用的数值 B.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
C.以各种形式存储在内存中 D.所有的数据按存储器类型组织
【答案】:B
【解析】:数据的基本特征见教材P5,有二进制、语义性、分散性、多样性和感知性等。
(8)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之处是( )。
A.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B.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C.数字信号在大小上不连续,时间上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D.数字信号在大小上连续,时间上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答案】:B
【解析】: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见教材P8,模拟信号是指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息;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表示。与定义相符的只有B项。
(9)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依次为( )。
A.抽样、量化、编码 B.编码、量化、抽样
C.抽样、编码、量化 D.量化、抽样、编码
【答案】:A
【解析】:根据声音信号的编码过程可知,教材P13,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为:采样(抽样)、量化、编码,所以选A项。
(10)下列是记录信息的载体,其中能够记录信息最多的载体是( )。
A.一张A4纸 B.一份《人民日报》
C.一张VCD光盘 D.一张DVD光盘
【答案】:D
【解析】:A4纸的尺寸为21×29.7cm远小于一份人民日报的尺寸,能记录的信息十分有限,人民日报采用A1规格, 尺寸为59.44×84.1cm,可以存储比较多的字,但是与VCD和DVD比较相关甚远。VCD储存为600到700MB左右,DVD储存量为4.3GB左右,所以D项正确。
(11)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纷纷用自己的手机拍下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并通过微信发布到朋友圈中,与好友分享。以上情况属于信息的( )特征。
A.真伪性和传递性 B.传递性和可依附性
C.时效性和价值相对性 D.可处理性和可存储
【答案】:B
【解析】:信息的特征主要有:普遍性、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时效性、真伪性、价值相对性。题目的描述符合B项特征,所以选D项。
(12)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获取相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二维码是信息的载体
B.手机扫描二维码的过程采用了字符识别ORC技术
C.二维码中可能包含病毒信息,不要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
D.二维码可以存储各种信息,主要包括:网址、名片、文本信息、特定代码等
【答案】:B
【解析】: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手机扫描二维码是图像识别技术,而字符识识技术简称OCR,B项的英文缩写也有错误,其余各项表述正确。
(13)二进制数1011110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
A.B7H B.BFH C.5EH D.5FH
【答案】:C
【解析】:10111102=0101,1110,按4位分节,前面不足4位补0的方法分为两节,根据表格法得4位码的位权值为8421,将相应数计算后得结果为:5EH,E=8+4+2+0=14,H为十六进制hexadecimal的英文首字母。
(14)一幅未经压缩的1024*768像素、16位色的BMP图像,其存储空间为( )。
A.468KB B.1.5MB C.2.4MB D.3.7MB
【答案】:B
【解析】:图像大小=14+40+4*216+1024*768*16÷8=1835062B=1792.05KB=1.75MB,最接近的值为1.5MB,选B项。
(15)录制一段时长为1分钟、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16位、双声道、WAVE格式的音频,该音频的存储容量约为( )。
A.10.3KB B.172KB C.10.1MB D.80.7MB
【答案】:C
【解析】:声音大小=44.1*1000*16*2*60÷8=10584000B=10335.9KB=10.09MB=10.1MB。
二、填空题
(16)(111011)2=(59)10,
【答案】:59
【解析】:根据表格法,将位权值相加,即32+16+8+0+2+1=59
(17)(114)10=(1110010)2
【答案】:1110010
【解析】:根据表格法,将114分解成114=64+32+16+2,得二进制结果1110010。
(18)(10110101101)2=(5AD)16
【答案】:5AD
【解析】:将10110101101按4位1节分为:0101,1010,1101,分别以8421的位权计算每小节的值为:5,10,13,将10记为A,13记为D,则最后的十六进制结果为:5AD。
(19)(B2C)16=(101100101100)2
【答案】:101100101100
【解析】:将B化为4位二进制1011,2化为4位二进制0010,C化为4位二进制1100,得最后的二进制结果为:101100101100。
附加题:20.某数据加密方法描述如下:(1)以字节为单位进行加密处理;(2)将1个字节的8位二进制数右移1位,最高位用右移出的最低位填充;(3)将处理后的8位二进制数分割成前4位与后4位两个二进制数;(4)分别将上述两个4位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所得两个十六进制数码按先后顺序连接,即为该字节的密文。
已知字母“A”的ASCII码用十进制表示是65,则其加密后的密文是( )
60 B. 82 C. A0 D. 03
【答案】:C
【解析】:字母A的ASCII码为65,则其8位二进制编码为01000001,根据算法,将二进制代码右移1位得新的二进制数10100000,按4位每节分为1010,0000,将其按8421权值相加得,1010=1010=A16,0000=010=016,所以A的ASCII码经题目要求的算法处理后,其密文为:A0,选C项。
第 5 页 共 8 页必修1 数据与计算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1.1 数据及其特征
1.1.1 数据
数据: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对所有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处理的符号的总称,包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文字、数字、数值、字符)等数值性和非数值性符号。
1.1.2 数据的基本特征
(1)二进制。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加工。
(2)语义性。语义是将数据符号解释为客观世界的事物。
(3)分散性。数据是分散的记录,分别记录不同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
(4)多样性和感知性。数据记录的形式是多样的、可看的、可听的、可感知的,如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
1.2 数据编码
1.2.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息。如声音信号、图形信号。
优点:直观且容易实现。缺点:保密性差、抗干扰能力差、不适合远距离传输。
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表示。如开关电路中输出电压、电流脉冲。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缺点:算法复杂、成本较高。
1.2.2 编码的基本方式
1.文字编码
在现代技术的信号处理中,数据基本上是通过编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
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采用单字节编码,用8位二进制码为英文字母、数字、不可见控制符、标点符号、运算符号等建立的转换码。字符0的码值为48;A的码值为65;a的码值为97;空格的码值为32。
国标码:我国设计的简体中文GB码和繁体中文的BIG5码。采用双字节编码。
2.图像编码
图像编码:是指在一定保真度的条件下,对图像进行交换、编码、压缩,以较少的比特数表示图像或图像中包含的信息的技术。
位图图像编码:最小单位为像素的图,也叫点阵图(或像素图)。通常以黑、白图像分别对应1和0而产生二进制代码串,生成16进制的编码。
位图文件的大小:二进制中,0或1就是一个位(bit,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8个位称为一个字节(Byte)。
位与颜色数的关系:由于1位像素可产生2个编码(0或1),可存2种可选颜色;2位像素可产生4个编码,可存4种颜色;以此类推,如果是N位像素则可产生2N种颜色,所以2色图像,称为1位图像,16色图像称为4位图像;256色图像称为8位图像,……。
位图文件大小:位图文件大小=文件头+信息头+颜色表项+图像分辨率×图像量化位数÷8。
说明:文件头=14B,信息头=40B;颜色表项=当位数<24时,为颜色数×4,当位数=24时为0B;图像分辨率=图像x方向的像素数×图像y方向的像素数;图像量化位数,是指图像中每个像素点记录颜色所用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例:有一幅24位的位图图像,像素为1024×800。试确定其文件的大小。
计算过程:文件大小=14+40+0+1024×800×24÷8B=2457654B=2400.05KB≈2.34MB
若将上述图像另存为256色位图图像,则文件大小为多少?
计算过程:文件大小=14+40+256×4+1024×800×8÷8B=820278B=801.05KB≈0.78MB
3.声音编码
对声音编码,必须经过采样、数据量化、编码的过程。
(1)采样:是指把输入的模拟信号按适当的时间间隔取各个时刻的值,使其转换为时间上离散、幅度上连续的脉冲信号。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频率高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则采样值可包含原信号的全部信息。音频采样频率一般有44.1kHz、22.05kHz、11.025kHz三种。
(2)量化:是把采样值信号的无限多个可能的取值,近似地用了限个数的数值来表示。
(3)编码:是指将量化后的采样值用二进制表示。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正,1表负。如:26=00011010,40=00101000,-50=10110010,-10=10001010。
(4)声音文件大小,声音文件大小=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时间÷8。
例:某音频文件的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16位,立体声。试计算1分时长的声音文件的大小。
声音大小=44.1×1000Hz×16b×2×60S÷8=10584000B=10335.9KB≈10.09MB。
4.进制转换
(1)用表格法实现二→十进制数和十→二进制数的互换
根据N进制位权的规律,十进制数12310=1×102+2×101+3×100=100+20+3=12310,二进制数11012=1×23+1×22+0×21+1×20=8+4+0+1=1310,由此可知十进制数的位权是10的次方数,二进制的位权是2的次方数。根据以上规律,可得二进制0-7次方位权值表:
二进制位权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对应十进制数 128 64 32 16 8 4 2 1
二、十互换行
如二进制数101102转十进制数,则将10110从二、十互换行的最右侧开始填入表格中,
二进制位权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对应十进制数 128 64 32 16 8 4 2 1
二、十互换行 1 0 1 1 0
将第三行与第二行的值对应位置相乘的结果相加,则为最后的结果。101102=1×16+0×8+1×4+1×2+0×1=16+0+4+2+0=2210。试试计算10012的结果。
同理十进制数5310转二进制数,则将53分解成二、十互换行中的数据,再将分解的数填入对应位置,可得转换后的二进制数。分解,53=32+16+4+1,填数:
二进制位权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对应十进制数 128 64 32 16 8 4 2 1
二、十互换行 1 1 0 1 0 1
则5310转为二进制的结果为:5310=1101012。试试计算49的结果。
(2)二→八进制和八→二进制互换
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法则:将二进制数以3位为1小节的形式划分,再将每小节按4、2、1的位权值累加,所得的数为按左右排列,则为最后的结果。如101102可划分为:010,110。010按4、2、1位权值计算得0×4+1×2+0×1=2;110按4、2、1位权值计算得4+2+0=6;则101102=010,110=268。同理10111012=001,011,101=1358。
将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法则:将每一个8进制数按4、2、1的位权值分解为一个3位二进制数,将最后的分解值连起来就是最后的结果。如3268=3,2,6=011,010,110=110101102。
(3)二→十六进制数和十六→二进制数的互换
方法与二→八、八→二进制数互换方法类似,按4位数分1小节,位权值按8、4、2、1计算。如1110012=0011,1001=3916,5616=5,6=0101,0110=10101102。
十六进制的基础数字:0,1,2,3,4,5,6,7,8,9,A,B,C,D,E,F(A-F可小写,对应10-15。)
1.3 信息及其特征
1.3.1 信息
新教材关于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其他常见说法:信息论奠基人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维纳:“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钟义信: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
1.3.2 信息的基本特征
(1)普遍性;(2)传递性;(3)共享性;(4)依附性和可处理性;(5)时效性;(6)真伪性;(7)价值相对性。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学业测试
一、单选题
(1)数据是现实世界原始事物现象的( ),是信息的载体。
A.符号记录 B.还原 C.反映 D.提升
(2)下列编码方式中,属于图像编码的是( )。
A.ASCII码 B.GBK C.图像压缩 D.统一码
(3)有人写了一个数制转换的式子:70-25=41。若要使该等式成立,则70、25、41有可能分别为( )。
A.十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B.十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
C.十六进制,八进制,十进制 D.八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4)下面属于数据处理方式的是( )。
A.存储 B.挖掘 C.分析 D.以上都是
(5)英文大写字母A的ASCII码值是( )。
A.65 B.66 C.97 D.98
(6)在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下面关于数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数据是对客观事实、概念等的一种表示
B.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画、符号、声音、活动图像等
C.数据类型可分为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两类
D.数据与信息不同,数据是日常所说的数值,而信息是指日常所见的现象
(7)数据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
A.只能表示计算所用的数值 B.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
C.以各种形式存储在内存中 D.所有的数据按存储器类型组织
(8)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之处是( )。
A.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B.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C.数字信号在大小上不连续,时间上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D.数字信号在大小上连续,时间上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9)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依次为( )。
A.抽样、量化、编码 B.编码、量化、抽样
C.抽样、编码、量化 D.量化、抽样、编码
(10)下列是记录信息的载体,其中能够记录信息最多的载体是( )。
A.一张A4纸 B.一份《人民日报》
C.一张VCD光盘 D.一张DVD光盘
(11)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纷纷用自己的手机拍下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并通过微信发布到朋友圈中,与好友分享。以上情况属于信息的( )特征。
A.真伪性和传递性 B.传递性和可依附性
C.时效性和价值相对性 D.可处理性和可存储
(12)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获取相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二维码是信息的载体
B.手机扫描二维码的过程采用了字符识别ORC技术
C.二维码中可能包含病毒信息,不要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
D.二维码可以存储各种信息,主要包括:网址、名片、文本信息、特定代码等
(13)二进制数1011110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
A.B7H B.BFH C.5EH D.5FH
(14)一幅未经压缩的1024*768像素、16位色的BMP图像,其存储空间为( )。
A.468KB B.1.5MB C.2.4MB D.3.7MB
(15)录制一段时长为1分钟、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16位、双声道、WAVE格式的音频,该音频的存储容量约为( )。
A.10.3KB B.172KB C.10.1MB D.80.7MB
二、填空题
(16)(111011)2=(___________)10
(17)(114)10=(_______)2
(18)(10110101101)2=(______)16
(19)(B2C)16=(_______)2
附加题
20.某数据加密方法描述如下:(1)以字节为单位进行加密处理;(2)将1个字节的8位二进制数右移1位,最高位用右移出的最低位填充;(3)将处理后的8位二进制数分割成前4位与后4位两个二进制数;(4)分别将上述两个4位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所得两个十六进制数码按先后顺序连接,即为该字节的密文。
已知字母“A”的ASCII码用十进制表示是65,则其加密后的密文是( )
60 B. 82 C. A0 D. 03
第 5 页 共 7 页